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三期中化学试卷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404036 上传时间:2017-11-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38.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高三期中化学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1年高三期中化学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1年高三期中化学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1年高三期中化学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1年高三期中化学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高三期中化学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高三期中化学试卷(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师大附中高三年级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命题人:徐健 审题人:陈出新 2011.11可能用到的原子量:N:14 H:1 O:16 C:12Ca:40 Cl:35.5 Cu:64 Fe:56 S:32第 I 卷(共 48 分)一 、 选 择 题 : ( 每 小 题 3 分 , 16 小 题 共 48 分 每 小 题 只 有 一 个 选 项 正 确 ) 1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同位素 : 1H、D +、T 2B电解质 : H2O、CH 3COOH、NH 4HCO3C胶体:饱和氯化铁溶液、淀粉溶液、牛奶D硅酸盐产品:水晶、水泥、陶瓷2短周期元素 W、X 、Y 和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 W 是制

2、备一种高效电池的重要材料,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 2 倍,元素 Y 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Z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 2 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元素 W、X 的氯化物中,各原子不是均满足 8 电子的稳定结构B元素 X 与氢形成的原子比为 1:1 的化合物有 1 种C元素 Y 的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或 盐酸反应均有氢气生成D元素 Z 可与元素 X 形成共价化合物 XZ23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固体的热稳定性:Na 2CO3CaCO 3NaHCO 3B微粒半径:Fe(OH) 3胶粒K +C1 -Na +C电离出氢离子的能力:CH 3COOHC 2H5OHH 2

3、OD氢化物的沸点:H 2SeH 2SH 2O4将按等物质的量的 SO2和 Cl2混合后的气体溶解于适量的蒸馏水中,再滴入含有品红和Ba(NO3)2的混合溶液,则发生的实验现象是()红色溶液很快褪色 红色溶液不褪色 有白色沉淀生成 溶液仍然透明A仅和 B仅和 C仅和 D仅和 5X、Y、Z、W 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则 X、W 可能是()CO 2 AlCl 3、 NaOH NaOH、CO 2 S、O 2ABCD6海洋中有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药物和水产资源等(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第步中除去粗盐中的 S042-、Ca 2+、Mg 2+、Fe 3+等杂质,加入的药品顺序为:Na

4、2C03溶液NaOH 溶液BaCl 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B第步中结晶出的 MgCl26H20 可在空气中受热分解制无水 MgCl2C在第步中溴元素均被氧化D大量的氮、磷废水排入海洋 ,易引发赤潮7下列反应中,相关示意图像错误的是()8完全沉淀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NaCl、MgCl 2、AlCl 3溶液中的 Cl,消耗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AgNO3溶液的体积比为 3:2:1,则上述溶液的体积比为()A1:1:1 B3:2:1 C6:3:2 D9:3:19下列各组离子在碱性条件下能大量共存,而在强酸性条件下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 )AMg 2+、Na +、SO 42-、Cl BK +、CO 32-、Cl

5、 、NO 3CNa +、K +、NO 3、SO 32 DNH 4+、Na +、SO 42-、NO 310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Ba(OH) 2与 KAl(SO4)212H2O 溶液混合生成沉淀质量最大:2Ba2 +4OH +Al3 +2SO42 =2BaSO4+AlO2- +2H2OBFe(OH) 3溶于氢碘酸:Fe(OH) 3+3H+=Fe3 +3H2OCH 218O 中投入 Na2O2固体:2H 218O+2O22 =4OH +18O2DCuCl 2溶液中加入 NaHS 溶液:Cu 2 +2HS +2H2O=Cu(OH)2+2H2S11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碘化钾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溶

6、液的颜色则由蓝色变为深黄色,经分析证明白色沉淀是碘化亚铜.则能正确表示这个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Cu 2 3I =CuII 2 BCu 2 2I =Cu I 2C2Cu 2 2I =2Cu I 2 D2Cu 2 4I =2CuII 2+W Y +WX Z+W12已知氯化铁溶液能与碘化钾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氯化钾和碘单质.某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FeBr2、FeI 2,若向该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 KSCN 溶液,结果溶液变成血红色,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原溶液中的 Br-一定被氧化通入氯气后原溶液中的 Fe2+一定被氧化;不能确定通入氯气之后的溶液中是否存在 Fe

7、2+;若取少量所得溶液,再加入 CCl4,振荡、静置,向上层溶液中加入足量的 AgNO3溶液,只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的 Fe2+、Br -、I -均被完全氧化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13相同物质的量的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充分吸收同状况的 SO2,吸收体积最大的是()A高锰酸钾(H +) B碳酸钠 C溴 D氢氧化钡14将 1mol/L硝酸溶液逐滴加入某合金(仅含铜、铁)中,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假设 NO是唯一的还原产物)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金属有剩余,则剩余金属一定含 Cu .B若硝酸溶液体积为 100ml,反应后金属有剩余,则可计算产生 NO 的物质的量.C若金属恰好全部溶解后

8、,再加硝酸溶液仍能产生 NO.D若金属全部溶解,则溶液中一定含 Fe3+、Cu 2+.15把 一 块 镁 铝 合 金 投 入 到 1 molL 1 盐 酸 中 , 待 合 金 完 全 溶 解 后 , 再 往 溶 液 里 加 入 1 molL 1 NaOH 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加入 NaOH 溶液体积变化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盐酸的体积为 80 mLBa 的取值范围为 0 I,氧化性IO3 I2 .在含 3 mol NaHSO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 KIO3溶液.加入 KIO3和析出 I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反应过程中的 氧化产物均为

9、 SO3Ba 点时剩余 NaHSO3的物质的量为 1.8 molCc 点时的还原产物可能是 KI 或 NaID当溶液中 I与 I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1 时,加入的 KIO3为 1.2mol第卷(52 分)二、非选择题(52 分)17 (10 分) (1)纳米材料二氧化钛(TIO 2)可做优良的催化剂.据报道:“生态马路”是在铺设时加入一定量的 TiO2, TiO2受太阳光照射后,产生的电子被空气或水中的氧获得,生成 H2O2,其过程大致如下:B 中破坏的是_ (填“极性共价键”或“非极性共价键”).H 2O2能清除路面空气中的 等,其主要是利用了 H 2O2的作用是_ (填“氧化性”或“还

10、原性”).(2)某固体混合物中含有 Na+、K +、Mg 2+和 Cl-、Br -五种微粒.I欲将钠、钾、镁三元素大致分离开来,并将氯、溴两元素大致分离开来,有以下方法和操作步骤可供选择(其中有的步骤可选两次).溶于水制成稀溶液;溶于水制成浓溶液;通入足量 CO2;加入足量氯水;通入足量氨气; 过滤; 用四氯化碳萃取.选取最合理的方法和步骤:(按顺序先后填写编号) .II分离后剩余的水溶液中所含的主要物质是 .III在上述分离过程中分离出一种化合物晶体.欲得到干燥的该化合物固体,有两种方法可供选择:.加热蒸发掉水分;.将过滤得到的固体物质自然风干.正确的方法应选择_.18.(8 分)硬质玻璃管

11、是化学实验中经常使用的一种仪器,分析下列实验(固定装置略)并回答:进行微量实验:如图所示,将浓硫酸滴入 装有Na2SO3固体 的培养皿一段时间后,ABc 三个棉球变化如下表.请完成下列表格:19 (10 分)已知物质 M 由 属于同一周期的 XY 两种短周期元素组成,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一半,Y 元素最高正价与它的负价代数和为 6.M 与其他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部分产物已略去):(1)已 知元素 Z 与Y 是棉球 棉球上滴加试剂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a _ 棉球变白,微热 后又恢复红色 解释:_结论:该气体具有漂白性.b 含酚酞的 NaOH 溶液 棉球变为白色 离子方程式:_

12、c 淀粉和 I2的混合溶液 棉球变为白色 结论:该气体具有_.20080927浓 硫 酸 培 养 皿 棉 球 c红 色 红 色 蓝 色亚 硫 酸 钠 固 体 尾 气 吸 收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短周期元素,那么 Z 与 Y 分别与氢形成的氢化物中沸点较高的是 (填化学式) ;(2)若 A 是一种常见的酸性氧化物,且可用于制造玻璃,则 E 溶液与 F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若 A 是与 X、Y 同周期元素的一种常见金属单质,且 A 与 B 溶液能够反应,则其化学方程式是: ;(4)若 A 是一种常见的化肥,相对分子质量为 79,且 E 与 F 生成 G 时有白烟产生,则A 的化学式 ;(

13、5)若 A 是一种溶液,只可能含有 H+NH 4+、 Mg2+、Fe 3+、Al 3+、CO 32、SO 42 中的某些离子,当向该溶液中加入 B 溶液时发现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 B 溶液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由此可知,该溶液中肯定含有的离子符号(微粒次序按摩尔质量从小到大)及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20 (10 分)照相用的废定影液中含有 Na、Ag(S 2O3)23 、Br 等离子.某研究性学习 小组拟通过下列实验程序,对某照相公司的废 定影液进行实验处理,回收其中的银和溴.(已知:4H +2 Ag(S2O3)23 = Ag2S+3S+3SO2+SO42 +2H2O)(1)操作的名称是 ;操作需要的主要玻璃仪器有 .(2)加入锌粉的目的是将少量溴化银中的银还原出来,该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3)液体 B 中除含有 Br ,还有 SO42 ,检验溶液中存在 SO42 的操作是 .(4)步骤实验操作时,也常采用加入适量硝酸钾加盖后再灼热的方法,推测加硝酸钾的目的可能是 .(5)上述回收银的流程中,从绿色化学的要求看,存在的不足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