自己总结文化

上传人:爱****1 文档编号:227167 上传时间:2016-12-17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344.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己总结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自己总结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自己总结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自己总结文化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自己总结文化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己总结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己总结文化(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中国文化要略第一章 简论1 周易贲:“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2文化一次最早见于 汉代刘向说苑指武4西方的“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文 思是耕种、居住、练习、注意等。法文的 是栽培、种植之意。5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给“文化 ”下的定义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6文化的核心是人。四个层次: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心态文化层7中国文化的外在特点有统一性、连续性、包容性、多样性。8中国文化的内在特点有冯友兰的“哲学特性说” 、任继愈的“宗教特性说”的“美学特性说” 、梁

2、漱溟的“伦理特性说”29中国文化的内在特点中国文化突出人文主义精神,不像西方那样依附于神学独断。中国虽然也有宗教,但并未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相反,在中国人的生活里,宗法道德观念才是维系整个社会的根本纽带。中国文化注重和谐与中庸 农 医 艺第二章 地理状况1中国文化所处的地域环境有三个特点,内陆辽阔,空间巨大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山河壮丽,景色秀美2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 ,黄河、长江、澜沧江都发源于此。 3、 “四大平原”指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平原。3黄河是中国的第二大河,全长5464公里,发源地在巴颜喀拉山下的 卡日曲,河流从这里开始,将冰雪的融水和雨水汇入两

3、个高原湖泊:扎陵湖和鄂陵湖,然后流于青藏高原之上,至兰州展开一弯弓状,穿过秦晋两省的黄土高原,出孟津入平原,汇入大海。4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发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东山西南侧,全长六千三百多公里流域面积达一百八3十余万平方公里。在长江流域发现的新旧时代的文化遗址仅次于黄河流域地区,且主要集中在川滇地带、汉水中游和苏皖平原。长江下游以太湖平原为中心,长江中游则以江汉平原为中心。5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位于江西省北部的鄱阳湖。世界上最高的淡水湖是西藏玛旁雍错湖,海拔4588米。6元灭南宋,统一中国,建立了沿袭至今的省制,其中新设立岭北 (蒙古) 、辽阳(东北) 、甘肃、云南四行省。西藏在 元代

4、 正式划入中国的版图。定中国近日版图的朝代(清朝)7明代设立奴儿干都司来管理整个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8秦汉到隋代,大体实行“郡县制” 。 唐宋到辽金,主要实行“道路制” 。元明清三代,基本实行“行省制”三刺史部” ,属于监察性质,还不是行政区域,但却是中国行政区划史上设“州”的开始。” ,在其他一些比较重要的地方设(都督府) ,在边疆地带设(都护府) 。11元代初年,以(中书省)为中央政府,地方的成为(行中书省) 。明朝改称“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 。豫青 徐荆扬 京 阳 安阳 北京 西安 开封第三章 历史发展1云南省发现元谋猿人,距今170万年,是在我国境内最早活动的人类。北京猿

5、人已经懂得人工取火。2仰韶文化 彩陶文化母系氏族文化 陕西西安半坡遗址 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龙山文化 黑陶文化父系氏族文化山东章丘市龙山镇3三皇五帝:伏羲、神农、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唐尧、虞舜4历史上的“三王”指禹、汤武王、周武王。5中国人的远祖,大体可分为西北的华夏集团东方的东夷集团南方的苗蛮集团7裴李岗文化 河南省新郑市5大汶口文化 山东省泰安市马家窑文化 甘肃省临洮县齐家文化 甘肃省政和县二里头文化 河南省偃师市 (夏文化)国古代文明的起源有四大区域:黄河流域:仰韶文化 龙山文化 裴李岗文化 大汶口文化马家窑文化 齐家文化 二里头文化长江流域:河姆渡文化 马家浜文化 良渚文化 屈家岭文化

6、 三峡文化珠江流域:石峡遗址 百越文化北方和东北:红山文化8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是夏,其建立者是禹的儿子启,最后一个君主是桀。夏朝已将全国领土分为九州,在每个州设立地方官,称为九牧。此时中国进入了(奴隶制社会) 。夏朝已经出现青铜器了9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定都于亳。当时被任用为相的伊尹,曾以“治大国若烹小鲜”讲解治国道理。公元前1384年盘庚迁都于殷,故商朝又称殷商,至纣王帝辛为周武王所灭。殷墟王陵出土的司母戊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戊而作的祭器,是中国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骨文最早由清代 王懿荣 发现。10记录商代社会情况的文字,主要是殷墟甲骨文。这些刻6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都是商

7、代王室占卜的记录,因而也称“卜辞” 。甲骨文分为“原始甲骨文”和“殷墟甲骨文”11从西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开始,中国历史有了准确的纪年。西周通过封建制来维系其政治统治,与之相辅的是宗法制,其统治者还制订了礼乐刑罚,礼乐用于贵族内部,以区别尊卑等级;刑罚用于镇压人民,以迫使人民服从其统治。著名的西周青铜器有毛公鼎和大盂鼎。农业生产有“百谷”之称。12. “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 宋襄公(吴王阖闾、越王勾践)13以韩赵魏三家分晋为起点,中国历史进入战国时代,封建制度基本确立。许多诸侯国都被大国吞并,形成齐楚韩魏赵燕秦七国,称为“战国七雄” 。14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创立了

8、皇帝制度;废除分行郡县,实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刘邦 长安东汉 刘秀 洛阳。东汉末年,太平道首领张角、张梁、张宝三兄弟领导的黄巾军大起义。元末有红巾军大起义。716曹丕 魏 洛阳孙权 吴 建业(南京)刘备 蜀 成都 曹操不是三国时代的人。司马炎取魏建晋。17五胡十六国是与东晋同时存在的北方政权。“五胡”指鲜卑、匈奴、羯、氐、羌前秦强大起来,统一北方。苻坚在淝水之战中被东晋军队击败,草木皆兵的典故即出自此战役。18南方,东晋之后为宋齐梁陈,均以建康为都,史称南朝。19隋文帝杨坚开皇之治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唐玄宗李隆基开元盛世唐中有安禄山、史思明的安史之乱,唐末有黄巢大起

9、义20唐以后为五代十国时期。这一时期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北方人口大量南移,中国的经济重心进一步向南方转移。21从成吉思汗到窝阔台到蒙哥,至忽必烈统一中国,建立元朝,取易经 “大哉乾元”之义,定都大都。元朝政府实行残酷的民族政策,将全国人民划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等,歧视和压迫汉人,造成尖锐的民族矛盾。元末爆发全国性的红巾军大起义。22 南京条约8割让香港,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23 天津条约 俄、美、英、法增开通商口岸,允许各国自由传教24 北京条约英法 除割让九龙给英国外允许外国享有“领事裁判权”和“内河航行权” 。25. 马关条约 日本割让台湾、澎湖列

10、岛及辽东半岛等。信陵君 春申君 文始祖” ,那么中国的“人文始祖母”就是(螺祖) ,传说其发明了养蚕。第四章 姓氏与名、字、号1姓氏是标志社会结构中一种(血缘关系)的符号2中国的姓氏可追溯到母系氏族社会。 姓 代表 母系血统 区别 血统氏 代表 氏族分支 区别 子称姓以别婚姻。4姓与氏混合为一,大约在秦汉时代。5姓氏来源以姓为氏:姜 姒 嬴 姚 姬9以国邑为氏: 韩 赵 魏以官职为姓: 司马 司空 司徒祖父或分亲的名或字为氏: 王子 王孙 公孙 以排行次第为氏: 孟(伯)仲叔季以爵号、谥号为氏: 穆 文 桓 武 闽以居住地为氏: 西门 南郭 东郭 南宫 东方 柳 池以职业或技能为氏: 巫 陶以

11、事为氏: 李 林 车避讳改氏和皇帝赐姓: 郑和少数民族称呼转化而来:尉迟 宇文 慕容 长孙 贺兰6汉魏以来,盛行门阀制度,姓氏有了高低贵贱之分。东汉“四姓小侯”樊、郭、阴、马东晋“侨姓” 王、谢、袁、萧“吴姓” 朱、张、顾、陆7彭城刘 颖川陈 太原王 汝南周 京兆杜这些牌匾都表示郡望所在。8据 1987 年的调查报告,全国汉族姓氏中以李姓最多,其次为王姓和张姓。 9左传:“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信” 以出生时的情况命名“义” 以道德品行命名“象” 以某一物的形象命名 “假” 借用某一物体的名称命名“类” 取婴儿与其父相同之处命名。不以国名、官名、山川、隐疾、畜牲、器帛等六种

12、事物命名。清是为盛10第五章 汉字1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和金文。2金文,又叫钟鼎文,是商周时代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其中以周代金文为多。到了战国末年,字体逐渐接近小篆。文篆书隶书行书和楷书。篆以石鼓文为代表。5李斯仓颉篇、赵高爰历篇、胡毋敬博学篇汉代,将三书合一,仍称仓颉篇第六章 学术思想1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仁” ,其教育思想是“因材施教” 。2老庄思想是影响中国文化发展的第二大学说。先秦时期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3在战国时代与儒学并称两大“显学”的是墨家,其创始人是墨子 。4孔孟之道 算得上中国文化史的第一学说5孔颖达 等人合编五经正义 ,对汉代以来的经学做了一次系统的整理。天人感应

13、张载 名 和 立信核心思想:仁孟子 人性本善 义政治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人与生俱来四心:恻隐之心 羞恶之心 是非之心 辞让之心 荀子人性本恶 人定胜天明于天人之分“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老子 道德经思想核心:道他的辩证法思想是哲学思想中最有进步性和现实性的成果庄子 南华经核心思想:自然无为提出:心斋 坐忘把老子辩证法发展为相对论,他所提倡的辩证法中最有名的是齐物论 思想12墨子尚同 尚贤 节葬 节用 非攻 非命 非乐 尊天 明鬼 兼爱 (两尚又两节,三非尊明兼)注重研究形式逻辑与自然科学,提出思维的三种形式,即名 辞 说,对几何和物理也有研究。法家韩非 法家集大成者

14、韩非子他总结 商 鞅法 君主制定的法令申不害术 君主驾驭群臣的心术和权术慎 到势 君主的权势地位名家惠施 公孙龙(白马非马论)阴阳家邹衍 周易 被司马迁列为 “六家之首”纵横家苏秦 张仪杂家吕不韦 吕氏春秋“一字千金”8 “经学”从研究“六经”开始,一直发展到“十三经” 。“六经”一词,早在庄子一书中已出现,诗 书 礼 易 乐 春秋 ,又称“六艺” 。“今文经” 隶书尊崇孔子董仲舒“古文经” 篆书尊崇周公糅合儒家经义而产生的一种新学说何晏 道德论 论语集解王弼 周易注 老子注“得意忘形” 源于 王弼的 “得意忘象”胡瑷(安定先生)和 孙复(泰山先生) ,开理学先河孙复张载(横渠先生)关学【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周敦颐(濂溪先生)理学奠基人 濂学太极图说程颢 (明道先生) 洛学程颐 (伊川先生) 周敦颐学生“存天理,灭人欲”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洛阳学派是北宋最大的理学派别 北宋“理学四大家”是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南宋:朱熹(紫阳先生)集理学之大成 闽学陆九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