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寿勇浅谈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522198 上传时间:2017-11-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寿勇浅谈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李寿勇浅谈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李寿勇浅谈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李寿勇浅谈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寿勇浅谈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培养学生把孝心献给父母威宁县小海镇第二中学 李文奎摘 要:教师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为社会培养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效忠国家、服 务社会、尊老爱幼、热爱生活、乐于助人,孝敬父母的有信心,有理想的一代新人。因此,从孝敬父母开始做起,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关键词: 培养 孝心 父母当前的青少年的道德滑坡的现实在呼唤着孝,心灵枯竭的环境在召唤着孝。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教师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传道,即进行思想道德的培养。社会主义的人民教育,就是要培养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效忠国家、尊老爱幼、热爱生活,乐于助人的品学兼优的合格人才。而孝敬父母的

2、教育是最基础的德育教育。我们该如何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把孝心献给自己的父母呢?一、晓之以理明孝心“我来自何方,我情归何处” 。让学生知晓大地是万物之源,父母是我们生命的根本。是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是父母辛勤的养育了我们,是父母吐哺以育,是父母的百般呵护,悉心照料,含辛茹苦让我们稚嫩的生命渐趋旺盛;是父母搀扶我们从学行走,到教给我们基本的生活技能。让我们的生命得以延续,是父母的牵挂、鼓励呵护,让我们体会人间真爱;是父母的消灾除痛让我们健康生活人的一生,对自己恩情最深莫过于己之生母养父。孝是中华传统道德和文化的精髓,源远流长。孝是每位子女的良心,更是儿女必尽的义务,孝是消除子女与父

3、母代沟的不二方法。因此,感恩父母,天经地义,孝敬父母,义不容辞,把孝心献给父母,理所当然,要爱他人,从父母爱起。二、动之以情读孝心21、教唱阎维文的母亲 ,刘和刚的父亲 ,陈红的常回家看看 、毛阿敏的烛光里的妈妈等歌曲,唱出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心声,呼唤良知儿女孝敬双亲。是的,母亲也好,父亲也罢,他们的存在,是我们的庇护伞,是我们的保护神,我们的成长,我们的健康,我们的苦乐,无不和他们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女儿的愉快,父母的幸福;儿女的哀愁,父母的痛苦;儿女的成才,父母的希望;十指连心,情同手足。让学生唱,领会,思考,感悟父母之爱重于泰山。2、通过诵读有关诗词,课文故事,理解感恩意义a、唐代诗人

4、孟郊 游子吟 中写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知晓儿行千里母担忧所蕴含的母亲对儿女的一片深情厚意。b、读朱自清先生背影 ,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回想父亲对自己关爱的具体事迹写出作文,与同学交流,体会父之至真,至爱、至深、至敬。c、读感恩名言,体会至爱至情:如给学生抄录讲解,母爱名言:“娘痛儿,长江水,儿想娘,哭一场。 ”;“母亲在家事事顺” (阿额尔科技语) ;“母爱只有做母亲才知道” (沃.蒙塔古语) 。感恩父亲的如“父爱是一部震撼心灵的巨著,读懂了它,你就读懂了整个人生!” (高尔基语) “父爱和母爱一样的无私,他不求回报”(俗语) ;“父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

5、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 ;“父爱是一座山峰,让你的身心即使承蒙风霜雨雪也沉着坚定”懂得父爱之巨大作用,使之明白慈母的深情,严父的厚爱。三、行之有效献孝心通过上述方法,让学生知晓为何孝敬父母,感恩父母之后,学生心灵上有所通悟,震撼,再通过对如下问卷的调查,可让学生进行反思,反思自己对父母的所欠,体会父母的深恩。1、记住父母的生日。2、在父母的生日里,你向父母祝福,向父母深情地说“我爱您” 。 3、你知道父母每月给你的钱的来源吗?4、你知道你父母最关心、牵挂的是什么吗?5、你记得父或母最关爱你的意见事吗?6、你最喜欢父亲或母亲的哪种性格,对你有和影响?37、父母最高兴的事是什么?你有和感想

6、?8、你离家时是否向父母道别吗?9、你双休日是否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做什么?10、父母是否经常叫你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为什么?11、你计划怎样把孝心献给父母?四、感之以化颂孝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古人说:“以史为镜,可知兴替。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人为镜,可知得失” 。故让学生讲讲有关感恩的故事,使之知之为何,如何感恩与孝敬父母;写感恩作文,让学生通过作文上的白纸黑字来约束,指导自己,来践行自己的心语,从而更好地履行把孝心献给父母,从而培养自己的良好的思想品德。我们深信,通过我们的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德育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让我们的学生以诚心孝敬父母感念万物,孝满人间之时,便是爱满人间之日。参考文献:1、 五心教育 (威宁教育局编写)2、 德育大纲3、 感恩我们要行动 (北京妇女儿童出版社)作者地址:威宁县小海第二中学邮编:553113电话:1593474227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