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429141 上传时间:2017-11-27 格式:DOC 页数:63 大小:431.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由莲山课件提供 http:/ 资源全部免费由莲山课件提供 http:/ 资源全部免费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 49 人。本班学生大部分是农村留守儿童,回家后学习缺少家长的监督和帮助,但绝大部分孩子学习能力较好,只有极少数孩子依旧存在学习上的困难,可以适当加强基础知识的补充,还有极少数的学生存在偷懒、不爱思考等习惯,另外学生的书写习惯也会是这个学期一个较重要的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 1、在一年级上册基础上继续学习拼音,要求在读、写声母、韵母、音节方面比上学期更加熟练,会认大写字母,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2、240 个会写字,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掌握汉字

2、的基本笔画。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执笔方法,养成良好书写习惯。 3、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生活实际和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学习积累词语。能懂得课文的主要思想,学习体验课文的基本感情,能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和文章。4、认识逗号、句号、问好和感叹号,能体验并读出不同的语气。 5、能普通话与人交谈、交流,语言礼貌,态度大方。 6、学习写话,能根据图画写话或自主写话,并能用上标点。 7、对语文活动感兴趣,积极参加活动,在活动中主动交流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教材分析1、拼音。本册不再安排专门的拼音教学单元,但拼音教仍然是本册不可屏弃的重要教学内容,主要是识字、阅读、说话等实践活动

3、中进行。 2、识字。识字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本册识字分为两种形式安排,一是随课文识字,二是安排专门的识字单元。继续坚持多认少写,识写分开的原则。全册要求会认 440 个生字,会写 240 个生字。第二单元和第六单元是专门的识字单元。一是力求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顺应并促进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儿童学习和生活实际:二是注重继承我国识字教学的优秀传统:三是遵循母语规律和汉语言文字的独特规律。 3、课文。本册共有课文 30 篇,另有识字课文 6 篇。课文按主题组成单元,每单元 35 篇课文,本册共有 8 个单元。各单元由单元导读、课文、语文百花园组成。三部分围绕同一主题,把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

4、情感方法习惯态度融为一体,进行综合训练,以提高学生语文素质。 4、语文百花园。语文百花园每个单元一次,一般包括字词句拼音等方面的基础练习、读读背背、口语交际、 (能说会道) 、自主积累(我的采集本) 、写话和综合性学习(语文大课堂)等。 四、教学措施 、汉语拼音虽然不是本册教材专门的教学内容,但教师一定要在各项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有机渗透。特别要注意纠正不正确和不标准的发音。、识字写子教学仍然是本册教学重点。识字写子教学要坚持多认少写的原则,本册要求会认、会写的字是基本要求。识字写字教学,要注意重在阅读和写话实践中进行,会认字、会写字不是学习的唯一目的,也不是最终目的。、阅读教学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

5、,朗读要重视训练和指导,读正确,读流利,读书感情。阅读教学重视阅读习惯的培养,除了阅读课文以外,引导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阅读教学要注重读,特别学生自己的读,通过读来培养学生的理解、感受、感悟等多方面能力,通过读来培养学生朗读、默读等多种阅读技能和语感。特别是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要鼓励学生有自己的独特见解。、语交际教学棵,要重视交际情景的创设,要重视每个学生的主动参与。 五、教学时间与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 8 课时 第二单元 12 课时 第三单元 12 课时 第四单元 10 课时第五单元 8 课时 第六单元 8 课时 第七单元 12 课时 第八单元 12 课时合计 82 课时由莲山课件提供 h

6、ttp:/ 资源全部免费由莲山课件提供 http:/ 资源全部免费第一单元1、有趣的汉字教学目标:1.认识“元、汉、桌、爷、毛、笔、您、事、示、休、息、啦”13 个字;会写“毛、笔、元、示、写、字、太”7 个字。学习新偏旁“竹字头” 、 “秃宝盖”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感悟汉字的表意,受到汉字文化的熏陶,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识字、写字。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难点: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感悟汉字的表意功能。课前准备:1.学生收集有关古人造汉字的有关资料。2.挂图,生字卡片。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1.猜字(甲骨

7、文的“马”字)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字?(这是“马” )这就是我们祖先最早创造的文字。2.出示教材 P1 中的图。请你们看一幅图画,发现什么了?(1)我发现图上有两个人在走,旁边的字像两个“人”字。出示 “从”叠在两个人身上。(2)我看见一个小孩靠在树旁休息,旁边的字像一个人靠在树旁。我觉得那个字像“休息”的“休” 。3.板书课题(有趣的汉字)4.读课题,说说“有趣”是什么意思。二、读文识字汉字怎么有趣?你们读读课文就知道了。1.自由读课文、识字。要求:(1)遇到不认识的字,看拼音读准字音,记住这个字。(2)找找有几个自然段,标上序号。(3)看看课后生字表里的生字都认识了吗?2.同桌互相检查生字

8、识记情况。3.利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识记情况。(1)出示本课带生字的词语。小老师教读。学生轮读(2)出示本课的认读生字。学生轮读游戏巩固生字第二课时一、读文,初步了解汉字有趣的造字规律。1.这课有几个自然段?用手势告诉老师。 (四)2.请四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些汉字怎么有趣?3.小组交流,说说汉字怎么有趣。4.集体汇报,交流学习情况,理解课文内容。(1)引导学生读、议一、二自然段,了解象形字的造字规律。从第一自然段中学生读出古人写字象画画。从第二自然段中学生读出古人是用图画出事物的。由莲山课件提供 http:/ 资源全部免费由莲山课件提供 http:/ 资源全部免费简笔画演示“山、

9、羊”这两个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感受到象形字很有趣。教师贴用图画出事物指导朗读一、二自然段,使学生感悟到这种造字方法很有趣。启发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汉字和课前查找的资料进行拓展。你们知道古人“用图画出事物”的还有哪些字?(2)引导学生读第三自然段,了解会意字的造字规律。通过读、议学生知道有些意思画不出来的时候,古人就把两个字合在一起,造出一个新字。演示 “鸣、休”的造字方法,让学生感受到会意字也很有趣。教师贴把两个字合在一起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使学生感悟到这种造字方法很有趣。启发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汉字和课前查找的资料进行拓展。你们还知道哪些字也是这样造出来的?(3)小结谈话,齐读第四自然段。(4)

10、总结谈话,分角色朗读全文。通过元元和爷爷的对话,我们知道了两种有趣的造字方法。一种是,另一种是。 (板书)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全文,进一步感悟汉字的有趣。二、指导书写1.指导书写“毛”字。(1)图片出示“毛” ,让学生仔细观察“毛”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学生说,教师范写。重点指导:竖弯钩从竖中线的左边起笔。(3)学生练习书写“毛” 。2.指导书写“笔” 。(1)出示实物毛笔。问:笔头、笔杆都是什么做的?然后图片出示“毛” “竹” 。(2)让学生说“笔”字怎么写?图片出示“笔” 。上边竹字头,下边是毛,合在一起就是毛笔的“笔” 。(3)学习新偏旁“竹字头” 。出示“” ,和“竹”比较,哪些

11、笔画发生了什么变化?(4)图片出示“毛”和“笔” ,让学生观察“毛”和“笔”这两个字里的“毛”在田字格中的位置。(5)学生练习书写“笔”字。3.指导书写“元、太、字、写、示” 。(1)学生自己观察字形。(2)师生共同讨论怎样把这几个字写好看。“元”和“示”进行比较。“元”字第二横稍微向右上斜一点, “竖弯钩”从横中线和竖中线交叉处稍向上一点起笔。“写”与“字”进行比较。a“写”的偏旁是“秃宝盖” ,提醒学生注意“秃宝盖”与“宝盖头”的区别。b“写”的第四笔是“竖折折钩” ,注意这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3)学生练习书写。教学后记: 2、合在一起成新字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生将认识

12、13 个生字;掌握 7 个字;学习 2 个新部首:“日字旁” 、 “小字头”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够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理解词语。2过程与方法:由莲山课件提供 http:/ 资源全部免费由莲山课件提供 http:/ 资源全部免费(1)在愉快的语文学习中,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理解汉字合体字的造字方法,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2)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学习,提高感知能力,学会用艺术的眼光观察生活的同时,对所获得的信息加以思考分析,开展多角度的探究性活动。(3)学生通过学习成果的发布,提高展示表现自我和交流表达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孩子的主动识字的兴趣,提高识字效率,培

13、养儿童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2)使学生在充分体验汉字的奇妙演变及造字规律的同时,感悟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源源流长。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简笔画,揭示课题1出示挂图:同学们,你们看!今天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这里都有什么?(和书中的图相符)2显示独体字:小嘴说一说:图中有什么?木、水、石小手写一写:书空字的笔画我们读一读:复习学过的独体字。(3)提问:一棵大树用“木”表示,想想一片树林的“林”可以怎样写呢?一片森林的“森”呢?(4)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独体字合在一起成新字 。二、朗读儿歌,学习生字1听儿歌,想原因:为什么“日” 、 “月”合起来就念“明

14、”?看图片或听录音,在听、看、思考中引导学生理解这些合体字的组合原因,帮助学生记忆字形。2读儿歌,讲道理:(1)教师教:集体读儿歌第一节,再指名发言,引导学生分析字形。(2)学生学:小组读儿歌第二节,讨论生字的字形。(3)师生合作:读儿歌、理解字义师:一个太阳和和一个月亮合起来是生:日月明(4)男女生对读:通过竞赛式的对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游戏激趣,巩固生字碰碰撞:教师组合独体字,并说:“生字卡片碰碰撞,碰出生字谁来认?”学生答:“碰出生字我来认,日+月就念明。 ”4认读生词,巩固生字。游戏:悄悄话师出示生词卡片。学生分成两人一组,一方悄悄告诉另一方,对了点点头,错了悄悄告诉他。词卡:明月

15、、男生、尘土、尖刀、森林、从来、众人、泉水、岩石、鲜花、甜水三、学写字学笔画1出示:从林。观察:两个相同的字合在一起成新字时笔画发生了什么变化?左边的偏旁中捺变成了点。2学写:从林。 (1)观察教师书写,点部分描红。 (2)端正书写姿势,写“从、林”的字头。四、齐读儿歌五、布置作业:自选熟读课文与自编儿歌中的一项作业完成。第二课时一、检查学习情况:游戏激趣复习生字1找朋友:发独体字的字卡,让学生找朋友。找到就大声地说:“合在一起就念”2开火车认读合体字生字卡片3小老师带读生词卡。二、学写生字1观察“描描写写”中的其他生字,描出易错的笔画。由莲山课件提供 http:/ 资源全部免费由莲山课件提供 http:/ 资源全部免费2讲讲:甘中间的小横靠左不靠右。尖小字的竖勾变成竖。日字旁变小、变窄。右边的月第一笔为竖撇,从竖中线的偏右的地方起笔,到左下格收笔。3教师范写学生描写三、读课文:让我们再熟悉一下学过的字词,并想想你编了什么儿歌。四、布置作业:复习生词板书设计: 合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