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22425 上传时间:2016-11-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网络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网络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网络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网络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网络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网络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 网络越来越深入到青年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网络文化的 特点决定了它既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也会侵蚀学生的身心健康。高校要未雨绸缪, 从 校园网建设、网上引导、网下教育等方面积极应对, 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网络意识, 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关键词: 网络文化 大学生 影响 应对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发展,人们越来越清晰地感觉到网络已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随之而来的网络文化日益繁荣。由于网络的自身特点,网络文化如同一把双刃剑,在给青年大学生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也给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个性心理等方面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一、 积极影响1

2、、为大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崭新的舞台因特网作为最大的广域网把不计其数的局域网互联起来,成为全球最大的图书馆和信息数据库。在网络中, 学生可以按自己的意愿与兴趣走进世界著名大学, 查阅学习某专业学科最前沿的知识;可以浏览世界各地艺术馆,欣赏艺术大师的杰作;可以连接到世界各地的文化风俗、名胜古迹, 拓展视野网络将世界优秀文化遗产与当代科学艺术成就集结起来,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并使学生的自主终身学习成为可能。2、促进大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网络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互联网融合了超文本、超媒体技术于一体, 集图、文、声、像于一身, 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吸引力,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创

3、造力。网络使人类文化形成前所未有的联合、互补状况, 跨时空、跨国界、跨民族的文化交流, 使得知识的传播与融合越来越广泛和深入, 学生在网络中可以尽量少受学术权威的限制, 摆脱从众心理, 激发出追求新知、探索未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网络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独立自主性。在网上, 人币的对话是通过机器实现的, 这种非直接性的交流, 摆脱了“现实交流”中的种种约束,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信息 , 上载、发布信息 , 畅所欲言, 展现自我。学生的主体意识被极大地调动起来, 并在一次次自由选择所带来的成功与失败的体验中, 逐步培养出良好的独立自主品质。3、激励大学生更加广泛地参与社会生活网络拓展了大学生的生活空间,

4、 带来一种崭新的生活体验。在网上, 通过电子邮箱、 坛、网友俱乐部等, 学生可以跨跃时空界限, 展开丰富的想象, 在娱乐、放松的同时, 广泛地参与了社会生活。网络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传输, 为大学生提供了范围更大且更方便的社会交往机会, 使大学生的社会性得到空前的延伸和发展。二、负面作用网络文化同时给大学生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 1、思想文化及道德观、价值观的冲突网络是开放的, 超越民族和国界的, 必然导致不同文化的碰撞、交融。我国长期以来倡导“一元主导, 旗帜鲜明”的价值取向, 而网络却融合了多重文化倾向, 如“跟着感觉走” 的非理性主义、“潇洒走一回” 的享乐主义、

5、 “存在即合理” 的存在主义以及实用主义等, 这使得大学生原有的价值观念受到强烈冲击,日趋多样化、个性化造成了部分大学生道德评判失范、道德选择迷惘、价值取向紊乱。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 利用其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 大肆宣扬他们的政治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宣传他们的“ 民主” 、 “人权” , 并对社会主义国家恶意诽谤, 不遗余力地推进“殖民文化” 。正如美国人所言“什么样的人是新殖民主义者,他们手中拿的是计算机而不是枪支。 ”青年学生缺乏理论根基和人生阅历, 价值观和人生观尚未定型, 在这样的灰色信息中,会不自觉地对这些文化理念逐渐产生亲近、认同。2、心理健康的俊蚀目前, 负面影响最

6、大的是色情网站。据有关专家统计, 网络上非学术信息中,47%与色情暴力有关, 每天约有两万张色情照片进入互联网。而我国高校目前性知识教育还相对落后, 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很容易因好奇或冲动去接触这类网站, 受到诱惑而神情恍惚, 进而不能自拔, 形成错误的性观念、性道德, 甚至产生性犯罪行为。大学生好奇心强且精力充沛, 轻松自在的网上聊天、制作精良的电子游戏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但有的学生过于迷恋聊天、游戏, 常常通宵达旦且乐此不疲, 以致形容憔悴、情绪低落、思维迟钝。另外, 形形色色的网络虚假信息、网上偷窃、病毒传播等不道德以及违法行为, 也严重影响着青年学生的心理健康。3、网络虚拟世界的诱惑网

7、恋已成为当前一种时尚, 许多青年学生对此“情有独钟” , 幻想能“网遇”到“梦中情人” 。与传统婚恋相比, 虽说网恋因其新鲜魅力、无限的机会、出轨的感觉而具有较强的情感张力, 但由于网上交友方式的虚拟性, 使得情感的张扬与生活的真实产生更远的背离, 从而影响正常的恋爱心理。更有甚者, 许多不法之徒瞄准情窦初开、不谙世事的青年学生, 骗取他们的感情甚至发生犯罪行为。由于网络使人们实现了许多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梦想, 许多青年学生对网络有不切实际的期望, 认为“无所不网、无网不胜”, 终日沉溺于“人一机一人” 的环境中, 不愿与人交流, 不愿与社会接触, 从而淡化了现实人际关系, 影响到人际交往

8、能力的发展。青年学生爱幻想, 喜欢自我设计, 网络的虚拟性正迎合了他们这样的特点, 有的同学在现实生活中遇有不满或遭受挫折后, 便沉浸于网络虚拟世界之中, 虚拟地自我实现, 认为网络世界才是理想世界, 久而久之, 形成了畏惧困难, 逃避现实的消极。三、积极引导, 加强管理, 强化对策综上所述,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而言可谓是“美丽与危险” 同在, 高校如何应对网络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影响, 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应采取一些措施:1、网上引导当前, 很多高校学生对于为什么上网以及怎样利用网络认识不清。据调查, 许多大学生只被网络的新、奇、异所吸引, 上网只为赶时髦, 或沉醉于网上交友、聊天、听音乐等, 有

9、的甚至迷恋于色情网站, 而对于查询分析信息、上传及下载软件等却是一知半解。高校教师应积极探索, 以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网络意识, 如举办网络知识讲座, 推荐特色网站(尤其是面向青春期大学生的医学网站),设立学生心理咨询信箱等, 引导大学生正确利用网络, 使之既成为促进学生专业学习、个性发展的宽阔舞台, 又成为学生娱乐休闲的好去所。2、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与管理校园网是大学生了解校内外信息的重要平台, 建好校园网对于主导学生的思想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校园网的建设不仅是基础设施的硬件建设, 更重要的是网络信息内容的“软件”建设。好的校园网应链接性能优良的搜索引擎, 具备高质量的专业数

10、据库, 并针对青年大学生的特点, 开发一些他们关注的信息资源(如学习园地、校园采风、焦点论坛、精彩瞬间等)。只有建成这样的网络, 才能把学生从校园周边网吧吸引回来,并有效地进行思想政治与专业知识教育。此外, 校园网还应具有良好的网上信息管理功能, 采用信息防火墙过滤不良信息,切断校园网与反动、色情网站的通道, 为大学生创造一个纯净的网络空间。3、网下的教育网络虽然为大学生提供了全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但网络不是万能的。在教育活动中, 人是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 教师的启发教学以及感染、激励学生的人格力量, 是网络本身无法取代的。因此, 高校教师一方面要积极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 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传统教育的优势, 营造多层次的校园文化,将网络与校园文化建设密切结合起来, 形成整体的育人氛围,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总之, 随着网络环境不断深入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 高校应未雨绸缪, 积极应对, 正确认识网络显性和潜在的影响,进而利用网络优势, 排除消极因素 , 努力将当代大学生培养成二十一世纪的高素质人才。 形势与政策论文学院: 土木建筑学院 姓名: 郭 涛 班级: 土木 0901 学号: 200948040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网络生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