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高级中学2014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403903 上传时间:2017-11-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72.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高级中学2014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高级中学2014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高级中学2014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高级中学2014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高级中学2014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高级中学2014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高级中学2014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高级中学 2014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 I 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20 分,时间 100 分钟。2、答第 I 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3、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4、第卷答在答卷纸上,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试号填写清楚。第 I 卷(选择题 共 84 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 56 题,每题 1.5 分,共 84 分)1(2

2、012北京海淀期中)孔子认为周礼是理想之制度,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这一思想提出的政治背景是 ( ) A 诸侯不满封号,纷纷改称“王” B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C 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 D王室衰微的迹象开始出现2 (2013临沂一模6)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以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也。 ”这实质上是主张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限制君权 C天下为主,君为客 D民为邦本3 (2013江苏无锡期末2)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相互诘难、批驳,某一学派代表人物在批评另一派别时曾提出“是无君也;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下列主张与提出者同一派别的

3、是( )A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B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C “天下兼相爱则治,相恶则乱。 ”D “爱臣太亲,必威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 ”4 (2013江苏徐州摸底2)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认为:“中国文化以周孔种其因,至秦汉收其果,几於有一成不变之观。 ”这里所指的“一成不变之观”是( )A宗法血缘关系 B君权神授思想 C儒家传统道德 D法家治国精髓5 (2013江苏盐城摸底1) 韩非子载:“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故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 ”由此可见,韩非认为“治天下”应重在依靠( )A人情

4、关系 B伦理道德 C法制建设 D礼乐秩序6 (2013江苏常州期末2) 礼记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其中多数篇章是孔子弟子的作品,其中写道:“君天下曰天子”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顺命中写道:“皇天右而子之,号称天子” 。以上两种对“天子”的说法( )A都具有浓厚的君主专制主义的色彩 B都反映了“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C都体现了“天子受命于天”的思想 D都反映了君主是最高统治者的思想7 (2013江苏常州期末3)有文写道“金者司徒(官吏)也。 ”“夫木者农业,农者民也,不顺如(而)叛,则命司徒诛其率正矣,故曰金胜木。 ”该文作者应该是( )A孟子 B荀子 C董仲舒 D朱熹8 (2013通、泰、扬、

5、宿二模2) “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 ”董仲舒的这一思想主张( )2A意在规劝皇帝实行仁政 B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C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D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9. (2013江苏连云港期末1) “执法之吏,不窥先圣之典;捂绅(有声望有地位的人)之儒,不通律令之要是以博陈其教吏服训雅,儒通文法,故能宽猛相济,刚柔自克也。 ”这一材料主张()A. 法儒皆黜 B. 崇法抑儒 C. 崇儒抑法 D. 法儒调和10宋明理学家大多倡导“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 “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 “成贤成圣”的境

6、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其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 培养社会责任感 维护社会稳定 禁绝个人欲望A B C D11 (2013江苏苏州调研3)朱熹说:“性即理也。当然之理,无有不善者。孟子之言性,指性之本而言。 ”朱熹的主张( )A否定孟子的伦理观 B与孟子的伦理观一脉相承C倾向荀子的伦理观 D在伦理观上自相矛盾14 (2013江苏扬州期末3)李贽在续焚书中说:“是余五十以前,真一犬也。因前犬吠形,亦随而吠之。若问以吠声之故,正好哑然自笑而已。 ”以下四句话中与该观点一致的是( )A “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 ”B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C “谓见有长短

7、则可,谓男子之见尽长,女子之见尽短,又岂可乎?”D “天下无一人不生知,无一物不生知,亦无一刻不生知。 ”15 (2013江苏南京、盐城三模3)朱熹曾解释过“存灭理,灭人欲”论:“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 ”明代李贽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由此可见,李贽的批判主要忽视了( )A时代背景的复杂性 B思想内容的辩证性C历史发展的曲折性 D人物评价的特殊性16 (2013江苏徐州、宿迁三模3)张载曾庄严宣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顾炎武在明清易代之际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吁。二者的相同点是(

8、 )A强调社会责任感 B提倡知行合一 C构建新儒学体系 D重建伦理秩序17薄伽丘十日谈中有个裁判官的故事 。故事描述了一个财主在酒后说了句:“他正在喝的美酒,就连耶稣都可以喝” ,结果被宗教裁判所判处火刑。后来他疏通关系,还“献上一大块肥膏 ,让神父涂在眼上,也好医治修士见钱眼红的毛病。 ”最后被释放回家。该故事主要意在3A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B倡导人生及时行乐并崇尚理性与科学C反对教会的禁欲苦行并讽刺教会的腐败 D抨击教会的贪婪和“灵魂获救”的骗局20某思想家说:“人就是现世上创造的最终目的,因为人乃是世上唯一无二的存在着能够形成目的的概念,是能够从一大堆有目的而形成的东西中,

9、借助于他的理性,而构成目的的一个体系。 ”该思想家是 ( )A苏格拉底 B普罗泰格拉 C 孟德斯鸠 D康德21 (2013江苏南京二模13) “在热爱艺术的人看来,这个词的含义只是新艺术的到来;在学者看来,这个词的含义是研究古典文化之风的恢复;在法学家看来,这个词的含义是古代习惯法的结束。 ”文中的“这个词”最有可能是( )A智者运动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22 (2013江苏苏州五市四区期中15)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是矛盾的。比如彼得拉克曾这样说:“当这颗心灵思考或谈到宗教时,即在思考和谈到最高真理、真正幸福和永恒的灵魂的拯救时,我肯定不是西塞罗主义者或柏拉图主义者,而是基督

10、徒。 ”这则材料说明彼得拉克等人文主义者( )A仍然坚持自己的宗教信仰 B仍主张听命于天主教教士的宣教C主张顺从人性追求现实幸福 D主张追求自然赋予的各项权利23 (2013江苏常州期末14)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世界近代史上发生的两大思想解放运动。由于它们发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产生的影响有所不同,对其评价也不同。下列针对文艺复兴的评价是( )A否定了王权的至高无上,从根本上否定了宗教神权B成就表现在政治、文学等各方面,但最突出的是政治方面C否定神的绝对权威,强调发展人的“人性” 、价值和力量D批判封建专制制度,描绘了未来”理想王国”的蓝图24 (2013江苏苏锡常镇二模13)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

11、史中写道:“在路德看来,真正的基督徒是个勇士,他仅以上帝将信仰恩赐于世人这一信念做武器,进行着艰苦的获得拯救的探索。 ”马丁路德要基督徒“获得拯救”的途径是( )A仪式 B直接阅读圣经C多做行善之事 D听从教士教诲25(原创)孙中山曾说:“比方地主有地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涨价至一万,地主应得二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归国家,这于国计民生,皆有大益。少数富人把持垄断的弊窦 自然永绝,这是简便易行之法。 ”单是节制资本,仍恐不足以解决民生问题,必要加以制造国家资本,才可解决之,何谓制造国家资本呢?就是发展国家实业是也。 ”下列符合对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主张的

12、理解的是 ( ) 承认地主土地私有 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缩小贫富差距 发展实业4A B C D26 (2013江苏南京、盐城三模13)马丁路德说:“所有信奉上帝的俗人都有资格出现在上帝面前,为他人作祈祷,相互传授有关上帝的道理”路德的观点( )A宣扬了人人平等的观念 B打破了人们对宗教的迷信C主张世俗权力高于教权 D反对罗马教会垄断教义解释27 (2013通、泰、扬、宿二模14) “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此情况在法国尤其突出,极富幻想天分的法国人还自然地由自然界联想到人类社会。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决不会例外。 ”为此,法国思想家( )A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

13、求功利的主张 B打出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C率先提出人人都可以与上帝直接对话 D希望用理性迎来民主、科学的新时代28 (2013江苏泰州期末12)2011 年 5 月 6 日,新华网发表评论说:“醉驾入刑”体现了人对生命的尊重,是对民意的呼应,是现代社会的理性选择。下列观点与西方启蒙运动时期所体现的人文精神相类似的是( )A自由与平等是一种自然权利,不应受到任何侵犯B歌颂世俗蔑视天堂,标榜理性以取代“神的启示” ,发展人的个性C灵魂的拯救只有通过信仰,只有靠上帝的慈悲才能实现D人的感觉都是真实的,个人的感觉是真理的标准29 (2013江苏无锡期末14)狄德罗在百科全书 “理性”条目中指出

14、:“理性,一是指人类认识真理的自然能力,二是指人类的精神不靠信仰的光亮的帮助而能够自然达到一系列的真理。 ”这表明启蒙思想家认为( ) 理性是一种天赋的存在 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已被揭示 理性是与宗教信仰相对立的人的理智能力 理性具有普遍性,任何国家和民族的人都具备的基本权利A B C D30 (2013江苏苏北四市一模15) “人民拥立国君是为了捍卫他们的自由,而不是去做他的奴隶,一旦人民可以把他撵下台,他就不能抱怨人民使用暴力只靠暴力维持的,只有用暴力来推翻。任何事物都是这样按照自然法则发生的。 ”发表以上言论的思想家最有可能是( )A康德 B伏尔泰 C孟德斯鸠 D卢梭31 (2013江苏徐州、宿迁三模19)康德曾说:“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很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