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育集团北京路中学教学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528003 上传时间:2017-11-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3.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教育集团北京路中学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江苏省教育集团北京路中学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江苏省教育集团北京路中学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江苏省教育集团北京路中学教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江苏省教育集团北京路中学教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教育集团北京路中学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教育集团北京路中学教学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语文教学案 必修二历史的回音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1江苏省淮阴中学教育集团北京路中学教学案课题 雷雨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高正峰教学目标1.体会时间、场景、人物和矛盾冲突的集中,是剧本的基本特征。2.通过语言的品味来分析周朴园、鲁侍萍的个性特点。重点难点1.学习起伏跌宕的戏剧情节,紧凑的戏剧冲突和周朴园、鲁侍萍的性格刻画。2.鉴赏剧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教学过程 主 要 内 容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简介戏剧的有关知识。2.作者曹禺及有关雷雨介绍。3.梳理节选部分的剧情。【创设情境】文学史上,有许多作品在当时社会有相当重要的影响。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雷雨就曾引起轰动,因为它是上个世纪 30 年代

2、时作家曹禺为我们勾勒出的一幅图卷,即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沉闷空气里一场即将到来的社会大变动的雷雨。【建构新知】一、解题1.戏剧知识介绍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西方戏剧即指话剧。在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等的总称,也常专指话剧。世界各民族的戏剧都是在社会生产劳动和阶级斗争的基础上,由古代的歌舞、伎艺演变而来。后逐渐发展为由文学、导演、表演、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成分组成的综合舞台艺术。按结构规模可分为独幕剧、多幕剧;按语言表现形式可分为话剧、歌剧;按题材和年代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现代剧、历史剧等。2.作者介绍曹禺(19101996) ,曹禺(19101996)

3、 ,原名万家宝,湖北潜江人,我国杰出的剧作家和“当代语言艺术大师” 。他出生于一个封建官僚家庭,从小耳闻目睹了大量剥削阶级的丑闻,这对他以后创作雷雨及其他剧作,有很大的影响。他曾在南开中学和清华大学读书,学生时代,就喜欢戏剧,受莎士比亚等欧洲戏剧大师作品影响较大。经过多年构思,几易其稿,于 1933 年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完成了他的处女作雷雨 。课文注解。其后他又创作了明朗的天 胆剑篇 (与人合作) 、 王昭君等剧本。3.有关雷雨雷雨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话剧,是一部深刻揭露反动资产阶级的罪恶本质、反映 30 年代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现实的悲剧。雷雨的内容情节安排,充分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才能。作者把

4、三十多年间发生过的事情,集中地放在周公馆的客厅里重现,时间只从当天中午高一语文教学案 必修二历史的回音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延至午夜,在这样一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展开了戏剧冲突:(学生读或转述注解有关雷雨的情节)4.雷雨标题的意义(见教学设计 P65)二、整体感知课文1.播放话剧雷雨片断。2.分角色朗读课文,熟悉节选部分的剧情。3.提问:雷雨第二幕中出场的人物主要有哪几位?他们之间的关系怎样?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点拨。明确:这一幕出场人物主要有周朴园、鲁侍萍、鲁大海和周萍。这四个人原本是一家,分别为夫妻、父(母)子、兄弟的关系。但 30 年后,他们之间的关系变得十分复杂,已超出了家庭、血缘的意

5、义,表现为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与以鲁侍萍为代表的下层人民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与以鲁大海为代表的工人之间的尖锐的阶级冲突。人物关系图:繁 漪 周朴园 侍 萍 鲁 贵周 冲 周 萍 鲁大海 四 凤4.梳理节选情节,分析戏剧冲突学生思考后明确:第一层:侍萍和周相园相认。第二层:侍萍和周相园交锋。三、课堂小结欣赏戏剧作品,首先应了解戏剧的发展等有关知识。在对剧本这种文学体裁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应着重阅读剧本,了解作品的戏剧冲突,看哪些冲突是主要的,冲突的实质是什么,进而明确这样的冲突表现了怎样的主题。四、布置作业揣摩人物的性格特点。第二课时教学要点1.分析戏剧的矛盾冲突。2.分

6、析人物的性格特点。教学过程一、研习第一层内容。1、请两名同学分角色朗读第一层 2、 戏剧开头的“舞台说明”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人物的烦躁、郁闷不安的情绪。 高一语文教学案 必修二历史的回音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13、 鲁侍萍有什么表现使周朴园感到奇怪? (教学设计 P66“五 1”)明确:鲁侍萍的无锡口音和关窗的举止。 4、 在这一层中,鲁侍萍起先为什么要隐瞒自己的身份?既然要隐瞒,为什么周朴园叫她先下去的时候,她“望着朴园,泪要涌出”?鲁侍萍关于绸衬衫的话,很明显是要表明自己的身份,这与前面的隐瞒想矛盾吗? (教学设计 P66“五 2”)明确:她不想马

7、上暴露自己的身份,她也没有马上要表明自己身份的渴望。前后也不矛盾。隐瞒自己的身份,是为了要通过自己的口吻沉痛诉说自己三十年来的悲惨遭遇,表达自己悲愤交加的情怀。 二、研习第二层1、分角色朗读第二层2、 周朴园知道站在面前的正是三十年前被自己赶出家门的鲁侍萍的时候,为什么会惊恐万状? 明确:因为鲁侍萍的出现,将威胁到他的名誉、地位、家庭,他以前的种种罪恶将昭然于天下。他以为搬了家,离开了无锡,从前的罪恶无人知道,可鲁侍萍的突然出现,却打他个措手不及,惊恐万状正是他内心虚伪的表现。3、周朴园毕竟是几十年来压榨工人的资本家,他在惊恐万状之后对鲁侍萍的态度有什么变化? (教学设计 P68“六 1” 集

8、中讨论课后练习 3)明确:他认出鲁侍萍后,首先是翻脸不认人,厉声责问“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妄图恐吓鲁侍萍,但鲁侍萍从几十年的压迫中已经把自己磨练得顽强勇敢,周朴园的责问只能引起鲁侍萍的反驳;周朴园见硬的不行,又以“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旧事“又何必重提呢”想稳住鲁侍萍;然后又采用哄骗的手段,口口声声地表白他没有忘记旧情,屋中陈列着从前她喜欢的家具,每一年都记得她的生日,保留着关窗的习惯,多少年来一直在“纪念”她;最后,他拿出五千元的支票给鲁侍萍,希望平息三十年来的旧恨新仇。 4、 周朴园保留家具、熟记生日、关窗习惯说明什么?周朴园真的是良心发现,深切地怀念鲁侍萍? 明确:说明周朴

9、园没忘旧情,多少年来一直在“纪念”着她。周朴园的感情很复杂,他确实曾对温柔美丽的鲁侍萍动过情,但他对欺辱鲁侍萍的行径必须掩饰,因为在他看来,同“下人”有一些什么是有损门第的。到了晚年,身边的妻子繁漪很不驯服,儿子也对他敬而远之,他时时感到家庭生活不如意,感到寂寞孤独,因此怀念鲁侍萍,借以弥补他灵魂的空虚,使精神得到解脱。其实,他的怀念是廉价的,是十分自私的。因此,当他知道鲁侍萍就是眼前的鲁妈,就立即声色俱变,以至于最后凶相毕露,辞退四凤和鲁贵,开除鲁大海,并声称“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鲁家来。 ”他对鲁侍萍的欺辱、摧残,他对鲁侍萍的忽冷忽热、软硬兼施,充分显露了他的残忍、自私、冷酷、虚伪,是

10、一个地地道道的伪君子。 三、 人物形象分析:高一语文教学案 必修二历史的回音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11 、周朴园 周朴园是个由封建地主转化而成的资本家。他残忍、冷酷、自私、贪婪、而又虚伪。 鲁侍萍与周朴园的对话,从私生活的领域揭露了周朴园的反动阶级本性。从连续紧凑的戏剧冲突可见:周朴园对侍萍先是爱,后是赶,赶走之后又怀念,他怀念的侍萍活脱脱地站在他面前时,他竟是那样的凶狠,对此应如何理解? 周朴园正是富有个性的活生生的资本家形象。他那矛盾的行为,以其性格的复杂性、多面性,显示出他作为董事长的周朴园的基本定性 真诚的伪善,伪善的真诚 。 板书设计: 对鲁侍萍始乱终弃,大年三十从家中赶走 冷酷、残忍

11、对鲁侍萍由“爱”到“赶”到“怀念”到“凶狠”冷酷、自私 2、鲁侍萍 侍萍是一个受侮辱,被损害的女子,是旧中国 劳动妇女 的形象,正直、善良、刚毅、倔强 。 她自己被遗弃以及三十年挣扎的痛苦经历中,认清了周朴园的真面目。她虽然不懂得自己的悲惨命运是阶级压迫造成的,但已意识到她同周朴园之间事实上存在着阶级的壁垒。她知道自己的亲生儿子周萍是不会认她这个生母了,也断言自己的儿子,被周朴园称为闹得最凶的人鲁大海是不会认那个董事长做父亲的。她对过去的事,有的只是满腔的悲愤。她对周朴园不抱幻想,痛惜自己的女儿又走上了自己的老路,来伺侯周朴园的少爷。她把这归之于命运的安排,但最后又发誓以后永远不想再见到周朴园

12、,表现了对自己的命运的抗争,对不公平的社会的控诉,从自己痛苦的经历和现实的磨练中坚强起来了,表现了她的自尊与刚强。( 分析侍萍不要钱的情节) 对周朴园,她不去公开揭露,反而在他表示他怀念她的时候心软了,这些都说明了旧社会不仅摧残了劳动人民的躯体,而且毒害了他们的灵魂 ,从另一方面 暴露了旧社会的黑暗 。 板书设计: 来自乡下的温柔貌美贤惠的侍女 心地善良、正直 默默承受三十多年的悲惨 刚强 面对周朴园含血带泪地控诉三十年的悲惨遭遇倔强 撕毁周朴园的支票 骨气和尊严 “命,是不公平的命叫我来的” 尚不知道造成自己悲惨命运的根本原因 对周朴园的生日哄骗心软,不敢当众揭周朴园的底斗争不坚决 【回顾小结】鲁迅先生说:“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毁灭给人看。 ”雷雨毁灭的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呢?应该是在命运的困顿中苦苦挣扎而又难逃摧残和拷打的人性,因此, 雷雨也是一出人性悲剧。对周朴园这个人物,我们在分析、理解的过程中,应看到其悲剧的一面,应看到其性格的复杂性。不能一高一语文教学案 必修二历史的回音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1味地因循前人对他的看法,要从人性悲剧的角度挖掘其性格的另一面。(另见“教学设计”P71)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