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真堂“活熊取胆”案例分析参考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692533 上传时间:2017-11-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归真堂“活熊取胆”案例分析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归真堂“活熊取胆”案例分析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归真堂“活熊取胆”案例分析参考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归真堂“活熊取胆”案例分析参考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归真堂“活熊取胆”案例分析参考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归真堂“活熊取胆”案例分析参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归真堂“活熊取胆”案例分析参考(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归真堂“活熊取胆”案例分析参考1、使用熊胆是国家允许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药药理学泰斗李连达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专访中国经济周刊:中药主要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三种,但随着公众动物保护意识的提高,动物用药备受质疑,如归真堂活熊取胆事件,您怎么看待动物药的发展?李连达:按照国家政策,属于一类保护动物绝对不可以用,属于二类保护动物允许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使用,就像熊。所以在中药领域,虎骨和麝香不会用,没得商量,但是熊胆使用是允许的。动物用药的关键在于发展人工养殖,扩大种群数量,如近年来孔雀、梅花鹿、蛇、蝎子、蜈蚣等动物养殖非常普遍,这为动物用药打下了坚实基础,当很多动物种群可以发展得像鸡鸭鹅一样多时

2、,用药就不是难点了,根据国家政策规定,只要达到三代繁殖以上,数量在几万头以上,都可以用来合理利用。2、从归真堂“活熊取胆”事件谈市场对社会的责任(清华大学管理学博士、“商道纵横”总经理、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专家郭沛源)“养熊取胆”引发的争议从抵制“归真堂”上市到“取缔养熊业”逐步升级,这场被媒体称为“道德和利益之战”的大讨论愈演愈烈。活熊取胆,是无痛还是虐待?为何一直存在?人类的健康与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产生冲突时,相权孰重?利益维护与动物权利产生矛盾时,应如何抉择?面对养熊市场的繁荣与丰厚的经济收益与对活熊取胆的残忍行为,企业在经济利益谋取与道德情操坚守前又该何去何从?郭沛源先生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3、:合法但不合理,一定程度上不合部分人的情理。此事件使归真堂给大众留下了不太好的印象,并会影响它的发展前景。 企业不能以利益最大化为主要目的,只能把利益作为目标的一种,但如果让企业主动承担责任就必须以利益为说服手段。3、谈谈“媒体人的社会责任”我与归真堂的那些事(来源:秋水长天的博客 http:/ 2012.2.23)创建于 2000 年的归真堂是福建的一家以饲养黑熊、生产熊胆制品为主业的企业,随着近年礼品市场的走俏而迅猛发展,现养黑熊 400 头左右(其官方数据),已成为南方最大的黑熊养基地。亚洲黑熊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国际上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 I 类保护

4、物种,严禁任何形式的国际贸易。但在亚洲,因一些中医理论称其胆汁具有“清热解毒,利肝明目”的功效,而约有 10000 头亚洲黑熊被囚禁起来经受着“活熊取胆”酷刑。2010 年,栏目派出摄制组赴四川龙桥亚洲黑熊救助中心进行采访,带回来的素材让我看到了一幅地狱般的图景:昏暗潮湿的牢笼,撕心裂肺的嚎叫,永不愈合的伤口,还有一座座排列整齐的坟墓一头熊从两三岁的时候就被关进不能站立不能转身的囚笼里,开始长达 20 年的造胆生涯,工人在它的腹部开一个口子直抵胆囊,通过管道每天抽胆两次,因为疼痛,它们往往会选择自残,以前工人们的做法是让其穿上铁马甲,固定住四肢。但因为长期囚禁,黑熊会精神失常患上严重的刻板行为

5、,在有机会离开铁笼的时候它们反而不敢迈出一步在亚洲动物基金会救助出来的胆熊身上几乎都有胆囊炎病症,很多甚至患有肝癌。而以从混合着脓血、细菌的创口流出来的胆汁入药对人来说也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当时我在微薄上说过这样的话:有种酷刑叫活熊取胆,有种滋味叫生不如死,用惨绝人寰的方式保健和养生纵然羽化成仙也难入天堂。实际上在现代医学临床运用上,熊胆并非无可替代,金银花、连翘等都可以替代其寒凉的功效,并且经过 20 多年的研究,人工熊胆已研制成功,但因种种原因一直未获审批可以说,以极其残忍的方式获取一味可有可无的药材,是对一个动物物种的戕害、是对国家形象以及对人类文明的玷污与践踏。但就这样一个发源于朝鲜、

6、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相背离且早已被现代医学所摒弃的的夕阳产业在我国的十多个省份依然存在,有些甚至要发扬光大。就在 2011 年春节前,有网友爆料,说福建归真堂已筹措了资金,且通过了福建环保厅的测评,正申请上市,经多方查证,确有其事。如果它上市成功,其饲养的黑熊数量将由 400 头扩大为 1200 头,年产熊胆粉也将增长至 4000 公斤,更多的黑熊将遭此劫难不说,资本强大的号召力将会吸引更多的企业加入进来。我当即在微薄上披露了这一情况,并安排了相应节目配合播出。结果在短短十多天内,该条微博转发量近万。各动保组织、社会知名人士纷纷谴责其短视的逐利行为。并引出了归真堂总经理邱淑花“反对我们等于反

7、对国家”的著名言论。在当年的全国上,敬一丹、贾宝兰、黄信阳等全国政协委员就“制定反动物虐待法”和“在全国范围内取缔活熊取胆业”等提案。这段时间,很多人也为我的个人安全担心。 2011 年 6 月,在地球之声爱及生灵动保晚会上,崔永元采访我,问触及了那么大的利益,考虑过后果吗。我说:“总得有人站出来啊,有些事是不能做的,有些钱是不能赚的”。晚会当天要颁个“熊心豹胆”奖给我,但我没领这个奖,“因为这个事还没完,等到活熊取胆业被取缔的那一天我再来领这个奖”。一年后,归真堂果然又卷土重来。这几天,针对其新一轮上市的博弈与抗争已进入白热化,中药协和危机公关公司轮番上阵,2 月 18 日,归真堂对媒体、意

8、见领袖和动保组织发出了邀请函,这其中也包括我本人。我相信归真堂的设施及条件在这个行业里应该是比较好的,但这并不能解决动物保护、社会伦理、医药安全等实质性问题。并且为了应对全国的媒体,它必然会做一番充分的准备。因此我决定不参加这样的活动,理由是我在微薄上的三条:一、本人不喜欢长城一日游,何况这墙是空心砖。二、无兽医协会、动物研究组织等第三方权威机构的介入,徒费口舌。三、视频已公布,再华美的外貌也难掩其实质。 其实我们并非只针对某家企业,一切残忍的、毫无必要的、不可持续、挑战人类道德底线、以破坏地球资源为代价的牟利行为我们都会进行关注和披露。2010 年,针对残忍的鲨鱼活体割鳍,变态的虐食现象,极

9、不人道的皮草制售,以及疯狂的象牙、犀牛角交易,我们制作了买有买卖就没有杀害系列节目;针对近年来全球环境恶化,地球资源日渐匮乏的现实,我们通过系列生态公民反思人类自身的行为方式对这一结果的影响,率先提出大国公民要做生态公民的概念(该节目获中宣部新闻阅评高度评价)。环保意识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2000 多年前老子早就说过“道法自然”的道理,但在近 100 年来,物种的灭绝速度是自然消亡的 1000 倍,有些甚至我们都从未认识就永远都看不到了,现代人类对地球资源的疯狂掠取和大肆挥霍,透支了我们后代子孙的幸福。一个崛起的大国、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背景的民族必然要承担起相应的生态责任,而作为国

10、民也必须培养和具备这样的生态意识和生态素质,这样才能成为称职的大国公民和生态公民。所以我总这么认为:人一生就得做那么几件事,不管当时流的是血还是汗,到若干年后你可以向自己的儿孙自豪的说,我曾经为社会做过些什么。身为媒体人,我们并不需要有兼济天下的宏伟抱负和普度众生的伟大情怀,只是在工作职责之内让这个社会能多一点善意、多一丝牵挂,那么,我们的身边就会少一点血腥、少一分冷漠。清华 EMBA 媒体班(第七期)余继春2012 年 2 月 20 日4、“归真堂事件”背后的伦理思考2012 年新年伊始, “归真堂” ,一家民营家族式中药企业瞬间在媒体爆红。究其爆红的原因,并非是该企业产品能够“起死回生、疗

11、效显著 ”,而是因该公司擅长“活取熊胆”而闻名。一时间,针对“活取熊胆”这一事件,争议瞬间爆发。动物保护者指责之声不绝入耳,中药协官员力挺之言掷地有声,在大面积的声讨和支持的大讨论中, “归真堂事件”持续升温、发酵,引发了人们对企业的社会责任、社会价值的选择(判断)以及对动物的尊重等一系列伦理问题的思考。一、 事件回顾其实早在 2012 年 2 月 1 日,当福建归真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名字出现在证监会公告的上市企业排队名单中时,争议就已经开始,许多网友纷纷指责归真堂活熊取胆不人道。以亚洲动物基金会为代表的多家民间动物保护组织也坚决抵制归真堂登陆资本市场,其理由是活熊取胆过程残忍,漠视了动物的

12、权利。2 月 16 日,可能是为了消除公众对归真堂的误解,归真堂向湖南潇湘晨报记者刘洁演示了活熊取胆的全部过程。刘洁拍下了全程,并将拍摄到的图片及视频挂到了网络,他强调这都是归真堂的现场“演示”,至于其它黑熊在“ 固定时间 ”是如何抽取胆汁的,尚无从知晓。随后,多家媒体图文并茂大量报道了残忍的活熊取胆过程,深深地刺痛了公众内心的柔软神经。2 月 17 日,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亭现身媒体,力挺归真堂。他表示,自己曾亲眼见过活熊取胆, “取胆汁过程就像开自来水管一样简单,自然、无痛,完了之后,熊就痛痛快快地出去玩了。我感觉没什么异样!甚至还很舒服。 ”并称“无管引流的养熊取胆生产方式,无论对野生黑熊的

13、保护还是熊胆业产业的发展,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此语一出,满座哗然。有网民甚至提出,将房会长关进笼子,来次无痛取胆,更有人直接作画,讽刺此君缺乏最起码的道德和良心。自此,归真堂事件全面升温,一些专家、媒体人、动物保护组织、企业界人士纷纷对此事表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截止到 2 月 21 日下午 4 点,有关归真堂的百度搜索已达 180 万条,有关“活取熊胆”的词条搜索已达 51 万,有关网络微博已达百万转发量,借用网民的话来说:“归真堂这回想不火都不行”。二、 问题剖析归真堂事件是一个偶然事件,但它又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会出现的一个必然事件。它为我们再次提出了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市场经

14、济能否离开相应的文化内容和价值理性而单独存在?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因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生产,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趋利性,商品生产者生产的目的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这种效益(效率)最大化的趋利倾向,必然导致商品生产者在价值的判断上采用工具理性思维,其最终结果必然会影响到人们对善恶的判断,美丑的区分乃至真假的识别。要对这种趋利性进行规范和引导,就必须要有相配套的文化机制和价值理性,否则市场经济就会走向邪路。回首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其在从农业文明迈向工业文明的历史进程中,并非一帆风顺,也曾经出现过假冒伪劣、坑蒙拐骗,也曾出现过极端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随着新教伦理的出现,西方资本主义才在一定程度上克

15、服了市场经济之疡,构建了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配套的新价值、新规范、新道德,使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沿着健康的道路向前发展。有关这一问题,伦理学专家唐凯麟教授在其相关伦理学著述中已经有过详细的论述【1】 。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是飞速的,在短短 30 多年的光景里,我们的商品生产达到了历史的空前,我们的生产生活资料得到了相对的丰富。但是,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文化机制、价值定位(定向)机制、道德原则却存在着严重的滞后或者缺失。在市场经济的趋利性驱使下,工具理性的价值思维方式一度占据了上风,无德的商品生产者为获取利益的最大化,一次次挑战着人们的道德底线。 “地沟油”事件、 “毒奶粉”事件、 “毒大米”事件,如

16、此等等,不胜枚举!面对一次次的缺德事件,人们不禁要问:“这究竟是怎么了?我们的市场经济究竟要走向何方?”“归真堂事件”就是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出现的,它再次冲击了人们传统的道德标准,难怪有网民曾经这样评论:“现在的企业为了钱可以去杀人。 ”但是,在归真堂活取熊胆这一事件上,并没有像以前诸多缺德事件那样引起大家一致地声讨,也有一部分人站在企业发展或者人的生命需求这样的角度对归真堂表示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和支持。有人认为,所谓动物保护,其实质是为了人类可持续利用这些资源,如果不是为了利用,保护也就没有意义,至于所谓的伦理,只适用与人与人的关系。 【2】也有人认为,说活取熊胆残忍,那么我们吃肉为什么就不认为自己是残忍?【3】还有人站在企业发展的角度认为,归真堂作为中药生产企业,其目的是为了救死扶伤,服务于人的更好发展,其虽然在手段上有些残忍,但也是无奈之举,但这种行为应该以保护动物最大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