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寨初中魏江华作品《月迹》教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578674 上传时间:2017-11-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裴寨初中魏江华作品《月迹》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裴寨初中魏江华作品《月迹》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裴寨初中魏江华作品《月迹》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裴寨初中魏江华作品《月迹》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裴寨初中魏江华作品《月迹》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裴寨初中魏江华作品《月迹》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裴寨初中魏江华作品《月迹》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月 迹 教案教案背景:面对学生:初中 学科:语文 课时:1 课时 学生课前准备:搜集有关月的诗句教学课题:1、学习课文借景抒情的写法, 2、培养学生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 教材分析:月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是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文中作者描写了童年时代的一段美好往事。中秋之夜,为了寻找月亮,一群孩子从堂屋追到院子,从院子追到河滩,充满童真、童趣。课文以“月迹”为题,既是因为文章描述了孩子们追寻中秋月踪迹的趣事,寄托了作家浓浓的思乡之情和对生活的爱。根据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

2、学习课文借景抒情的写法, 2、培养学生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通过学习课文,品味月亮的美,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方法:情景导入 学生合作探究 教师适时点拨教学过程: 一、 预习阶段 布置学生预习课文: 1、查找与月相关的诗句 2、查找作者贾平凹的资料 3、扫清三篇文章的字词障碍 4、对课文进行质疑 二、 课堂教学步骤 (一)导入: 播放刘欢的歌曲弯弯的月亮师生共同欣赏,在美的旋律中请同学们回忆与月相关的诗文。 (二)学生背诵 教师: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习一篇与月相关的散文。板书课题月迹 (三)学生介绍作者: 贾平凹,1952 年生于陕西省丹凤县一农民家庭。父亲为

3、其取名贾李平,后图口音方便,便喊他为平娃。陕西话中,娃凹同音。从西北大学毕业后曾在陕西人民出版社担任过编辑,后调到西安文联从事专业创作。著有小说商州、山地笔记等。 (四)检测字词:易读错的字( 贾平凹(w) 嫉妒(j) (五)分组讨论课文的行文线索 教师:散文在结构上看似自由,但文中都有一条线索将文章的材料组织起来形散而神不散。请同学们讨论分析本文的行文线索。 学生分组讨论 展示 明确:屋中之月院中之月沙滩之月 寻月赏月 (要求学生能自圆其说便可,不强求唯一答案 孩子们语言组织能力不可低估) (六)(分组讨论)预设问题: 1、课文开头写“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不觉满足”,而

4、结尾却说“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这是为什么? 学生展示 不满足在孩子的眼睛里,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那么新鲜好玩,发生的任何现象他都充满了好奇,他的心里有无数个为什么,总想打破沙锅问到底,所以对孩子来说,他们总是“不觉满足”的。 (启发:孩子们做了哪些事情或经历了什么后,最后得到满足呢?) 满足孩子们在寻月的过程中得到了满足 (学生展示 教师点拨)在屋中的穿衣镜上看到了月亮,没多久,月亮在镜上消失了,孩子们很失望孩子们跑到院子里寻找月亮,“满院子的白光”“玉玉的、银银的”月亮“明显大多了,也圆多了”,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寻月寻出了院门,在沙滩上、在每个人的眼睛里找到了月亮,他们陶醉在月色中

5、,而且明白了月亮是属于每个人的。 教师小结:在寻月的过程中,孩子们沐浴在皎洁的月光下,既欣赏到美丽的月色,又表达了纯真的愿望美好的事物人人都享有。寻月的过程就是孩子们追求美的过程。 2、“月亮是个好”,妹妹说的这句话如何理解? (教师点拨:好是什么?月亮的好体现在哪里?) 学生甲说:“好”就是指美好的东西月亮那么美丽和纯洁,给每个人都带来美的享受。学生乙说 :“好”是我想要的东西 说说你心中的月亮(学生畅所欲言)3、理解“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 学生展示:一轮圆月衬着无边无际的天空,像一枚小小的印章盖在书本上,既然月亮属于我

6、们每一个人的,那无垠的天空也是属于我们的了。 教师小结:月亮是美的,天空也是美的。无边无际的天空象征着世间所有美好的事物。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寻找到生活中的美,对美的追求,应该是人生的座右铭,对于你们是如此,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如此。 4、奶奶在文中的作用 (三)教师:经过同学们的讨论分析,我们对课文内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现在,我想问一个问题为什么文章要以月迹为标题?(月迹的含义) 展开讨论 明确:月迹可以理解为月亮在孩子心中留下的美好印迹;也可以理解为月的变化轨迹,寻月的过程就是寻找美的过程,它有轨迹。 (让学生自己发挥) 教师:无论哪种理解,最后都归纳到一点“月迹”是美好的,寻月的过程就是寻找

7、美的过程。 三、 课后巩固提高 1、 课外继续阅读有关写景抒情的散文。 2、 要求运用写景抒情的写作方法,自选题目,完成一篇作文。 教后反思:优点:本节课基本实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 1、学生的预习工作做得很充分,因此在大容量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大胆走上讲台展示结果。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收获。2、特别是学生的学习笔记,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赏析能力而且能更好的去理解文章的难点疑点。 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朗读水平有待提高 ,这需要我们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引导、训练。必要时放录音。 2、在赏析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方面做还不够。我们除了要把握好教材外更要把握好学生课堂的反应,让他们做课堂的主人。真正的达到师生间的交流、互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