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形象大全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319708 上传时间:2017-11-26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448.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形象大全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教案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形象大全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教案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形象大全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教案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形象大全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教案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形象大全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案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形象大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形象大全(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语文诗歌专题复习 诗歌形象赏析第 1 页,共 55 页设计制作:胡荼 QQ314776585 邮箱:鉴赏诗歌形象考试说明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学习要点1、什么是诗歌的形象2、如何鉴赏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3、如何分析人物形象4、如何鉴赏诗歌的景物描写5、如何鉴赏诗歌的物象(意象)什么是诗歌的形象?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形象形象(意象)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景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2、一,明确概念:(1)人物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 ,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 (非作者本人) 。在偏重叙事的诗歌作品中,诗人往往借助笔下塑造的人物或隐喻的人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生的领悟,或者寄托自己的理想,因此,人物形象是我们阅读诗歌时必须把握的。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往往以片段的形式表现出来,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眼神、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因此,鉴赏人物形象应以人物(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 、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情节为依据,以所写人物的身份、性格、思想感情,以及

3、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为角度进行。在抒情诗歌中,诗人为了表达某种较强烈的感情,往往会设置一个“代言人” ,并借此来表达爱憎是非、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等。这个“代言人”即为抒情主人公形象。从这个角度讲,抒情主人公形象实际上是诗人自己,是“诗化了的作者” 。鉴赏此类诗,要抓住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特点,并要知人论世,从背景角度切入,才能更好地把握诗歌的主旨。(2)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 。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

4、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诗中的景象是为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而精心裁剪、设计的。一般有:景物描写(季节、时节、地域等) 、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 、色彩描写。高中语文诗歌专题复习 诗歌形象赏析第 2 页,共 55 页设计制作:胡荼 QQ314776585 邮箱:“一切景语皆情语” ,景物是人物(往往是诗人自己)感情的外在表现。 “情动于中而形于外” ,诗人的感情一旦被激活,他们触目所见,均带上强烈的主观色彩,在所摄取的景物中,很少有纯自然的景物。因为“国破” ,即使“城春” ,他们也会看到春花因伤时而迸射出泪水,失群的春鸟因恨别而惊悸地发出哀鸣。诗人触景生情,寄情于物,虽不直接言情,情已

5、充溢其间。(3)事物形象。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咏物诗。 指的是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最典型的是咏物抒情诗。物象,即作者以人格化的事物为具体描写对象,通过这种象征性的形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诗人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因此我们通过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凸现其自然属性,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在欣赏这类诗时,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二、解题方法解答古诗鉴赏题,要善于把握艺术形象中包含的情感内涵。为提高答题的准确率,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要注意题目。古诗的题目往往

6、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是解读诗作的重要切入点。2、要注意作者。高考命题选取的诗文,大都是能代表作者主要创作风格的作品,例如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山水田园诗,苏轼、辛弃疾的豪放词,戴复古的爱国诗等等。注意到这一点,对整体鉴赏很有好处。3、要注意注释。有些注释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些解释相关词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意境;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或时代背景。4、要注意题材。一般而言,送别诗多是叮咛对方、赞颂对方,或诉说依依惜别之情,或叙述别后的思念。咏史诗、怀古诗多是对古代人或事的凭吊,或缅怀先贤,追慕古人

7、,或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或倾诉自己生不逢时的感慨,或借古讽今,感叹昔盛今衰。边塞诗描写边塞军旅生活,或表现边地苦寒的生活环境,或表现壮丽的边塞风光,或表现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的不满。思乡诗(如张籍的秋思 ) 、闺怨诗及羁旅诗则重在表现对亲人的思念,或表达妇女的柔情别绪、忧愁伤感,或表现游子异地生活的凄楚辛酸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5、要注意意象。古典诗歌优美的意境,离不开真实、鲜明、生动的意象。意象是诗中熔铸了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把握意象,这是鉴赏诗词语言和形式、评价诗词情感和内容的基本前提。6、要注意细节。透过细节,可以挖掘诗中蕴含的情感。7、要注意“情语” 。古诗中的抒情方式可分为直接抒情和

8、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可分为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借物抒情以及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象征手法)等。这里所说的“情语”指直抒胸臆的词句,是诗中的点睛之笔。高中语文诗歌专题复习 诗歌形象赏析第 3 页,共 55 页设计制作:胡荼 QQ314776585 邮箱:把握了这些词句,便可触摸到诗人的情感脉络。三、技巧点拨(一)分析诗歌形象应走好三步:1.分析形象描写,识别性质。2.概括描述形象特征。3.展示形象的意义。(二)简答题答案也应有以下三部分构成:1.诗歌塑造了(描述了)什么形象(意境) 。2.形象(意境)的基本特征(如何展现的) 。3.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

9、、品性等) 。(三)鉴赏文学形象三部曲:分析语言,再造想像,把握意象。1. 通过语言分析,把握形象的外形与内涵。把握外在形象后面所诉言外之意,是鉴赏成功的关键所在。例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所描绘的“孤帆” 、 “远影”这一系列形象中,感悟到作者由渡口相送以至“远影”消尽,而自己仍然驻足远望,久久不肯离去的深沉而浓郁的绵绵友情。2、通过再造想像填补形象空白。诗歌言简意赅、讲究含蓄美、不直露的语言特点,要求我们鉴赏时应通过想像,把作品留下的空白补充完整,使之成为完整的形象、情节或意境。3.拨开意象的迷雾,领悟言外的诗情。古诗在表达思想感情时。往往通过寄情于物的方式,采用具体而生动的形

10、象,把复杂而深刻的内心情感投射到客观的物象、形象上,从而使诗人的思想感情“意”和客观的物象、形象“象” ,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相互统一,从而构成了“意象” 。意象是渗透着诗人情的客观物象,它既是变的物象化,也是情景交融的形象。因此,鉴赏诗歌的形象,其最终的目的,就是要拨开意象的“迷雾” ,见到思想感情的“天日” 。(1)什么形象;(2)形象的基本特征;(3)形象的意义。例:南邻 杜甫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粟未全贫。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问题:诗中的锦里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答案:锦里先生是一位头戴“乌角巾”的清寒隐士。

11、虽有“园收芋粟 ”,境况却不富裕。家中的儿童习惯于笑语迎客,可见他 虽耿介却不孤僻,是个安 贫乐 道之士。他家的庭院台阶上啄食的鸟雀,因平日无人惊扰,见人来也不惊飞,可见他平日生活的和谐、宁静。锦里行者居家在环境清幽的江村,很满 足于朴素的田园生活,客人来访,主人殷勤接待,客人尽日淹留,直至相送于月下,可见主人的诚恳和热情。如何分析人物形象?知人论世,关注背景。高中语文诗歌专题复习 诗歌形象赏析第 4 页,共 55 页设计制作:胡荼 QQ314776585 邮箱: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 态、动作、心理。 例:小儿垂钓 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这首诗是

12、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垂钓小儿这个形象的?这个形象有哪些特点,试作分析。 答案:(1)从形神两个方面(或从外貌、 动作、心理等方面)(2)垂钓小儿聪明(机灵),天真可 爱; “蓬头”、 “侧坐”等表现小孩的天真可爱,从“ 遥招手”、“怕”等可看出小孩的聪明(机灵)。例:读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问:诗人的形象是如何通过诗句展现的? 答案: 苍茫的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出诗人送别时凄寒孤寂之情,更展现出诗人的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诗人这里以晶莹透明的冰心自 喻,表明了 诗人为 官清白,心地纯洁。例读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13、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问:诗中第一、二句是如何概括出作者久客他乡的事实的?答案:第一句“少小离家” 与“老大回” 在句中自对;第二句以“鬓毛衰”具体写出了“ 老大”之态,并以不变的乡音映衬,这样就写出了作者久客他 乡的事实,也 为 下两句作了铺垫。二、鉴赏诗歌的景物描写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讲究的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的天人感应模式,所以我们在鉴赏景或物的形象的同时,往往要联系鉴赏诗人的形象。这两者是一致的。一般有: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 、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 、色彩描写。 鉴赏此类形象,基本思路是:以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据,挖掘其社会属性(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

14、、表达的寓意等) 。1、概括景象(意境)特点;2、描摹诗歌图景;3、剖析作者思想。谒金门(唐冯延巳)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问题:“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情景交融,请简析之。高中语文诗歌专题复习 诗歌形象赏析第 5 页,共 55 页设计制作:胡荼 QQ314776585 邮箱:答案:“风乍起,吹 皱一池春水 ”写了环境中的春天景色;而且用融情于景的手法,把女主人公不平静的内心世界巧妙地揭示了出来。春风搅动了池水,也搅乱了思妇的内心。光阴的流逝,季节的更迭交替,春天又悄悄地来到她身旁。春风乍起,春色迷人,这一切怎能叫她无动于衷而不勾起春思的愁绪呢!西 楼 曾 巩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问: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 连天的海浪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 远去。这种壮美景象的描写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 的雄伟气势。从而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南乡子 唐 李王旬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1)这首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