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家庭教育中应用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576376 上传时间:2017-11-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2.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家庭教育中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家庭教育中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家庭教育中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家庭教育中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家庭教育中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家庭教育中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家庭教育中应用(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家下午好!上次呢!我和大家分享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不知道大家还有印象吗?从今天开始!我就和大家分享下需要层次理论在家庭教育中应用!人的需要分为五大类,按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排列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满足孩子任何一种需要都可能得到孩子的不同形式的回报。1、做好衣食父母生理需要是人类最原始的也是最基本的需要,包括吃、喝、住、性和其他生理机能的需要(吃美味、穿名牌、用高档,已不属于生理需要),它是推动人们行为的最强大的动力。哺养幼小的下一代,为后代提供食物,是代际关系或亲情的基础。许多家长经常会为孩子买一些好吃的好喝的,来讨好孩子。当孩子不听话时,会说“我供

2、你吃供你喝,你却一点不听话”。当孩子犯错误时,会说“今天不许你吃饭,好好反省”。在食物匮乏时代,为后代提供吃喝等在增进亲子情感方面的作用很大。在现代社会,它成为父母的一种道德责任或法律责任。孩子也逐渐有了这种意识或观念,即你不哺养我,你是不道德的,或违法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在这种背景下,通过满足孩子吃喝的需要来增进亲子情感的作用越来越有限。但是这并不是说满足孩子的生理需要就不能增进亲子情感。在一次“感恩的心”主题班会上,教师让学生说出“父母最令我感动的事情”,有的同学说:“奶奶告诉我,在我出生三个月时,母亲生病住院,奶奶用奶粉喂我,我哭着不肯吃。当时天气很冷,母亲听说

3、后就忍着病痛,一边骑车一边流着泪,每天晚上从医院溜出来给我喂奶,第二天一大早就再骑车回到医院。”也有同学说:“小时候有一次我不慎摔伤,说想吃南桥油条,父亲就乘车几十公里到南桥为我买油条。” 一位四年级学生在我的妈妈真辛苦的作文中写到:“妈妈每天总是天没亮就起床给我做早餐,可我还总是嫌东嫌西。周末在家总是看见妈妈不停地忙碌着,可我却看作理所当然。有一天下午,看见妈妈在洗一大盆子衣服,我一时兴起,故意用手去玩妈妈洗衣用的水,由于当时天气很冷,我的手刚碰到水就又缩了回来。没想到妈妈在大冬天里用这寒冰似的水,洗了一下午的衣服,手都冻僵了,我的妈妈真辛苦!”因此,通过为后代提供吃穿来影响亲子情感,不能通

4、过消极限制的方法,而要让孩子体验和理解父母所付出的辛劳。孩子对父母付出的理解程度与情感的强度是成正比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不论父母有多少钱财,都要让孩子了解这些钱财来之不易。当孩子埋怨饭菜不好吃时,经常让孩子观察体验一下做饭的滋味,也会增进孩子对父母的理解。此 外,休息也是一种生理需要,是父母可以进行情感投资的领域。学习既是一种智力活动(智力活动也有其生理基础),也是一种体力活动。如今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是一个普遍现象,眼睛近视、脊柱变形、体质下降等问题突出。当孩子学习时间较长时,家长提醒孩子揉揉眼睛、起来活动一会儿,或陪孩子出去走走,一起进行一些体育活动等,

5、都体现家长对孩子的关心。2、创设安全环境当一个人生理需要得到满足后,满足安全的需要就会产生。个人寻求生命、财产等个人生活方面免于威胁、孤独、侵犯并得到保障的心理就是安全的需要。对目前中小学生而言,安全威胁的家庭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滥用体罚,二是父母离异。尽管对体罚问题存在争议,但从情感角度看,显然不能以体罚作为亲子感情的直接投资方式。或者说,从满足孩子安全需要的角度进行情感投资,体罚走在相反的方向上。一般而言,体罚者试图以强制的方式改变孩子的认识,它不能增进亲子之间的情感。如果孩子没有认识到自己为什么错了,体罚也不能使他认识到;如果孩子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体罚更没有必要。对于体罚的后果,明

6、代教育家王守仁有精彩的论述:“鞭挞绳缚,若待拘囚。彼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家长对孩子体罚的后果也往往类似。父母离异无论从其过程还是从结果来看,都使孩子的安全感降低,从而对孩子心理和个性发展产生许多消极影响。专家们研究发现,离异家庭儿童容易有心理压抑和行动退缩等严重表现,这些表现与完整家庭子女有显著差异。研究还发现,缺损型家庭的男孩攻击性较强,女孩则表现出更多的焦虑和苦恼。离婚家庭子女的另一特点是与异性交往比同龄人早熟。还有研究发现,父母离婚比父母一方死亡的单亲家庭,对子女的伤害更严重,这些孩子变得更压抑,攻击性强,常会自责,对学习、社交逐渐失去兴趣。严重的,有些孩子还会

7、发生某些慢性病,如神经失调、胃口不好、胆小怕事等等。初入学时,他们会产生恐慌、迷惑、胆小等退缩行为。孩子健康发展是家长所有投资的最终目的。父母离异无疑使孩子失去了安全感,和谐的家庭则会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港湾。3、帮助孩子交友交往的需要,又称归属和爱的需要,是一种社会需要,包括同人往来,进行社会交际,获得同伴之间、朋友之间的融洽关系或保持友谊和忠诚。人人都希望通过交往获得别人的爱,给予别人爱,并希望为团体与社会所接纳,成为其中的一员,得到相互支持与关照。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父母干涉或限制孩子的人际交往是产生亲子冲突的重要诱因。在亲子人际交往冲突的一项开放性问卷调查中,许多学生写道:“父母反对我

8、和同学一起出去玩,怕影响学习”、“不让我和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交往,怕我成绩下降”、“有时同学来电话,他们不让我接,还说我不在家”、“考试没考好时,他们就会想到经常给我打电话的异性朋友,说肯定在和她谈恋爱,而且还说得有凭有据,搞得我不敢再和同学在家里电话联系,找机会到外面打电话。”父母要在这一领域对孩子进行感情投资,就要付出时间、情感和智慧。首先,要鼓励和支持孩子与同伴、朋友交往。一味限制只能适得其反。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集中精力学习,不准孩子外出和同伴玩,即使外出也要具体报告去哪里,去做什么,什么时间回来。“对父母说的置之不理”、“不让父母知道”是孩子常用的应对方式。有的孩子说:“妈妈说我的时候我

9、不顶嘴就不会有什么事情。但是如果我顶嘴了,她会唠叨好几天才消气,所以她说什么我都说好但是会趁他们外出时偷偷出去。”其次,父母本人要多与孩子交流沟通,努力成为孩子的朋友。正如一位家长所说“父母要和孩子真正做到心贴心,你就得用孩子的方式,就得把自己还原成儿童。我不但要参加儿子的生日聚会,还经常在聚会上给儿子的朋友赠送礼物。”再次,家长还要积极为孩子寻找朋友。如有的家长经常在周末或假日带着孩子串串门,或邀请有孩子的亲友、同事到自己家中来,为孩子寻找玩伴。成为孩子的朋友,为孩子寻找朋友,既密切了亲子感情,又可对孩子交友进行指导,主动预防孩子结交不良朋友。4、树立孩子自尊尊重的需要包括受人尊重与自我尊重

10、两方面。前者是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获得名誉、地位;后者追求个人有价值,希望个人的能力、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亲子沟通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础,而不尊重孩子是影响亲子沟通的重要因素。在我们所进行的一项调查中,“没事干就来找我的毛病” 、“老与别人比较,说人家孩子好”、“很少认真听我讲,心不在焉”、“总是没听完我讲话就做其它的事情去了”、“不听我辩解,强迫我接受他说的话”、“经常说脏话粗话”,等等,是许多学生反映的父母在亲子沟通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与家长对孩子的尊重状况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赏识孩子、倾听孩子诉说、控制不良情绪,无疑是建立良好亲子感情的重要基础。需要注意的是,也有一些孩子自尊心过分

11、强烈,过分注重“面子”,脱离实际追求表面光彩,这就走向了虚荣。有一个12岁女孩,穿的用的样样讲究名牌。若父母不满足她的要求,她就会赌气不吃饭,不上学。由于家庭生活条件不是太好,万般无奈之下,母亲只好想出了在给女儿买的各类物品上镶上名牌商标的办法。这一招还真管用,女儿总是高高兴兴的。另一名家境贫寒的同学,看到周围许多同学都穿着名牌服饰,也在父母面前流露出买名牌服饰的意思。父亲说:“你来安排一下我们家的费用开支,看能否挤出买名牌服装的钱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学习好才能赢得自尊,我们买不起名牌服装,你就应该在学习上超过他们以后要穿名牌服装,要靠自己的努力。”可以看出,前一事例中的母亲满足了孩子的虚荣,

12、后一事例中的父亲在帮助孩子树立自尊。虚荣与自尊的种子所结出的果实是不一样的。5、促进潜能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能力的需要。自我实现是人的自身潜能和价值、理想目标的实现,是人对自身能力的肯定和对现实自我的超越。马斯洛认为,每个人为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所采取的途径是不同的。有人希望成为一位理想的母亲,有人可以表现在体育上,还有人表现在绘画或发明创造上。尽管大多数父母可能对“自我实现”这一名词并不熟悉,但对其内涵并不陌生,并为了孩子的自我实现愿意奉献一切。进化论的作者达尔文,祖父和父亲都是著名的医生。为了让他继承祖业,父母为他选择了医学,可是他却喜欢旅行、玩耍。

13、当他决定放弃行医时,遭到了父亲的斥责:你放着正经事不干,整天只管打猎、捉狗、捉耗子!可是他却坚持自己的想法,成就了一代伟人!可见,父母为孩子所选择的人生发展道路,经常会和孩子的兴趣或潜能不相吻合。而且从目前来看,多数家长都为孩子选择了一条无需思考的道路,即争取高分数,升入好大学。许多父母以自己的选择代替孩子的选择,把自己的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最终导致孩子自我实现的需要成为泡影,使孩子失去学习或工作的乐趣,为亲子关系和家庭生活笼罩一层阴影。因此,促进孩子的自我实现,需要父母从孩子的实际出发,有长远眼光,善于发现孩子的天赋和潜能,并积极提供必要条件,创造可能的机会。如果父母不能发现孩子的潜能和兴趣,就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广阔的成长空间。总之,情感投资是抽象的,也是很具体的。满足孩子的需要是家庭教育情感投资的一个角度,但家长要注意识别孩子的需要是否合理。爱与溺爱只一字之差,自尊与虚荣仅一步之遥。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孩子的需要是不同的,对孩子情感投资的重点领域也应有所不同。金钱、时间、情绪、情感、智慧等都可以成为情感投资的方式。情感投资回报更多的是非物质形式的,而且是潜在的、长期的,它是家庭教育投资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