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453589 上传时间:2017-11-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4.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山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龙山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龙山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龙山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龙山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龙山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山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龙山中学 2011-2012 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本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一、基础知识(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斑斓(ln) 璀璨(cu cn) 作揖(j) 席不瑕暖(ji)B干瘪(bi) 踱(du)步 寰宇(hun) 简明扼要()C颤(chn)动 夤缘(yn) 敷衍(yn) 婀()娜多姿D倩(xin)影 对峙(zh) 沙砾(l) 聒噪不已(gu)2、下列词语不含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慰藉 霓红 金榜提名 叁差不齐 B渺芒 义气 虚无缥缈 义气用事C陶冶 绰号 目瞪口呆 通宵达旦 D.干躁 稀疏 神彩飞扬 物事

2、人非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一组是( )A叙事,言简意赅,情实事真,无故作姿态之言。B这个饭店服务质量之差是有口皆碑的,但因别无分店,只好在这里吃饭了。C几年前,我们在清华园相识;今天,我们又在异地萍水相逢。D升到高中,就应该遵守高中的一切规章制度,做一个名不虚传的中学生。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A正在进行的比赛是冠亚军争夺战。B李院长肯定了今年高校是否扩大招生的问题。C回忆录很难写,我至今也没有读到写得好的令人读时欲罢不能。D山区那些孩子无时无刻不在等我,我必须尽快赶回去。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的一项是( )A我绝不是考试的机器。 B人,是一本大书。C她长得很像她妈妈。 D文天祥凝立

3、不动,身形俨如一尊山岳。6、把下面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逆境激发起人开发时效的紧迫感 处于顺境的人往往八方应酬,事务缠身,不免杂事相扰,难以排除无效时间,降低了时间的使用效率 而且逆境往往能使人更加深刻理解时间的价值和意义,具有更大的时间安排灵活性,更好地促人去珍惜利用 相比而言,身处逆境却有时间优势,置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而不顾,集中精力思索追求A B C D7、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请,愿) B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眼泪) C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所以) D多谢后来人,戒之慎毋忘 (告诉)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

4、同的一项( )A何乃太区区 乃投水而死 B静女其姝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C匪女之为美 恐美人之迟暮 D后悔遁而有他 不迎而自归 9、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静女其妹,俟我于城隅 (等待)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接近)B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既然)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停止)2C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看见)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指代“我” )D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讨厌)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分布)10、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B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C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D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11、下列

5、句子中,加点词与例句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A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B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C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D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12、下列对联或诗词内容所对应的历史人物分别是(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质而绮,真且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A司马迁 李白 曹操 文天祥 B屈原 陶渊明 曹操 文天祥 C司马迁 陶渊明 诸葛亮 岳飞 D屈原 李白 诸葛亮 岳飞二、课内阅读:(28 分)(一

6、)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让我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一面()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 ()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 ()了一段段高墙又( )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正如我在一篇小说中所说的:“在人口密集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

7、上帝的苦心安排” 。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我在那篇小说中写道:“没处可去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跟上班下班一样,别人去上班我就摇了轮椅到这儿来” 。 “园子无人看管,上下班时间有些抄近路的人们从园中穿过,园子里活跃一阵,过后便沉寂下来” 。 “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阴凉,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撅一杈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 。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

8、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 “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来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 。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13、在选文空格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A、剥离淡化坍塌散失3B、剥落褪去倒下散失C、剥蚀淡褪坍圮散落D、剥去消褪倒塌散布14、联系上下文,说说文中加点的“一个世界”是怎样的世界?“另一个世界”又是怎样的世界?(4 分)答:_15、从作者对地坛的描写来看,地坛的主要特征是怎样的?文中划线的句子在文

9、段中的作用是什么?(4 分)答:_ 16、根据你的理解,说说作者为什么对地坛怀有特殊的感情。 (3 分)答:_(二)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

10、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相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

11、,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17、下列四项中加点词语的语言现象类型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 分)A、共事二三年B、可怜体无比C、昼夜勤作息D、汝岂得自由18、下列关于文段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3 分)A、本文段选自汉乐府诗代表作孔雀东南飞 。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它与南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B、选文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采用民歌中常用的起兴手法,用具体的形象来渲染气氛,奠定全诗悲剧基调,同时,在结构上又引起下文的故事。4C、文章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以孔雀徘徊比喻夫妻的不忍分离,与文章结尾夫妻合葬化鸟首尾呼应,达到浑然一

12、体的艺术效果。D、从选文看,造成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婚姻悲剧的根本原因是焦仲卿对母亲的言听计从。19、下列对第二段开头“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这几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 分)A、 此段列举“织素”“裁衣”“弹箜篌”“诵诗书”等来突出刘兰芝的多才多艺、很有教养。B、 此段运用铺陈排比的手法,从而达到了盛赞刘兰芝才艺的效果。C、 此段中罗列的数字是互文,这是一种交叉的表述,只是表示兰芝富有教养,并不是指具体才艺的学习年限。D、 此段按时间顺序来写,是为了突出刘兰芝家对她的教育循序渐进,很有整体规划。20、选文中,焦母休掉兰芝的理由是“此妇无礼节,举动

13、自专由”,你赞同焦母的看法吗?请阅读文段的内容,引述文段中的有关内容作为依据,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5 分)答:_三、语言积累、运用与鉴赏(26 分)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回答问题: 清平乐 (李清照)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挼,读 ru,“揉搓”之意。 21、这首词处处跳动着词人生活的脉搏。词人对“赏梅”的感受因生活阶段不同而不同,请结合词句说明写了哪几个阶段的怎样感受?(3 分)。 22、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来表现赏梅的不同感受。选择一种手法来说明。(4 分)23、按要求默写:(任选 4 小题作答,多选按前 4 题计,共 8 分)山水诗人谢灵运登池上楼中有两句诗写得有声有色,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初春景象,这两句诗是:_,_.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_,_。 (诗经静女 )_,_?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曹操短歌行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_,_。 (文天祥过零丁洋 )在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最能表现他厌恶官场,热爱自然的一联是:_,_。24、句式变换,请把下文中划线部分调整为结构整齐的整句。 (6 分)大学生应该有大学生的风度,大学生的意志:体魄强健,精神活泼,端庄的举止,5健全的人格,便是大学生的风度;对真理不倦追求,热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