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404545 上传时间:2017-11-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将小学语文教学分为三个学段:1-2 年级为“ 识字”学段、3-4 为“ 阅读” 学段、5-6 年级为“写作”学段。然而 语文教学是一个多方面教学内容有机统一的过程,以识字为重点的低年级学段,也不可能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完全排除在外。相反,低年级语文的阅读教学是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关键,一方面,低年级的阅读教学是促进和巩固识字教学的最重要手段;另一方面,低年级阅读教学是学生学习普通话、学习书面语言的重要途径,直接影响学生写作(写话)能力的形成。同时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也是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铺垫和前奏,直接影响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顺

2、利开展。下面就谈一谈本人在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些简单做法和思考:一、朗读技能的培养提起朗读这个词,可以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然而培养学生的朗读技能并不容易,非从低年级抓起不可。尤其要从一年级就开始培养,在一年级有一些学生几乎是从“零”开始的,他们 没有说过普通话,甚至有的学生口头表达还比较混乱(有的学生吐字不清晰)。对此,我们一定要有心理准备,对这部分学生要有一定的耐心,要在课内、课外 对他们进行一定的辅导,确保他们能够正确、比较流利的朗读课文。除了正确、流利的朗读,还需要学生读出感情,要有感情地朗读。要让学生读出课文的感情,教师首先要有丰富的感情,以带动学生的感情,让学生的情感投入到课

3、文中的情感中。此外,我们还可以借助多媒体视频、配乐朗读等多种手段创设一定的情景,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课文朗读中。二、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我们在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往往采用多读、反复朗读课文的教学方法。这无疑是必要的,但是在多读课文的同时也需要教师的点拨和指导。1、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一般来说,学生经过反复朗读课文,已经基本了解了课文的大致内容和意义,但学生仍需要教师进一步进行指导和点拨,使学生准确、到位的理解课文的内容。比如:在教学课文小小的船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两个问题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小小的船” 指的是什么?弯弯的月亮还像什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来指导学生,使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课

4、文内容。再如:在教学课文自己去吧时,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小鸭对妈妈说了什么话?鸭妈妈对小鸭说了什么话?小鹰对妈妈说了什么话?鹰妈妈对小鹰说了什么话?鸭妈妈对小鸭说了“ 自己去游吧” 后,结果怎么样?鹰妈妈对小鹰说 “自己去看吧”后,结果怎么样?假如鸭妈妈带小鸭去游泳,鹰妈妈带小鹰去山那边,那么小鸭会学会游泳吗?小鹰能学会飞翔吗?这说明了什么?如此,学生不但学会了在课文中如何准确识别人物的对话,而且学生也比较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和课文所表达的寓意,使学生真正读懂了课文。2、教给学生简单的学习方法。低年级的孩子虽然年龄小,但是也要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逐渐具备一些自学能力。比如在教学课

5、文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时,可以指导学生,将燕子妈妈和小燕子的几次对话用“_” 和“”画出来,以便 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文内容。再如在教学课文小熊住山洞时,可以指导学生分别画出春天、夏天、秋天、冬天森林中变化的词语,如此就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由于树木的存在,森林中的美丽,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思想主题。再比如在教学课文小壁虎借尾巴时,可以在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用问题引导学生:小壁虎都向谁借了尾巴,它借到尾巴了吗?带着问题学生就会更加用心地读课文,然后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从而理解课文内容。 还有在教学小伙伴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玛莎把背包丢了后,维加、安娜、安 东都是怎么说的、怎么做

6、的?你觉得谁做的对?为什么?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深入思考,从而明白只有真心帮助别人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3、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质疑能力。俗话说:“尽信 书,不如无书。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在学习中, 质疑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我们要在低年级就要让学生学会在学习中多问几个为什么。例如:在教学司马光这篇课文时,我们可以在让学生基本理解课文内容时,提出这样的问题:课文中司马光面对小伙伴落水沉着冷静,砸破水缸救出了小伙伴,但是同学们,有没有考虑过这样一件事:司马光砸破的缸应该怎么办呢?这口水缸是谁家的呢?如果这口缸不是司马光家的,他该不该向人家赔偿这口缸呢?如果这是他们自己家

7、的缸,他又该如何向父母解释这件事呢?父母又会如何对待这件事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这个问题?随着学生们的讨论,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一定会又上一个层次。同时,他们也学会了从事情的另外一个角度来思考问题。再如在教学课文乌鸦喝水时,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之后,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只要瓶子里有水,往瓶子里放石子,就一定能喝到水吗?然后教师可以拿出一个瓶子,在瓶子里少放一些水(大约整个瓶子三分之一的水),然后往瓶子里放石子,结果最后瓶子里的水都被石子压住了,水并没有上升到乌鸦可以喝到的位置。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为什么?然后教师再找一个瓶子放入比较多的水(超过整个瓶子一半的水),再重新做这个实验,然后让学生讨

8、论乌鸦能喝到水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如此一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就更深一步了。再比如说在教学兰兰过桥这篇课文时,可以在学生学完这一课时向他们提问:你觉得我们还可以造出什么样的桥?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讨论,通过讨论学生的思维开阔了,也培养了学生用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意识。如此随着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地引导,学生就会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的方面来思考问题, 这样学生就会逐渐具备比较初步的质疑能力。4、培养学生展示学习成果的能力。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把课文中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分角色朗读课文、把课文中的内容演一演,这样的教学内容比较多。但是作为农村小学的孩子往往比较胆怯、或者比较害羞, 这就需要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多鼓

9、励学生,从简单的分角色朗读课文开始训练学生,然后慢慢让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最后逐渐过渡到让学生尝试将课文内容演一演。同时教师应在这些教学内容的教学过程中,设计相应的评价手段,比如:在全班同学面前复述课文的孩子可以被评为“ 勇敢之星” 。敢于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演课文内容的同学可以评为“ 艺术之星” ,等等。如此一来学生就敢于 尝试,敢于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了。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促进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关键,本人认为在低年级教学中应该主要培养以下几个方面的阅读习惯:1、在阅读课文时标出自己不会读的地方、或不认识的字的习惯。低年级学生在学习中是比较盲目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他

10、们学会在读课文时标出自己不会读的地方或不会读的字。这样学生就会知道哪些地方自己读会了,哪些地方自己还没有读会,孩子们就会有一个比较明确的阅读学习目的。2、认真朗读的习惯。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我发现,有一部分学生的课本比较破旧,原因是他们在朗读时,注意力不集中,往往拿课本作为自己的“ 玩具”。针对这种情况,我们 并不能硬性强迫学生一定要在课堂上注意力高度集中地朗读课文。如果我们改变课文朗读的方式,比如可以进行配乐朗读,分角色朗读、朗读竞赛等,就能将孩子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课文的朗读上来,让他们认真朗读。3、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他人朗读的习惯。现在的孩子在课堂上关注的往往是自己,对别人不够关注,在朗读课文尤

11、其是指名朗读课文时,一部分孩子自己做自己的事,不能够认真倾听他人的朗读。对于这种情况,一方面老师要告诉学生倾听他人朗读是一种良好的品质,是尊重别人、尊重自己的表现,一方面也要让学生在别人朗读时有事可干,比如可以设计指名学生所朗读课文部分的相关问题,让学生边听同学读课文边思考。这样慢慢地学生就会养成认真倾听他人朗读的好习惯。4、培养学生带着问题阅读的习惯。低年级学生读课文,有时候纯粹是为了读而读,并没有其他的目的,为此教师应该在学生朗读时就对学生提出有关课文内容的一些问题,让 学生边阅读边思考。如此一来在阅读中既培养了学生解决相关的问题能力,学生也学会了用思考的方法去阅读,这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十分有益的。总之,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而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是一项十分系统的工作,本人也只是谈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思考,相信只要我们相信学生、尝试用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去指导低年级学生阅读,学生的 阅读能力和水平就一定会得到提高。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桥头镇毛家沟小学薛国龙2011 年 12 月 13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