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五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519200 上传时间:2017-11-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5.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五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北师大五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北师大五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北师大五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师大五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五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武侯实验中学附属小学有效教学框架课题:第 12 课 课题名称:古诗二首 课时数:教材解读:化无情之物为有情,往往是使平凡事物富于诗意美的一种艺术手段。这首短诗,很能说明这一点。诗中所写的分水岭,大约是今陕西略阳县东南的嶓冢山。这是秦蜀或秦梁间往来必经之地,在唐代是著名的交通要道,故一般径称分水岭而不必冠以所在地。题称“过分水岭”,实际上写的是在过分水岭的行程中与溪水的一段因缘,以及由此引起的诗意感受。饮湖上初晴后雨描绘的是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风姿。这首诗概括性很强,它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评价。这首诗的流传,给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选编本课的目的,主要是让

2、学生了解古人对祖国山河的描写,在诵读过程中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A 类(双基):1、认识识字表生字,读准发音,记清字形。2、学会写字表生字,能够读准发音、记住字形,用正确的书写姿势进行规范的书写,把字写美B 类(重难点):古诗的诗句以学生诵读为主,朗读要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自悟词句的大致意思。教学目标C 类(拓展性):鼓励学生细心阅读,交流感悟,作者用哪些具体的内容来说明中心句的,体会这种写法。预习作业:教学板块(注明各板块解决目标及所用时间)个体学习清单一、引入新课1、直接切入课题。简介作者。2、简介读古诗的方法:1、齐读课题2、念诗吟诗诵诗咏诗舞诗二、明

3、确诗意-念诗1、板书古诗,自由读诗,认识字词。2、想想每句诗的大意。1、自由读诗。2、再读,小组读,讨论:三、体会意境-吟诗1、反复吟诗,心中复现情景,然后解读诗境。2、交流体会、集体汇报。溪水本无情,但我入山这三天里,这溪水像有意似地一直在自己的侧畔同行。因此当登上岭头,就要和溪水分头而行的时候,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涌起依依惜别之情。四、感悟诗情-诵诗(一) 、教师引导反复诵读,然后学生朗诵。1、讨论押韵:ng2、交流划分朗读节奏。3、探讨平仄对仗,引导平仄读法。(二) 、交流感悟,体会情感1、本诗最关键的想要表达的是哪个词。2、从哪些词可以看出3、很显然,作者把“水”看成什么? 过 分 水 岭

4、溪水| 无情 似| 有情,入山 三日| 得 同行。岭头| 便是| 分头 处|,惜别 潺湲 一夜| 声。(有情)(同行、分头、惜别)(友人)五、品味诗韵-咏诗1、老师示范选曲配唱。3、作者字斟句酌!使古诗充满韵味!换字游戏! 2、学生咏诗,体会韵味!(似、得)六、升华情感-舞诗1、用手语融进诵、吟、咏之中。2、想想诗境,使自己幻化成作者。七、拓展延伸1、以山为友,品味李白的独坐敬亭山 。2、试背诗歌。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饮湖上初晴后雨一、激情导入: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在杭州,最有名的景点要数西湖了。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去过西湖吗?今天,老师把西湖请进了咱们的

5、教室,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西湖美吗?是啊!西湖以其秀美的景色,吸引了无数游客。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雅士在此留下了他们的笔墨。宋代大诗人苏轼就在这儿留下了他的传世佳作饮湖上初晴后雨。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板书课题:饮湖上初晴后雨)从诗题中你读懂了什么?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呢?(苏轼)你了解苏轼吗?(在西湖上饮酒,开始是天晴,后来下雨了。)生答。师补充:苏轼曾在西湖的所在地杭州当通判,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当杭州市的市长。他在此为官期间,关心人民的生活,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深受百姓爱戴。苏轼曾无数次在西湖漫步,他对西湖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大诗人苏轼,一同去领略西湖的美景吧!)二、初读

6、感知1.自读课文两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检查读书效果。3.师范读古诗。4.根据出示的诗歌朗读节奏提示,生齐读诗歌。5.针对诗歌,学生质疑,师相机板书三、精读诗歌.学习诗歌的第一句。(课件出示第一句)()诗句中哪个字提示了我们天气? ()诗人告诉我们晴天的西湖是什么样的?()课件出示:晴天的西湖图片。创设情境:瞧!这就是晴天的西湖!在万里晴空下,宝塔掩映在青山之中,微风徐徐吹来,1、(“晴”)2、(“水光潋滟”)(板书:水光潋滟)亲切地抚摸着游人的脸庞,灿烂的阳光洒在宽阔的湖面上,湖面“水光潋滟”。()你读懂“潋滟”了吗?()你还能用其它的词来形容水光潋滟的湖面吗?()诗句导读。晴天的

7、西湖里仿佛满是金子,刺得人连眼睛都睁不开了。()晴天的西湖真美啊!假设你就是苏轼,在万里无云的晴空下,此刻你正坐在西湖的凉亭中,迎着徐徐的微风,你惬意地举起了手中的酒杯。除了波光闪闪的湖面,你还会看到哪些美景呢?()看到如此美丽动人的西湖,你感觉诗人此刻的心情如何呢? 2.学习诗歌的第二句。(过渡:晴天的西湖真美!看着眼前的美景,诗人有些陶醉了。看着看着,不知不觉,湖面上悄悄下起雨来,眼前的西湖已是另外一番景象。)(播放课件:雨中的西湖图片。)()冥想:闭上双眼,在雨声中尽情想象,雨中的西湖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播放音乐:雨中西湖。)()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诗人苏轼看到了什么景象?(课件

8、出示:第二句)创设情境:雨后的青山,升起了一团团白色的云雾。它们如轻纱一般,随风飘动,若有若无。此时的青山如仙境一般,所以诗人说(引读第二句。)()你读懂“空濛”了吗?()如此美丽的景色,诗人用了一个什么字来概括雨中西湖的特点?(6)带着理解读诗歌的一、二句。.学习古诗的三、四句。(过渡:西湖时晴时雨的美景让诗人的心都醉了,他触景生情,发出了这样的感慨齐读三四句。)(课件出示:诗歌三、四句。)(1)你从三、四句中了解到了什么?(2)你了解“西子”吗?(3)西施有多美呢?(齐读第四句。)4)想见一见西施吗?(课件出示:西施图片。)(5)诗人为何会把西湖比作“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施呢?(6)导读:

9、西湖之美,何止晴天雨天,一年的春夏秋冬四季,一日的清晨黄昏,景色各异,4、(波光闪动的样子。)5、(波光闪闪、波光粼粼、银光闪闪)6、(带着理解读第一句)7、(随风飘动的柳条、开得正艳的桃花、欢唱的鸟儿、鱼儿在水中嬉戏、人们在湖中荡舟)8、(带着体会个别读,全班读。)一个“好”字道出了西湖的美!(板书:好)3、(“山色空濛”)(板书:山色空濛)4、 (云雾迷茫的样子。)5、(板书:奇)2、(春秋时期越国的美女,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3、(不管是化淡妆还是浓妆,不管什么时候,西施都很美。)6、(板书:西湖美)美不胜收,所以,诗人发出了这样的感慨齐读三、四句。(板书:淡妆浓抹总相宜)正因为这个美丽的比喻,西湖从此又有了西子湖的美称。读到这里,你可以把整首诗的意思说出来了吗?.苏轼笔下的西湖真美啊!古人有许多描写西湖的诗作,却很少有人能把西湖描写得如此美丽。想想,苏轼为何能把西湖描写得如此美丽动人呢?.带着体会读诗。.指名读诗,配乐齐读诗歌。.齐背诗歌 。四、拓展延伸.赏析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人描绘了什么时候的西湖?()你仿佛看到了哪些美景?.积累这首诗歌。五、课堂小结今天,我们跟随大诗人苏轼游览了人间天堂西湖。其实,苏轼不光是一位大诗人,他还是一位杰出的词人、书画家。你想和他走得更近一些吗?请课外搜集苏轼的作品读一读,老师相信,你会有不小的收获的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