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芳一种呕心沥血的幸福感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561607 上传时间:2017-11-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晓芳一种呕心沥血的幸福感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王晓芳一种呕心沥血的幸福感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王晓芳一种呕心沥血的幸福感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王晓芳一种呕心沥血的幸福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晓芳一种呕心沥血的幸福感(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王晓芳:一种呕心沥血的幸福感 精致淡雅的咖啡厅内,音乐在流淌着,时而婉转,时而平缓,这种恰到好处的节奏很巧妙地配合着一位在安静的角落里讲述着自己创业历程的女子,从这个历程中,你会发现从她身上彰显出的坚韧与干练,责任与使命。她智慧聪颖,几经曲折,最终峰回路转;她淡定自若,指点江山,运筹帷幄。她就是鼎智汇海的掌舵人王晓芳总裁。 她常怀感恩,因为道路上遇逢很多帮助过她的人;她痴迷工作,因为喜欢那种呕心沥血的幸福感。 无论在哪个行业,似乎都无法遮盖住她的锋芒初涉社会时,对于学习机械制造与设计专业的王晓芳来说,进入一家台资企业搞研发与设计,无疑是令人艳羡的工作了,她的表现向来不俗,整个欧美的订单设计几乎

2、都能包揽,一个女工程师,这是她最初给自己的定位。 她是不安分的,没有挑战性的工作是否无法驯服她的倔强。在一个五年到十年是什么样子都能预估得到的行业,并不能激发她梦想的触点,仿佛是一种缺失,那种缺失感督促她不停地寻找。她毅然辞去工程师的工作,意味着也放弃了去美国学习的诱人机会。 她敢闯,跑到深圳追逐梦想,涉足过很多行业,如房地产行业、整体橱柜和设备等,可是这些工作总让她觉得缺少了什么。 2003 年一个偶然她接触到了培训业,这与以前接触的行业有点井水不犯河水。初进行业要从基层做起,而且没有任何的保障,更与她以往具有优厚待遇的工作相差甚远。可是在这个行业可以接触到很多企业家、名师,从自身的角度看成

3、长的速度很快,“除了能得到发展外,你还会有一种成就感!”王晓芳谈到进入培训业最大的吸引时说。 让王晓芳决定在培训业奋斗不息的一件事,至今让她记忆犹新。一天,她到一个客户公司去收钱,惊讶地发现一个老板的办公桌竟然是摇摇晃晃的,仿佛一碰就会坍塌,那个公司竟然有 200 位员工,也就是说老板掌握了 200 位员工的命运,而那个企业在发展上遇到瓶颈,老板想极力通过学习的方式改变现状,这让她明白一个培训公司的使命和责任就是要帮助到企业。一个企业的高度是由老板决定的,一个企业发展的好坏,往往决定着更多个家庭的生活质量和幸福。能够给更多人带来帮助,不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吗? “人这一辈子除了能得到自己个人想

4、要的以外,还能实现更大的价值,更多地帮助到别人,这是一件很骄傲的事情。培训行业跟所有的行业一样很平常,却又很有魅力,时时都让你体会到一种能帮助到别人的成就感、喜悦感,有时候你真的会觉得你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在积德行善。”就这样她一心扎进培训业,没有回头。 她在当时的公司为其立下汗马功劳。她曾转战多个城市,在长沙、西安、郑州、南宁等地方指挥作战,只要是她负责的城市都是创造奇迹的地方,集团业绩冠军、当地市场的领导者。她被公司标榜为楷模。 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她的才华和能力自然受到很多人的青睐,其中贾长松老师向她频送橄榄枝,邀请她组建新公司并担任团队操盘手。 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

5、能知,乃在能行。2008 年初,她与贾长松(当时任董事长)、龙平(为当时的课程创始人)、闵波、容廙四位老师组建了北京康普森管理顾问公司。她作为团队操盘手并同时拥有相同股份。康普森管理顾问公司组建很顺利,5 月份成立广州分公司,8 月份成立长沙分公司,紧接着是郑州分公司和杭州分公司。 她管理着四家分公司,从公司员工的管理,老师课程的调研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由她负责,而其他董事会成员老师又要协助公司的创办,又一直以来都有很多外面的课程要讲,每次开董事会都很难同时把时间协调出来。大家都很忙,真正的沟通越来越少。时间不久就暴露出很多弊端,她既要忙于团队管理、开拓市场,又要周旋于董事会的沟通,有太多事情她根

6、本无暇顾及,那段时间让她心力憔悴,她能感受到自己在用生命的透支来支撑这个公司的发展。可是她清晰地知道如果董事会一直处于分散、没有凝聚力的状态,公司是不会有好的发展的。2008 年年底的那段日子很多个晚上都无法入眠,她深知没有团队的力量,特别是创业时期没有股东的身心一致、全力投入,这份事业怎么可能做起来,即使勉强做起来又怎么做长久。她想起了他们创业时她写给老师们的那篇创业唯艰的文章中写的内容。 当时的文字还历历在目,可是于 2009 年 1 月 1 日,她向董事会提出:大家都放下其他的事情,全力以赴来做好康普森公司。可是这个想法并没有得到董事会的同意,更糟糕的是有人提出退出,有人动摇了,董事会面

7、临解散的危机。 董事会的动荡意味着整个公司的生死存亡,当老师都先后确认有新的选择方向而退出时,很多人都建议关停鼎智汇海时,她坚决不同意,她心想只要“活”着就有机会,鼎智汇海的命运直接牵连着整个公司员工的命运,关系到全国学员课程服务的问题等等,她每天都在思考:怎样向学员交代?怎样向员工交代?无数个投诉电话,挖角电话排山倒海地袭来,面对疑问和不解,面对无数的诱惑和压力,让她寝食难安,甚至曾怀疑过:“难道我的人生价值观、我的坚守有错吗?”那段时间,是怎样炼狱般的生活呀! 可以说她是董事会最应该放手的人,她甚至可以在董事会解散后轻松选择去其他的公司,因为当时有很多盛邀加盟的电话打给她。但是,她觉得如果

8、这个时候选择离开、选择放弃对不起大家的信任、也对不起那么多人的付出。她感受到一种责任,对学员负责,对员工负责。就是这种责任,支撑着她一直走到现在。 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她冷静睿智地面对了董事会解散这样难堪的局面,决断地关停杭州分公司和广州分公司,全力以赴做北京分公司,就像当年解放军放弃延安是为了解放全中国一样,她明白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断臂才能求生啊。在前所未有的内外压力下,都来不及悲伤、来不及解释、也来不及抱怨,她非常明白在那个时间说什么都没有用,解释什么都会苍白,抱怨什么都没有力量,只有找到解决的办法才是关键。于是她选择了沉默,她学会了冷静,她选择全力以赴坚定地做着自己可

9、以做的一切的一切。开始组建新的专家团队对行业内的优秀产品调研,研发新的课程体系,升级原有的产品,整顿队伍,全力筹备北京分公司迷茫、挣扎、希望、奋斗,那又是多少个不眠不休地日子啊!因为她心里明白必须找到新的好课程,团队才会有希望;只有康普森重新站起来了,才能承担得了服务客户的责任。她相信事实胜于雄辩,她相信总有一天大家会明白这一切的。 2009 年 10 月份北京分公司的成立给了康普森新的生命,特别是张琼文总经理的到来,北京分公司创造了辉煌业绩;长沙分公司经过赵滨总经理的调整后也重新迈出了最矫健的步伐,特别是听到当初一些离职的员工也纷纷回来尤其让人倍感欣慰;郑州分公司在刘怡霖总经理的带领下士气如

10、虹,取得了自成立以来历史上最好的成绩。这期间容廙老师、赵强老师、艾莫老师、高建华老师、宋品希老师等都给予了很大支持和帮助。 2010 年 1 月,康普森集团与中国营销第一刊销售与市场联袂打造鼎智汇海集团,康普森集团正式更名为鼎智汇海集团,做中国营销培训第一品牌!对于鼎智汇海未来的发展,王晓芳更是踌躇满志,她在公司的长远战略上独具慧眼,要把鼎智汇海打造成为一个带动产业发展的行业领军企业。课程研发方面,他们在原来课程的基础上研发出新的课程体系:总裁冠军赢销系统研修会,这是中国第一套系统完整地针对总裁的营销管理系统,在目前整个营销管理培训领域是绝对的领导者品牌。当新的课程系统出来以后,她才觉得对没有

11、上完课程的老学员终于可以有了一个最起码的交待。同时为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学员企业家,新的一年里公司将整合优势资源陆续在各地推出一系列的企业家俱乐部活动。积极地与各大媒体合作,包括电视、杂志、网络等全方位地进行海陆空结合的品牌拉动战略,目前已与位列中国杂志前三强的杂志社达成了战略合作意向,与 100 家网站建立联系,多家电视台进行课程报道,对内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对外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经过历练、沉淀、积累的过程后,鼎智汇海定会否极泰来。她说,2010 年,鼎智汇海要成立多家分公司,目前已在南宁、杭州、广州、成都、济南等地筹划组建;到 2011 年,要在全国实现 20 家分支机构,实现各地联动,努力

12、打造成一个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优秀培训咨询企业。在 3 到 5 年内要成立一个中国真正的最具有实效价值的营销商学院,要做营销领袖的黄埔军校。她说鼎智汇海今天才刚刚开始起步,未来的路还很长很长在每一次招聘会上她都会对新员工语重心长地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眼光要高、身段要低!鸿图之志、蝼蚁之行!” “鼎智汇海人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她常怀感恩,感恩每个对她微笑的人。她喜欢马云的这句话:你可以复制我的一切,但是无法复制我的苦难。她感谢那场动荡,如果没有那段插曲,就不会有今天的成长;如果那一刻有丝毫动摇,鼎智汇海可能就早已不复存在。没有任何一家公司的发展是始终一帆风顺的,不经历风雨又怎么见

13、彩虹?不经历考验与摔打又如何成熟?企业如此,人也如此。困难与挫折,对有些人来说是绊脚石,而对有些人反而会成为成功路上的垫脚石。当你最困难的时候或许就是离成功不远的时候,如果你遇到困难就后退,那就算成功已到彼岸,它也会与你无缘。她说:“摔倒并不可怕,站起来就好了!”那么,今天的她、今天的鼎智汇海又成功地站起来了。 “如何更好地凝聚人心,如何把每个人的优势发挥到淋漓尽致,这就是每个管理者每天都要思考的问题。”在有关员工管理的问题上,她这样说。她最愉悦的时候就是看到团队中的伙伴可以在自己最合适的位置上发挥优势,去体会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工作本身就是最好的奖励。 她认为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怎样让员工学

14、会成长,她说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就要尽可能给他一个环境去尝试,很多时候只有犯了错误才会有切肤的痛,才知道怎样去改。只是作为管理者你要能把错误的影响控制在你可以掌控的范围内,同时犯错后一定要要求改善,尽可能不要犯同样的错误。她说评价一个学习型组织有一个标准很简单,就是看这个组织会不会犯同样的错误,知不知道总结经验并形成组织记忆。她对吸引优秀的人才加入公司、发掘优秀人才实现价值、辅导人才走向成功之路这样的事情乐此不疲。她说她现在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干部队伍,笑言鼎智汇海是培养人才的地方,顺便帮别的企业培养一些。 她对培训业无可救药地喜欢,是的,无可救药并且常常陷于痴迷的状态,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喜

15、爱,她会觉得幸福和快乐,那样会生长出无限的创造力,如果团队每个人都这样痴迷,公司就会有无数台发动机,发展会更迅猛。我想,她的团队,鼎智汇海最可爱的伙伴们,正是有着对培训业的痴迷与执着,才会让鼎智汇海在康庄大道上越走越远吧。她愿意分享每一次感动,体会那种成就感。前几天,一个深圳的客户跟随习近平副主席访问团考察欧美市场回来后,给她发信息说:“感谢你,如果没有你当年的帮助就没有我今天的成就。”在她的行业经验里、在这家极度推崇课程实用性的公司里这样的客户故事数不胜数。 她常怀感恩,每个路口的羁绊,都会遇到给予帮助的人,她会铭记在心。在那些动荡的日子里,团队伙伴们的不离不弃,给了她力量和信心;学员们的理解与信任,给了她温暖和支持,老师们的支持与关爱,给了她动力和不懈。她感恩这一路上每个对她微笑的人。一路走来,总结自己的心情,她说:“从小,我就有一个梦想,要做一份对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的事业。而今天就是这样一份事业,让我有一种呕心沥血的幸福感”是的,每一份付出都是呕心沥血,每一份收获都是幸福的,她喜欢享受那种幸福感,看到需要帮助的人脸上绽放的微笑,是一种幸福;能帮助企业创造出更多价值,是一种幸福;能看到学员学习到更多知识,也是一种幸福她把全部精力毫无保留地奉献给这份事业,并孜孜不倦、乐此不疲。(本文刊登在感恩 20093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