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与艺术、生活、文化之间的关系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404579 上传时间:2017-11-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8.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数学与艺术、生活、文化之间的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浅谈数学与艺术、生活、文化之间的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浅谈数学与艺术、生活、文化之间的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浅谈数学与艺术、生活、文化之间的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浅谈数学与艺术、生活、文化之间的关系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数学与艺术、生活、文化之间的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数学与艺术、生活、文化之间的关系(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数学与艺术、生活、文化之间的关系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班级:工商 111 班姓名:安维祥学号:115020101 数学与艺术、生活、文化之间的关系经济管理学院 工商 111 班 安维祥 1150201101一、摘要:数学在人类历史中的地位绝不亚于语言、艺术和宗教,今天数学正对科学和社会产生着翻天覆地的影响。数学到底为什么这么重要呢?因为她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她是科学的语言,她是思维的工具她是一种思想方法,她是理性的艺术。2、关键词:数学、艺术、生活、文化3、引言:如果欧几里德(几何)不能激起你年轻的热情,那么你就不会成为一个科学思想家(爱因斯坦)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

2、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培根) 。现代科学技术不管哪一部门都离不开数学,离不开数学科学的一门或几门学科(钱学森) 。数学的统一性及简单性都是极为重要的。因为数学的目的,就是用简单而基本的词汇去尽可能地解释世界。归根结底,数学仍然是人类的活动,而不是计算机的程序4、正文:1、数学有联系的艺术作品还有很多。比如美术中的透视问题。15 世纪时,西方的艺术家们认识到透视问题线条或色彩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空间的的问题,必须借助几何学才能解决。他们坚定不移地信奉数学设计的信念:数学是探索自然界的最有效的方法,而且终极真理宇宙的设计表达方式就是数学的形式。诚如达芬

3、奇曾论证的那样,绘画艺术在文艺复兴时期已成了一门科学与知识,数学的思想,方法和精神对于绘画来说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艺复兴的绘画艺术,得力于数学精神及其理性主义影响;得力于数学的方法和几何学及希腊数学著作,使画家们开始研究精确的“人体比例”和数学透视系统。在数学与艺术的结合中,不得不说到泰斗:达芬奇。他曾一再指出:“能够真正欣赏我作品的人,没有一个人不是数学家。 ”他将美感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上。他得出了人体比例的两个基本方面:人体各部分和身高成简单的整数比,各部分之间也成简单的整数比;人体可以形成极为对称的几何图形,如脸型可构成正方形,叉开的双腿成等边三角形,伸展的四肢邢成的

4、则是最完美的几何图形圆,即伸开的四肢的四个顶点在同一个圆上。 更细致一点,叉开的双腿使身高降低 1/14,分举两手使中指端与头顶齐平,则肚脐眼恰是伸展的四肢端点的外接圆的圆心,而双腿与底面恰好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从下巴到天灵盖为身高的八分之一,从胸部顶端到天灵盖为身高的四分之一,两者宽度为身高的四分之一。以上可以看出数学与艺术之间的关系,艺术把数学当成一种工具,但是数学也许是把艺术当成表现它自然科学的平台。在习惯上人们把数学与艺术视作彼此对立,互不相容的两门绝然不同的学问。实际上,这仅看到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它们之间还存在着深刻的内在联系。数学对艺术有作用,反过来,艺术对数学也有作用。人类

5、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同时,对数学、艺术、文学等等都有逐渐深刻的了解。数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与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都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使数学披上了神秘的面纱,而艺术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造就了人类自身的审美观念和创造意识。数学与艺术,从思维方式来看,数学思维方法突出特点在于,将客观现实中事物从量的侧面,通过人的头脑抽象为数学概念,借助数学概念进行推理活动,因而要求概念具有确切性、简明性和一义性;而艺术思维方式突出特点在于,借助人脑中的主观印象或表象或意象进行思维,因而具有相对的人文性、具体性和感性化。艺术与数学相互融合,无论是数学还是艺术都要在一定世界观的指导下,经历

6、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都能达到对事物的本质认识和实际改造。他们都是采用各自特定的符号表述自然,刻画社会,揭示心灵,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育一代代的新人。我不是学数学的,我是用一些数学与艺术结合的作品谈论到数学与艺术的关系,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数学这个自然科学的基础,不仅与艺术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它不知涉及到艺术,在所有领域都有它的身影。 2、再说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每时每刻都离不开数学。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从生活的源头汲取活水,让数学问

7、题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而让学生体会:“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 ”既然如此,那么如何才能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真正让学生喜欢上这充满生命活力的数学课堂呢?(1)结合生活实际,培养数学意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把学数学和生活体验结合起来,不仅生动、深刻,而且进行了人文教育。学习了长度单位,让学生思考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长度单位;学习了圆的知识后,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车轮的形状是圆的?学习认识圆柱后,让学生思考植物的根为什么是圆柱形的?你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学生自然会列举在生活中所见到的,自然会明白哦原来是这样。在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让他们知道每天吃多少米、用多少水、耗多少电

8、都要进行计算。这样通过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广泛运用,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用数学头脑想问题,增强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面对生活实际问题时,学生能主动地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能主动地寻找其背景,并探求其应用价值。例如:教学“百分率 ”这一内容,课前让学生进行调查,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百分数?学生收集了大量的资料:衣物成分含棉量、某种酒的酒精度数、喝的牛奶、饮料中的各种配置成分等。使他们真正明白生活中的吃、穿、用、行都离不开数学,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并且由于兴趣使然,一些学生通过上网查阅或请教父母,了解了其中的意义及在生活中怎样应用。这

9、些是他们对生活知识的收集和提炼。学生结合课前收集的信息和老师提出的问题积极投入到探究知识的过程中,直接切入本课知识重点。(2)把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例如,教学“圆柱的表面积 ”一课时,特作一顶厨师帽或台灯灯罩需要多少材料?分组让学生尝试特作,这种活动与学生自身生活相结合,可以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在学生的特作和计算中,自然将实际问题转化数学问题 ,将数学纳入生活,又将生活再现于课堂。再如,春游之前,让学生解决问题:学校组织五年级师生去某山庄春游,教师30人,学生300人。门票价格:成人每位30 元,学生每位10元;团体票50 人(含50 人)以上每人12 元。按照这种价格,我们怎样购

10、票最省钱?请大家设计一种你认为最好的购票方案。学生设计完后,教师和同学们一起将不同方案公布于众,进行比较选优;最后选出一种都认为最好、最省钱的方案。这种数学能力考查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科学理财的意识,又拓宽了知识面。(3)让学生经历、体验学习的过程,增强应用意识。现实世界的存在形式千姿百态,我们无法直接看到或读出它的数学表现或描述,而需要我们自己去描述去发现,只有从数学角度描述客观事物与现象,寻找其中于数学有关的因素。是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环节。例如,可以鼓励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描述与出租车有关的数学事实,诸如,车费与行驶的路程,等候时间、起步价有关,耗油重与行驶路程有关等等,除

11、了鼓励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与现象以外;教师还应努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尽可能的原始背景的数学材料,交由学生去抽象出其中的数学问题,并用数学语言加以描述。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在参与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使学生认识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又要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真正体会到数学的价值所在。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数学要应用于生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后,在运用的过程中,让学生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体验数学的价值,体会数学学习的快乐,从而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兴趣。因此当学生学习了数

12、学知识后,教师应及时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尝试用所学知识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总之,数学知识离不开生活,数学是生活的缩影。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积极地创造条件,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景来帮助学生学习,鼓励学生善于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养成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分析周围事物的习惯,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即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3、数学与文化业有着很大的关系。在当代社会,探讨数学与文化的关系问题,一般公众可能会有更多的陌生感和畏惧心理。因为现代数学的发展,毕竟远离了普通人的生活视野和经验,变得越来越抽象。如果不从人类文化的高度

13、来认识这个问题,很难激发起人们的兴趣。我们应该大声疾呼:“请注意,数学也是文化的一部分。 ”数学首先是一种科学的语言和工具,也是“ 科学革命的旗帜” 。理解第一点似乎不难,因为这差不多已融入现代人关于数学的模糊的认识中;但理解第二点,则需要对近现代科学史有一定的了解。数学可以自我反思、自我完善。数学发展的历史,就是在不断探索中逐步完善的历史。很多概念从无到有,许多方法从旧到新。到了现代,数学更对自己的科学体系进行了一系列反思。数学对其他人类文化和对人类精神生活的影响。首先肯定数学对其他学科的支持作用,赞美“数学是人类理性发展最高的成就” ,然后从“促进了人的思想解放” 和“ 表达了一种探索精神

14、 ”两个方面阐述数学文化对人类进步的贡献。在西方,科学发展的历史,就是与宗教抗争的历史,就是反蒙昧、反专制的历史。在这中间,数学以它的确实和完美,起到了主要的作用,并最终逐出了在自然科学领域同样居于统治地位的上帝。促进人的思想解放,可以说是数学探索精神最值得骄傲的胜利。5、结论:M.克莱因说:“ 数学是人类最高超的智力成就,也是人类心灵最独特的创作。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扣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以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却能提供以上的一切。 ”这也就是数学独特的魅力所在。罗素曾经说过:“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它,则具有至高无上的美正像雕刻的美,是一种冷而严肃的美”从摆

15、石到结绳,从刻痕到算筹,每一个数的产生,无不有着神奇的历程;从黄金分割的和谐到自然界的完美比例,从圆的完美到用一条绳子圈出最大的地面,无不渗透着数学的博大精深。数学,不仅仅是抽象、枯燥、形式化,她的美是实实在在的,但长期被忽略,所以我们要采用合适的方式让学生去体会。校园数学节,为学生提供了平台,让学生充分地去观察、去寻找、去体会数学美,使学生数学的眼睛明亮了起来。数学教学的目的就在于帮助学生形成行动上的逻辑程序(思考、分析、抽象、简明、计划、演绎、推理、普遍化、具体化、应用、评判等) ,形成合理的思想及其表达的质量(秩序、精确、明了、简洁等) ,引起观察,形成空间和数目的概念,培养抽象领域里的直觉和想像,注意和关注的能力、毅力和有规则的努力之习惯,最后形成科学素养(客观、诚实、研究兴趣等等) 。这是作为一个现代人所受教育的一个基础部分,哪怕他今后从事非科学或非技术性的工作。畅游在数学、空间、概率以及密码的世界里,我们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数学绝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一门充满美感和魅力,并能让人沉迷其中的学科。六、参考文献:(德)沃尔夫冈布卢姆 文, (德)约阿基姆 克纳珀 图,徐侃 译 数学的魅力 、 数学是什么 、M.克莱因,李宏魁 译数学:确定性的丧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