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2014届九年级下学期调研测试(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403916 上传时间:2017-11-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3.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2014届九年级下学期调研测试(中考二模)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2014届九年级下学期调研测试(中考二模)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2014届九年级下学期调研测试(中考二模)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2014届九年级下学期调研测试(中考二模)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2014届九年级下学期调研测试(中考二模)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2014届九年级下学期调研测试(中考二模)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2014届九年级下学期调研测试(中考二模)语文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洪泽县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九年级调研测试(二)语文 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2 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4 分)林子里弥漫着深沉的静寂和安详,苍松翠柏相印成趣。五彩斑斓的野花,遍地都是。林中鸟语,枝头蝉鸣,仿佛互相唱和,给人一种甜蜜的安泰与和平的感觉。来到这里,你烦燥的心情能够很快安定下来。欣赏这大自然的美景,你能领悟什么叫博大。给文段中加点汉字注音。翠柏 唱和 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改为 改为 2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画线句有语病,请逐一进行修改。 (可以调整语序,可以添加、删除 或更换词语等,但不得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思。 ) (4 分)随着“公车”的

2、发展,使常州永安自行车也越来越多地被镇江市民知晓。 “永安”作为一家生产电子锁的企业抓住绿色出行的机遇,进军公共自行车领域,并凭借在电子锁上的技术优势,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公车” ,实现了车辆的 24 小时通借通还。短短数年左右的时间, “永安”一跃成为公共自行车行业的“巨鳄” 。第句的修改: 第句的修改: 3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6 分)学习“鸟”的专题之后,语文老师准备上一节语文活动课,主题是“走进鸟世界,感受鸟文化” ,在这项活动中,你会担当不同角色。活动一:你是语文课代表。老师让你策划这节课,你准备 课上安排哪些活动?(至少两个内容)活动二:你是主持人。请你拟写开场白。活动三:你是欣

3、赏者。下面是诗经 燕燕中的一章,说说诗中“燕”这一意象的内涵。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指女子出嫁) ,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4诗、文名句填空。 (共 8分,每题 1 分。请注意:题为必答题;题为选答题,从中任选两题作答,若答两题以上,只批阅最前面的两道题。 )必答题: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居高声自远, 。 (虞世南蝉 )抽刀断水水更流, 。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 ,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 ,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选答题: , ,又何妨!(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 ,万紫千红

4、总是春。 (朱熹春日 )笔落惊风雨, 。 (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天若有情天若老, 。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二、阅读与理解(68 分)(一)阅读小石潭记 ,完成 58 题。 (18 分)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 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5、。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5解释加点字词在文中意义。 (4 分)乐: 可: 寥: 居: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 分)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凄神寒骨,悄怆幽邃。7第段与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中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两处写景,写法上有何异同?请结合文句加以分析。 (6 分)8有人说“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一句写得摇曳生姿。请你展开想象,至少用两种修辞,将这美景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不少于 60 字) 。 (4 分)(二)阅读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完成 912 题。 (17 分)对自己

6、的人生负责 (周国平)人活在世上,不免要 承担各种责任,小至对家庭、亲戚、朋友,对自己的职务,大至对国家和社会。这些责任多半是应该承担的。不过,我们不要忘记,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项根本的责任,便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每个人在世上都只有活一次的机会,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他重新活一次。如果这唯一的一次人生虚度了,也没有任何人能够真正安慰他。认识到 这一点 ,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怎么能不产生强烈的责任心呢?在某种意义上,人世间各种其他的责任都是可以分担或转让的,唯有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每个人都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一丝一毫都依靠不了别人。不止于此,我还要说,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一个人

7、唯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建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他才可能由之出发,自觉地选择和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正如歌德所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 ”因为这种爱,所以尽责本身就成了生命意义的一种实现,就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满足。相反,我不能想象,一个不 爱人生的人怎么会爱他人和爱事业,一个在人生中随波逐流的人怎么会坚定地负起生活中的责任。实际情况往往是,这样的人把尽责不是看作从外面加给他的负担而勉强承受,便是看作纯粹的付出而索求回报。一个不知对自己的人生负有什么责任的人,他甚至无法弄清他在世界上的责任是什么。有一位小姐向托尔斯泰请教,为了尽到对人类的责任,她应该做些什么。

8、托尔斯泰听了非常反感,由此想到:人们为之受苦的巨大灾难就在于没有自己的信念,却偏要做出按照某种信念生活的样子。当然,这样的信念只能是空洞的。这是一种情况。更常见的情况是,许多人对待责任确实是完全被动的,他们之所以把一些做法视为自己的责任,不是出于自觉的选择,而是由于习惯、时尚、舆论等原因。譬如说,有的人把偶然却又长期从事的某一职业当做了自己的责任,从不尝试去拥有真正适合自己本性的事业。有的人看见别人发财和挥霍,便觉得自己也有责任拼命挣钱花钱。有的人十分看重别人尤其上司对自己的评价,谨小慎微地为这种评价而活着。由于他们不曾认真地想过自己的人生使命究竟是什么,在责任问题上也就必然是盲目的了。所以,

9、我们活在世上,必须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一个人认清了他在这世界上要做的事情,并且在认真地做着这些事情,他就会获得一种内在的平静和充实。他知道自己的责任之所在, 因而关于责任的种种虚假观念都不能使他动摇了。我还相信,A 如果一个人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那么,在包括婚姻和家庭在内的一切社会关系上,他对自己的行为都会有一种负责的态度。B 如果一个社会是由这样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成员组成的,这个社会就必定是高质量的、有效率的社会。 (选自中华活页文选初三卷,2014.3)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从哪些方面论述中心论点的?(4 分)10第段加框处的“这一点”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4 分)11文章结尾

10、处 A、B 两句话能否调换位置?为什么?(5 分)12通读全文,你认为怎样做才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4 分)来源:学科网(三)阅读渐行渐远的村庄 ,完成 1316 题。 (16 分)渐行渐远的村庄(黄 辉)一个人的夜晚,我的思绪常常从村庄开始。茅草、镰刀、乌鸦和月亮,一叶瓦,半块砖,数缕轻薄的寒烟,几棵擎天的大树,那里栖满了我心灵的诗意。多年之后,当我在某一个城市的冬天的黄昏里独倚栏杆,眺望西北故乡的方向,我的睫毛被从故乡赶来的雪花打湿,我看见在高楼之间漫天的雪花间飞翔着孤独的鸟,它已找不到归程和穴巢,它将在这样一个充满寒冷的浓黑的夜晚里死去吗?在那生命将尽的一刻,它能梦

11、到母亲雪白且温暖的胸膛吗?我想起了在那个寒冷的冬天里,栖居在我家低矮的草房里的一群纯洁的鸽子。它们在我和父亲用木材点燃的温暖的火炉旁欢快地歌唱,它们落在我 和父亲的肩头,落在我的小妹妹伸开的小手掌上,没有寒冷和孤独,只有温暖和幸福。父亲打开那一坛母亲为他酿制的高梁老酒,醇香浓郁的酒味把我们熏醉,把雪白的鸽子熏醉,把我们的草房熏醉,把整个村庄的冬夜熏醉了。门外正飘着大雪,父亲从墙角抱了一捆干草要去马厩,开门的那一刻,我看见大雪瞬间把父亲覆盖了,把我们温暖的草 屋覆盖了,橘黄的灯光随着他的身影远去,跟着他拐进马棚,那儿隐约传来父亲和那一匹温驯的老马的窃窃私语。白鸽子睁大滴溜溜的圆眼睛看着门外像飞花

12、般飘落的雪片,想入非非。那是一群冬天里幸福的鸟,栖居在村庄里的鸟都是幸福的鸟,即便是一群乌鸦。它们一起在冬天晃眼的阳光下飞起飞落,舞蹈,鸣叫和欢宴;傍晚,当夜幕下沉,它们又一起喊叫着归巢。它们没有迷失和孤独。村边 的那一片树林,夜色已经来到,鸟们已经归巢,四周充满了如水的静谧和安详,在树林的上方,有星星和月亮。空气开始逐渐地冷下来,虫子们也停止了呜叫,只剩下泥土和树木的呼吸渐渐清晰,只剩下隐私和秘密充满柔情。树林旁的错落的房舍在银灰色的月辉下隐约可见,高高的屋脊上蹲着一两只眼光雪亮的猫头鹰,而檐下石台上满布青苔的小石洼里储满了上一场下的未干的雨水,白天里有鸡和鸟噘着小嘴来喝,到夜晚就都盛满了一

13、枚枚 晃动的水晶般的月亮。我的心灵已承受不起这样的 村庄上空的月亮。它是诗人心中纯洁的纤尘不染的蓝月亮, 它只能在诗歌里出现,只能在多年前的村庄夜晚的上方出现,只能在我的梦里和我的小妹的呓语中出现,它属于童年和梦,属于心灵和灵魂。史蒂文斯说:“月亮就折叠到大衣里了。 ”这让我想像在一个有月亮的村庄的夜晚,月辉是那么皎洁,我们在晚饭后信步到村边的树林旁散步,我们的孩子睡在家里,出来时,她告诉我们要把月亮带给她,然后,等我们回家,一轮月亮就折叠在我的大衣里抖落在她的小手里了。这样的孩子是幸福的,她可以看到乡村最纯洁和最完美的月亮,她有一颗童稚的心。当我背叛了村庄走进华灯闪烁的城市,在晚饭后漫步在人

14、流熙攘的广场上,我牵 着孩子的小手想在城市的上空指给她看哪是星星哪是月亮时,我失败了,我们的视力被刺眼的霓虹灯遮挡。我们的周围不再拥有寂静和月华,充满耳朵的是流 行的噪音和声嘶力竭的喊唱。我知道,当我在广场上能时时看到白色的大理石雕塑和五颇六色喷泉的时候,那一枚属于村庄的蓝月亮已渐行渐远。我知道也许我的这种言说带有某种矫情的成分,因为我现在已无法离开城市,但我的心灵承受的是背叛的煎熬和对那一轮出现在村边树林蓝月亮的无穷无尽的思念。我在那一个春天出走,母亲赶着她洁白的羊群把我送到村口,然后,我离开羊肠小道,走向城市的方向,母亲转身赶着她的羊群走进草原。她知道有一天她的儿子还会回到她的身边吗?村庄,这是一个怎样的概念?为何年龄愈大我愈对它魂牵梦绕?其实,许多个夜晚我都不敢触摸这样一个 烫手 的词语,它是我的灵魂和根。我的根扎在村庄里,扎在乡野的有一搭无一搭的狗吠声里,扎在飞满鸟群和有着如水般月亮的天空上。13 “我的思绪常 常从村庄开始” ,联系全文, “我”的思绪想到了村庄的哪些内容?请概括回答。 (4分)14你认为作者写第段有什么用意?(5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