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武夷山职业学院高职招考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解析)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512410 上传时间:2017-11-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7.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武夷山职业学院高职招考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6武夷山职业学院高职招考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6武夷山职业学院高职招考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6武夷山职业学院高职招考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6武夷山职业学院高职招考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武夷山职业学院高职招考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武夷山职业学院高职招考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单招 上高职单招网2016武夷山职业学院高职招考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解析)(一)阅读下文,完成 17 题。(19 分)“读图”时代阅读向何处去近日报载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公布了第三次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的抽样调查结果,结果显示:国民阅读率总体呈下降趋势,2003 年,在调查的识字城乡居民中,每月读一本书的人为 51.7,比 1998 年下降 8.7 个百分点,其中农村的阅读率为45.3,比 1998 年下降了 9.6 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则下降了 7.8 个百分点。我国国民中有读书习惯者仅占 5。 这一查结果颇令人感到困惑和忧心忡忡:我国是一个出版大国,各种书刊林林总总,红火火,根据同一调查,

2、国民个人自费购买图书的人均消费额还在持续增长,何以读书的人反越来越少?难道购买的书都是为了送礼或摆样子?我国更是一个文明古国,传统的价值观从来就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何以在强调提高国民素质的今天,国民中有读书习惯者仅占 5?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根据调查预测,今后一段时间 DVD、电视等其他媒体将利用自己的势进一步分流人们的注意力,分割人们的闲暇,国民读书率可能会进一步降低,读书的人还会继续减少,难道书的传统价值和人类的读书兴趣真是面临了巨大的危机?! 调查所反映出来的问题确实是人忧虑的。诚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今天人类获得知识的渠道已经越来越多元:除了传统意义上的“读书”,还可以从 D

3、VD、电视、互联网和各种琳琅满目的图像传播中获取,后者可以统称为“读图”。毫无疑义,与书刊单一的文字传播相比,图像传播(包括静态的图画和动态的影像)有着它天然的优势,因为图像传播是一种直观的形象传播,仅人人都能欣赏观看,而且它比文字更赏心悦目,枯燥的文字只是一种符号,而生动的图像形神俱备,活色生香;加之图像传播因其形式上的特点,它需要更凝练、更简洁地表现对象,往往洋洋数千言、数万言的文字篇幅,有时需一两幅画面就能表达,这种直观、形象、快捷、省时的特点,比长时间地咬文嚼字确要轻松省力许多,因而它更适合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更适合紧张工作和极度疲劳的现代人在心和生理两方面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在“

4、读书”的人越来越少,是被“读图”的人分流了,而“读图”其实也是现代人获取知识和资考单招 上高职单招网讯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应该归入广义的“读书”范围之内;这样来看问题,所谓“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也许就没有那么严重。 但我们在肯定“读图”的同时,还是要力提倡传统意义上的“读书”,因为人类文明的历史告诉我们:人类的童年是从“读图”开始的,先民们在没有创造文字之前,先是通过图画来传播有关信息;然后有了文字,然后人类从“读图”时代进化到“读书”时代。每个人类个体也是如此,孩提时代先看图,然后学会识字,然后在“读书”中慢慢长大成熟,可以说这是人类发展和进步的个普遍规律。在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如果我们因为

5、某些主客观的原因,反而慢慢养成了只会“读图”、不喜“读书”的习惯,久而久之,如果哪一天,我们真的丧失了“读书”的功能和兴趣,那到底是意味着我们人类的进化还是退步? 不仅如此,作为书的主要载体的文字更是人类进行思维的工具。文字的阅读和接受需要读者的感悟和思考,它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高级的脑力劳动,是人类训练和提高自身思维思辨能力的最重要的手段。文字写就的作品,不仅可以达到“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艺术效果,而且更给读者提供了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一百个读者欣赏一部影视作品中的林黛玉,看到的都是一位演员扮演的林黛玉;而一百个读者阅读一部文字版的红楼梦,就会有一百个不同的林黛玉。文字传播的魅力超过图像

6、传播处正在于此。所以,“读图”虽然有它存在的价值,但它不能也不应该替代“读书”,否则,人类的阅读功能和思维能力都会因之而退化。 尤其需要强调的是,“读书”中的阅读原著和原典,更是一个民族传承文明最根本的途径,也是每个国民提高自身素质最有效的手段。这里,不仅“读图”不能替代“读书”,而且读各种快餐书也不能替代读原汁原味的原著。一个国民,如果能有一百首唐诗、一百首宋词、一百部中外经典在肚子里打底,那他自然就有一种底气,就会有一种气质自内而外透出来。只看有声有色的图像改编,不读原汁原味的原著;或是包里装两本时髦书摆摆样子,书橱里摆几部大书装点门面,不认真读书的尾巴随时都会露馅。正是基于此,在大量经典

7、作品以图像改编和各种快餐方式传播的今天,我们真诚地吁请现代快节奏生活下的读者:_。1(3 分)对“读书的人越来越少”并“还会继续减少”的观象,作者先说“令人忧虑”,后来又说现象“也许没有那么严重”,是否前后矛盾?为什么? 考单招 上高职单招网_2(2 分)第段中的“普遍规律”指的是_3(4 分)作者大力提倡传统意义上的“读书”,理由有:(80 个字以内:) _4(2 分)第段中说,“读图”“有它存在的价值”,这“价值”指的是_5(2 分)从第段中找出与“那浅薄庸俗的尾巴随时都会露馅”对比着写的一个句子。_6(3 分)对本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在第段中,作者运用对比和引用资料的方法,表现

8、了作者对“读书的人越来越少”这一现象的困惑和忧虑。 B在第段中,作者运用比较的方法,说明图像传播具有天然的优势,“读图”往往更适合现代生活和现代人。 C在第段中,作者拿人类个体的成长过程与人类文明的历史作类比,说明“读书”是人类发展和进步的标志。 D在第段中,作者运用举例的方法,表明对文学作品的不同理解缘于读者不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7(3 分)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在文末补上恰当的句子。(不超过 50 字) (二)阅读下文,完成 814 题。(21 分)走过荒原考单招 上高职单招网诗歌总是使人难忘。我已经很少阅读诗歌了,然而诗歌中的一些意象,比如日本俳句中的菊花与刀,前苏联诗歌中的路,英国诗歌

9、里的夜莺与云雀,却无论如何挥之下去。类似的自然还有荒原。少年时读过的唐诗,诸如“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片孤城万仞山”、“远目不堪空际送”这样的句子,我至今耳熟能详;而 T S艾略特的荒原,“ 四月是最残酷的月份,在荒原上孕育出丁香,把回忆和欲望混合在一起,用春雨搅动那些迟钝的根。冬日使我们温暖,它以遗忘的雪覆盖大地,用干枯的块茎喂养弱小的生命”十多年过后,我还能一字不落地背诵下来。 是什么使荒原让我如此刻骨铭心?某年某月,当我在北京听到根据日本民歌改编的吉他曲荒城之恋时,竟禁不住潸然泪下 既感叹中日文化之间难以言说的千丝万缕,更为飘然逝去的岁月无限感伤。想来

10、,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名篇所蕴含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精妙的语言,广阔的文化语境,对人类生活和文明的深邃的洞察;而另一方面,也许更重要的,是荒原意象带给我的强烈对比和无限想像 少年时居住在江南小镇,杏花春雨中感受荒原的粗犷、苍凉和沉寂,无法不怦然心动;读到艾略特,我正在喧嚣的上海,荒原的辽阔与地老天荒、荒原上那些卑贱的、渺小的生命之坚韧的律动,让我觉得在大都市所有的寻梦和挣扎都是在自寻烦恼 成为真正的大地之子,或许是当时潜意识的梦想。 然而,认真想来,如果不考虑诗歌的审美,我所谓的想像和潜意识是否有点矫情?因为实际上,大概在五年前,我曾因一个项目来到了西部;我本有很多机会去看看荒原、直面荒原甚至走

11、过荒原的,可是,总是因为怕错过一些所谓的商机而最终未能成行。扪心自问,即使经过诗歌无尽的洗礼,我是否依然俗不可耐?我的诗情画意是否仅仅耽于想象之中?而诸如荒原这样的景致,如果仅仅在想像中被人记起,如果记忆后仅仅是抒情、观赏或者把玩的对象,这是不是人类和自然的悲哀?可以没有荒原吗?这使我想起很多人对流浪歌曲的喜爱。大概是以三毛的橄榄树为滥觞,流浪的歌吟便充斥于华语歌坛,仿佛整个华人世界就是流浪的故乡。时至今日,歌坛对于流浪的缠绵之情依然经久不散。然而,现实的问题是,那些词曲作者,那些歌手,有多少像三毛一样羁旅天涯、浪迹世界的感受?又有多少愿意去真正地流浪?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不过是在城市呆烦了之后

12、,因为休闲以及一些商业目的,到另一座城市或乡村逍遥地作了一番“伪流浪”。 考单招 上高职单招网荒原的情形与此并没有两样。荒原的确是粗犷的,但粗犷的另一面可能是严酷;荒原是苍凉的,但苍凉的背后隐藏着凄苦;荒原是沉寂的,但沉寂并不是宁静;荒原上生命在坚韧地律动,然而却又是如此孱弱;荒原上的爱情或许激烈奔放,但那爱情却绝对包涵着无奈;荒原有大美存焉,然而大美又怎么能替代人间烟火?所以,高适、岑参们的“边塞诗”究其实是远戍边地的无奈的宣泄;艾略特如果不是在慕尼黑隔岸观火,估计也没有抒写荒原的闲情;至于像我这一类修炼不到家的凡人俗子,无病呻吟是常有的事。因此,荒原经常是停留于艺术的虚幻和人们的想像中,走

13、过荒原大多是一种形式,一种见证。有多少人抛弃了尘世的欢乐向荒原迁徙?所以,荒原似乎总是亘古不变,荒原似乎就这样一直在地老天荒。 但是,追求平等与福祉应该是人类无法舍弃的权利和义务,我们有什么理由听任荒原一直荒芜下去?仅仅为了审美的满足,而后抱着某种优越感去俯视荒原上的同类,这是不是太不公平?由此,就分外觉得福利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的可贵:研究贫困的荒原,走进寂寥的荒原,然后去想办法改造荒原。这样,即使一片荒原都不存在了,所谓的艺术因之失去了一个永恒的主题,却难道不是人类与自然一大真正的进步?所以,我渴望走过已经不再是荒原的“荒原”,企盼所有的荒原都像我的家乡一样山清水秀,也期待诗歌再现的荒原一片

14、绿色。 然而,遗憾的是,就在写作本文的此刻,阿富汗南部的荒原正笼罩在战火之中,坎大哈和扎兰季在悲伤地哭泣。或许,我所有期待终归只是一种妄想,荒原,将可能永远无法逃脱荒原和寂寥的宿命。 8(2 分)第三段中 “强烈对比”,从审美角度说,是指美和 美的鲜明对比。(各填一个字或各填两个字)9(3 分)用一句话概括第段的大意:_10(3 分)为什么要写“很多人对流浪歌曲的喜爱”(第段)这一段? _11(3 分)文章说:荒原和表观荒原的作品:能给人“审美的满足”,其美感具体体现在12(4 分)根据文意,下列判断正确的两项是( )( )考单招 上高职单招网A“成为真正的大地之子”,是作者始终不渝的真挚愿望,也是他喜爱荒原作品的一个原因。B第段加点的“隔岸观火”在这里指远离了荒原,用全新的视角思考荒原,才能真切地反映那里的严酷、凄苦和生命的孱弱而艰难以及爱情的无奈。C文末“也期待诗歌再现的荒原一片绿色”,寄托了作者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