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517363 上传时间:2017-11-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敏,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者,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书讲不通,就说是错简,难道错简这么多吗?若分两章讲,还不出错若合为一章讲便错。 孔子说,人的等次,分三等,三等以下就没有人了吗?三等以下有其事便有其理,就有这种人,所以说: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佛家有九品,上分上中下,中、下也是如此。这章三条都是上品。文中有又其次的意思,又字必须致意用心。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这一章说的是学,人不学不知,不学而知者少,这一章专劝人求学,生而知之者,上也。,生下以来便知道的人,

2、有人说是指天命,不必如此讲。生而知者是上等。 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者,又其次也。学而知之者,次也。一学就会的人,这是聪明的人。再来是困而学之者,又其次也。学入不进去,困在这里仍然不退,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我虽然愚,但是我不退,一直往下干。既然知道了,便一律平等。坐火车、飞机、牛车,到台北,不论那天到,都是到。 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就怕困而不学,特别把困字照应,前二句文里都加不上。困而不学,民斯下矣,为什么不说:王斯下矣?因为凡是当王,不论多坏,都必须念书。百姓自由,爱学不学,天子至庶人,说庶人困而不学,这种民是下等人。 你们天天求学,学虽然受困,也不是下等人,否则就像鹦鹉能

3、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不够人格。季氏十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敏,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吾虽然忙,但必得要讲,否则对不起大家。若所讲如注一样,那你们自己看注子便可以了。吾讲的与注子一样,也有不一样,偶而有新发明,再取采合理的注解,因为不合理的注解居多,注得曲曲折折,多是炫耀自己的学问而已,所以吾不采取。纵使是吾采的古注,有未尽之意,吾变化文法来说说,其中都有吾的心血。因为注经必须先懂尔雅、说文,懂得训诂,便知道其中的含义就有不同,如未之有也,换地方就都不同了。讲东西的方法都不如佛学的唯识学,你们看不进去,大佛学家也不懂,全在日久天长的熏

4、陶。吾讲的你们入不进去,自己受害,吾一律平等,接受不接受全在你,纵使接受心不改变,也得不到好处。 此章的注子都看不明白,今依唯识法说,但是一般有门户之见的人,如同把一个梨切为二,一半儒,一半佛,得到儒的部分便以为好,得到佛的部分就以为不可,有这个道理吗?此章吾有讲表,一看表就会讲。先说这段的组织法,这段九句分四段,这一章是动作次第。孔子的用意,人一办事就有对方,先知如何办,再如何办,依次第而来,颠倒就不行。首先是对境,办事有对象,如何知道有对象?眼看耳听都是对外,这是第一步。儒佛都是如此,佛家讲六根,以眼耳为首,视以眼看,听以耳听,一律对外。有外边的境界,就必须表现你的态度,说话眼不看人、听不

5、明白,便出误会,这样能办事吗?听了之后要如何?往后你们念熟常礼举要,便知约之以礼,例如人家办丧事,而吊者大悦,合理吗?接下来对待人,要注意色,脸上青黄赤白黑,羞耻则脸色红,发怒则脸色发青,病、不高兴则脸色变白,不愉快则脸是黑的。色与貌不同,貌是容貌,色是颜色。不论有声音与否,例如先是笑容满面,脸一板又不同了。所以对外再来要省察自己的容貌,看看自己对待人是什么态度。再来就要办事,言与行。若外境对象不看清楚,自己的表态也没有显现不出来,怎么办事?所以再来是出动言语、实行办事。言、事,事便是行。最后有三条,又是另一类,这一类是吾的新发明,但也不是新发明,只是照着这样分,这一类就是贪瞋痴。一写这三个字

6、,有人就以为是异端了,难道儒家没有贪瞋痴吗?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君子有九思,君子指求学的人,不求学者不论有无学问,不能称君子,你们今日要学为君子,因为你们是来求学的原故。自年轻到老都得求学,孔子说过,死而后已,台湾谚语也说:活到老,学到老。有弟子问:何时可以不上学?孔子指着坟墓,意思是死了才可不学。学与不学一迷一悟,悟则处处都通,迷则处处障碍。 求学君子必得有条件,有九个条件,而注重思。思字,六书通云,念也。思念,再考虑。又择理为思,经过前面的念虑,再精确选择那一项合理,再依佛家的说法,你们必须懂百法明门,一切法合起来为百法,明门有明才能开。门,入门,否则屋里黑漆漆看不见。一百个法就是明字,

7、明白了。百法之中有一个五俱意识,五者同时起,但一个是一个。日本国的法律,就是源生于佛学。现今的法律也是学这个,如刑法犯罪,必须具五个条件,先须作意,有意干此事。其次有计划,再着手,有动作。其中还分已遂、未遂,最后产生结果。经过这些条件犯的罪才成立,这是出自百法明门。百法的五遍行有触,作意,受,想,思,一感触,意念动,接受外头状况。一感受就会想,计划想了之后才是思。有事才有思,儒家所说的考虑、选择,思都有。君子有九条事情,必须用这思字。求学时先博学之,先学,第二步审问之,学了怕有听不明的地方,所以要问明白慎思之,考虑了。再明辨之,笃行之,依着办事,何错之有?佛家讲闻思修,上来必得闻,其次思,思不

8、是打妄想,依百法解释,思后才修。你们未之思也,不思那所修的是什么?修的功夫不到,那成什么功?所以听懂一句,按一句就成功。视思明,听思聪,下头说九条,三种动态,一种结果。思是能,往外看等便是所。视思明看明白吗?所以说:明眼人如之何?往外看必须看明白,这是一种结果。耳思聪,听很灵动,某人说话什么意思,知个大概。如听音乐,孔子击磬,有一位荷篑的人听闻后便说有心哉!有什么心,打的钟,敲的磬与弹的丝弦便不同,如何能听出来?如庙中的单百零八钟,以高低等音把将情思表现出来,如击磬一般。我们办事,为人、为社会,要看不看错,听不听错,听明白不容易。 色思温,貌思恭,色思温,有人说,某人喜怒不形于色,七情不表现出

9、来,这不是一时可学,君子不以声色教人。君子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对人的容貌该如何?貌思恭,面对着对方或对一切人,容貌都必须恭敬,如今提倡见人笑,一见总统便笑,就是不恭敬。恭是面对对方一切表示恭敬,上对下可以有笑意,下对上不行,晚辈要仰而听之,长辈要俯而就之,容貌必须思恭。 言思忠,事思敏,再来是动作,言思忠忠,诚实,能做到就说,说真话,不能做到便不说。今人都说应酬语,往后你们必须学,朋友见面,作文都必须真实。士贵乎器识,不在乎文学,所以必须言思忠,这样自然少说话。再者,要思说的真心话办得到吗?所办的对不对?如想去当小偷,不能说,不能说就不必干。 事思敬,恭与敬不同,恭的底下为心,恭要出自于心,心

10、中有恭,在外表现出来,诚于中则形于外。敬是办某件事,一点不许办错、苟且,应办十分而办八分便不是恭敬、不认真,办九分也不行,十分便办十分,恰到好处,都为他办到。如上课不准时,就是教学不敬。民为邦本,国者,从囗从或,不一定什么人在其中,若言思恭,事思敬,何须要警察?如汉代的文景,周朝的成康,囹圄监狱中一片荒草,没有犯人。若家家荒草那便不行。这以上都办到之后,再加以考虑,如刘(霜桥) 老师每逢讲完经、讲演后,便睡不着觉,为什么?他思想他所说的如何,错与不错,因此睡不着,这是君子。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以下是防非,事做完了,考虑所办的对不对。疑思问,若心中有疑仍去办,就错了,这时应当思问。若以问人为羞耻,以显自己的学问,冒充知道,如果不问,永远愚痴。 忿思难,在社会办事,有不高兴,不能表现忿怒。一表现忿怒加在对方身上,他又再加回来,来回反复便出乱子。皇疏注的比较好,虽然遇不合理的事加在你身上,也不以不合理的态度对待他。但是已经忿怒了,色、貌、视、听、言语都会变,表现出来,对方便怀恨在心,后来狭路相逢,他必定以恨相对待,那时便有患难。所以每一发忿时,想到后来有患难。想免去将来的患祸,就不要表现忿怒,如汉代的刘宽。读书何为?读圣人书,学圣人事,不是学文章、演说而已。见得思义,有失有得,一切都是如此。物产、名利,一切一切都是得。见得的事,要考虑合不合乎义,合义便可接受,不应当就不能接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