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教育的教育目标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558603 上传时间:2017-11-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8.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音乐教育的教育目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浅谈音乐教育的教育目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浅谈音乐教育的教育目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浅谈音乐教育的教育目标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浅谈音乐教育的教育目标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音乐教育的教育目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音乐教育的教育目标(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要I摘 要音乐教育是一门基础的素质教育,通过教授音乐这门听觉艺术,来反映人们的思想、情感以及社会生活,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爱好,对音乐产生美的感受、表现能力和初步的鉴赏能力、创造能力,教会学生如何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并在一定意义上创造生活,从而促进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性格,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一定的教育目标决定着一定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之一,它对于开拓型人才的培养,对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完善人格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试对此进行必要地探讨。关键词:音乐教育;音乐教育目标AbstractABSTRACTMusic education is a

2、basic quality education, through the art of teaching music that door hearing to reflect the peoples thinking, emotions and social life, so that students interested in music-loving, the feeling of beauty in music, performance capacity and initial of appreciation, creativity, teach students how to und

3、erstand life, to experience life and to create life in a certain sense, thereby promoting a sound and healthy personality character, to achiev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Certain educational goals to determine a certain amount of course content and teaching methods. Music education as an impor

4、tant part of quality education and one of the ways, it is for pioneering the cultivation of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for students and improve the formation of personality, has a pivotal role. This article tries to explore this necessary.Key words: Music Education; Music education aims目录III目 录1引言-12音乐

5、教育目标的代表人物-12.1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12.2 卡斯蒂辽纳-22.3 马丁路德-22.4 卢梭-22.5 洛克-33对几种流行的音乐教学体系的目标问题的分析-33.1 达尔克罗兹 -33.2 奥尔夫体系-43.3 柯达伊-44 现代音乐教育关于音乐教育目标的研究-54.1 詹姆斯 默赛尔的理论-54.2美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提出的教育目标体系-65 音乐教育目标的着眼点-65.1 完整的音乐目标体系包含的主要问题-75.2 音乐生活中教育的突出矛盾-76 结语-71.引言音乐教育是一门基础的素质教育,通过教授音乐这门听觉艺术,来反映人们的思1想、情感以及社会生活,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

6、兴趣爱好,对音乐产生美的感受、表现能力和初步的鉴赏能力、创造能力,教会学生如何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并在一定意义上创造生活,从而促进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性格,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从音乐教育的整体过程来看,目标是探索音乐教育改革,建立音乐教育理论的起点。没有明确的目标,必然导致音乐教育中的盲目性;目标不全面也会给教育实践带来片面性。这样就削弱了音乐教育在全面教育中的价值和功能,并使得课程内容的编制、教学方法的探索以及教学模式的形成失去了或缺乏依据。因此,有必要对音乐教育的目标问题进行探讨,以便使音乐教育的各个方面组织成为在一定目标控制下的完整系统。2 音乐教育目标的代表人物音乐教育史上的每一种理论

7、和实践都从不同的侧面体现着一定的教育目标,说明了音乐教育目标的客观存在。2.1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善的这一基本目标包括真实、美和正义三个部分。教育是实现善的观念的根本途径。 “用体育锻炼身体,用音乐陶冶心灵”是柏拉图通过教育实现其理想国的基本课程观之一。柏拉图认为,音乐在教育中的功能在于音乐的“韵律”及“和谐”是触及儿童灵魂的道路。柏拉图有关音乐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也是围绕着理想国的终极目标阐发的, “节奏和音乐是人类性格中善与恶的模仿”既然不同形式和内容的音乐中存在着善与恶的对立,于是柏拉图提倡音乐“必须保持最初的原始状态,不应有任何标新立异,因为任何新奇的音乐都会构成对国

8、家的危害,必须加以绝对禁止” , “必须尽可能阻止青少年对新舞乐哪怕是一丝一毫模仿的欲望” 。音乐在亚里士多德的教育理论中,是用来“改变灵魂的品质” ,实现人的发展的最高阶段,理性和为正确享受闲暇做准备的一种手段。对音乐作用于人的心灵的肯定,强调课程内容的筛选,以及对单纯培养取悦听众的演奏家的功利主义教育的否定,都2体现出亚里士多德关于教育顺应植物灵魂动物灵魂理性灵魂的次序展开,最终上升到神(人)的境界这一目标。2.2 卡斯蒂辽纳到了文艺复兴时期,1528 年出版的意大利卡斯蒂辽纳的名著宫廷人物重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音乐教育观。对音乐教育的价值和实施办法做了详细的描绘。认为音乐更能提高闲暇时

9、间的价值,并规定了宫廷朝臣的日事必须包括由鲁特琴伴奏的独唱或重唱;淑女不应学习打击乐和管乐,以保持柔弱恬静的女性娇媚感等等。宫廷人物的时代是对古希腊和古罗马艺术、哲学的重新认识,一人道主义为特征的时代。他提出的音乐教育主张和思想的根本目标在于塑造一个新的人物,以取代中世纪的骑士形象。2.3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运动领袖马丁路德是天才的音乐家,他把圣经译成德文,配上合唱和伴奏用于新教学校的音乐课。他说, “撒旦仇视音乐,无法容忍音乐,正是因为我们用音乐驱散了诱惑和邪念” 。他对教师的要求是, “必须懂得歌唱,否则我将不允许他教课,也不能任命他担任圣职,除非他先在学校接受艺术教育” 。我们知道合唱的力

10、量是教会首先发现并加以利用的,而路德在新学校里安排以合唱为主要形式的音乐课,并将教师的音乐水平与圣职联系在一起,恰恰表明他是一合唱的力量打击 3、维护新教利益为根本目标的。2.4 卢梭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在其音乐教育理论和实践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在现代音乐论文中,他提倡他所发明的简谱。他认为音名是多余的东西,倡导首调唱名法,主张用“儿童感兴趣,与儿童思想相适应的简单歌曲”作为儿童音乐教材。他指责说,“在出版最佳音乐书刊的法国,学习音乐却成了如此困难的事这岂非咄咄怪事。 ”卢梭在音乐教材、教法等方面的改革和主张绝非偶然的技术问题,这些都是一切顺应自3然、在自然环境中培养脱离腐朽社会的新人这一目标的必

11、然产物。2.5 洛克洛克是个极端的反面例子,在培养“精明而有预见地处理自己事务” ,又具有资产阶级事业家品质的绅士教育中,一切实用的东西被列入课程内容。音乐属于被取消的科目, “最末位的一位” ,即便作为消遣,洛克也提出许多警告。洛克的理由表面看来是学习音乐浪费时间,还会交上不受“称誉”和“尊重”的“古怪的朋友” (指音乐家) ,但实质上最终归于功利主义的教育目标。以上提到的几种音乐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虽然侧重点各不相同,有的甚至截然相反,但他们都是基于一定的教育目标产生的。音乐教育的功,能、价值和地位怎样?选编课程的依据是什么?一种特定的教学法赖以产生的本质根源是什么?这些问题最终将归咎于特定的

12、教育目标。3 对几种流行的音乐教学体系的目标问题的分析在上个问题中,我们可以看到教育目标是客观存在的。一定的教育目标决定着一定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近年来我们在学习达尔克罗兹、奥尔夫和柯达伊等音乐教学体系的过程中,较多的把它们单纯作为一种教学法进行了探讨和实验。我们感到,有必要从目标入手将它们作为完整的体系加以研究,以便更加完善的认识这些体系。3.1 达尔克罗兹达尔克罗兹的音乐教育实践和理论丛创立到初步成熟经历了 25 年的时间(18971922) 。他在其重要著作节奏、音乐和教育的序言中说,体态律动学的最初目标,在于解决学生不能将听觉感受精确地表达于节奏群中细部这一问题;在于试图通过听觉和动觉训练的结合达到心理和生理上的和谐。然而,他的教育思想随着对教育目标认识的深化在发展。工业革命之后,由于功利主义思潮的冲击,音乐教育在学校无地位或地位很低。 “人的发展是作为儿童先前经历的结果。学校教育渗透给学生的美德观念将在他们未来的行为中实现迁移。 ”这里达尔克罗兹表述了音乐教育属于美育的4范畴以及用美育代替宗教的思想。达尔克罗兹还充分认识到,儿童学习音乐进程中必须保持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动机:“音乐课上最重要的因素应是唤起儿童对艺术的热爱。 ”综上所述,达尔克罗兹在音乐教育上的指导思想是,在激发音乐学习的良好动机基础上,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