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监区教导员应正确协调的四种关系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558502 上传时间:2017-11-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监区教导员应正确协调的四种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谈监区教导员应正确协调的四种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谈监区教导员应正确协调的四种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谈监区教导员应正确协调的四种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谈监区教导员应正确协调的四种关系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监区教导员应正确协调的四种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监区教导员应正确协调的四种关系(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监区教导员应正确协调的四种关系教导员是目前监狱监区领导班子中配备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其位置处在监区长之下,其它班子成员之上。教导员在班子中是班长的副手,是班长联系其他班子成员的纽带和桥梁。在单位是执行上级政策的组织实施者,是全体民警的勤务兵。如何当好二传手、当好桥梁、当好执行者、当好勤务兵,做一名合格的教导员,笔者认为应正确协调好以下四种关系:一、正确协调与监区长之间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当好“二传手”。教导员和监区长虽然在级别上相当,也都是正职,但我国政府系统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这就决定了监区长和教导员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在监区领导班子中,作为监区长助手的教导员如何协调和处理好与监区长

2、的关系,做合格的“二传手”,对班子的团结和凝聚力、战斗力的形成和发挥,对自身进步、顺利开展工作非常重要。一是要明确自己的“角色”位置。在监区领领导班子里,教导员处在特殊的“中介地位”相对正职而言,它是“二传手”、是助手和配角;但相对分管的部门和下属来说,它是“主帅”、是正职。在什么情况下以什么样的角色出现,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随时注意“角色转换”,不然就可能出现教导员角色的“串位”、越位或不到位的情况。人在社会上扮演着很多“角色”,在不同的情况应以不同的“角色”出场,这是生存所迫,也是做好人必须要牢记的。教导员也是一样,监区长在的时候,做为副职的教导员,你应该少说、慎说或者不该你拍板的时候,你

3、千万不能乱说,表黄态;正职不在场或该你拿主意的时候,就应大胆亮出你的魄力来,不要畏畏缩缩。二是思想上要“越位”,行动上不能“越位”。思想上要越位,就是说,做为二把手的教导员要善于站在监区长的位置上观察和分析问题,从全局和整体的角度审视分管部门工作,这样做至少有三点好处:有利于协调全局与局部工作关系。因为“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有利于体现“助手”的参谋作用,弥补正职“智者千虑,难免一失”的缺陷,体现领导班子的互补效应。有利于自己分管工作的顺利发展。教导员真心实意帮助、辅佐监区长,监区长必定心中有数。随着时间的推移、了解的加深,监区长对教导员的良好印象日积月累,就会对你的能

4、力利目相看。在领导集体中,监区长居于统帅地位,有权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拍板,是领导集体的代表和象征。这就决定了教导员对组织的服从要体现在对监区长的服从上。对班子集体决策,教导员要身体力行,在工作中不打折扣,为下属做出榜样,以维护监区长的权威,增强一班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但在决策讨论过程中,正副职的地位是平等的,副职要注意用足用好这种平等权利,提出自己不同看法;在决策执行过程中,副职特别是作为二把手的教导员还应善于发现问题,提交班子集体讨论,或提供给监区长作跟踪决策参考。行动上不能越位,是指作为副职的教导员工作上要主动但不能盲动越权越位。既不能越监区长之权,也不能侵夺其他副职的权力。因为在监狱监区

5、领导班子中,监区长总揽全局,教导员独当一面,这就要求包括教导员在内的副职履行职责,工作到位,当好助手。具体来讲,要注意以下四点:不擅自代正职行令。该正职表态的要由正职表态,非正式授权不能代正职拍板;不要抢功劳。当教导员的要力争工作上有“突破”,但不能突出个人,抢镜头、争功劳;不能趁监区长不在家时,办监区长不同意办的事情,以免造成既成事实,弄得监区长下不了台。不能在会上或公众场合给监区长出难题、给难堪,讲贬低监区长、抬高自己的话,做贬低监区长、抬高自己的事。三是要有“核心”意识,自觉维护班子形象。监区领导班子就是一个“团队”,监区长的形象是班子团结和凝聚力的象征,因此教导员要自觉维护、注意突出“

6、一把手”的核心形象。比如,重要场合,注意突出监区长这个“核心”,既不能逢会必讲、喧宾夺主,又不能一概不讲或敷衍塞责。在我们党第一代领导集中,周总理特别注意正确处理与毛主席的关系,处处注意维护毛泽东的核心地位和形象,因此他与毛泽东在思想上共鸣,情感上融洽,工作上配合十分默契,真正是一对好搭挡,是现代领导者的楷模。二、正确协调与副职的同志关系,做坚实的“桥梁”。在监区领导班子中,教导员相对其他副职班子成员而言是正职。虽然级别上是正职,但在实际工作中,教导员和其他副职一样大多处在同一水平线上。教导员积极主动协调好与其他副职班子成员的关系,做联系副职与正职之间的牢固纽带和坚实桥梁,对个人成长和整个班子

7、和谐建设至关重要。一是要积极配合而不越位擅权。随便插手别人分管的工作,会造成许多不必要的猜疑和误解,打乱别人的工作部署,引起别人的不满。所以教导员应讲究工作方法,注意处事方式,做到属于别人职权范围内的事,决不干预,属于自己的责任也决不推卸。在有能力也有必要帮助他人的情况下,则要掌握好分寸和尺度、时机和方法。二是要明辨是非而不斤斤计较。对与同级副职间出现的矛盾和分歧,教导员要从维护团结、顾全大局的良好愿望出发,坚持做到“是非问题弄清楚,一般问题不计较”。涉及大是大非问题,要坚持原则,不妥协、不让步,当然要讲究方法,避免言词过激伤害对方的感情。还要注意不把矛盾公开化。对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琐事,应

8、采取不细究、不计较的态度,严于律已,宽以待人,谦和忍让,豁达大度,唱好“将相和”。三是要见贤思齐而不嫉贤妒能。先贤讲,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处理好与同级副职之间的关系,教导员不仅要有容人之短的肚量,还要有容人之长的胸怀,见贤思齐,不怕别人比自己强。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能力有大小之分、水平有高低之别,即使在领导班子里,个体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特别在副职与副职之间,由于职务提拔、地位升迁、名利得失等方面客观上处于竞争态势,因此,教导员要多提醒同级副职:内心世界要更宽广平和一些,正确看待名利地位问题,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千万不要像三国周瑜那样心胸狭窄、嫉妒贤能,“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

9、命”,一代英才三十多岁就因此而亡多么可惜!四是要相互沟通而不积怨猜忌。实践证明,善于沟通的领导得容易被对方理解和信任,彼此间的心理防线也容易被扫除。反之,如果相互间“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就容易产生心理隔阂,甚至矛盾重重,猜忌积怨,产生激烈冲突。从实际情况看,副职之间在重大原则上有分岐的比较少,而思想感情上有隔阂的比较多;故意拆台的少,合作不密切的多;制造事端的少,处理矛盾不妥、方法不当的多。所以,副职之间应提倡经常交流沟通思想感情,减少误解和矛盾,消除不必要的猜忌,增进班子团结与合作。五是要支持帮助而不揽功推过。对交叉性质的工作,副职之间不要推诿扯皮,而是要主动去做,以免出现管理和领

10、导工作中所谓“几不管”的“空白地带”。当其他副职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急需帮助时,要主动为他排忧解难;当对方出现失误和差错时,应主动补台、和衰共济;不能冷眼旁观,看人家的笑话,更不能落井下石,趁机拆台。三、正确协调与上级领导的上下级关系,做忠实的执行者。党的组织纪律明确规定: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能否坚决执行上级组织的决定,上级领导的命令是上级检验下级工作好坏的重要标准。坚决执行上级政策,做上级政策的忠实组织实施者,是搞好本单位工作的重要前提。第一,工作上要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凡正直并想有所作为的上级领导,对下级的工作能力和绩效还是看得比较重的。道理很简单,因为下级工作是上级工作

11、的一部分,下级工作干的漂亮,群众满意,领导脸上也有光彩。所以,作为下级领导者千万不要认为关系决定一切,只要搞好与上级领导的关系就可以万事大吉了。只琢磨人不干实事的领导者,或者工作能力、绩效平平的人,即使一时可能“对路”,也难以持久地服众和得到上级的首肯。所以对于工作,千万不可象菜市场上的小贩,老在领导和同事不留意的当儿玩些短斤少两的把戏。次数多了,逮着了或许饭碗难保;就算屡屡得逞,也不过小人得志,其人生注定是做不大的。第二、与上级交往应掌握好“度”。“度”是哲学上一个重要概念。与上级交往,必须时时刻刻注意“度”的问题。比如,向上级汇报工作,必须注意摆正与上级的位置,讲成绩要恰如其分,不要忘记上

12、级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对问题的分析要透彻,原因要找准,解决问题的措施要切实可行;对出现问题,既不能把责任一古脑往下推,也不能隐含责难上级的意味;向上级领导者“建言”,既要掌握好方式方法,又要把握好时机与“火候”。四、正确协调与下级的同事关系,做满意的“勤务兵”。俗话说得好,“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任何领导者,不论大小,不论身居何处,是在上层机关还是在基层单位工作,如果不重视、不善于与下级协调关系,就无从赢得群众和下属的支持,就可能成为“孤家寡人”。作为教导员,必须重视与下属或群众关系的协调,并注意关心和爱护下级,做下属的贴心朋友,做同事满意的勤务兵。在实际工作中注意以下三种方法:

13、一是等距离协调。等距离协调,通俗地讲,就是平等待人,公正处事,对下属和群众不分亲疏远近,不偏不倚,注意“一碗水端平”。这是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准则和方法,也是正确有效协调下属关系和同事关系最重要的基础。因为领导者是组织整体利益代表,不是哪一部分人的代言人;所有下属和群众的眼睛都在看着你,你也要正视他们,尽最大可能捍卫他们的整体利益。运用等距离法,应防止和克服“自然偏正效应”,包括感情效应、资历效应、舆论效应、背景效应等。二是目标统一协调。任何单位,要想使上下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最要紧的就是要有统一的目标共识。孙子兵法中有一句名言:上下同欲则胜。这里的“欲”就是共同的目标追求。

14、单位没有一致的目标,就等于是一盘散沙。怎能样才能形成目标共识呢?很多事实告诉我们,领导者在拟订组织发展目标过程中,最好能运用“参与式”方法,即激励下属和群众广泛参与的积极性。三是沟通疏导协调。领导者如果与下属产生了矛盾和隔阂,既不能任其发展,又不宜操之过急,采取“压”或“堵”的办法。正确的处理方法应该是:及时沟通、主动协调。沟通协调也要讲究方式方法,比如,可尝试运用“频率调谐法”和情感铺叠法”等方法。所谓“频率调协法”,就是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在交流沟通时,为了启发对方思维,缓解下属或群众心理压力,缓和紧张气氛,领导者可从寻求共同语言开始,找到交流沟通的“频率”,以达到同频共振的效果。为什么有些

15、人在沟通协调的时候会出现“话不投机半句多”的情况呢?“话不投机”,往往就是缺乏共同语言,说到底还是没有找到调适矛盾的突破口,没有调谐好“频率”。所谓“情感铺叠法”,即领导者协调人际关系时,应特别注重情感的“感化”作用,使情感、情绪成为双方沟通协调的润滑剂。比如,与下属谈话,可先从拉家常开始,拉近了双方心理距离,才好自然导入正题.(赤峰监狱张伟英)浅议如何当好教导员 丽江监狱政治处宣教科 和章志 时光荏苒,自 2006 年 9 月份 调任八监区教导员以来,一晃就过了近两年。回顾自己近两年来的工作,积聚平时所思所想,就自己经常在思考的“怎样当好教导员”这个问题, 现在谈一谈自己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我

16、认为,要当好教导员应尽力履行好“六个角色”。 一是当好“质检员” 的角色。在监区的队伍建设、监管改造、生产经济工作中。有监区长的全面把握、具体领导、有分管副监区长的具体安排、具体抓落实,在这种情况下,教导员应充当好“ 质检员”的角色。教 导员在具体工作中 应将监督检查各项制度、措施落实情况、检查落实质量是否可靠、是否牢固“保 质保量” ,要对 各项制度、措施在 监区一线的落实情况进行经常性监督检查。发现“质量”不合格时应及时上下沟通,及时排除隐患。同时将质检 情况与考核挂钩,做到 奖勤罚懒、批评落后、激励先进。 二是当好“传声筒” 的角色。上传下达是教导员的一个重要职责。上级的文件、 领导的指示、要求,许多的时候都是监区长、教导员先听到、看到。教 导员就应将上级文件、 领导指示传达、学习应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职责抓好。切忌将文件自己看后束之高阁、 锁进抽屉。传达文件前应自己先吃透文件精神,想好文件精神如何与监区实际相结合,想好 监 区落实贯彻具体措施。将上级要求结合监区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