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张静中学中考语文考前卷11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697341 上传时间:2017-11-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2.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汕尾张静中学中考语文考前卷1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汕尾张静中学中考语文考前卷1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汕尾张静中学中考语文考前卷1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汕尾张静中学中考语文考前卷1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汕尾张静中学中考语文考前卷1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汕尾张静中学中考语文考前卷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汕尾张静中学中考语文考前卷1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汕尾张静中学中考语文考前卷 11一、基础(22 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 分)(1) 更深月色半人家, 。 (刘方平 月夜 ) (1 分)(2) ,日高人渴漫思茶。 (苏轼浣溪沙 ) (1 分)(3)杜牧的泊秦淮 中表现诗人对国事危迫,朝廷上下却依然醉生梦死的深重忧虑的诗句: , 。 (2 分)(4) ,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 (2 分)(5)把温庭筠商山早行 默写完整。 (4 分)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读下面文字,完成第 35 题。微笑是什么?微 笑是朵朵 盛开的鲜花,它给人们带来芬香的味道,使人们顿觉神清气爽;微笑是什么?

2、 微笑是春天般柔和的风,它让人们感到阵阵温暖,体会到春意的盎然,生机的勃发; 微笑是什么? ;微笑是酸、甜、苦、辣的味道,让我们知道人生的辛苦和快乐,我们会更加坚强地生活。微笑,似蓓蕾绽放( ) ,这朵花植根于美好的心灵,真诚和善良,在微笑中洋溢着 (吸入新鲜空气像渗入内脏一样感到舒畅)的芳香。再不要执拗( )啦微笑吧,这是对自然和社会的真诚的 kuzng( ) 。2、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 分)绽放 ( ) 执拗( ) kuzng ( )3、根据括号里的提示,在材料中的“ ”上填写一个合适的成语。 (2分)4、根据材料的语境和横线前后句子的特点,在横线上补写合适的句子。 (4 分

3、)5、概括下面文段的基本信息。 (4 分)目前世界上已鉴定的生物物种有 170 多万种。本世纪 80 年代地球上平均每天至少有一种生物灭绝,从 1990 年开始,平均每小时消失一个物种,到 2000 年,估计有 100 万种生物物2种从地球上消失。答: 二、阅读(共 48 分)(一)文言文阅读(12 分)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

4、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6.下列加点的词不能解释为“全”或“都”的一项是 ( )(3 分)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B、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C、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7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 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8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最能表达作者志趣和情怀,说说作者有怎样的志趣和情怀?(3 分)9、下列说法有误的项是 ( ) (3 分)A本文生动简洁地描写了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向往自然、厌弃尘欲的心态。B第段是总写,巧妙地融写景、叙事,议论、

5、抒情于一体,为全文奠定了宁静淡泊的基调。 C第 段前后两个层次形成了鲜明地对照,反映了江水的动静变化,表现了富春江的特色。D第段先描写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闹,显示春天山中热闹的景象。(二)阅读下文,完成第 1013 题。(13 分) 朗 读现在是一个网络时代,信息像潮水一样涌来,我们难得像过去一样耐心地阅读。这是一个迅速的、并且是一再提速度的时代。许多东西正在泡沫化,像泡沫那样飞扬,转瞬即逝。在这个时代里,一个人要记住什么,比如牢牢记住有意义的东西,将是十分困难的。 所以,一些很优秀的人就走在相反的道路上:回到一些古老的阅读与记忆的方法上来。比如读书,不光是看,还要朗

6、读。古文,好的小说,诗,应该朗读。这是个美好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引起进一步的感动、联想和回忆。对理想的追求,对境界的领会,都在同一时间里得到加强。字里行间有一种鼓舞的力量,需要声音去传递和强化。 回想一下,现在人们朗读的兴趣和欲望是大大降低了。记得在二三十年前,那时候的人是很愿意朗读的。古今中外,我们身边,都有一些朗读的好例子。你会记得中学时代,那时3候写出一篇东西来会有怎样的冲动远方总是有一个朋友,总是有一个知音,总是有一个文学的耳朵;而你总是恨不能立刻把一切呈现到他的面前不是从视觉上,而是从听觉上,越快越好。我们是否拥有这样的记忆:天正下雨,你把刚刚写好的东西用塑料布包好,走几十里路,只为了

7、去找一个人为了说不清的热爱,为了赢回那一小会儿的骄傲和陶醉。如果我们发现了一本好书,也会带上它走很远的路,翻山过河只因为山的那一边有一个人,只为了让他与自己一起感动。可见,谁发现了一本好书,这本书首先感动了谁,都会成为一桩可资记忆的快事。 传递好书可能是人的一种义务。那些真正优秀的人,往往一生都保持了这种对艺术和思想奔走相告的劲头。 现在我们偶尔还能遇到这种人:他们时刻准备着去朗读,以分享幸福可是当这个人正处于激动不已的时刻,山那边还会有一个倾听者吗? 山那边的人正转向了其他的兴趣,在看电视连续剧,在酒吧里,在网上。人们变得口味粗疏。结果这个人再也找不到一个喜欢倾听朗读的人。 你可以找到一本好

8、书,由于它好得不得了,忍不住就要找人共享四下里遥望,到处都没有你所要找的人。于是你就像站在了漠漠荒野里一样。 这个时代是朗读的荒野。 有人写了一个得意的片断,很想像当年那样用塑料纸包好,冒着雨雪翻山越岭、过河,去读给一个人听。很可惜,山与河俱在,听他朗读的人却没有了。虽然这个时代的文学人士比过去翻了几倍,可是他们都不愿朗读了,也不愿听别人朗读。 那个寻找朗读的人可能心怀了一种古老的情绪。情绪也可以古老,这在我们年轻的时候是无论如何也没有听说的。但这是真的。 朗读,这不仅是一种对待文字和语言的形式,不仅是一种状态,而是孕含了一种生命的质量。(选自张炜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 年 1 月第 1

9、 版,有改动)10作者为什么提出“朗读”这个话题?请根据文中信息概括。(4 分)11文中列举了哪两个例子论述过去优秀的人对朗读的热爱?(4 分)12为什么说“这个时代是朗读的荒野”?(2 分)13下面对朗读的理解不符合文章观点的一项是( )(3 分)A现代人不愿朗读,这是生活品质的降低。B与别人分享朗读,是一件幸福的事。C在过去,朗读是一件很平常的事,现在却已经变得稀奇了。D在飞速发展的网络时代,文学人士没有必要朗读。4(二)阅读赵丽宏但丁的目光一文,完成 1417 题。(共 15 分)暮色降临,那些曲折的街道和小巷顿时更显得幽深。眼看天色一点点幽暗,站在街口,那些古老楼房迎面压下来,遮住了窥

10、探的视线。黄昏的佛罗伦萨,在一个外来者的眼里,显得无比神秘。走过一条狭窄的小路时,陪我的意大利朋友轻声说:“但丁,他在这里住过。”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是一座很普通的临街小楼,看上去已经歪歪斜斜,门口挂着一盏方形风灯,灯不亮,闪烁着昏黄的光。给人的感觉,这光芒也是古老的,六百多年岁月,都浓缩在这幽暗的灯光中。走在古老的石头街道上,很自然地产生这样的念头:这就是但丁当年走过的路,一条普通的小路,走出非凡的人生。1302 年,但丁三十五岁,那一年,他遭到权贵的迫害,被当政者宣布终身流放,永远不准返回佛罗伦萨。这样的遭遇,对一般人也许是沉沦和毁灭,然而对但丁,这却是一个伟大的开端。但丁从此开始流亡生

11、活。他说:“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离开佛罗伦萨,他旅行,观察,思考,游遍了意大利,认识了社会各阶层的人物。他每天都在思考生命的意义,思考国家的命运和人类的前途。他没有想到,告别故乡,就成了永远的游子,在他活着的时候,竟然再没有机会重返佛罗伦萨。晚年的但丁,定居于古城拉韦纳,将一生的经历和思考,倾注于神曲的创作。一个游子,客居他乡,心含着愁苦,也怀着憧憬,用鹅毛笔写出一行行奇妙的诗句。但丁在诗中梦游地狱、炼狱,历经千难万险,最后抵达天堂。其惊人的想象力和深邃的思想,前无古人。但丁说过他写神曲的目的是“要使生活在这一世界的人们摆脱悲惨的遭遇,把他们引到幸福的境地”,他是为爱和

12、理想而创作。我来到但丁广场时,天已经落黑,下起了小雨。空旷的广场上不见人影,圣十字教堂孤独地站在微雨迷蒙的夜色里。教堂已经关门,我只能站在门口沉思默想。在这座教堂里,埋葬着佛罗伦萨历代的主教和显赫的权贵。但丁的墓碑,在教堂的入口处,只是块普通的石碑,上面刻着诗人的姓名和生卒年月。然而,到这里的人们,大多只为但丁而来,为他的神曲而来。这应了李白诗句的意境:“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教堂大门的左侧,有一尊高大的大理石雕像,是但丁的立像。台基上,刻着诗人的姓名。台基的两边,是两头大理石狮子,威严地护卫在主人的脚下。但丁穿着宽大的长袍,伫立在精致的台基上。诗人的目光,一如他故居前那尊铜像,忧

13、郁而深邃,俯视着夜色迷茫的大地。1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4 分)A文章以“但丁的目光”为线索,采用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回忆了但丁的经历,痛斥了权贵对但丁的迫害。B第段的景物描写,着力渲染一种抑郁的气氛,为下文写但丁凄凉的经历奠定感情基调,这与第段中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不相同的。C本文将游记穿插在人物介绍中,写法新颖,独具特色;语言华美,充满哲理。D但丁取得非凡成就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曲折的人生丰富了他的创作题材和创作形式。15文章第段末尾为什么说这是一个“伟大的开端”?(分)16文章的标题为“但丁的目光”,请说说“目光”的特征和具体含义。(4 分)517第段末尾作者引

14、用李白评价屈原的诗句有何意图?请认真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结合本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写一句不超过 30 个字的包含哲理的人生感悟。(4 分)链接 1:因为对电影的痴迷,王宝强 8 岁上少林寺拜师学艺,14 岁只身闯荡北京,成为北漂一族。很多人因生活得不到保障而纷纷退却时,王宝强留了下来。他夜宿街头,啃冷馍,喝冷水,每天到片场等待16 岁时被导演李扬挑中,从此成为著名的影星,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链接 2:曼德拉出生于南非大酋长家庭,却“以一个战士的名义投身于民族解放事业”。为反对白人政府的种族隔离政策,坚持民族解放斗争,他历经坎坷,饱受 27 年的牢狱之苦。1994 年,斗争取得最终胜利,曼德拉成为南非首任黑人总统。曼德拉还担任过非国大主席,并于 1993 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1)引用意图: (2)人生感悟: (四)名著阅读(8 分)我获得自由后约两个星期的一天早上,内务大臣瑞尔德里沙(他们这么称呼他)来到我的寓所,只带了一个随身侍从。他吩咐他的马车在远处等候,请求我同他谈一个小时。由于他的身份和个人功绩,也由于我在向朝廷提出请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