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教学设计中的情感问题 (2)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321411 上传时间:2017-11-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76.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献综述——教学设计中的情感问题 (2)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文献综述——教学设计中的情感问题 (2)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文献综述——教学设计中的情感问题 (2)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文献综述——教学设计中的情感问题 (2)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文献综述——教学设计中的情感问题 (2)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献综述——教学设计中的情感问题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献综述——教学设计中的情感问题 (2)(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献综述教学设计中的情感问题基于小学学数学学科设计姓名:白巧变学号:122502373专业:现代教育技术2013、2、21键入文字2教学设计中的情感问题基于小学数学学科设计1、研究背景在教学设计研究领域内,有人强调教学中认知的重要性,有人重视对学生行为的研究,而情感因素的研究则被忽视。在教育界,大多数的有识之士对教学中的情感因素都已有深刻的认识。例如,奥苏伯尔(Ausubel)的意义学习理论提出了意义学习的两个先决内在条件是学习者具有同化学习材料的适当的认知结构(认知性)和学习者必须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情感性),后者也就是学生对教学材料乐于接受的程度。布鲁姆(Bloom)在提出其学校学习的模

2、式时,明确指出,在教学活动的开始阶段有作为情感进入特征的情感因素存在,在教学活动的结束阶段又有作为情感结果的情感因素存在,也就是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有情感因素伴随认知因素而出现。心理学家霍夫曼(Hoffman)也曾把情感对认知的影响归纳为五个方面,即情感发动、结束、干扰信息加工,情感导致选择性加工,情感组织记忆,情感促进充予情绪的分类和图式,情感影响决策和问题解决等。此外,像捷克的夸美纽斯、英国的斯宾塞、美国的布鲁纳和罗杰斯、前苏联的赞可夫和苏霍姆林斯基等都对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有所认识,有关的思想也源远流长,但却都没找到一条公认的用于规范指导情感层面教学活动的原则。可能的主要原因是情感因素在教

3、学中的作用缺乏科学而全面的论证, 包括一些著名教育家的论断都是一种主观断言和个人体会,对教学中的情感因素的操纵和调控没有给予切实有效的指导。有关研究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的教师都是从认知的角度来考虑什么是教学的重点、教学的难点、教学的要点等,很少考虑从情感的维度进行教学设计。教育的一个特定目的就是要培养感情方面的品质,特别是和人的关系中的感情训练。学生的情感是教育目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而情感又具有它独特的活动规律,难以捉摸,尤其不易于量化,难以精确控制。同已有十分完整体系的知识技能教育相比,情感教育显得落后和缺少系统性和科学性。有时由于其难度大,干脆被弃之不顾或变成了软任务。这已造成了

4、不可忽视的不良后果学生的综合素质体系不完整,导致在学习和生活中适应不良。学生有很强的智力技能和钻研问题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也很强。键入文字3然而由于没有系统的精心设计的情感方面的教育,当他们从乏味、被动、紧张而机械的课堂中走出时,心情的压抑迫切需要寻找一种最佳的抒发方式却又苦无良方,除了在操场上和走廊中大闹一通外,大部分澎湃汹涌的情感只好用意志力压迫之,使之闷在心里。久而久之,便会有难以想象的后果。如: 中国留美学生因嫉妒同学受导师宠爱而把枪对准导师和同学,最后也对准了自己;北大一个学生因得知共用一个电子信箱的同学得到美国一个大学的奖学金而可留学,遂以其同学名义为一拒绝之信而对薄公堂,种种案例

5、表明,由于教学与课堂中的无人情味,学生在校生活缺少了生命中的另一半,日积月累,导致了不容乐观的情况。据原国家教委对全国 12. 6 万名大学生调查发现,因心理压力而患心理疾病的比例高达20. 23%。这些心理疾病是导致历年来大学生休学、退学以至自杀的主要原因。而导致这些疾病的主要原因就是这些学生情感封闭,无法与人沟通自己的感受,也无法理解他人的感受。而我们最终可把这一原因归之于他们小学、中学的学校生活的主要构成部分课堂教学中的缺乏人情味,没有情感的沟通。而对于数学而言,社会上有这样一种偏见:语文教学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情感,因此要求语文教师本身要带着情感去教学;而数学教学则以 传授学生数学知识和

6、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为主,所以数学教师不必强调有感情的教学,只要完成教学任务就行了。于是便给学生留 下了这样的印象:生动的语文课,单调的数学课;喜欢语文而讨厌数学原因是数学太枯燥。在现实的教育中, “为考而教,为考而学”的偏向,也殃及数学教学, “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苦”的现象普遍存在。在不少地区,数学教学常用模式是“注入式+谈话法+单项训练”。这样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把学习变成了连续不断地积累知识和训练记忆。它所调动的和充分利用学生的大脑功能只是机械的、逻辑的、无情的相联系的那一部分,内涵丰富的数学教学被支离破碎的分析讲解,没完没了的重复性练习,名目繁多的习题以及不求甚解的机械模型所替代并充斥着学

7、生的学习生活。尽管他们疲于奔命,但数学的应用能力仍不令人满意。如此种种,偏离了数学教学的目标,改变了数学教学的性质,造成了数学教学的“呆板、繁琐、片面、低效”的弊端压抑了个性的发展,甚至扼杀了学生的天赋和创造性。我们在实践中也可以看到:真正喜欢数学的学生不足 1/4,数学尖子不愿意报考数学专业,学生学了扎实而系统的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培养的所谓“尖子”人才,在教研中的创造性成果并不多这种人才的结构缺陷表现在缺乏数学的直觉意识,幻想与键入文字4想象力,审美能力等情感因素,这种严峻的现实,都需要情感教育的雨露来滋润学生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性情,完善他们的道德品行,从而把他们

8、培养成身心和谐发展的 21 世纪人才。 这种“唯理智教育”没有把情感发展列入教育目标系列之中,只把它作为促进学生认识(理性的)发展手段和工具;而知识获得或智力训练的目标占据教育目标系列中的中心位置。在教育过程中漠视,扭曲和阻碍学生的情感发展,师生之间缺乏正常的情感交流为了达到纯粹的理智训练的目的(如记忆更多的材料,掌握更多的技能等等) 。这种唯理智教育倾向造成的后果就是严重伤害了学生的灵性,造成了学生内在精神世界的残缺不全。另外,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情感教育被排挤在一边。在现实的学校教育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学校片面强调了教育目标的工具价值,具体而言,即把一切以“高考升学”准备为教育目标,

9、而忽视了教育促进自身发展的人文价值,从而使得学生的认知兴趣与情感引向功利主义的需要,致使学生认知兴趣与情感受到扭曲。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情感教育势在必行。那么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一定要充分认识到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致力于改进策略的探索,把情感教育真正落到实处。2、研究现状2.1 目前教学设计中情感因素的状况情感是一个人素质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应试教育”和教育教学评价体制的影响,教育者往往过分注重学生的认知教育,而忽视学生的情感教育,导致学生的学业和未来人生不能和谐的发展。对情感因素在教学设计中的研究就是在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的背景下,以

10、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情感教育是完整的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理论与创新的突破口的观点,从而将情感教育提升到与认知教育并列的高度,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目前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教学虽然提供了相对宽松、快捷、自由和开放的学习环境,有着传统教学不具有的优势,但基于课堂学习的传统教育却有着浓浓的情感交流环境。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面对面交流,学生不仅扮演着主体的角色,同样也扮演着环境的角色。师生之间感情的流露、语言的交流和非语言的展示,培养着处于这一环境中每个学生的道德、情感、交际等方面的素质,教师的示范,同学的榜样,更是塑造了学生的健康人格。而在充满虚拟色彩的网络环

11、境中,网络教育营造了一种更加“物化” 、 “虚拟化”的学习环境:键入文字5计算机代替了教师,Email、BBS 、QQ 等通信手段和通信方式代替了面对面的交流。面对“人化”到“物化”的转变和发展,人的态度、情绪、感情很少能在媒体中传输。即使是声情并茂的可视画面,由于一切均出自冰冷生硬的机器,也会让人产生隔世之感。所以网络在表面拉近人距离的同时却使人的心理越来越疏远,感情越来越淡漠。从图 1 中我们可以看出,随着网络教学环境的物化、虚拟化程度的加深,学生在网上滞留的时间越长(一个学期,或二三个学期) ,在情感交流方面则越消极。 这种状况引起了教育家、心理学家,尤其是教育技术专家的重视,开始从人文

12、的角度反思现代网络远程教育。人们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交互、反馈、互动等福祉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网络带来的虚拟和冷漠。至于如何将有崭新的、独立教育目标意义的情感在实际教学活动、教学设计中得以运用,似乎应是更深一层的内容。况且,科技进步带来新的教学内容和新增设的课程已经使广大的教师应接不暇,现在又要在课程中,在教学设计中加入这更耗费精力的情感,或另外增设一门情感教育课,实在是难度很大。但是,人并不可以只凭理性知识生活,那将是恐怖的。“无可挽回的分裂,正在威胁着人类,应付这许多危险的责任大部分落在教育上面了。 ”而教学设计作为对教育实践起直接作用的排头兵,无疑应努力承担自己的一份责任。2.2 从情感维度

13、进行教学设计的必要性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情感因素是对重认知轻情感的教学失衡状况的矫正,不是忽视或否定教学中的认知因素。从情感维度进行教学设计的必要性还表现在, 情感会影响一个人对客体的选择倾向。一个人往往会不由自主地把注意力指向自己有好感的、有兴趣的事物, 这就是情感对认知活动的选择性调控。这种情况同样会发生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往往会把注意力和精力放在自己感兴趣或有好感的学科或内容上, 有时仅仅是因为对任课教师有好感,相对的对他所教授的课程也会感兴趣。同时, 处于良好情绪状态和处于不良情绪状态的学键入文字6生, 在同样的学习条件下, 学习的效果会有很大的不同。心理学上把这种情感推动人的行为的作用

14、称为“放大内驱力” , 也就是把情感和动机相联系。心理学研究还发现,一个人接受他人言行时的情绪状态以及他们之间的感情关系如何,会影响一个人对他人言行的接受程度。教师要想让自己的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必须采用恰当的策略, 使学生接受或赞赏自己的言行, 即实现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在数学课程标准的前言中提到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情感与态度目标也越来越引起重视。现在已过了学好

15、数理化走遍全天下的年代,大多数学生是凭兴趣去选择学与不学,而不是你说重要他就会去学,甚至于是喜欢哪位老师就学那科,这是学生的普遍心理,但数学作为一个基础学科,我们数学教师有责任让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素养。要让学生喜欢数学, 关注学生的情感因素正是课程改革以学生为本的最好体现,所以教师要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因素,它的意义是举足轻重的。作为教师就要在教学中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教师好比是一名导演而学生是演员,如何让他演好?这个问题教师要思考。在对数学课堂教学的观察中发现:为数不少的数学教师缺乏足够的教学热情,表情麻木冷漠,讲授平淡无味,致使课堂教学气氛压抑、沉闷,学生的情感受到抑制。

16、因此让教师意识到学生的情感因素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心理学家曾对“人们普遍喜欢鞭炮味,而不喜欢医院里的药味”这一现象作过细致的研究,结果是:鞭炮多出现在喜庆日子里,给人们带来的是愉悦的情感体验,而医院则往往带给人们不愉快的体验,这充分说明不同的情感体验会对人们产生重要的影响。心理学的研究还认为:人有一种自我实现、承认、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动机和人格一书中将其列为人的五种基本需要之一。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学生的情感比作土地,把学生的智力比作种籽,他说:“只关心种籽而忘了耕地等于撒下种籽喂麻雀”在当前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研究,应该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2.3 从情感维度进行教学设计的策略策略应根据具体的学习情境加以灵活运用。一位教师在某一环境中行得通的做法, 换一个环境就未必适用, 同样道理, 某位教师的很有效的做法, 换一位教师就未必行的通。尽管如此, 还是有一些重要的策略可以归纳总结以供参考。需要说明的是, 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