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453206 上传时间:2017-11-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业一 : 传染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什么叫传染病?(说出)2、传染病的共同特点是为什么?(描述)3、传染病与非传染病的区别是什么?(举例说出)4、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什么?(说出)5、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一般有哪些?(概述)6、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哪些?(说出)7、怎样预防艾滋病?(说出)【能力目标】1、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综合概括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表达、交流、合作能力。2、指导学生阅读学习资料,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探究能力、迁移运用的能力。【情感目标】1、帮助学生形成关心社会、关爱他人以及自珍自爱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培养学生遵守公共道德的意识,引导学

2、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本节的重点是:、传染病的特点以及与非传染病的区别。、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及其预防的途径和基本预防措施。难点是:、举例说明传染病与非传染病的区别。、传染病的特点以及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教学过程设计一、图片导入,创设情境:(学生自发讨论) “甲型 h1n1流感”时期,人们为什么要采取以上措施?(学生答:怕被传染上“甲型 h1n1流感”等,点出传染性)通过电脑制成多媒体课件给展示出来。让学生懂得,传染病并不可怕,只要预防和处理措施得当,就能够有效控制传染病。二、探索新知(一) 什么是传染病?有何特点?(投影)近视眼和红眼病都是眼睛的疾病,但是两者却大不一样。1、有什么不一

3、样的?你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打出设计的比较表格来让学生回答)发病原因 是否能传染近视眼红眼病学生举例:2、传染病与非传染病的区别是什么?(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思考)3、什么是传染病?请学生用自己的话回答,并鼓励学生补充完善。然后,老师小结:传染病就是有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根据传染病的定义,请学生分析传染病的特点有哪些?(一是传染性、二是由病原体引起的)那么,什么是病原体呢?引导学生回答、或者是学生看书回答。用以下问题让学生准确的理解病原体的概念:1、是不是所有的细菌、病毒、寄生虫都是病原体?2、怎样的细菌、病毒、寄生虫才是病原体?3、下面请看“几种病原体

4、的图” , (投影)请说出:“它们分别会使人得什么传染病?”结核杆菌 HTV立体模式图 蛔虫卵所属的病原体 细菌 病毒 寄生虫引起的传染病 结核病 艾滋病 蛔虫病老师小结:不同的传染病是由不同的病原体引起的,不同的病原体会引起不同的传染病。(二) 、传染病的传播展示阅读材料: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问题: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什么?学生小结: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然后投影出示下面的图学生看图后,找出图片中的传染源、传播途

5、径和易感人群。然后让学生根据图片内容,给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下一个定义。 (可指导学生参考课本 108页第一段) 为进步使学生真正理解三概念,可用设计好的表格让学生看图回答巩固。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通过空气、飞沫传播;饮水和食物传播;接触传播;动物媒介传播等。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让学生看书自学课本 107页,要求学生能够说出四类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以及常见传染病的类型。(三) 、传染病的预防师提出问题:根据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你能提出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吗?(可以讨论一下) 。学生不难回

6、答出: 控制传染源 :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师指定学生回答并板书。然后投影出示下面的图,让学生回答出分别是哪条措施?师小结:预防传染病时,既要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采取综合措施,又要根据不同传染病种的特 点和具体情况,在三个环节中抓住主要的环节,做到综合措施和重点措施相结合。(四) 、爱滋病的传播与预防师:虽然有的传染病来势凶猛,但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不管是口蹄疫、疯牛病、禽流感还是非典,我们都在短期内控制并战胜了它们,但还有一种传染病,从 1981年发现至今,人类与之斗争了二十几年,它却仍以极快的速度在全世界蔓延,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传染病吗?生交流对艾滋病的了解。指导学生看书

7、 109页,课件展示:1、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什么?传播途径有哪些?如何预防?2、假设你身边的同学或朋友不幸感染上艾滋病,你会和他交朋友吗?你应如何对待与他的相处呢?生发表交流自己的观点。师补充。三、巩固练习(1) 、不少传染病传染性最强是在发病的:A、初期有症状时 B、症状明显时 C、后期症状消失时 D、后期症状消失后(2) 、填空:传染病是指有_原体引起的,能够在_之间和_之间传播的疾病。(3) 、 “流感”流行期间,校医要求患并学生隔离休息,打开教室门窗使空气流通,非患病学生要积极锻炼身体,请分析校医为什么提出这些要求?(4) 、帮它们找到自己的家1.腮腺炎 A.消化道传染病2.甲肝 B.血

8、液传染病3.流行性乙型脑炎 C.体表传染病4.沙眼 D.呼吸道传染四、课外探究:现在手足口病正在欧洲和东南亚等一些地区流行,通过上网查询和调查分析,说明什么是手足口病?如何防治?作 业 二 :教 学 中 如 何 渗 透 青 春 期 教 育要做好青春期教育,首先要破除旧观念。许多老师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不敢轻易涉及“性”知识,对“性”羞于启齿,如果旧观念不破除,性知识和性道德教育就不能开展,青春期教育就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其次,要营造营造师生平等、和谐宽松的环境。 (一)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青春期生理教育八年级生物上册“人的生殖和发育”这一章正是进行性教育的最好内容,分别讲述男女性生殖系统

9、组成和功能;受精、胚胎形成和发育;人体发育的分期;青春期的形态和功能发育;青春期卫生保健等知识。这一章的文字叙述不但浅显易懂,而且还配有较多的彩色插图。课前,我做好准备:要求自己尊重学生,面对学生时要自然、放松; 还有对学生可能的反应和态度作了预测,等等。在学习第一节“人的生殖”一课时,上课开始,我在学生眼中看到他们渴望了解知识,但又怕别人知道而被嘲笑,表情很不自然。为了让学生消除顾虑,在前言中我就向全体学生明确:生殖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人类与其他生物一样要不断繁殖后代来延续生命;每个人都应清楚认识自己的身体、心理。然后,我如平常一样进行常规的教学。让学生阅读课本内容,了解男、女性生殖器官的名

10、称、位置和功能,通过读图、填图、连线等巩固所学知识。我表现出的自然和放松感染了学生,很快,学生们也如平常一样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课堂中,还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穿插播放“排卵和受精”和“胚胎发育和分娩”两个影像。 在讲解中让学生认识男女的生殖系统,认 识 男 女 性 的 第二 性 征 , 认识受精过程,认识人的胚胎发育过程,并且了解生命的诞生过程,了解孩子是从那里来的等一系列问题。通过这一系列知识的学习, 学生获得适合自己发育水平的生理知识, 对两性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有了科学的认识,消除神秘感,从而正确认识和对待生理和心理上出现的变化。本节内容中,除了讲清楚两性生殖器官的结构外,要特别注重性生

11、理知识的传授,诸如:月经是如何产生的,在月经周期中哪个阶段是容易怀孕的危险期,妊娠是怎么回事等。课上还应结合实际生活中的病例,告诉他们性器官会发生哪些疾病,如何预防,从而使他们特别是女学生了解如何保护自己,获得自身保健知识。 (二)、补充课本未涉及而学生又需要的知识,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性心理教育。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观看了男孩,女孩青春期系列讲座等录像,结合观看录像,开展了青春期来临了,我该怎么办? 、 友情与爱情等讨论,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调节、控制自己的欲望,通过转移和升华解除压抑和紧张从而调节深层的本能。在男女同学相处时,做到相互帮助、勉励,共同进步,建立真诚的友谊。在人际交往中,做到自尊、自

12、爱。 (三) 、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游戏法: 如讲到“青春期中男孩女孩的身体变化”这个内容时,让学生各自带一张童年的照片,玩一个“猜照片”游戏,在游戏中教师适时小结:“从童年到今天,每位同学都长大了,特别是到了青春期变化更为显著,那么,青春期的男孩、女孩身体会有哪些变化呢?”引发学生讨论,然后和学生一起归纳总结。 许多学生课下提出问题,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这时候我也不失时机地向学生进行青春期心理教育,坚持正面疏导,做到理解(懂得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理解学生所产生的情感和需要) 、尊重(尊重学生的人格、感情和隐私) 、指导(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异性间的友谊,帮助学生划清友情与爱情的界限) ,及时帮

13、助消除他们心里的困惑,使他们顺利渡过青春期。辨论式: 按规定,中学生是不准谈恋爱的,但中学生恋爱现象屡禁不止。 教师的职责不应是阻止学生情感的发展,而应是采用疏导的方法,加强性道德观和爱情观教育,把学生的激情与活力引导到个性全面发展的轨道上。为此,对“中学生恋爱”的话题,教师参与其中,谈自己的学生时代心理感受,创设一个师生平等自由、和谐宽松的环境,在学生中开展正方和反方辩论,先在各自的一方讨论,总结出己方的一些理由,再派代表陈述己方的观点。其实,学生对这个问题早就有了看法,只是此时才有机会当众表达出来。最后,教师应陈述自己的观点:青春期萌发出对异性的情感是很正常的,重要的是一个人价值观的选择,要学会对自己、对别人、对社会负责。 (四)建立良好的、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使青春期的教育在课外得以延伸本人很注重与学生交流,关心学生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尊重、理解学生的选择。因此,很多学生喜欢我的课,也信任我,碰到不能解决的问题会来找我帮忙。有些学生喜欢写小纸条来咨询一些问题的解决办法,我会及时回应问题;有的学生喜欢与老师面对面把问题提出,寻找解决的办法。面对学生的信任,本人报以尽心竭力的帮助。当碰到自己也不能解决的问题时,我会向学校其他教师求助,避免因自己能力不足而误导了学生。良好的师生关系让青春期教育在课外得以延伸,给了学生一个解决问题的途径,教育的效果更显著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