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西三支一扶考试时政内容大集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513594 上传时间:2017-11-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3.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江西三支一扶考试时政内容大集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7年江西三支一扶考试时政内容大集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7年江西三支一扶考试时政内容大集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7年江西三支一扶考试时政内容大集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江西三支一扶考试时政内容大集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江西三支一扶考试时政内容大集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7年江西三支一扶考试时政内容大集合时政:即使孩子有错,也别忙着指责昨天,相信很多人都被这个视频刷屏,内容是在杭州某商场儿童游乐区,一名女童踩到一名一岁左右男童,男童母亲情绪激动,屡屡要求女孩道歉。女孩家长连声道歉并将女孩叫到身边,但男童妈妈并不满意,多次拉扯女童。甚至还与一旁围观的群众发生冲突并扭打起来。当视频发到网上,经过社交媒体的传播,引来一大波网友的热烈讨论,随即网友展开了一场育儿问题大讨论。吃瓜群众明显形成两派,一派说男孩妈妈情绪失控,行为过激。而另一派,则找出视频中,小女孩推搡另一围观小女孩的细节,认为女孩恶毒反复推人欠管教。评论两极分化,留言区甚至演变成网友间的骂战。其实在

2、网上搜一下,类似这类事件并不少,在公共场所,因为孩子之间的一点肢体冲突,演变成家长的恶语相向,甚至是大打出手。一点小摩擦,会引发口角;口角在几分钟内会引起肢体冲突;冲突被自媒体上传上网,就形成了一个社会热点事件。但请选择正确的围观姿势。网络成为了菜市口,敲击键盘的网民变作了法场外的民众。吃瓜群众肆无忌惮地网上指责这小女孩就是个熊孩子。一大群成年人站在社会的高度,指责不到四岁小女孩的过错,用的词真真让人发指。无论是当事人还是围观者,都在把暴戾之气任性地挥发。如果说咆哮妈妈失控拉扯了那女孩两把,那么网友的评论却是“撕扯”了那孩子无数次。卢梭曾经说过,罪恶不是最大的危害,打着正义旗号的伪正义才是。我

3、们欠孩子一堂公共场合礼仪课,同样,在面对孩子间出现肢体冲突时,我们自己也同样需要这样一堂礼仪课。以旁观者身份来说话,不论是现实还是虚拟的公开空间同样需要讲话的礼仪,尤其是针对孩子的评论。很多家长在面对孩子犯错的时候态度比较激烈,不够理性。往往问题还没解决,新问题又出现了。在面对孩子的犯错这个问题上,作为家长的我们首先需要去理解孩子们的行为。不要批评孩子的性格或者人品。那些在大人的眼里看起来像错误的事情,在孩子的眼里或许是试探是好奇是吸引大人的注意。别忘了,孩子虽小,但毕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属于自己的思考方式和对事物发生所产生的心理变化和推测。作为事件的非当事人,网友往往很容易被一些所谓有图

4、有真相误导,然后怒从心起,从而对当事人造成更大的伤害。教育是现在社会最热门的话题,怎样教育孩子,怎样处理矛盾冲突,是每个家长都关心的问题。有些网友围观时往往有强烈的代入感,但我们不是当事人。我们应该反观的是自己,怎样成为讲理和冷静的模范。家长一定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你的孩子会摸仿你的行为。如果父母在背后议论评价别人总是温暖中肯,那么孩子必然不会尖酸刻薄出口伤人,如果父母在公开场合轻声细语,注意不妨碍别人,那么孩子必然不会大喊大叫、肆意妄为。如何成为一个理智的、礼貌的好榜样,如何给孩子也是给自己上好一堂公共场合礼仪课,这才是我们每个围观家长应该做出的正确反应。而最为滑稽也是最容易出现的结局是:孩子

5、们已经在里面快乐嬉戏了,大人们还在外面闹得不可开交。垃圾分类须贴近千家万户近日,因为垃圾分类没做到位,杭州上演了“拒绝清运小区生活垃圾”的一幕,让不少市民惊呼“动真格了”。其实,相比罚款、停运等处罚措施,进一步增强垃圾分类的可操作性,更为关键。本期大家谈,我们继续探讨如何让垃圾分类的习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如何做好垃圾分类,世界上没有统一标准,但有不少值得借鉴的经验。下期大家谈,我们将聚焦国外的做法,以期获得启示。标识可做本地化“翻译”陕西榆阳 马煜伟我是一名大学生村官,工作中发现,在垃圾分类这个问题上,村民们显得不大配合。经过走访了解,一方面,由于村里老人居多,文化水平较低,看不懂垃圾箱上的

6、分类标识;另一方面,不少人也嫌麻烦,特别是红白事上,流水席产生的生活垃圾过多,分类太费时间。为解决上述问题,村委会决定,对全村的垃圾箱进行“整容”,将垃圾箱上“可分解”等术语,通通换成了“能卖”“不能卖”“做饭剩下的”之类通俗易懂的词语,并且配上了相应的生活垃圾图案。同时,村干部组成义务宣传队,以漫画的形式设计宣传材料,挨家挨户宣传垃圾分类的好处,还不定期地邀请环卫所工作人员进行授课和示范。村干部和村里的党员带头进行垃圾分类,谁家要是垃圾多,忙不过来,就由大家共同协作。因为做了这些本地化的“翻译”,村民更容易接受并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许多时候,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就需要动一番这样的脑筋。在家庭

7、生活中寓教于乐山东昌邑 李国辉在家喝完一罐饮料,随手将瓶子扔进客厅的垃圾桶,3 岁多的儿子表示:“这样是不对的,要把瓶子单独存起来,送到回收站。”儿子的话,让我惊喜之余也很惭愧。母亲揶揄道:“你还不如个孩子呢,他是跟动画片上学的。”原来,儿子最近喜欢看动画片小猪佩奇,里面有引导孩子学习生活垃圾分类的内容。家庭是生活垃圾产生和处理的第一站,在垃圾分类理念的引导上,若能采取家庭成员喜闻乐见的方式,更容易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譬如,依据不同年龄段家庭成员的不同心理,在电视节目、图书音像、手机微信等传播介质中实现内容订制,在村庄、社区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甚至可以在家用垃圾桶的设计和功能上融入趣味元素以寓

8、教于乐的方式,在孩子们心中埋下快乐分类的种子,也能让成年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共同学习,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分类知识“见面率”河北保定 易州米多年来,垃圾分类的理念一直在普及,但走进社区调查一下,垃圾分为哪些类别?分别需要怎样处理?能答上来的人恐怕并不多,因为接触相关知识的机会还是太少。培养垃圾分类意识,关键是平时要多接触。在一些国家,垃圾分类的内容早已纳入小学相关课程,各类校园内更是对垃圾严格进行分类回收、处理,让孩子们从小形成观念,把垃圾分类的习惯变得和刷牙洗脸一样自然。在日本,每年 12 月,每个家庭都会收到一张由政府部门派发的特殊“年历”,日期上用黄、绿等不同颜色标注了不同垃圾的

9、丢弃时间,一目了然。当下,我们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如定期举办相关讲座,开设基础课程,让垃圾分类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家庭,不断提高它和公民的见面率,让人铭记于心。 人民日报 ( 2017 年 04 月 14 日 05 版)12亿古城项目未批先建,“违法”让谁汗颜?如果不是一个 12 亿的项目,很多人恐怕不知道“换马店”。河北省宁晋县换马店村,得名于东汉光武帝刘秀换马的典故,成名于 12 亿元投资的“换马店古镇”项目。在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既有呼之欲出的古镇旅游期待,又有全社会对项目建设的追问。疑问很简单:建设用地是什么性质?土地流转如何完成的?有无发改委立项?有无规划许可证、土地使用证和施

10、工许可证?根据相关媒体的现有调查,换马店古镇项目的用地仍然没有变更土地使用性质,也没有准建的相关手续。面对这些问题,一边是有关负责人“大概有”的含糊不清,另一边是有关部门正在“立案调查”的回应,期待相关部门尽快调查,给社会一个合情、合理、合法的交代。如果古城已建是“生米煮成熟饭”,那么未批先建的事实不难确定。由此,究竟如何进一步定性并追究责任,需要权威的调查取证。不过,更需反思的是,面对改革发展的紧迫性,地方政府如何巩固“法治思维”?各级政府谋发展要依规依法,首要的是不能“知法犯法”,这是红线,也是底线。以换马店古镇项目为例,工程建设所使用的土地属于农业用地,国家没有征收,只是在镇政府的见证下

11、,村委会和农户签订了一份土地流转协议,而土地没有变性,更没有招拍挂土地出让的程序。总体来看,这种做法存在比较明显的违规违法嫌疑。无论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强调坚决禁止擅自将耕地“非农化”,还是刑法第三百四十二条规定非法占用耕地、林地等农用地要处以刑罚,都足以说明“法有禁止不可为”。当然,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各地各级政府面临着改革发展的重任,也都有发展转型的紧迫感、急切感。但是,发展是高质量的发展,不是想怎么发展就怎么发展、想发展什么就发展什么,否则,不免因为盲目自信或盲目自大而触及发展的“高压线”,如未批先建属于违法、占用耕地侵害群众利益等。“凡属重大改革都

12、要于法有据”。这里的“于法有据”正是法治中国、法治政府建设的最好例证,而不仅仅限于改革一事。须知道,发展是改革的最大红利,也是老百姓最大的实惠,更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从这个意义上说,发展尤其是经济建设、社会管理,政府必须时刻紧绷法治这根弦,不唯快、不务虚,要务实、须依法,即便是开拓性、前瞻性的政策举措,也要在法律允许的框架内。同样,作为政府公职人员,面对发展的压力,不能“装糊涂”,更不能“真糊涂”,既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也要做发展上的明白人,更要做法治上的明白人。发展是第一要义,法治是现代社会的基本框架。如何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需要的是各级政府久久为功的实干,更要在法治的轨道上行稳致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