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2014-2015学年度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403912 上传时间:2017-11-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26.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淮安市2014-2015学年度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苏省淮安市2014-2015学年度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苏省淮安市2014-2015学年度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江苏省淮安市2014-2015学年度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江苏省淮安市2014-2015学年度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淮安市2014-2015学年度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淮安市2014-2015学年度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12江苏省淮安市 20142015 学年度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语 文 试 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朱光潜 地告诉我们:一个人只爱好故事而不喜欢诗,文学趣味就会低下,在培养 的文学趣味方面,有趣的故事怎么能和有趣味的诗 ?A不胜其烦 纯净 一视同仁 B不厌其烦 纯正 相提并论C不厌其烦 纯净 相提并论 D不胜其烦 纯正 一视同仁2.下面是一首题为“秦淮晓渡”的绝句,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意境和谐、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潮长波平岸, 。一声孤棹响,残梦落清淮。A.乌啼月满街 B.月辉洒长街 C.莺啼花满枝 D.草青风低树3.下列

2、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3 分)A.今天的讲座,能够聆听诸位先贤的高论,茅塞顿开,获益匪浅。B.兹介绍我校傅岷同学前往贵公司参加社会实践,请予接洽为荷。C.迟暮之年,年华已逝,祝您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D.三年同窗,朝夕相处,今毕业在即,特赠小照一张,敬请笑纳!4.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由于只有一个人生,颓废者因此把它看作零,堕入悲观的深渊。 事实上,在一个热爱人生而又洞察人生真相的人心中,悲观、执著、超脱三种因素始终都存在着,没有一种会完全消失,智慧就存在于它们此消彼长的动态平衡之中。两者均未得智慧的真髓。人生既是零,又是全,是零和全的统一。

3、不过,这只是一种简化的描述。执迷者又因此把它看作全,激起占有的热望。智慧是在两者之间,确切地说,是包容了两者又超乎两者之上。用全否定零,以反抗虚无,又用零否定全,以约束贪欲,智慧仿佛走着这螺旋形的路。A. B. C. D.5阅读右边这幅漫画,对其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 分)A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注 意 事 项1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试卷满分为 160 分。凡选考历史科目的考生要做附加题 40 分,延时30 分钟。2答题前,请务必将县区、学校、姓名、考试号填写在试卷及答题纸上。 3请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按题号在答题纸上指定区域内作答;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考试

4、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 2 / 12B胸怀大志,不应计较鸡毛蒜皮的小事。C机会是均等的,但只青睐有准备的人。D脚踏实地方能成功,空谈只能误事。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 题。大义感人洪迈理义感人心,其究至于浃肌肤而沦骨髓,不过语言造次之间,初非有怪奇卓诡之事也。楚昭王遭吴阖庐之祸,国灭出亡,父老送之,王曰:“父老返矣,何患无君!”父老曰:“有君如是其贤也!”相与从之,或奔走赴秦,号哭请救,竟以复国。汉高祖入关,召诸县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凡吾所以来,为父兄除害,非有所侵暴,毋恐!”乃使人与秦吏行至县乡邑,告谕之,秦民大喜。已而项羽所

5、过残灭,民大失望。刘氏四百年基业定于是矣。唐明皇避禄山乱,至扶风,士卒颇怀去就,流言不逊,召入谕之曰:“朕托任失人,致逆胡乱常,须远避其锋。卿等仓卒从朕,不得别父母妻子,朕甚愧之。今听各还家,朕独与子弟入蜀,今日与卿等诀。归见父母及长安父老,为朕致意。”众皆哭曰:“死生从陛下。”自是流言遂息。贼围张巡于雍丘,大将劝巡降,巡设天子画像,帅将士朝之,人人皆泣。巡引六将于前,责以大义而斩之,士心益劝。河北四凶称王,李抱真使贾林说王武俊,托为天子之语,曰:“朕前事诚误,朋友失意,尚可谢,况朕为四海之主乎?”武俊即首唱从化。及奉天诏下,武俊遣使谓田悦曰:“天子方在隐忧,以德绥我,何得不悔过而归之?”王庭

6、凑盗据成德,韩愈宣慰,庭凑拔刃弦弓以逆。及馆,罗甲士于廷。愈为言安、史以来逆顺祸福之理,庭凑恐众心动,麾之使出,讫为藩臣。凡此数端,皆异代而同符也。国家靖康、建炎之难极矣,不闻有此,何邪?(选自容斋随笔,有删节)6.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其究至于浃肌肤而沦骨髓 浃:浸透 B. 帅将士朝之 帅:带领C. 朋友失意,尚可谢 谢:道歉D. 庭凑拔刃弦弓以逆 逆:反叛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 分)A. 竟以复国 微以自文于君亲B. 为父兄除害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C. 贼围张巡于雍丘 若亡郑有益于君D. 召入谕之曰 虽董之以严刑8. 把文中画线的句

7、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1) 巡引六将于前,责以大义而斩之,士心益劝。 3 / 12(2) 天子方在隐忧,以德绥我,何得不悔过而归之?9. 请简要概括文中“感人心”的“理义”的几种情形。(4 分)三、古诗词鉴赏(11 分)10.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听流人水调子王昌龄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夜 筝白居易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闇低容。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1)第一首诗的第三句“写岭色,兼写筝声” ,请对此简要说明。 (3 分)(2)简要概括第二首诗中“弹筝者”的形象特征。 (4 分)(3)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 (4 分

8、)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1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 所恶有甚于死者, 。(孟子鱼我所欲也)(2) , 鬓 微 霜 , 又 何 妨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4)廊腰缦回, ; 各 抱 地 势 , 钩 心 斗 角 。(杜牧阿房宫赋)(5) ,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6)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 (韩愈师说)(7) 独学而无友, 。(礼记学记)(8) 夫仁者, ,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 题。玉 殇霍达小院里清凉如水。前边琢玉坊的窗纸透着灯光,在“沙沙”的

9、磨玉声中,梁亦清手捧着郑和下西洋的宝船,正在加紧精雕细刻。合同期限迫在眉睫,蒲老板在等着他,沙蒙亨特先生在等着他,患难老妻和两个女儿在等着他,他自己也在等着这艘宝船竣工的时刻。他喘息一下,用粗糙的手掌抚摸着巍峨的宝船,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意。不容易呀,“马哈吉” 【注】 郑和,梁亦清陪着您一块儿闯过来了!他注视着器宇轩昂的郑和,注视着甲板上劈风斩浪的一个个人物,仿佛他也加入了那雄壮的行列。水凳儿又蹬起来,坨子又转起来,梁亦清屏弃一切杂念,重又投入专心致志的创作,在三保太监郑和那饱经风霜的眉宇之间做画龙点睛的镂刻。郑和,这位杰出的中国穆斯林, 4 / 12在他手执罗盘、眼望麦加,指挥着宝船与风浪搏

10、斗的时刻,一定是镇静沉着、胸怀坦荡的。梁亦清怀着崇高的敬意,紧紧盯着郑和那穿透万里云天冲破万顷碧波的眼睛,惟恐自己睫毛的一闪、心脏的一跳都会影响雕刻的精确,有损于那双眼睛的神采韩子奇一直守在旁边,目不转睛地领受师傅那精湛达到极致的技艺,这是他至高的艺术享受和外人无缘分享的殊荣。突然之间,他感到师傅的神色有些不大对头。宝船上,郑和的那双眼睛变得模糊了,仿佛郑和由于远途跋涉的劳累和风浪的颠簸而晕眩了,他要做片刻的歇息了?不,是梁亦清自己的眼睛眼睛怎么了?像一片薄云遮在面前,缭绕,飘动,他努力把眼睛睁大,再睁大,也无法清晰地看清近在眼前的郑和!梁亦清双脚停止了踏动踏板,微微闭了闭疲倦的眼睛,笑笑说:

11、“这活儿,越到画龙点睛的时候越费眼啦!”韩子奇默默地看看师傅的眼睛。那双眼睛,深深地陷在眼眶之中,上下眼睑重叠着刀刻一般的三四层纹路,眉毛和睫毛上被玉粉沾染,像冰雪中的树挂,像年代久远的古迹上的霉斑,几十年的琢玉生涯,师傅把自己琢成了一个苍老瘦硬的玉人!“师傅,您歇着吧,这活儿,明儿再接着做”“要记住, ”梁亦清歇息了片刻,似乎觉得眼睛从疲倦中得到了恢复,心境也更加平和、安定, “一个艺人,要把活儿当做自个儿的命,自个儿的心,把命和心都放在活儿上,这活儿做出来才是活的。历朝历代的能工巧匠,没有一个能活到今天,可他们琢出的玉器呢,不都一个个还活着吗?”坨子又转动起来,梁亦清此时完全忘却了自我,把

12、他的命、他的心都和宝船、和郑和融为一体了。那宝船上的风帆鼓涨起来,旌旗漫卷起来,舵工、水手呼喊起来,浑厚深远的号子和汹涌澎湃的风浪声在琢玉坊中震天撼地地响起来,三保太监郑和站在船头,魁伟的身躯随着风浪的颠簸而沉浮,双目炯炯望着前方,随时监视着前途中的不测风云突然,这一切都在刹那间停止了,梁亦清两手一松,身躯无力地倒了下去,压在由于惯性还在转动的坨子上“师傅!师傅!”韩子奇像在梦中看见了天塌地陷,灵魂都被惊飞了,他呼喊着扑倒在地,扶起四肢松软的师傅梁亦清在徒弟的怀抱中吃力地睁开了双眼。 “宝船,宝船!”他气力微弱地呼叫着。在这一瞬,他的眼睛是清亮的,炯炯有神,他在搜索那生命与心血化成的目标!当那

13、双眼睛接触到破碎的宝船时,他的一双晶亮的瞳孔立即像燃烧的流星,迸射出爆裂的光焰,随即熄灭了“啊!”梁亦清发出一声撕裂肺腑的惨叫,一口鲜血飞溅出来,染红了那雪白的宝船!(选自穆斯林的葬礼 ,有删改)【注】哈吉:伊斯兰教中专用以尊称前往伊斯兰教圣地麦加朝觐,并按教法规定履行了朝觐功课的穆斯林。郑和本姓马,故梁亦清尊称其为“马哈吉” 。12.梁亦清耗尽心力加紧雕琢“宝船”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4 分)13.分析小说中韩子奇这个人物的作用。(4 分) 5 / 1214.第段画线的文字描写宝船,请赏析其表达特色。(6 分)15.本文写了一个玉毁人亡的故事,请探究作者的情感取向。 (6 分)六、现代

14、文阅读(二)(18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 题。儒家与现代人生傅佩荣由孔子所奠基的儒家学说“究竟”有何主张?它对现代人还有指导作用吗?首先,它的历史际遇十分复杂,从西汉董仲舒倡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儒家就受到统治者的青睐与利用,扮演安定社会的主导思想。二千多年的专制政体可以用“阳儒阴法”一词来描述,表面打着儒家的招牌,内里采取法家的手段,一旦国家陷入困境,就把责任推给了儒家。在这种情况下,儒家的诠释,为了配合统治阶级的需要,形成僵化而封闭的教条,也就不足为怪了。于是,一般人对儒家的印象就异化为:重视群体和谐而忽略个体差异,讲究人情面子而忘了真诚坦荡,最后沦为不讲道理的三纲五常,

15、不分黑白的酱缸文化。其次,现代人生在西方文化主导及全球文化交融的大背景下,变得既丰富又复杂。我们身处其中,容易觉得忙碌、盲目而茫然。许多学者以“后现代主义”一词为其标签,意思是:没有任何观点可以免于被质疑与否定,由此形成价值中立或“只问事实不问价值”的现象。因此,如果我们能从儒学中找到“解药”,那将不但是我们之幸,也是全人类的福音。其实,孔子在重视群体和谐时,并未忽略个体的主体价值;若不谈行动者的主体,人生又如何可能建构真善美圣等价值呢?孔子主张“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认为实践人生理想的主动力量在于人。他心目中的人是不分阶级、族群与贫富差异的,推崇孔子为人文主义者,说他具有深刻的人道情怀,乃是合宜的判断。问题在于:孔子所谓的“人”,一般都被认定侧重于群体,譬如他的核心观念是“仁”,而“仁”字“从人从二”,自然不离人我之间的互动关系,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分辨:一方面,孔子对人的期许是:“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