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槐荫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八年级语文试卷人教新课标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689304 上传时间:2017-11-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53.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八年级语文试卷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八年级语文试卷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八年级语文试卷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八年级语文试卷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八年级语文试卷人教新课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八年级语文试卷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南市槐荫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八年级语文试卷人教新课标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济南市槐荫中学 2011-2012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八年级语文试卷语 文 试 题胸存自信,手书华章;努力表现,永不言弃亲爱的同学们:考试中请一定静心阅读、仔细审题,认真答卷。语文试卷还要特别注意:字迹美观、卷面整洁、文笔优美、谢绝空题,希望你能够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注:本试卷笔试部分总分 115 分,另设 5 分书写分。赋分如下:使用钢笔或签字笔书写得1 分;字迹清楚得 1 分;字迹工整得 1 分;字迹美观得 1 分;文面整洁得 1 分。一、积累与运用(18 分)1请用正楷字,笔画清晰地填写相应的诗文名句。(8 分,每小题 1 分) 沉舟侧畔千帆过,_ 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 _ _,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行到水穷处, 。(王维终南别业) 俱怀逸兴壮思飞, 。(李白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 ,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其二)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2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后面问题。(5 分)近年来,低碳经济引起了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的关注。3 月的“”,5 月的世博,对于“低碳生活”“低碳经济”的呼声也不断传出。所谓的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所耗用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

3、、追求绿色 GDP,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最终目的是实现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拟标语】某县正准备就“低碳生活”开展全民教育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3 分)(2)【列举措】作为普通市民,你觉得在践行“低碳生活”这种新的生活方式时,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有哪些具体可行的措施,请列出两条。(2 分)3名著阅读。(5 分)A 睁圆环眼,隐隐见后军青罗伞盖、旄钺旌旗来到,料得是 B 心疑,亲自来看。 A乃厉声大喝曰:“我乃 A 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 B 军闻之,尽皆股栗。题 号 1-3 4-6 7-10 11-15

4、 16-20 21书写 总分 核分人得 分得分 评卷人2B 急令去其伞盖,回顾左右曰:“我向曾闻: A 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今日相逢,不可轻敌。”言未已, A 睁目又喝曰:“ A 在此!谁敢来决死战?” B 见 A如此气概,颇有退心。A 望见 B 后军阵脚移动,乃挺矛又喝曰:“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喊声未绝, B 身边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A.这段文字中,A 处人物是 ,B 处人物是 。(2 分)B.结合选文中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文中 A 处人物的性格特点。(3 分)二、古诗文阅读(18 分)(一)过零丁洋 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

5、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4第二联中,诗人为什么写到“柳絮”“浮萍”?说说你的理解。(3 分)5.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句的理解。(3 分) (二)【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

6、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太宗朝,有王著学右军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帝听政之余,留心笔札,数遣内侍持书法问著,著每以为未善,太宗益刻意临学。又以问著,对如初。或询其意,著曰:“书固佳矣,若遽称善,恐帝不复用意。”其后,帝笔法精绝,超越千古,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 (王辟之渑之燕谈录)【注释】 太宗:宋太宗。朝:一代君主的统治时期。右军:指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翰林:皇帝的文学侍从官。遽:匆忙。6.为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画一处)(2 分) 著 每 以 为 未 善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2 分)俟其欣悦 太宗益刻意临学 8

7、.下面各项句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不敢出一言以复 B.门人弟子填其室 复前行,欲穷其林C.弗之怠 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 D.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学而不思则罔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书固佳矣,若遽称善,恐帝不复用意。 10宋濂和太宗共同的治学态度是 。(2 分)三、说明文阅读(17 分)(一)我为什么不怕转基因作为一个积极支持现代生物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的人,我经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是:像3转基因食物这样“安全性还没有得到完全确认”的食物,你敢吃吗?我的回答是:只要是上市的食物,我根本不考虑是不是转基因的,只要好

8、吃便宜我就吃。我的专业知识告诉我,“绝对安全”的食物根本就不存在,相对于传统食物,转基因食物“有害”的可能性不会更高。对于让许多人忧心忡忡的转基因水稻,最常见的疑问是:“虫子吃了会死,难道对人不会有害么?”与传统水稻相比,目前的转基因水稻不过是转入了一个 Bt 基因而已。Bt 基因就是一种蛋白质,而这种蛋白质对于害虫来说是毒药。它之所以能够毒死害虫,是因为昆虫吃下去之后,能与昆虫体内的受体结合,从而产生毒性,杀死昆虫。 ,Bt 基因是否“有毒”,由自身决定, 取决于相应受体的存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Bt 基因相当于“虎符”的一半,而动物体内的受体是“虎符”的另一半,只有两部分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9、。对于人体来说,受体这一半根本就不存在,所以 Bt 蛋白质不会在人体内产生“毒性”。还有人担心,这种“非自然”的蛋白质在人体内会不会产生其他的有害作用。其实,你大可不必这样担心。所有蛋白质被人吃了之后,基本上都会被分解成单个的氨基酸,而来自不同蛋白质的氨基酸对于人体来说都是一样的,只有一小部分没有分解完全的蛋白质片段,可能在肠道内引发人体的过度免疫反应,从而导致过敏。在我们传统食物中,很多都能够导致过敏,比如花生、鸡蛋、海鲜等。转基因作物开发的规则之一,就是避免从这些可能含有过敏原的物种中寻找被转基因。而且,对于转基因作物来说,转进去的基因是明确的,很容易跟踪它会不会引起过敏。而那些“传统育种

10、技术”,比如诱导突变筛选,是通过人工诱导的方式让农作物发生基因突变的。这样产生的突变基因是未知的,我们很难跟踪它表达出来的蛋白质,也就无法知道它是否会引起过敏。从这个角度讲,转基因的作物是更安全的。还有一些人担心,转进水稻中的 Bt 基因会不会转移到人体中。虽然从逻辑上我们不能说“不可能”,但是想想科学家们要费多大的气力、使用什么样的手段才能把一个基因转到另一种作物中,就不难理解:大米中的 Bt 基因要想转移到人体中,跟随手一箭射中月亮差不多。同时 Bt 基因已经整合到了水稻中,它转移到人体中的机会即使有也不会比其他基因更高。如果 Bt 基因转移到人体,那么其他食物所含有的形形色色的基因,也会

11、有同样的机会转移到人体。既然我们不相信吃了鸡肉会有鸡的基因转移到我们的身体中,又怎么会相信大米中的基因就可以?基因转作物的开发与推广,除了食品本身的安全性,还受到其他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比如环境、政治、经济、伦理等等。但是,就作为食物的转基因作物来说,只要被批准上市了,就没有什么不能吃的。 (选自读者2010 年 11 期,有删改)11.人类对转基因食物安全性的担心理由有三个,阅读全文,请简要概括。(3 分)12.在第段的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 分),Bt 基因是否“有毒”, 由自身决定, 取决于相应受体的存在。13.文章第段“而且,对于转基因作物来说,转进去的基

12、因是明确的,很容易跟踪它会不会引起过敏”一句中,作者为什么用“跟踪”而不用“观察”,请说说你的理解。(3 分)14.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说说第段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3 分)15.某超市首次推出一批转基因大米,请你为这类食品拟写一则推荐语。(50 字以内)(5分)4尊 敬 的 顾 客 朋 友 , 我 超 市 最 新 推 出 转 基 因大 米 , 它(50 字)16通读全文,根据文章内容填空。(3 分)车站接人,偶遇一失窃男子向我求助17通读全文,你认为本文以“爱,从不卑微”为题的原因是什么。(3 分)( 二 ) 真 正 的 慷 慨 3 7 3 “ ” “ ” (二)拨动心弦的微笑 那天。我到火车站去接汉口来的客人。 清晨的车站广场上,稀稀拉拉的,没有几个人。我正要走进售票大厅去买一张站台票,门口的角落里。突然走出一个男人,他向前跨了两步,有些犹豫地朝我喊了声“大哥”。 起初我以为听错了,因为我并不认识他。回头看了看,身后并没有其他人。接着,男人又叫了一声“大哥”。他的目光怯怯的,有些无助,也有些无奈。我说,你叫我吗?我想证实一下。他点点头说大哥,是这样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