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大学附属中学2014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404073 上传时间:2017-11-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0.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南昌大学附属中学2014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西省南昌大学附属中学2014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西省南昌大学附属中学2014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西省南昌大学附属中学2014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江西省南昌大学附属中学2014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南昌大学附属中学2014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南昌大学附属中学2014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教考资源信息网 http:/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1江西省南昌大学附属中学 2014 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第卷(共 36 分)一、 (18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脑髓(su) 晕(yn)船 吞没(m ) 兼收并蓄(x)B狩猎(shu) 频繁( fn) 载体(zi ) 大海捞针(lo)C凝聚(nng) 罪孽(ni) 藩篱(l) 归根结蒂(d)D赋予(y) 拮据( j) 撺(cun)掇 枯燥无味(zo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分量 辩别 锱铢必较 自鸣得意B洗炼 赏赉 眉眼颦蹙 绿草如荫C疏朗 绵密 遥思远怅 风彩动人D

2、玩索 飘零 轻鸢剪掠 居高临远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谁筑孤亭望瑶鹤,至今不见一归来。 ”这诗写给过去还是现在? 要问:为什么不见白鹤飞来呢?四十年沧海桑田,一切都在 。只是改变了不该改变的 ,这才 。A不禁 改变 东西 匪夷所思B难免 变迁 事物 难以想象C不禁 变迁 事情 不可思议D难免 改变 对象 难以琢磨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机遇”号火星车对一块火星岩的分析,科学家发现了硫酸盐等一些必须在有液态水存在的条件下才会形成的矿物质。B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发挥个人天赋的内在力量,使其经过锻炼,能人尽其才,在社会上赢得他应有的地位。C由于绘画画面的有

3、限性和绘画形象的固定性,对绘画表现更广大的生活空间、表现时间过程、表现心理活动和声音形象等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D这次活动的宗旨是以展现汉剧艺术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为目的,并以此推动地方文化建设,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5. 下列各句标点使用无误的一句是( )河南教考资源信息网 http:/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2A.“每年雪顿节期间我都会带着全家人过来看藏戏,人太多了,都得早点来占座。 ”62 岁的索朗扎西说, “过雪顿节不看藏戏就像过藏历年没吃古突一样(古突是藏族人过年时必须吃的食物,由人参果、萝卜等九种食材熬制的面食) 。 ” B在乡村住得久了,周围的鸡呀,鸭呀,牛呀,羊呀,还有山水、草木都给你

4、亲近感。CNBA 新赛季对一直以来争议较大的“走步”规则作出调整即 NBA 球员在行进、停止、传球或投篮之前允许持球走两步。D很白很亮的一堆洋钱!而且是他的 现在不见了!说是算被儿子拿去了罢,总还是忽忽不乐;说自己是虫豸罢,也还是忽忽不乐;他这回才有些感到失败的苦痛了。6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说:“青少年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书本知识。 ”(论语 )B张蕴华是高家的亲戚里面最美丽、最活泼的姑娘,是省立一女师三年级的走读生,在高

5、 家,人们都喜欢叫她“琴”。 (家 )C抄检大观园时,怡红院的丫头们无不战战兢兢、俯首贴耳,任人来搜查。袭人却出人意料,把自己的箱子往地上一倒,还顶撞了领头抄检者,以示反抗,这些充分表现出她对“主子们”的蔑视,决不向封建势力低头,敢于反抗的倔强性格。 (红楼梦 )D为了营救艾斯米拉达,流浪汉、乞丐们拼命攻打巴黎圣母院,但最终遭到国王的镇压,克洛潘倒下了,圣母院前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巴黎圣母院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79 题。 (每小题 3 分,共 9 分)古人说:“黡子在 颊则美,在颡则丑。 ”用它来比喻语境在语言运用中的作用,无疑是恰当的。复杂的语言世界里,没有什么绝对好或绝对 坏的

6、语言材料,适合 语境的,便是好的,反之,则是坏的。 “语言运用的好不好,恰当不恰当,其实是对语言环境而言的,脱离了特定的语言环 境,就很 难判断某个词、某句 话的优劣得失。 ”语境不仅是常规的语言材料、修辞手段 选择运用的重要标准,而且还是辨别语言的超常偏离正负优劣的主要依据。离开了特定的语境, 语言的超长 偏离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从论及其美丑,更无从判定其价值。王希杰先生把语言的规范形式称之为“零度形式” ,对零度的超越、突破、违背和反动的结果,便是它的“偏离形式”,这种偏离可以分为“正偏离”和“负偏离”。正偏离是一种艺术化的偏离,是语 用佳句,能大大提高 语言表达效果,增加审美功能

7、;负偏离则是一种不规范的语言,它造成语言的晦涩不通,同人们的文化和心理相矛盾。区分正偏离与负偏离的标准和原则是:是否自然?是否合情合理?换句话说,即是否符合语境?合乎上下文语境,合乎自然的、社会的、文化的、心理的等诸多因素制约河南教考资源信息网 http:/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3下的各种外显性或内隐性语境。合乎语境的,是正偏离;不合乎语境的,便是 负偏离。对于语言来说,语境就像是一块奇妙的调色板,它能使一些词语、句式突破社会 习惯和语法规范的制约,超越常规,而 获得一种崭新的意义,具有特殊的表达效果;也能使一些本是负偏离的语句转化为正偏离,实现语言的艺术化,获得特别的艺术魅力。例如,汉乐府上邪中

8、有这样几句诗:“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诗中所表述的五种自然现象,在现实生活中都是不存在的,而且是永远无法成为客观现实,因此,从自然科学物理学角度来说,它属于负偏离。但是,在此情此景此境中,面对自己心爱的人,不这么说,便不足以表达自己内心激烈的情感;不这样说,便无法表示自己心意的坚决。它是人物内心世界巨大激情突然喷发的特殊产物。它是以美表真,表心理感受之真,精神之真,情感之真。 “它不取决于外在信息的真实,而在于内心信息的真诚。内心真诚超越了外在的真实,这是一种情感强化的结果。 ”在此前提下,这种偏离常规的语言表现形式显示出了异

9、乎寻常的合情合理,于是迈入了正偏离的范畴。我们认为,这种对语言的规范所作出的创新,只要它是符合语言表达的题旨情境,切合特定的语境,在具体的上下文中是得体、和谐,并且具有常规表达形式所不可能达到的修辞效果的,那么就应该充分肯定它。7下面是有关“语言偏离” 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语言的偏离是一种对语言规范的创新,在特定语境下,成功的语言创新常常能起到语言的“零度形式”所不可能达到的修辞效果。B. 语境是判断语言的超常偏离的主要依据,离开了语境,语言的偏离就无从谈起。C. 语言的偏离有正偏离和负偏离之分,正偏离是一种成功的偏离,是语言运用上的佳作。D. 负偏离和正偏离一样,都属于

10、一种不规范的语言运用,但负偏离只能成为语言运用上的下品。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在复杂的语言世界里,语言材料无所谓绝对的好或坏,只要是符合语境的,就是好的。B. 区分正偏离和负偏离只要看是否合乎上下文语境,合乎的就是正偏离,不合乎的就是负偏离。C. 语言的偏离常常超越外在信息的真实,而听从于内心信息的真诚,它是人物内心世界巨大激情突然喷发的特殊产物。D .语境能使一些词语、句式突破社会习惯和语法规范的制约,超越常规,从而获得崭新的意义,达成特殊的表达效果。9下列各句中不能作为“语言的偏离”的例证的一项是( )A.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 (杜牧 阿房宫赋 )河南教考资源信息

11、网 http:/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4B.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玉楼春 )C.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D.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2 题。 (每小题 3 分,共 9 分)至邺, 矫魏王令代晋鄙。晋鄙合符,疑之,举手视公子曰:“今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国之重任,今单车 来代之,何如哉?”欲无听。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公子遂将晋鄙军。勒兵下令 军中曰:“父子俱在军中,父归;兄弟俱在军中,兄 归;独子无兄弟,归养。” 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赵王及平原

12、君自迎公子于界,平原君负 韊矢为公子先引。 赵王再拜曰:“自古贤人未有及公子者也。”当此之 时 ,平原君不敢自比于人。公子与侯生决,至军,侯生果北乡自刭。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矫杀晋鄙,公子亦自知也。已却秦存 赵,使将将其军归魏,而公子独与客留赵。赵孝成王德公子之矫夺晋鄙兵而存赵,乃与平原君 计,以五城封公子。公子闻之,意骄矜而有自功之色。客有 说公子曰:“物有不可忘,或有不可不忘。夫人有德于公子,公子不可忘也;公子有德于人,愿公子忘之也。且矫魏王令,夺晋鄙兵以救赵,于赵则有功矣,于魏则未为忠臣也。公子乃自骄而功之,窃为公子不取也。”于是公子立自责,似若无所容者。赵王扫除自迎,执主人之礼,引公

13、子就西阶。公子 侧行辞让,从东阶上。自言罪 过,以 负于魏,无功于赵。赵王侍酒至暮,口不忍献五城,以公子退让也。公子竟留赵。赵王以鄗为公子 汤沐邑,魏亦复以信陵奉公子。公子留赵。高祖始微少时,数闻公子贤。及即天子位,每过大梁,常祠公子。高祖十二年,从击黥布还,为公子置守冢五家,世世岁以四时奉祠公子。太史公曰:吾过大梁之墟,求问其所谓夷门。夷 门者,城之东门也。天下诸公子亦有喜士者矣,然信陵君之接岩穴隐者,不耻下交,有以也。名冠诸侯,不虚耳。高祖每过之而令民奉祠不绝也。 (节选自史记 魏公子列传)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 矫:假托B勒兵下令军中曰

14、勒:约束C赵王扫除自迎 除:台阶D高祖始微少时 微:稍微11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平原君负韊矢为公子先引 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 B公子与侯生决 彼与彼年相若也河南教考资源信息网 http:/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5C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 夫晋,何厌之有 D世世岁以四时奉祠公子 策之不以其道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子礼贤下士,士人竭尽智慧与忠诚。退秦救赵后,公子有骄傲之色,门客竭诚劝谏;侯生也用诀别后北向自杀的方式报答他的知遇之恩。B晋鄙是一位持重谨慎的将军,出于国家利益考虑,怀疑公子的命令,想不听从,从而被杀。魏王对此非常生气,取消了公子的封地。C赵王亲自到边界迎接魏公子,与平原君计议用五城封公子,并把鄗封给公子作汤沐邑,足见他非常感激公子。D高祖非常尊重公子,命令五户百姓世代为公子守墓。司马迁也亲自探访大梁夷门旧址,感慨公子礼贤下士并非虚名。第 II 卷(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