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起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的艺术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560051 上传时间:2017-11-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5.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激起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的艺术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激起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的艺术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激起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的艺术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激起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的艺术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激起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的艺术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激起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的艺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激起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的艺术(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激起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的艺术浅谈语文教学中的 “导情 ”摘要:教学中的导情就是把作者蕴涵在课文中的情感传导给学生,学生通过想像把文字化成想像的画镜,并将自己的主观情感导入到画镜中,从而沟通与作者的情感,获得美的享受,受到情感的陶冶。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文情并茂的名篇佳作,蕴藏着丰富的情感,教师若善于运用导情艺术,把握住蕴含在课文中作者的高尚思想、情操和自己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去拨动学生的心弦,奏起动人的乐曲,激起感情上的共鸣,这样就能陶冶学生的心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文化修养,产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 关键词:创境生情、心境入情、设境融情、板书传情教学中的导情就是把作者蕴涵

2、在课文中的情感传导给学生,学生通过想像把文字化成想像的画镜,并将自己的主观情感导入到画镜中,从而沟通与作者的情感,获得美的享受,受到情感的陶冶。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文情并茂的名篇佳作,蕴藏着丰富的情感,教师如何去挖掘,真正做到既“传道”又“导情” ,我的体会是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创境生情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使学生触景生情。一是可利用挂图入境激情。如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蚂蚁和蝈蝈 “冬天到了,西北风呼呼地刮起来。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了。蝈蝈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这一段时,如何让学生体会蚂蚁享受勤劳换来的幸福与满足,蝈蝈体验懒惰带来的痛苦与后悔?为此我巧用插图收效甚好:师:

3、一个“躺”字不足以表现蚂蚁的幸福与满足,一个“又冷又饿”也不能表现蝈蝈的痛苦与后悔。下面我要带同学们到他们的家中去看一看他们都是怎样过冬的?(引导学生看插图)生:蚂蚁们都围在火炉旁有吃有喝,个个脸上都笑开了花。生:蚂蚁们喝着可乐唱着小曲,可自在了。生:蝈蝈们有的都饿晕了。生:有的蝈蝈流下眼泪。师:这时蝈蝈们会想什么?蝈蝈爸爸会对小蝈蝈们说些什么?第 2 页(一石激起千尺浪,小朋友们叽叽喳喳发言中都表示蝈蝈们在后悔,并且决定来年一定要向蚂蚁们学习等。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在学生入情入境地表演中不难看出他们已深入文本。二是巧设导语创设情感基调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海伦凯勒教学伊始为了

4、让学生快速走进海伦凯勒一岁半的时候遭受的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天大不幸,我并没有直接引入课题,而是与学生进行一番轻松对话。师:今天的温度才让我感受到春天的脚步的确近了,我想用不了几天我们周围就会焕然一新,你能用学过的字、词、句帮我提前描绘一下这美丽的春景图吗?(生用语言描绘)当学生陶醉在这有声有色的世界里时,我把话题一转:假如你突然看不见,听不到了,你会怎么样?(生都是惊讶、痛苦的表情,发言中也大都有不想活的念头。 )师:同学们,我只是说假如,你们就受不了了,可是现实生活中就有这么一个人,她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海伦凯勒(学生齐读课题)师:打开课本看看她是如何走完她这艰难曲折的一生的!这样的情感铺

5、垫,学生怎能不走进文中,不钻进人物内心呢?心境入情课文中意思表达和情感抒发是息息相关的,学生不理解大意,就无法领悟情感。为此,教师就必须帮助学生推敲文字,增强语感,以启发引导学生面对一行行文字,有敏锐的语感和大胆想像力。教学少年王勃:师:学了这篇课文,大家最佩服王勃的地方是哪里?生:文章写得好。生:胆子大,别人不敢写。生:写得快。师: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王勃文章写得快?生:文思如泉、笔走如飞。师:什么叫“文思如泉”?生 :文思就是文章的思路。 “文思如泉”是说写文章的思路像泉水一样往外第 3 页涌。师:那“笔走如飞”呢?生:是形容王勃的笔在纸上飞快地写,根本不需要停下来思考。师:王勃为什么写文章

6、时能“文思如泉、笔走如飞”呢?是他到过滕王阁,早就构思好了吗?生:不是。师:你怎么知道是?生:因为课文开头说“滕王阁刚刚整修一新” ,王勃只是“路过南昌” ,他原来打算去“探望父亲”的。师:那他的文思是从哪儿来的呢?生:课文中说,当其他人在那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时候,王勃却站在窗前“凝望” 。师:“凝望”是什么意思?生:凝望就是目不转睛地看。师:王勃为什么会目不转睛地看?生:因为江上美丽的景色把他迷住了。师:请同学们把王勃看到的美丽的景色朗读一下。(生朗读“远处,” )师:王勃站在就是为了欣赏江上美丽的景色吗?生:不是,他还“边看边想” 。师:“边看边想”是什么意思?生:就是说,王勃一边

7、看着江上美丽的景色,一边想着怎样才能把这样的美景写出来。师:如果只看不想怎么样?生:他就不可能“胸有成竹地说让我来试试吧! ”师:“胸有成竹”是什么意思?生: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有通盘考虑。师:在课文中的意思呢?生:王勃在写文章之前已经想好写什么、怎样写。师:正是因为王勃想好了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该怎样写,所以他提笔写起来的时候才会怎么样?第 4 页生:笔走如飞。师:王勃写文章的速度非常快,文章写得好不好呢?生:好。师:你怎么知道的?生:阎都督听人读了他的文章, “忍不住拍案叫绝” 。师:“拍案叫绝”是什么意思?生:拍着桌子叫好。师:为什么阎都督拍着桌子叫好?生:因为王勃的文章写得既快又好

8、。师:我们写的文章能让人拍案叫绝吗?(生摇头)师:为什么呢?生:王勃面对江上美丽的景色是目不转睛地看,我们有时面对美丽的景色是从不留心。师:这就是不善于观察。王勃在看景色时还怎样?生:边看边想。师:既不注意仔细观察,更不注意把观察到的东西想一想该怎样写下来,所以到了写作文的时候就会觉得没有东西写,有时勉强写也是硬凑起来的。可见,要在写作文时也像王勃那样“文思如泉、笔走如飞”就要学会多观察、多思考,只要大家坚持做下去,有一天我们也能写出像王勃那样的好文章的。好,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通过你的朗读把这美丽的景色表现出来吧!(学生动情的朗读课文。 )这样一幅水随天去,天水相接的画面,自然会使学生形成一

9、个美好恬静的心境。同时,教师需注重语调,以声导情。琅琅书声,能读出文中回肠荡气的韵味;抑扬顿挫,能读出文中慷慨磅礴的气势;音域高低,能读出文中悲喜交织的情感。教师讲课的语言应避免平铺直叙,要从情出发,入情入境,该豪放处即豪放,须低沉处应低沉,才能让浓郁的情感流入学生的心田。同时,教师要注意表情与动作相互结合,像演员演戏一样的进入角色。如教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在引导学生理解彭德怀“不耐烦” 、 “怒吼” 、 “发火”这三个词语时,可先让学生读读这三个词分别出现在课文中的句子,然后说说它们分别表达了彭德怀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最后再让学生分角色表演,经第 5 页过这一连串的揣摩,学生个个表演的绘声绘色

10、,情满整个课堂。设境融情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只有在教师的情感影响下,才能依据课文中描述的内容想像画镜,然后将自己的主观情感转入到画镜,丰富画镜,体验画镜。通过多层对流,产生一种“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导情现象。这就需要教师运用导情艺术做到学中想,情景交融。在教学中通过“咬文嚼字” ,让学生随文描绘的形象展开积极思维,驱谴自己的想象,将记忆中的表象复活起来,创造性地在头脑中描绘出具体、细致、生动的画面,以重视记忆力中的表象,情景融洽。值得一提的是在学完课文后,重视课文中人物画面的具体形象,能起到熟悉课文内容和深入领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作用。板书传情板书是教师调动学生视觉的教学形式,

11、它能将课文中表达丰富感情的语言浓缩再现给学生。运用板书导情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展示情态。一篇课文所表达的情感状态不一,或善或悲,或爱或恨,或强或弱。若用板书将课文情态展示出来,就便于学生准确地把握,真切地体验。如游园不值板书:久不开 扫兴怜爱赞美之情 (转撼为喜)关不住 尽兴二是显示情线。作者的感情活动有一个变化过程,表现在课文里便有了感情发展线索。用板书将这种感情线索显现出来,有助于学生完整地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板书:21、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爱骡子彭德怀 (只有或许) 与战士同甘共苦更爱战士总之,教师要善于运用导情艺术,把握住蕴含在课文中作者的高尚思想、情操和自己

12、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去拨动学生的心弦,奏起动人的乐曲,激起感情上的共鸣,这样才能陶冶学生的心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文化修养,产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参考文献】:第 6 页1、 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年;2、窦桂梅主编步入诗意的丛林,长春出版社出版。3、李吉林、田本娜、张定璋著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情境教育 ,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年;第 7 页附件二:2014 年江苏省优秀教学论文评比申报表学 段 小学 学 科 语文题目内容 激起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的艺术作者姓名 姜海宁 性别 女 出生年月 1979 年2 月 职称 高级单位全称 赣榆县石桥镇中心小学单位地址 赣榆县石桥镇中心小学 邮编 222114联系电话 办公电话: 手机:13851209921E-mail个人诚信承诺(请在承诺中将“我所写教学论文系本人原创,没有抄袭他人。”抄录一遍)1我郑重承诺: 。2主办单位若将我的作品公示、上网、发表、出版,我表示(在括号内打“”):同 意( ) 不同意( )承诺人签字:年 月 日单位意见 单位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盖公章)县(市、区)教研室评审意见签字:年 月 日(盖公章)市教研室评审意见签字:年 月 日(盖公章)省教研室评审意见 签字: 年月日(盖公章)第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