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彦莉村居教学设计2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576363 上传时间:2017-11-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彦莉村居教学设计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马彦莉村居教学设计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马彦莉村居教学设计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马彦莉村居教学设计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马彦莉村居教学设计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马彦莉村居教学设计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彦莉村居教学设计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童趣获奖情况: 2012-4 中国基础教育研究会全国二等奖清平乐 . 村居教案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 4 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体会文中醉字的含义并能正确书写。 2. 初步了解辛弃疾和写作背景及词与诗主要区别。3.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诗文,学习本词用白描手法,在读中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体会出小儿的天真,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4. 背诵诗文。5.引导学生迅速浏览资料,并学会从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诗文,在读中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体会出小儿的天真,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难点:1.初步了解词与诗主要区别。

2、2.学习本词用白描手法,在读中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教学准备:PPT 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诗歌导入新课,初步认识词牌名1、导语在中国经典诗文的长河中,诗词歌赋以它们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文学爱好者,今天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首以村居为题古诗,谁愿意来读一读。【课件分别出示两首村居分别指读,并引导发现这两首古诗都是描写了哪里的的生活画面?】板书:乡村生活之景【无论是散学归来放纸鸢的儿童,还是夕阳之下的黄牛和寒鸦都构成了乡村生活中别具的情趣的画面,这就是村居之乐。 】板书: 村居2、引出本课教学内容,介绍作者,初步认识词及词牌名2【农家恬静、舒适、安逸的村居生活,自古以来都成为了文

3、人墨客内心深处向往。勇 冠三 军 一生忧国忧民的 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也是如此。他的清平乐 . 村居给我们展示了怎样的一种农家生活场景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清平乐 . 村居 。板书: 清平乐 辛弃疾【清平乐,是什么意思,谁知道?】课件:词及清平乐简介。【稼 轩 者 , 人 中 之 杰 , 词 中 之 龙 。 稼 轩 , 指 的 就 是 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老师这里有一段关于他的介绍,指读。 】3、了解写作背景,训练提取信息的能力【写作背景:清平乐 . 村居是辛弃疾晚年时期的作品,请同学们迅速浏览大屏,找出你感兴趣的信息,介绍给大家。 】二、走近文本,感悟童趣1、课件配乐诗,这幅图就是根据清

4、平乐 . 村居所创作的,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一边听一边想:作者描绘了一幅怎样的乡村生活图景,你能用一个词概括吗?2、学生汇报,并谈理解。相机板书3、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理解自由读这首词,注意做到正确、流利。4、检查:字音,课件要求学生读准字音,理解“檐” 、 “媚” 、 “亡赖” , 重点指导“醉” ,用醉组词及书写指导。板书:醉读诗,齐读一边读一边找一找课文向我们介绍几个人物?(理解“翁媪” )相机板书:翁媪、大儿、中儿、小儿5、指读,这一家五口住在一个怎样的地方呢?一边听,一边在书中划出你找到的句子。6、汇报:【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这是一座怎样的房子,你是从那句话看出来的?这座房子盖

5、在哪?你能根据这两句话提供的素材,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他们的生活环境吗?【请读出你的理解,训练朗读】7、过渡:在长满青草的小溪边,有一座很矮小的茅草屋,在那里住着一家五口人,他们的生活就像同学所说的那样其乐融融。这首词中,作者又是怎样描绘的呢?让我们先看看白发翁媪在做些什么吧。8、谁找到课文中描写白发翁媪的句子了。指读: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39、理解: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这一翁、一媪他们是怎么讲话的?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理解“醉” 。带着微微的醉意,他们会说哪些悄悄话互相说笑呢?谁来说说看,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指导“相媚好” 。 【老俩口互相逗趣、说笑,日子过的有滋有味,这就是

6、相媚好。板书:相媚好】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两句话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想想看,仅仅是酒让他们“醉”了吗?还有什么会让他们“醉”呢?板书:幸福10、过渡:人至暮年,妻贤子孝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这一翁、一媪除了互相逗趣、说笑之外,他们还会说些什么呢?【引出:词的下半阙。 】用翁媪的口吻夸夸孩子们。11、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体会出孩子们的可爱之处。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同时,指导这几句的朗读,重点放在“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相机板书:大儿 锄豆中儿 织鸡笼小儿 卧剥莲蓬【“卧”我们可以换成哪些词,放到诗句中读一读,合适吗?动作演示“卧剥莲蓬” ,体会小儿的可爱。 】12、俗话说:“皇帝纵长子

7、,百姓疼幺儿。 ”这小儿在溪头一边玩,一边剥莲蓬父母都看着喜欢,我们从哪个词看出来的?“亡赖” ,在这里是我 们 常 说 的 游 手 好 闲 , 品 行 不 端 的 意思 吗 ?13、 多么有意思的一幅农家生活场景呀!父母慈祥,孩子乖巧,这样的幸福生活怎么能不让人醉呢。让 我 们 一 起 有 滋 味 的 读 一 读 清平乐 . 村居 。14、点明写法:作 者 用 最 简 练 的 笔 墨 , 不 加 烘 托 , 向 我 们 描 画 出 一 个 个 鲜 明 生 动 的 形象 这 就 叫 白 描 。 希 望 同 学 们 在 以 后 的 习 作 中 也 能 用 到 。15、词,最早是一种配乐歌唱的诗,

8、所以每首词都必须按一定的歌谱填写,这歌谱叫词牌。清平乐 是可以唱出来的。谁能试着唱一唱清平乐 . 村居 。指名唱。三、拓展,明确词的基本构成1、以清平乐为词牌名的创作还有很多,请同学们看老师大屏上出示的这两首清平乐,用心默读,想一想:这两首词又该读出怎样的情感呢?2、汇报,交流。43、不论是唐诗还是宋词,它们都是讲究合辙押韵的,唐诗我们依据字数可以区分为五言、七言,依据行数可以区分为绝句、律诗。实际上,不同的词牌它在字数上也是不同的,同学们请看看清平乐这个词牌,它的字数规律是什么?4、总结:唐诗、宋词、元曲,在我国古典文学的长河中各领风骚,同学们如果感兴趣也可以在课余时间多读读他们。板书设计:清平乐 . 村居乡村生活之景 辛弃疾翁媪 相媚好大儿 锄豆幸福 中儿 织鸡笼 小儿 卧剥莲蓬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