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一中09级高三第二次定时练习语文试题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404625 上传时间:2017-11-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济宁一中09级高三第二次定时练习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济宁一中09级高三第二次定时练习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济宁一中09级高三第二次定时练习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济宁一中09级高三第二次定时练习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济宁一中09级高三第二次定时练习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济宁一中09级高三第二次定时练习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济宁一中09级高三第二次定时练习语文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山东济宁一中20112012 学年度高三第二次定时练习语 文 试 题第 I 卷(共 36 分)一、 (15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刚劲劲敌 休假不假思索 当头棒喝独当一面B劝说说服 里弄舞文弄墨 应接不暇应运而生C尽管尽快 靡丽靡靡之音 方兴未 艾自怨自艾D违拗执拗 拓片落拓不羁 间不容发黑白相间2下列各组词语巾,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招摇 浮躁 林阴道 激浊扬清B膏梁 惶急 笔杆子 循私舞弊C慰藉 战栗 联锁店 集腋成裘D掇取 嗫懦 故纸堆 饮鸠止渴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欣赏是一种处事哲

2、学,在你得到赞赏时,千万别_你对别人的赞赏,因为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欣赏,共同进步。(2)大堰河同着四十年人世生活的_含泪地去了。(3)在观赏高原风光的同时, 的巨石建筑残垣,往往会使人陷入对往昔的沉思。A吝啬 凌辱 废弃 B吝惜 凌辱 废弃C吝惜 侮辱 遗弃 D吝啬 侮辱 遗弃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生活中我们拥有的一些细小权利,看起来似乎无关紧要,但决不能因为细小而放弃,反倒正是因为这诸多具体而微的权利,才使我们感觉到身上权利的真切存在。B部分网络文学对中学生的作文产生了冲击,学生常不自觉地模仿,写些内容空泛、文体模糊的“异文” ,令人不忍卒读。C你读了那么多儒家经典

3、,应该懂得做人要正派的道理,现在这样到处刺探他人隐私,这是很不道德的,古人不是说过要“目不窥园”吗?D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旅游胜地阳朔,风景如画,秀色可餐,果然名不虚传。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经过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奋斗,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 2 -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B今天的中国,正在以人类历史上的发展奇迹,吸引着世界的目光,接受着历史的检阅。而 61 年辉煌奇迹的造就,每一步跨越都孕育于风险和挑战,每一个脚印都充满了奋斗的艰辛,每次变革都彰显着智慧和

4、勇气。C从年中的“蒜你狠” 、 “豆你玩”到现在的“糖高宗”和“苹什么” ,农产品的价格似脱缰的野马,越炒越高,其中的原因就是中国流动性过剩造成的。D北京市疾控中心免疫所所长吴疆表示,此次疫苗接种采用“知情同意、自愿免费接种”的原则,接种后现场留观半小时方可离开。受众人群接受度调查显示,小学生家长、中学生对甲流疫苗接种接受度皆在百分之九十以上。二、 (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以秦汉为主,包括战国及三国,为古代桥梁的创建发展 时期。东汉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个灿烂辉煌的发展时期,发明了人造建筑材料,创造了砖结构休系及以石料 为主体的石结构体系,而演进为新的拱券结构。在

5、建筑艺术造型方面,又融合了佛教东渐的宗教色彩。秦汉两代,大兴土木,阿房未央,巍峨壮丽,大大开拓了建筑群的总体设计规模和个体建筑的高大形象。这时修建在都城的渭桥、灞桥 ,不 仅长大宽广,而且饰以勾栏,植柳成荫,实用功能与艺术美化,交融而结成一体。春秋末战国初期,我国冶 炼技术发展很快,同 时发明了生 铁和冶炼铁,出现了铁器。铁的出现,大大推进了建筑方面对 石料的多方面的利用, 为大量的石 桥建造,提供了物质条件。首先在原来木桥的基础上,增添了石柱、石梁、石桥面等新构件。而石料用于桥梁建筑的重大意义,则在于由此而石拱桥就应 运而生,在 实用、经济、美观等各方面都起着划时代作用。石拱石梁的大量发展,

6、不仅减少了维 修费用,延 长了桥梁使用寿命,还提高了结构理论、施工技术的科学水平。晋太康三年的七里“ 涧旅人桥”,并不是一个突然的出现,而是石拱建造技 术已经相当成熟的作品之一。汉画像砖 “裸拱”,无拱上建筑的裸露拱券的出土,证明汉代已有石拱。秦始皇大修天下驰道,规模宏伟 。筑路当然必然同 时修桥,才能四通八达。 述征记:“始皇东巡,弗行旧道,过荷水,命百官以下提石以填之,俄而梁成。 ”这是说由于“弗行旧道”,所以临时提石成梁。传说又有始皇在海中立柱建 桥的故事。海上架 桥,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的,但足以说明在有可能的条件下,是有遇水架桥的愿望和一定程度的相 应措施的。 实际上,战国时期已

7、大规模造桥, 史记滑稽列传记战国魏人西门豹为邺城令(今河南临漳县), “发民凿十二渠十二渠经绝驰道”。汉赵充国治军屯田,建 桥七十二座,都说明当时修桥梁已十分普遍。汉书薛广德传广德谏阻文帝御楼船,称“乘船危,就桥安”,则表明当时人们根据生活经验,已确认从桥上通过,不仅便利,并且安全。由此,也可说 明当时的造桥技术,已给人以安全可靠的信心。在这一时期里,汹涌宽阔的黄河上架起了第一座蒲津渡浮 桥,在四川产竹之乡,出现了竹索笮桥。这些标志着公元 纪元初期,梁、拱、吊, 桥 梁的三大基本体系,已在我国形成。(选自茅以升中国古桥技术史概论)注:拱券:桥梁、门窗等建筑物上筑成弧形的部分。也叫券(xun)

8、。6对第二段中画线的“起着划时代作用 ”的含意,理解小正确的一项是 ( )A用坚固耐用的石料造桥,减少了维修费用,延长了桥的使用寿命。B石拱桥更容易将桥的实用功能与美的造型结合起来,融为一体。C建桥所用的结构理论、施工技术的科学水平,从建造石拱桥起有了更大的提高。- 3 -D节省了建造木制桥梁所需要的大量木材和大最的人力工时,更经济实惠。7以下各项小能证明“以秦汉为主 为古代桥梁的创建发展时期 ”(开头加线的句子)这一论断的一项是 ( )A公元纪元初期,梁、拱、吊,桥梁的三人基本体系,已在我国形成。B有关两门豹、赵充国等人建桥的记载说明当时建桥已十分普遍。C黄河蒲津渡的浮桥、四川的竹索笮桥,说

9、明桥的种类当时已相当齐全。D “七里涧旅人桥”这样的成熟作品的出现,说明当时建造石拱桥的技术已相当成熟。8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项是 ( )A石拱桥的建造需要打造各种类型的石料,这只有在冶炼铁的技术发明之后才能够做到。B成熟的石拱桥是在结构理论和施工技术都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才可能出现的。C人们对石拱桥使用的安全性有个从不认识到认识的过程,这一点汉书薛广德传作了说明。D建桥是为了使用,使明促使人们建更多的桥,文中的大量例证都说明了这一点。三、 (12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裴矩字弘大,河东闻喜人,襁褓而孤,为伯父让之所鞠。及长,博学,早知名。隋文帝

10、为定州总管,召补记室,甚亲敬之。文帝即位,累迁吏部侍郎。大业初,西域诸番款张掖塞与中国互市,炀帝遣矩监其事。矩乃访西城风俗及山川险易,君长姓族、物产服章,入朝奏之。帝大悦,每日引至御座。顾问西方之事。帝幸东都矩以蛮夷朝贡者多,讽帝大征四方奇技,作鱼龙曼延、角牴 于洛邑,以夸诸戎狄, 终月而罢。又令三市店肆皆设帷帐,盛酒食,遣掌番率蛮夷与人贸易,所至处悉令邀延就座,醉饱而散。夷人有识者,成私哂其娇饰焉。帝称矩至诚,曰: “裴矩大识朕意,凡所陈奏,皆朕之成算,朕未发顷,矩 辄以闻。自非奉国用心,孰能若是?”矩后从幸江都。及义兵入关,帝问矩方略,矩曰:“ 太原有变,京畿不静,遥为处分,恐失事机。唯銮

11、舆早还,方可平定。 ”矩见天下将乱,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 虽至胥吏,皆得其欢心。是时,帝既昏侈逾甚,矩无所谏诤,但悦媚取容而已。太宗初即位, 务止奸吏,或闻诸曹案典,多有受赂者,乃遣人以财物试之。有司门令史受 馈绢一匹,太宗怒,将杀之,矩进谏曰:“此人受赂,诚合重诛。但陛下以物试之,即行极法,所谓陷人以罪,恐非导德齐礼之义。 ”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日:“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贞观元年卒,赠绛州刺史,谥曰敬。(节选自旧唐书裴矩传)注:款:敲、叩。此处为“打通”之意。鱼龙曼廷、角牴:均为古代杂戏名。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讽帝大征四方

12、奇技 讽:劝告。B咸私哂其矫饰焉 哂:讥笑。C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 遇:优待D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 务:致力。10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 4 -A为伯父让之所鞠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B以夸诸戎狄,终月而罢 军霸上,以待大王来C成私哂其矫饰焉 犹且从师而问焉D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11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裴矩“佞于隋”和“忠于唐 ”的一组是 ( )A又令三市店肆皆设帷帐,盛酒食此人受赂,诚台重诛B凡所陈奏,矩辄以闻陛下恐非导德齐礼之义C每遇人尽礼,皆得其欢心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D矩无所谏诤,但悦媚取容而已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

13、。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裴矩自幼而孤,在伯父身边长人,由于博学而很早闻名。隋文帝、炀帝都十分赏识他。委以要职;炀帝更因他熟悉西域风土民情,经常向他咨询西方之事。B裴矩工于心计,投炀帝之所好,为向戎狄夸耀强盛,建议作奇技、杂戏于洛邑,又热情款待笼络其心,尽管“夷人有识者”对此不以为然,但常深得炀帝欢心。C义兵入关之后,裴矩向炀帝献计,主张当即平定,以免错失良机:又见天下将乱,为全身远祸计,对人尽皆礼遇,对炀帝更是“无所谏诤” , “但悦媚取容而已” 。D唐太宗是开明的君王,但难免有失误,他先以行贿试探,后又欲诛受贿之人,裴矩直言谏劝,认为是陷入以罪,不合礼义

14、,使唐太宗收回成命,并受到高度赞扬。第 II 卷(共 114 分)四、 (24 分)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第一句出自选文,第二、三句出自课本) (10 分)(1)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3 分)(2)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 ) (3 分)(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寡人之于国也 ) (4 分)14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8 分)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两。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1)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具体说明。 (3 分)(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

15、端。 ”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5 分)- 5 -15补写下面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 3 个小题) (6 分)(1)牢骚太盛防肠断, 。 (毛泽东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青鸟不传云外信, 。 (李璟浣溪纱 )(2) ,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依依墟里烟。 (陶渊明归园田居 )(3)舞幽壑之潜蛟, 。 (苏轼赤壁赋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艰难苦恨繁霜鬓, 。 (杜甫 登高 )此情可待成追忆, 。 (李商隐琴瑟 )五、 (12 分)16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语。 ( 4 分)从甲骨文到草书、行书的各种书法艺术,间接地反映了现实某些方面的属性,将具体的形式集中概括为抽象的意象,通过视觉来启发人们的想象力,调动人们的情感,使人们从意象中体味到其间所蕴含的美。这也是一些讲书法的文章里常说的“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