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教案2人教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390672 上传时间:2017-11-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教案2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历史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教案2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年级历史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教案2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教案2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教案2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第 15 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一、教学目标知识方面:通过本课的教堂,学生要知道西域的地理位置;了解张骞通西域、班超经营西域;丝绸之路对中外交往的作用;汉与日本朝鲜交往的史实。通过观察书中的张骞通西域路线示意图 、 丝绸之路示意图 。 能力方面:在看图中引导学生注意图例的运用、识别地理方位、线路走向等,培养学生使用历史地图的技能。通过学生设计汉武帝招聘勇赴西域人才的诏书、结合张骞出使西域图设计情景对话、比较张骞班超共同点等活动锻炼学生对历史材料的分析、整理、归纳技能和运用材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思想方面:从

2、张骞、班超的经历可以看出有作为的人都具有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精神,面对困难锲而不舍的顽强斗志。教育学生只有有信心、恒心才能取得成功。通过秦汉中外交往的史实可以深切的感受到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我们应该为辉煌的中华文明骄傲自豪。二、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张骞和班超出使西域、丝绸之路教学难点:丝绸之路三、教学思想:鼓励学生课前搜集与本课人物事件有关的历史资料,如新编历史剧的剧照、历史人物的图片、遗迹,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课本有一定了解,降低学习的难度。四、教学过程:出示汉初疆域 汉强大时的疆域让学生比较两副图在领土范围上的不同。为什么到汉朝中期西汉疆域扩大了,而且主要集中在北方和西方。这就是今天

3、要了解的内容。讲授新课:一、 张骞出使西域1 汉初的西域汉朝玉门关、阳关往西,今天新疆以及和新疆相邻的中亚各国,统称为西域。这里有三十六国之多。这些国家大多人数很少,最多的乌孙人口是 36 万。这里的居民有的经营农业,有的从事畜牧业、各国语言不同、各自独立。西汉初年,匈奴势力伸展到西域,征服了西域各国。 2 张骞出使西域提问(1) 匈奴是如何统治西域各国的?举例说明。(2) 西汉初年西汉政权与匈奴关系如何?(3) 匈按控制西域对西汉有什么影响?(4) 西汉与西域是否存在共同的利益?匈奴贵族在征服西域的过程中,对待当地人民十分残暴。 (举例说明:住在河西走廊一带的大月氏人被匈奴贵族赶到伊犁河流域

4、。不久,匈奴又俘虏了大月氏国王,取下头颅做成饮酒的器具。 )匈奴贵族的暴行,引起了各族人民的强烈憎恨。西汉初年经济尚未恢复,国力不足,白登之围后被迫对匈采取和亲政策,以避免匈奴的骚扰。匈奴控制西域并以此为据点进攻西汉使西汉边疆不得安宁。匈奴成为西域和西汉共同的威胁。 经过汉初的休养生息、文景之治,西汉在武帝统治时国力雄厚,进入鼎盛时期。汉武帝决定放弃和亲政策用武力战胜匈奴。他了解到月氏人对匈奴统治者无比痛恨的情况就决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定派人联络大月氏,并和它结盟东西突击匈奴。可是派谁去呢?汉武帝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决定下诏书招

5、募。 (让学生分组拟写汉武帝招募人员自愿赴大月氏的诏书,包括目的、人才的条件、会遇到的危险等。 )在这种情况下,张骞应聘。 (由学生介绍张骞应聘前的简单情况。 )公元前 138 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看书中张骞出使西域图老师进行讲解,然后要求学生发挥设计一段汉武帝与张骞的对话。 (提示:可描写汉武帝的嘱托、勉励,张骞表示不辱使命等。 ) 张骞率领 100 多人踏上征途,不幸在中途被匈奴所俘,被拘禁了 10 余年。虽经历了种种困难,但他从未丢弃汉朝的节 。后来张骞终于率领部属逃离了匈奴,找到大月氏。十多年来,大月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无意东还,再与匈奴为敌。张骞在大月氏逗留了一年多,得不到结

6、果,只好归国。在归途中又被匈奴抓住,扣押一年。公元前 126 年匈奴内乱,张骞乘机脱身回到长安。 (可由学生补充内容)张骞这次出行历时十三年,受尽磨难,但未能完成使命。张骞是不是白去了?(同学回答老师归纳)张骞虽然没有达到出使西域的目的,但是了解到西域的地理、特产和各族人民的生活,也了解到西域各族人民很想同汉朝往来。张骞把这些情况,详细地报告给汉武帝。为了扩大汉朝的政治影响,与西域各国建立联系、交换物产,汉武帝派遣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 119 年,张骞率领 300 人组成的使团,访问诸国,西域各族政权派人跟随汉使到汉朝答谢,汉朝同西域各国终于建立了友好关系。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大大促进了

7、汉朝和西域经济文化的交流。 (展示汉与西域的物质往来图)3 域督护府的建立公元前 60 年,西汉在西域设置了西域都护。这是西汉派驻西域的总监护,是进行军事、行政管理的长官,其职责是管理西域事务,保护往来的商旅。这说明我国新疆和新疆以西的若干地方西汉时就已接受中央政府的管辖,说明新疆已纳入中国的版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请同学们谈谈你如何评价张骞?答案提示:第一:个人品格-具有探险精神,百折不挠的意志,强烈的责任感等。第二:历史影响-沟通了亚洲内陆交通要道,与西域诸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开拓了丝绸之路。二、 丝绸之路利用多媒体课件介绍丝绸之路的路线。提问:(1)

8、 为什么这条商路被称为丝绸之路 ?(2) 丝绸之路对中国和世界有哪些影响?在古代世界,只有中国是最早开始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中国的丝织品迄今仍是中国奉献给世界人民的最重要产品之一,它流传广远,涵盖了中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种种贡献。大量的中国丝和丝织品经由此路西传,故此称作丝绸之路 ,简称丝路。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维持,对中西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交往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通过丝绸之路中国走向了世界和其他文明区域建立了联系,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三、 班超经营西域到了东汉,西域的形势发生了变化。汉初匈奴分裂成南、北匈奴。南匈奴归顺了东汉。北匈奴贵族则经常率领骑兵南下掠夺,重新控制了西域,向各国

9、勒索繁重的赋税,切断了西域和东汉的交往。为了恢复中原和西域的交往、恢复对西域的管辖,公元 73 年东汉政府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派班超出使西域。1班超出使西域教师形象的讲述班超的故事,也可由学生补充。2甘英到达波斯弯公元 97 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甘英到达波斯后,安息人由于担心中国与大秦直接通商道路开辟后会影响他们传统的商业利益,所以故意向甘英夸大海道的险恶,甘英因而没有再往前走。但是,他熟悉了沿途的地理和风土人情,为后来中西交通的发展和经济文化的交流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公元 166 年,大秦安墩王朝的使臣来到东汉,这是欧洲同

10、我国直接友好交往的开始,这是中西交往史上的一件大事。提问:在张骞和班超两个杰出的历史人物身上有没有共同的地方?答案提示: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精神,面对困难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矢志不移的顽强斗志。 四、 汉和朝鲜、日本的友好交往早在 3000 年前,中朝人民就有密切往来,东汉时期,朝鲜半岛上的各国同我国关系密切,文化交流加强,汉朝的铸铜和制漆技术传到朝鲜,朝鲜的名马等物产也传到中国。从很早的时候起,中日两国人民就驾小舟飘洋过海,互相往来。两汉时,日本的 100 多个小国有 30 多个和汉朝有往来。东汉光武帝时,日本倭奴国王遣使来汉,光武帝赠给一枚汉倭奴国王 金印。中国的铸铜和制铁技术,也在这时传到日本,日本还发现了两汉时期的铜镜。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张骞和班超出使西域,感受到他俩坚韧不拔勇敢无畏的精神。丝绸之路的开辟与畅通,一方面加强了新疆同内地的联系;另一方面使中国丝织品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大大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我国和朝鲜、日本的友好交往,反映了古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对东方各国产生的深远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