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语文拓展模块期中复习题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447376 上传时间:2017-11-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3.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教版语文拓展模块期中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教版语文拓展模块期中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教版语文拓展模块期中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教版语文拓展模块期中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教版语文拓展模块期中复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教版语文拓展模块期中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教版语文拓展模块期中复习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二语文期中复习题(一)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约鸡蛋(yu ) 苑囿 (yu) 鞭笞 (ti) 摧山坼地(ch)B.甲胄(zhu) 迥乎(jing) 蹂躏(ln) 燧木取火(su)C.寒暄(xun) 烟霭(i) 夯筑(hn) 间或一轮(jin)D.脊鳍(q) 行伍(xng) 耸峙(ch) 国子监(jin)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烦躁 上溯 翎毛 长篙B.炮烙 和煦 心扉 胡诌C.褐色 绮辉 暗然 胆窃D.青冢 房檩 惊闺 一撮3.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B.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

2、“忍” 。安分守己,逆来顺受。C.历史,历史;现实,现实;理想,理想; D.“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 ”他说:“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一段时间以来,有些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把历史当作一个任人装扮的小姑娘,涂脂抹粉,翻云覆雨,弄得面目全非。B.有些人外语讲得不好,怕人笑话,而讲普通话时南腔北调,词不达意,都不以为然。C老人用那幸福的笑容和感谢的泪水,向我们无言的诠释着十八年风雨不能泯灭的人间真情。D.电视剧父子情深通过曲折的情节、感人的局面,讲述了一对反目成仇的父子破镜重圆的故事。5.下列各句运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

3、项是( )A.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坪,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B.山色逐渐变淡,山形逐渐柔和,很有一伸手就触摸到凝脂似的感觉。C.借着朦胧的月色,小提琴曲梁祝水一样地从他的心头流过。D.那歌声越唱越高,仿佛一线钢丝抛入云际。6.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张新发觉妻子头上的白发和脸上的皱纹又增添了几根。B在杀害、倒卖大熊猫皮犯罪活动猖獗的地区,要组织开展专项斗争和专项治理。C.她操着流利的上海话和丰富的表情,讲得生动极了。2D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精神焕发、干劲十足。7.下面作品、作家、国别或朝代以及作品中的人物对应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水浒传施耐庵宋李逵B.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英国夏洛克C

4、.史记刘勰东晋项羽D.基督山伯爵雨果法国邓蒂斯二、填空1.废墟的召唤是当代女作家 的作品,文中的废墟指的是 ,2.过万重山漫想的作者是 ,原名刘国正,诗人、杂文家、 家。3.长江三峡指的是 、 、 。4.祝福选自小说集 ,作者是 ,原名 ,浙江绍兴人,字 ,现代伟大的 、 、 。 祝福通过 的悲惨命运表达了对 的批判。5.春之声的作者是中国当代作家 。6.1965 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 (国籍)作家 ,我们学过他的小说 。7.被誉为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的是美国作家 ,代表作是 。8.总结的格式一般由 、 、 三部分组成。三、古诗文默写1.八百里分麾下炙, 。2.朝辞白帝彩云间, 。3.生当

5、作人杰, 。至今思项羽, 。4 ,俯首甘为孺子牛。四、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它距离闹市很近,打个酱油,约二斤鸡蛋什么的,很方便,但又似很远。这里没有车水马龙,总是安安静静的。偶尔有剃头挑子的“唤头”(像一个大镊子,用铁棒从当中擦过,便发出噌的一声) 、磨剪子磨刀的“惊闺” (十几个铁片穿成一串,摇动做声) 、算命的盲人(现在早没有了)吹的短笛的声音。这些声音不但不显得喧闹,倒显得胡同里更加安静了。3胡同和四合院是一体。胡同两边是若干四合院连接起来的。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我们通常说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

6、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不是最主要的部分。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有在一个胡同里一住住几十年的,甚至有住了几辈子的。胡同里的房屋大都很旧了,“地根儿”房子就不太好,旧房檩,断砖墙。下雨天常是外面大下,屋里小下。一到下大雨,总可以听到房塌的声音,那是胡同里的房子。但是他们舍不得“挪窝儿”“破家值万贯” 。 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 ,作者是当代作家 ,他的小说 获得了 1981 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曾参与了京剧样板戏 的创作,本文是作者为摄影艺术集 写的序。2.第一段说:“它距离闹市很近,打个酱油,约二斤鸡蛋什么的,很方便,但又似很远。

7、 ”这里的“很近”是指: ,“很远”是指: 。3.第一段中“偶尔”一词能否删去?在文中有何作用?4.“这些声音不但不显得喧闹,倒显得胡同里更加安静了” ,这句话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突出了什么样的环境特点?5.文章说:“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 ”请分条概括住在胡同里的居民的封闭性表现在哪些方面。(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 69 题。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mng)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y )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

8、秦族矣。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yu)棘矜(qn ) ,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du)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4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nn)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6语段是在秦“余威震于殊俗”的背景下极写陈涉之弱,那么,我们探讨两个问题:(1)后一段采用了什么手法?从哪些角度极写了

9、陈涉之弱?_(2)这样极写陈涉之弱,在表现上有什么作用?_7请概括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将陈胜与九国之师作比较的。_8下面关于文段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本段文字集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几组对比,非常鲜明地突出了全文中心。B本段文字以陈涉起义的史实为论据,用反衬的写法,揭示了秦王朝覆灭的原因。C作者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意在讽今。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点出全文写作意图。D本段文字思路清晰,层次分明。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收束全篇,点明主旨。9下列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 “且夫”一句,写秦朝江山依旧,险关如故。照应课文第一段,说明秦非亡于地理形势的变化。B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10、”是全文的中心,作者用以劝说当代及后世统治者施行仁义以安民。C本段是在前文铺叙基础上的集中议论,大量的史实使作者的论点水到渠成。D对比论证是本段的鲜明特色,将陈胜与山东六国进行对比,说明比陈胜强大的山东六国未能战胜秦国的原因,以及秦亡于陈胜首倡的起义,均在于他们不施行仁政。10.这段文字节选自课文 ,作者是 (朝代)时期的 家 、家 (人名) ,著有 。五、仿写练习依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 海是水的一部字典: 5浪花是部首, 涛声是音序, 鱼虾、海鸥是海的文字。 六、写作根据下述材料,按要求作文牵挂是思念,有如高飘的风筝挣不脱

11、细长的绳线;牵挂是多方面的,比如(1)牵挂是对亲人的思念;(2)牵挂是对友人的情怀;(3)牵挂能催人奋发向上。请以“牵挂”为题,选择上述材料某一方面的内容;选择除诗歌以外的某一种体裁,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答案】一、B C D C C D B现代文阅读2 提示:“很远”的含义指的是环境的安静,不能从字面上解释。参考答案:胡同离闹市很近环境安安静静,没有车水马龙,不像闹市那么喧闹3 提示:说明下面所写的几种声音不常有,正因为如此,才显得胡同总是安安静静的。参考答案:不能去掉。因为“偶尔”在这里起修饰限制作用。4 提示:从反面来衬托。参考答案:用了以动衬静(反衬)的表现手法,突出了环境动中取静、闹中取安的特点。5 提示:从选文第三段中归纳。参考答案: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有人在胡同一住几十年,舍不得挪窝儿。6(1)采用对比手法,陈涉地位和九国之君比,尊卑悬殊;武器和九国之械比,利钝大别;部众和九国之师比,众寡极异;谋略与九国之士比,智愚径庭。(2)前一段写陈涉起事之易与前文诸侯攻秦之难遥相映照,后一段从多个角度与九国互为对比,都是为结论蓄势;陈涉如此之弱而亡秦, “何也”这提问则必然而来,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便如水到渠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