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专转本文言阅读仿真题训练及答案(课后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399666 上传时间:2017-11-2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34.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语文专转本文言阅读仿真题训练及答案(课后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大学语文专转本文言阅读仿真题训练及答案(课后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大学语文专转本文言阅读仿真题训练及答案(课后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大学语文专转本文言阅读仿真题训练及答案(课后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大学语文专转本文言阅读仿真题训练及答案(课后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专转本文言阅读仿真题训练及答案(课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语文专转本文言阅读仿真题训练及答案(课后(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大学语文专转本文言阅读仿真题训练及答案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 为屿 ,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 可见。其岸 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付 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1解 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 义。(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影: (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悄怆: 2用 现代 汉语写出文中

2、划有横 线两 处句子的意思。(1)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 灭 可见。3请 用第 段中的两个四字短 语 ,完成填空。小石潭流水淙淙,树蔓青翠,鱼儿在清澈的潭水中畅游,面对如此美景,遭贬而游历于此处的柳宗元却到 ,。4画出文中的比 喻句,并体会其表达效果。5 第二段写了潭水的什么特点?用的什么写法?好处是什么?6 作者为什么说小溪“明灭可见” ?7 作者开头说“心 乐之” ,为什么在第四段又写 “悄怆幽邃”?8 如果你能经“时 空隧道” 返回到唐朝,并与柳宗元在小石潭相 见,听他倾诉内心的郁闷悲怆之情后,说几句劝慰的话。其中要恰当引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或苏

3、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中的相关名句。( 限在 40 字以内)9为 了发 展旅游事 业,当地 拟开发 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10 石潭的景色幽静,在作者的精彩描述中,一个个优美的镜头闪现在我们的眼前。假如我是一个个不同职业的人,你将怎 样去挖掘、开发这美景? 试写出你的 职业创意。我的职业创意: 11 下面两题难度各异,分 值不同,请任选一题作答。 (两题都答,只按第题计分)我们学过不少描写山水的古代诗文,试着把其中写水之清的句子摘 录下来并作点赏析。我的积累: 我的赏析: 郦道元在给水经作注时,亦不乏优美的描绘山水的文章,我 们学过他的三峡;柳宗元的山水之作更为

4、后人称绝,请你试从我们学过的二人的作品,谈一谈他们的山水文章的各自特点。我 的 看 法 : 小石潭记答案;1(1)鱼的影子。(2)忧伤(的样子) 。2(1)隔着竹林,(就能)听到流水声,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珮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心中为 之一乐。 (2)向潭的西南(方向) 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 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时而看得见,时 而看不 见。( 每小题只要意思表达基本符合原意,语句通顺,即可得分。 )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4略 5 清、澄。侧面描写,通过 游鱼,阳光,影子,描写潭水。无一字写水,但无处不在写水。6 因为小溪是曲折的,所以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看得 见的一

5、段水面反映着天光云影,所以明亮;看不 见的一段光亮就 灭了。一明一灭。非常精确地写出了作者所看到的景色的特征。7 因 为作者参加改革失 败后被贬,心中 愤懑不平,因而凄苦是感情主调。寄情山水是为了摆脱这种心情,但 欢乐是短暂的,一 经凄清 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8 所写的句子含有劝勉安慰之意,能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 乐”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等名句中的其中一句恰当地融合于内容之中。9 小石潭位于小丘西面 120 步,这里石奇水清,游鱼相戏,四周竹木 环抱, 环境优美,是观光旅游,愉悦心情的好去处,唐2朝文学家柳宗元

6、曾来过这里,写下了千古传诵的优美散文小石潭记小石潭由此闻名遐迩。 10 考:假如我是一位画家,我就要画一幅长卷,把小石潭的美景一一描 绘,把她的美展示 给每一个爱 美的人。假如我是一个企业家,我就要投资小石潭,把她建成一个旅游胜地,让更多喜爱游 历山水的人来这里观光。 11 如: 与朱元思书中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 鱼细石,直视无碍。 ”郦道元侧重为水经作注,客观上体现山水的特点;柳宗元被贬,以山水之美排遣抑郁的心情。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

7、月?何处 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1解 释加点的 词 。念无与为乐者( ) 但少闲人如吾二人者( )怀民亦未寝 ( ) 水中藻荇交横 ( )2从文中的句子中找出记叙的六要素。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相与步于中庭 4你如何理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一句的含义。5 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明友情的句子写出两句,并以其中一句为例, 请说明理由。体现友情的句子: 理由: 6 画线的句子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请参考下面背景材料, 说说为什么作者称自己是 “闲人”,这体现了作者当时

8、怎样的心境。背景材料:苏轼才华横溢,有 济世之志,力主政治改革,但对王安石变法的激进之处持有不同意见,后被 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实际 如同流放。本文就是写于此时。记承天寺夜游 1考虑 只是 睡觉 交错纵横 2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地点:承天寺 人物:我(苏轼)与张怀民 起因:我见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经过: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结果:我与张怀民相与步天庭中 3哪里的夜没有月亮啊!哪儿没有竹子和松柏树啊 同张怀民一同走到院里 4惋惜无人赏月,更暗示世人大都醉心于功名利禄,为 俗 务所累,无暇及此,表 现作者和张怀民超凡脱俗,摒弃一切凡 尘事物的拖累,淡泊宁静的情怀 5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理由:唯张怀

9、 民可以同乐。 怀 民亦未寝。理由:心境相同,欣赏 趣味相同。相与步于中庭,理由:关系亲密。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理由:志同道合,志趣相投,命运相同。6苏轼才华横溢,素有大志,但不被朝廷重用,仕途失意的落寞自我排遣的旷达。满井游记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 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

10、盛,泉而茗者, 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 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 鸟,呷浪之 鳞,悠然自得,毛羽 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1选 出“之”字用法不同的一 项 ( )A一室之内 郊田之外 C如倩女之靧面 髻鬟之始掠也B脱笼之鹄 曝沙之 鸟 D城居者未之知也 山石草木之间者2选 出“而”字用法不同的一 项 ( )A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C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B如倩女之靧 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D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3翻 译。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研明媚。3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4按要

11、求列举文中内容。写景之美: 写人之美: 写物之美: 写情之美: 满井游记答案 1D 2D 3山峦被晴天融化的积雪洗过纯净新鲜,好像 刚擦过一样;娇艳明媚 柳条将要舒展却还没有舒展,柔 软的梢 头在风中飘荡,麦苗破土而出短小如兽颈上的毛才一寸左右 4课文的写景之美:写了春水之美:写了春山之美:写了春柳之美还写了麦苗之美。写人之美:作者写了游人的几种情态,如“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课文的写物之美:曝沙写鸟的安闲恬静;呷浪,写 鱼的自由天真。课文的写情之美:作者的情,表现在出游之际。来到野外,看到堤岸两旁高高的柳 树,闻到滋润的泥土的

12、芳香,他快乐的心情就像脱笼之鸟一样,飞向那 辽阔的春天原野。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 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 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 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 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 乐也。选出词 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 )A于:困于心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B其:苦其心志 帝感其诚C者:无故国外患者 肉食者谋 之 D之:畎亩之中 孔子云:“何陋之有?”选出词义 相同的一项 ( )A将: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上使外将兵 C敌:出则无故国外患者 恐前后受其敌B间:举于版筑之 间 毛羽鳞鬣之 间皆有喜气 D发:发于声 野芳发而幽香3孟子是_ 家的经典之一。4简 答。文中强调 人才的主观因素是: 文中表明全文主旨的一句话是: 5第一段“曾益其所不能”中的“ 曾”的意思是什么?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