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北四市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403952 上传时间:2017-11-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0.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苏北四市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苏省苏北四市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苏省苏北四市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江苏省苏北四市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江苏省苏北四市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苏北四市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苏北四市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徐、淮、连、宿四市 2011 届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试卷2011-3-31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 分) ( )A.内讧/一哄而散 裨益/纵横捭阖 橘子/波诡云谲B.辟邪/开天辟地 商贾/余勇可贾 蹊跷/独辟蹊径C.泄露/崭露头角 勾当/长歌当哭 脊椎/椎心泣血D.拙劣/咄咄怪事 佚事/卷帙浩繁 赝品/义愤填膺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 分) ( )A.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伟大的祖国发生了石破天惊的变化。身为炎黄子孙,我们真切地感受着这些变化,并常常为之振奋。B.关于房租上涨的问题,出租者和租房者的看法模棱两可,社会上也

2、议论纷纷,住建部负责人则认为还是由供求矛盾引起的。C.本次展览涵盖京津画派李可染、海派吴昌硕等五大画派“掌门人”以及诸名家的作品,幅幅水墨淋漓,气象万千,美不胜收。D.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方渔政执法船依法在本国管辖海域进行正常巡航,这是无可厚非的。阅读下面一段话,找出“神马都是浮云”这句网络语流行原因的三个关键词语。 (4 分)“神马都是浮云”是“什么都是浮云”的谐音,意思是什么都不值得一提。 “浮云”一词出自论语 ,后来指虚无缥缈,转瞬即逝的事物。这句流行语看起来“很调侃” ,又是当下人们的某种精神写照,有一种无从把握甚至陷入绝望的感觉,还透着点儿超然和豁达。根据要求

3、完成下面的题目。 (5 分)“编者按”是各类新闻传播媒介的编者对新闻或文稿所加的评论、批注、建议或说明性文字,常常在文章或消息的前面。新春刚过,某杂志社决定将征集到的以“关于春节的温暖记忆”为主题的稿件汇编成一期专刊。请你以编者的身份为这期专刊写一个 80 字左右的“编者按” ,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二、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5-8 题。 田间先生墓表先生姓钱氏,讳澄之,字饮光,苞大父行也。苞未冠,先君子携持应试于皖,反,过枞阳,宿家仆草舍中。晨光始通,先生扶杖叩门而入。先君子惊。问曰:“闻君二子皆吾辈人,欲一观所祈向,恐交臂而失之耳。 ”先君子呼余出拜,先生答拜,先君子

4、跪而相支柱,为不宁者久之。自是,先生游吴越,必维舟江干,招余兄弟晤语连夕乃去。 先生生明季世。弱冠时,有御史某,逆阉余党也,巡按至皖,盛威仪,谒孔子庙,观者如堵。诸生方出迎,先生忽前,扳车而揽其帷,众莫知所为。御史大骇,命停车,而溲溺已溅其衣矣。先生徐正衣冠,植立,昌言以诋之。驺从百人,皆相视莫敢动,而御史方自幸脱于逆案,惧其声之著也,漫以为病颠而舍之。先生由是名闻四方。 当是时,几社、复社始兴。先生与陈卧子、夏彝仲交最善,遂为“云龙社”以联吴淞,冀接武于东林。先生形貌伟然,以经济自负,常思冒危难以立功名。及归自闽中,遂杜足田间,治诸经,课耕以自给,年八十有二而终。所著田间诗学及文集行于世。

5、先君子闲居,每好言诸前辈志节之盛,以示苞兄弟。然所及见,惟先生及黄冈二杜公耳。杜公流寓金陵,朝夕至吾家,教以屏俗学,专治经书、古文,与先生所勖,不约而同。尔时虽心慕焉,而未之能笃信也,及先兄翻然有志于斯,而诸公皆殁,每恨独学无所取衷,而先兄复中道而弃余。每思父兄长老之言,未尝不自疚夙心之负也。 杜公之殁也,苞皆有述焉,而先生之世嗣,远隔旧乡,平生潜德隐行,无从而得之,而今不肖之躯,亦老死无日矣。乃姑志其大略,俾兄子道希以告于先生之墓,力能镌之,必终碣焉。乾隆二年十有二月望前五日,后学方苞表。(选自方苞姚鼐集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谒孔子庙,观者如堵 堵:

6、墙壁B.先生形貌伟然,以经济自负 经济:财力C.治诸经,课耕以自给 治:研究D.力能镌之,必终碣焉 碣:立碑下列各句中,全都能直接表现钱澄之“志节”的一组是(3 分) ( )晨光始通,先生扶杖叩门而入 先生徐正衣冠,植立,昌言以诋之驺从百人,皆相视莫敢动 遂为“云龙社”以联吴淞,冀接武于东林常思冒危难以立功名 平生潜德隐行,无从而得之A. B. C. D.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作者参加乡试返乡的途中,经过枞阳,借宿在仆人家的草屋中。为了见到作者兄弟,钱澄之天刚亮就拄着拐杖前来拜访。B.钱澄之为人刚直,曾经直言羞辱一位到安徽巡行考察的魏忠贤的余党,这

7、位御史担心钱澄之因此名声显扬,只好把他释放了。C.方苞父亲闲居在家时,常常说起前辈们的高风亮节。而方苞见到的只有钱先生和黄冈杜先生。方苞觉得他们对自己的教诲可谓不约而同。D.方苞仰慕钱澄之的美好的志向节操,晚年为钱澄之写了这篇墓表,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钱澄之的敬仰与怀恋之情。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必维舟江干,招余兄弟晤语连夕乃去。(3 分)尔时虽心慕焉,而未之能笃信也。(3 分) 乃姑志其大略,俾兄子道希以告于先生之墓。(4 分)三、古诗鉴赏(10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二月二日李商隐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8、。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注释】 此 诗作于诗人只身远赴四川梓州任幕府的第三年。 元亮井:陶渊明字元亮,这里用“元亮井”指代像陶渊明那 样的归隐生活。 亚 夫营:汉文帝大将周亚夫屯兵细柳营, 军纪严明;这里指代作者供 职的蜀中柳仲郢幕府。首联和颔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4 分)从“万里” 、 “三年”两个词中任选一个加以赏析。 (2 分)请结合全诗,简析作者感情变化的过程(4 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来吾道夫先路。 (屈原离骚 )水至清则无鱼, 。 (汉书东方朔传 )别有忧愁暗恨生, , ,

9、铁骑突出刀枪鸣。 (白居易琵琶行 )其西南诸峰, 。 ,琅琊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而不知其所止。 (苏轼赤壁赋 ) ,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论诗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 (20 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1-14 题。金色的飘落毛时安初冬的雨,淅淅沥沥地下了整整一夜。开始,轻轻拍着窗子。夜色中,圆圆的,一点一点,趴在窗玻璃上。被屋里的灯光照着,闪着黑黑的幽光。渐渐变成了无声的催眠,在玻璃上画出纵横交错图案。打湿了你一夜的睡梦。冬雨,就像家人围着红泥小火炉的闲话,伴着你。没有目的,漫长而亲切,带着些许的无聊和冗长。没想到,一夜的冬雨,竟像最伟大的艺术家,以

10、大地为画板创作了一张夺人心魄作品。铺天盖地金黄的落叶,在晨曦湿漉漉的微光中,层层叠叠,一直扑到了长街的尽头,铺到了很远很远高楼和大地交界的地方。是这条街特色的行道树,银杏树的落叶。银杏的落叶,不像白杨梧桐香樟的落叶,踩上去没有落叶枯萎沙沙的碎裂声。它的落叶很厚实,仍然还带着刚离开树干母体的生命汁液。童车推过去,就像踱步在一片委婉抒情的黄地毯上。它落叶的黄也是。同样的耀眼夺目,同样的感人肺腑,但它的金黄,不是梵高笔下向日葵燃烧得令你疯狂的金黄。而是一种比白重一些的淡金、淡黄。有种若有似无,丝丝入扣,丝丝缕缕,沁入你心灵,让你的灵魂为之轻轻颤动的情调。宝宝睁大了新生儿才有的雪山海子般清澈明亮的眸子

11、,眸子里也倒映着诗一般的金黄。宝宝来到这世界不久。他从来没有看到过天光下有这么多树叶在眼前这么灵动而壮观地飞扬过舞蹈过。他没法理解落叶的意义,但出于本能,他和所有的孩子一样,能听懂自然、生命和季节的语言。两只鼓鼓囊囊的小手像枝桠伸向蓝天,不断地比划着挥舞着。小嘴不停地“吼吼”地叫着,这是大自然慷慨馈赠给新生儿的无言的童话。还依稀记得,初春我们搬来不久,嫩嫩的新绿在和煦的春风和清脆的鸟鸣声中,与晨雾一起欢欣地爬上枝头的动人情景。一片片染着新生嫩绿的银杏叶儿,沿着细细的枝条争先恐后地向天空涌去,把青春的梦想涂满湛蓝湛蓝的天空。还清晰记得,盛夏银杏叶儿浓的化也化不开的深绿,一路高歌,沉甸甸地压满整条

12、大街。每到入夜时分,它们伴着温馨的街灯和漂浮在咖啡茶香的气息,彼此依偎,彼此摩挲。在月色星光下,用我们听不懂的语言,倾诉着夏日浪漫的情怀。没想到时间这么快地就让它们走完了一次生命的轮回。更让我惊愕的是,这生命的凋零竟会充满着如此恢宏壮观的诗意。风,时大时小。就在金黄落叶纷飞的瞬间,我闻到了不远处传来的熟悉的黄浦江的气息,听到了它粗狂而亲切的涛声。在这种冬日生命凋零的博大中,杜工部苍凉浑茫的吟诵“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穿越时空向我涌来。想到不久一场冬天的白雪将会彻底埋葬这一声声金色的叹息,一次次金色的飞舞和凋零,一阵忧伤袭上心来。不懂事的宝宝似乎并不认同我对生命的忧伤。他蹙着小鼻子

13、,一只眼眯缝着,一只眼圆瞪着,作者让你忍俊不住要笑出来的鬼脸。两只小手各握着一片妻递给他的银杏落叶。落叶就像两把精致的泥金折扇,熠熠闪亮。他不停地扇着晃着。一路上,就像两只快乐金蝴蝶在飞翔。似乎在和空中飘洒的落叶在比试着什么。小苹果般红扑扑的脸蛋上,写满了兴奋。这时,不知谁家窗口飘来婉转的程韵:去时陌上花如锦,今日楼头柳又新。挨过了就在眼前的残冬,再过二三个月,满眼的新绿重新会像放学的孩子涌出校门那样,争先恐后跃上蓝天。到那时,我们的宝宝也两岁多了,会满街蹒跚地走路了。我和妻推着宝宝,相视一笑,一路穿过随风飘下的落叶,还有孩子手中两只快乐的金蝴蝶(选自 2011 年 3 月 7 日新民晚报 ,

14、有删改)第二段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银杏叶飘落的景象的?这样描写的目的是什么?(4 分)本文用不少笔墨写外孙“宝宝” ,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 分) 按照要求,赏析本文的表现特色。 (6 分)第四段运用了什么叙述方法?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3 分)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第四段中划线句子进行赏析。 (3 分)请联系全文,探究文中蕴含了作者对“生命”的哪几层感悟?(6 分)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17 题。“文学城市”争议中被忽视的多数詹丹不久前,有关深圳在“全国文学城市”排名中“名列第四”的一则报道,引起了网民和媒体热议,许多人质疑提供排名结果的盛

15、大旗下 7 家网站的公正性和权威性,更对“怎么才算文学城市”的基本标准,发表不同看法。在不少人看来,排名在前的“文学城市” ,起码应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而这回南京、杭州居然排名在城市发展历史才 30 年的深圳之后,实在不可思议;而且这 30 年间,深圳并没有产生过一两个大作家,产生过在全国深具影响的文学大作,凭什么就成了“全国第四”?我无意否认城市发展中的历史文化积淀,也无意否认大作家和大作品的价值和意义。但我坚持认为,一座城市没有大作家,不等于没有文学影响力。深圳是全国最庞大的打工者集聚地之一,从中涌现出来的文学爱好者和参与文学写作者蔚为大观、闻名全国,其民间写作者人数堪称全国之最, 。他们的作品除了发表于报刊、网络,还有 1000 余家内部刊物为之提供阵地,各种文学社团和文学读书会活动也相当活跃。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