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乡镇小农生产调研报告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2578759 上传时间:2017-11-27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0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乡镇小农生产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7乡镇小农生产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7乡镇小农生产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7乡镇小农生产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7乡镇小农生产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乡镇小农生产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乡镇小农生产调研报告(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23 页2017 乡镇小农生产调研报告 【2017 乡镇小农生产调研报告 1】XX 县委、县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深化贫困区域农业综合配套改革,继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完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强化农业支持保障制度,提高农业质量效益,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全面推进富强、文明、和谐、幸福新汤原建设步伐,力争补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腿。一、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状况XX 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有关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会议和文件精神,紧紧围绕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坚持和完善农村

2、基本经营制度,加大对农业的保护力度,克服低温、洪涝灾害困难,稳定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农民持续增加收入,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全县现代农业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2017 年全县农业总产值实现 621436万元,比上年增长 17.8 %;粮食总产量达到 857536 吨,比上年增长7.3%;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10408 元,比上年增长 15%。综合全县现代农业发展情况,归纳起来主要有五个新特点:第 2 页 共 23 页1、优,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优。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优化农业内部结构调整,改变单纯依靠种植业增收的惯,加快牧业、水产、劳转、扶贫等产业发展,强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速度。2017

3、年以市场经济为导向,进一步调整农业种植业内部结构,农业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实现 两增新结构,全县水稻发展到 85 万亩。全县超额造林绿化 7788 公顷,绿化村屯 68 个,实现林业增加值 4209万元,比上年增长 15.9%;以奶牛、生猪为重点的畜牧业生产加快发展,2017 年全县肉蛋奶总产量达到 166404 万吨,比上年增长 0.4 %;水产品养殖水面扩大、品种增多,产量提高,2017 年全县水产品产量达到 7750 吨,比上年增长7.9 %。2、强,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强。以拉动内需和企业恢复性增长为重点,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依靠水稻、玉米、大豆等优势主导产业为骨干

4、实施名牌资源融资发展战略,增强企业创新和抗风险能力。全县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已发展到 32 户,农林畜产品加工业逐步壮大,佳原乳业、硕业乳业等龙头企业规模和辐射带动能力增强。全县牛奶产量 89786 吨,水稻加工能力 达到第 3 页 共 23 页431958 吨,比上年增长 75.9%;以 一乡一业、一村一品 为基地,突出地方特色,形成产业经营优势,带动经济快速发展。2017 年全县新增奶牛 2106 头,生猪出栏 109 万头,生产乳制品 1840 吨,被国家列入生猪调出大县行列、生猪良种补贴县和省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重点县。3、快,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快。以拉动内需和企业恢复性增长为重点,加大

5、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带动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2017 年以佳明乳品和硕业公司为主的龙头企业的形成和发展壮大,带动全县以奶牛为主的牧业生产的发展,全县奶牛存栏达到 31932 头,比上年增长6.1 %; 2017 年以四海公司为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建设以奶牛、生猪为重点的畜牧业基地,牧业生产快速发展。2017 年全县牧业增加值达到 106566 万元,比上年增长 13.6 %。大牲畜存栏 86070 头,比上年增长3.0%,生猪存栏达到 476151 头,比上年增长8.7%;羊存栏达到 108292 头,比上年增长 0.1%。实现渔业增加值 6771 万元,比上年增长 10.9%

6、。第 4 页 共 23 页4、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施强。充分利用国家和省不断加大农田水利建设项目扶持和资金投入政策,重点实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努力建设高产稳产农田。2017 年全县积极争取资金 4 亿元,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完成引汤灌区续建、汤旺河灌区渠首改造、新兴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等重点工程建设。抓紧改造中低产田改造工程建设,完成了 节水增粮行动 和香兰、胜利一镇一乡中低产田改造工程,启动了胜利、汤旺、竹帘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向上争取大型农机建设,2017 年全县已组建千万元以上的农机合作社 2 个;新增大中型农用机械 297台,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

7、力 40 万千瓦。5、好,新型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好。加强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以农业技术推广、优良种子繁育、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销售为重点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坚持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提高农民种植业经济效益。充分发挥科技示范区作用,全县建设 2 个水稻、3 个玉米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区,示范面积 5 万亩,辐射面积 51.7 万亩。坚持农业标准化,实行科学种田,新建智能化水稻催芽育秧基地 4 个、大棚 500 栋。推进汤旺有机水稻产业园区建设,整体流转土地 2 万亩,全县共流转土地 34 万亩。完成了 18 个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任务。新增省级新农村五星级村 2 个,被评为全省

8、第 5 页 共 23 页新农村建设先进县和 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二、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存在的问题和原因XX 县现代农业综合开发进展态势良好,但按照全国、省和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的要求,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环境复杂多变,还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产业发展缺乏整体规划。有的地方新型工业和立县主导产业停留在口头上,缺乏当前和长远整体发展规划,没有细化现代农业发展实施方案,现代农业整体发展不快,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较差,没有实现农村经济效益目标。2、农业发展速度仍然滞后。地方龙头企业较少,形不成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经营模式,无公害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较为滞后

9、,没有实现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发展速度是比较缓慢的。3、农民持续增收仍然困难。有的地方农民增收渠道狭窄,年第 6 页 共 23 页轻力壮的人一般外出打工,在家搞产业的多数是老人和妇女,农业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现代农业生产效益还是不够好的。4、农业科学研究水平较低。农业技术推广虽然取得很大成绩,但科技对现代农业发展支撑力度不够,存在农业推广体制不活、知识老化、手段落后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农民增收幅度还是比较小的。5、农业基础设施仍然薄弱。有的地方农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农村投资的主体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加之贫困县域财力紧张,扩大再生产能力有限,对现代农业基础设施投入

10、不够,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农业遭灾就大幅度减产。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但归纳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旧,就是思想观念陈旧。有的人思想解放程度不够,存在因循守旧、满足现状的思想,求稳怕乱、眼界不宽,现代农业发展经济环境还不优。第 7 页 共 23 页2、少,就是发展措施较少。有的地方农业发展措施较少,存在总量偏小,存量不活、增量不足、结构不优的问题,现代农业主导产业不发达。3、慢,就是产业园区发展慢。有的地方农业产业项目规模小,数量也比较少,缺少拉动力较强的经济增长点,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滞后。4、松,就是领导抓得松。有的领导存在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以及消极腐败现象,经济结构调整不好,对现

11、代农业发展抓得不紧,致使经济效果不够明显。分析这些问题和产生问题的原因,必须明确现代农业发展必须亟待解决的三个问题,即:现代农业基础最需要加强,现代农业发展最需要扶持,现代农民增收最需要加快,进一步增强发展现代农业的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迅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继续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加快现代农业经济的稳定协调快速发展。【2017 乡镇小农生产调研报告 2】调研组召开座谈会,听取自治区工信委、农业厅、林业厅、商第 8 页 共 23 页务厅、水产畜牧兽医局等部门有关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的汇报。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主要成效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农业产业化发展工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业产业

12、化发展的政策措施。 十二五 时期提出农业产业化 十百千万 行动计划, 十三五 初期印发 关于打造农业千百亿元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意见 ,确定了农业产业化 339 工作目标,重点做强蔗糖、畜禽、速丰林 3 个千亿元产业,壮大粮食、水果、蔬菜 3 个五百亿元产业,培育桑蚕、油茶、优势水产品、花卉、草食动物、中药材、非粮生物质能源、奶水牛、农业生态旅游 9 个百亿元产业。根据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各地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积极制定各项具体措施,狠抓工作落实,我区农业产业化取得长足发展,为推动我区现代农业发展、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十三五 农业产业化目标有望较

13、好完成。优势产业稳步发展。一是传统产业稳步发展。2017 年粮食单产实现连续 3 年创历史新高,粮食总产创 15 年来最高水平;糖料蔗产量占全国的 60%以上,居全国第一位;木薯产量占全国的 70%以上,居全国第一位 ;香蕉、荔枝、龙眼产量居全国第二位,蔬菜产量居全国第五位,肉类第 9 页 共 23 页和水产品产量居全国第八位;森林覆盖率达 62%,居全国第三位,木材产量占全国的 31%,居全国第一位。二是新兴产业蓬勃发展。蚕茧产量占全国的 45%以上,连续 10年居全国第一位。截至 2017 年底,累计建设休闲农业景点和农家乐旅游点 3700 多个,接待游客 3600 多万人次,产业总收入

14、148.3 亿元。森林旅游 2017 年实现产值 200 亿元,成为林业第三产业最大的增长点。三是优势产品、优势产业进一步向优势区域集中。近年来,我区加快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建设步伐,通过培育龙头企业集群、拓展产业链条、打造区域优势品牌,促进了特色优势产业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目前,全区拥有 2 个国家级和 7 个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在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的带动下,我区养殖业初步构建了 四带四区 的发展格局。产业经营组织不断壮大。截至 2017 年底,全区共有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 16377 个,销售额 2239 亿元,相当于 2017 年全区农林牧渔业产值的 60%。一是龙头企业不断壮大。

15、2017 年,全区规模以上龙头企业从2017 年的 1180 家增加到 1596 家,增长 35.3%。其中,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有 31 家,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有 210 家,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有1000 多家,初步构建起重点龙头企业梯队。龙头企业已成为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的 火车头 ,农业产业化 339 工程确定的 15 个产业,第 10 页 共 23 页都依靠龙头企业带动发展。二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蓬勃兴起。截至2017 年底,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85 万家,出资总额 221.8 亿元,实有成员超过 76 万户;全区家庭农场发展到 2000家。产

16、业带动农民增收能力增强。各地不断探索产业带动农民增收的有效形式与途径,努力把经营组织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起来,带动农民增收。一是通过订单关系带动农民增收。各地积极发展 公司+基地+农户 、 公司 +合作社+农户 等形式,经营组织与基地农户签订产品保价收购合同,并为基地农户提供生产资料扶持、技术指导等。2017 年全区龙头企业订单带动农户 300 多万户,农户户均增收 2000元以上。比如,广西雄达米业有限公司实施 公司+基地+科技+农户 的订单农业模式,每年为 4 万多农民增收 5000 多万元。二是通过出租方式的土地流转关系带动农民增收。截至 2017年底,全区累计流转面积 678 万亩,占农户承包地总面积的 20%以上。在土地流转总面积中,出租方式占 60%以上。广西金穗集团每年支付土地流转金 6000 多万元,发放农民工工资 4570 万元,基地农户增收显著。三是通过入股方式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