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领域”的网络视景及其适用性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318540 上传时间:2017-11-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3.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领域”的网络视景及其适用性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公共领域”的网络视景及其适用性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公共领域”的网络视景及其适用性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公共领域”的网络视景及其适用性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公共领域”的网络视景及其适用性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领域”的网络视景及其适用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领域”的网络视景及其适用性(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公共领域”的网络视景及其适用性朱清河 刘娜【内容摘要】当前,学界对网络“公共领域”命题的讨论大多集中于博客、网络论坛和网络时评等视阈内,且嘉许有余,反思不足。在用“公共领域”概念的传统核心价值范式检视当下中国网络媒体基本状貌之后,本文认为,所谓的“网络公共领域”既不是哈贝马斯理想中的公共领域,也不是他所批判的伪公共领域,而是一种“半公共领域”形态,其现实境况与理性公共领域之诉求“相去甚远” 。【关键词】半公共领域 平等开放 理性批判 共识 公共利益 哈贝马斯对“公共领域”理论讨论是在一个特定历史语境内展开,并被囿于 “资产阶级公共领域”之范畴。纵令如此,我们仍能挖掘出概念本身的核心内涵与内

2、在规定性,即平等开放、自由讨论、理性批判、关注普遍利益、达成共识等。这些摒弃了特定语境和特殊限定的内涵具有普适价值,并可被置于任一具体语境中进行探讨。在转型期的中国,网络为我国的民主和法制进程做出了贡献,推动了我国的社会进步。近几年来,正是基于互联网的开放性、易得性、互动性、共享性等公共性特质的彰显,像周正龙案、邓玉娇案、 “躲猫猫”案、 “天价烟”事件、 “钓鱼执法”事件等大量社会事件,通过互联网得以迅猛,并最终真相大白,公益、公平和正义得以伸张。针对目前逐渐增多的对于网络与公共领域关系的探讨,尤其是对网络“公共领域”大唱赞歌的观点,本文拟从现实主义的批判视角对此进行反思,在此基调下,着重探

3、讨“公共领域”概念及其内在规定性对于网络媒体的适用程度。一、公共领域基本理论表征与诠释“公共领域” (Public Sphere)这一概念目前已成为哲学、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各类学界学术研究的“热词”与“富矿” 。1989 年,哈贝马斯的教授资格论文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被译成英文,这成为世界范围内对公共领域理论研究的滥觞。该理论并非哈贝马斯首创,此前德国学者汉娜阿伦特在其著作人的条件中已做过一些论述,熊彼特、布鲁纳、杜威、雅诺斯基、查尔斯泰勒等人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做过研究。阿伦特在分析人的条件、极权主义起源和现代宪政困境等问题的过程中,从政治哲学的角度提出了公共领域问题。她认为公共领

4、域是与私人地盘相区别的一个共同的空间,凡是出现于公共场合的东西都能够为每个人所看见和听见,具有最广泛的公开性。 她著名的“圆桌”比喻,生动诠释了此观点,即公共领域如同一张桌子,周围坐满了人,每一个人都被桌子联系起来,同时分离开来,如果这张桌子突然消失,那么两个对坐的人不再彼此分离,与此同时也不再被任何有形的东西联系在一起了。阿伦特非常强调公共领域作为一个共同空间的神圣, “世界若欲包含一个公共空间,它就不能是为某一代人而建立起来的,也不能只是为活着的人设计出来的,它必须超越凡人的生命大限。没有这种向着潜在的尘世永生的超越,任何政治,严格说来,任何共同世界和公共领域都是不可能存在的。 ”在她看来

5、,只有超越了狭隘的私人领域,人才能更加接近人性的本质。并且她强调从不同的视角来促进共同生活的丰富,认为这种公共生活的丰富性能够抵消专制的力量,而与集权政治2相伴随的往往是公共领域的消失以及沉默的大多数的产生。在阿伦特的视域中,政治性、公共性、普遍性以及观点的多样性是公共领域的核心要素。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对公共领域理论做了系统的论述,并在学界对其颇有微词之后,做了多次反思和修正。尽管如此,这些“纠偏”仍然建立在他最初的蓝本之上,因此对于我们厘清他的一脉相承的基本理论观点并无大碍。 “所谓公共领域 ,我们首先意指我们的社会生活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像公共意见这样的事物能够形成。公共

6、领域原则上向所有公民开放。公共领域的一部分由各种对话构成,在这些对话中,作为私人的人们来到一起,形成了公众。那时,他们既不是作为商业或专业人士来处理私人行为,也不是作为合法团体接受国家官僚机构的法律规章的规约。当他们在非强制的情况下处理普遍利益问题时,公民们作为一个群体来行动;因此,这种行动具有普遍的保障,即他们可以自由地集合和组合,可以自由地表达和公开他们的意见。当这个公众达到较大规模时,这种交往需要一定的传播和影响手段;今天,报纸和期刊、广播和电视就是这种公共领域的媒介。 ” 由此观之,哈氏眼中的公共领域概念蕴含的基本体貌无外乎:一是开放性,原则上向所有公民开放;二是自由与独立,不受任何权

7、力机构和个人的强制,自由集合,自由讨论;三是关注普遍利益,谋求公利而非私利;四是需要媒介进行传播和辅助,以保证信息的充分沟通与交流。汪晖循此逻辑把公共领域归结为“非强制地参与,在体制化的保障之下自由、公开和理性地讨论普遍利益问题,促使公共权力的合理化” 等诸多表征。 哈氏在其后期更为成熟的著作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里对早期公共领域的理解做了一些更富新意的补充:第一,公共领域应该被理解为社会问题的“预警系统(Early-warning system) ”和“传感器(sensor) ”, “也就是说不仅觉察和辨认出问题,而且令人信服地、富有影响地使问题成为讨论议题,提供解

8、决问题的建议,并且造成一定的声势,使得议会组织接过这些问题并加以处理” ; 第二, “公共领域最好被描述为一个关于内容、观点、也就是意见的交往网络;在那里,交往之流被以一种特定方式加以过滤和综合,从而成为根据特定议题集束而成的公共意见或舆论” ;第三,公共领域不能被理解为组织,它是一个松散但开放的弹性交往网络,但离不开国家与宪政的保护与稳定作用;第四,公共领域作为一种介于国家和社会之间进行调节的领域,在政治系统中将政治权利转化为“合理性”权利, “人们在生活史中感受其共鸣的那些社会问题,经过私人方式处理后,成为公共领域的新鲜而有活力的成分”;第五,公共领域并不直接形成公共权力,其宗旨不在于取消

9、或获取公共权力本身,也不在于控制整个政治系统,而仅仅在于运用交往理性对公共权力进行反思、审视和批判。由此观之,不论是阿伦特还是哈贝马斯,二者对“公共领域”概念的阐述都强调公开性、自由理性讨论、对政治权力进行监督、关注普遍利益等核心内涵。但二者都不约而同地将公共领域框定在理想化的范畴内,这一方面会减弱其对现实的指导意义,但另一方面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为之不断努力奋斗的标准,即充分运用文化与观念的力量,不断发扬和扩大民主的地基与土壤,不断发掘理性和启蒙的资源,促进政治权力的文明化、合理化、合法化。二、网络“公共领域”及其典型形态时下,国内学界普遍感到,网络这一新兴媒体对于建构公共领域将发挥出愈加显明

10、、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它的研判探讨随呈井喷态势。讨论主要以具体的话题展开,如对博客、网络论坛、网络评论以及某些具体事件(如厦门 PX 事件、华南虎事件)与公共领域的关系进行探讨,着重于网络公共领域的运行机制、作用、前景等。许剑在分析新闻媒体与公共领域的建构关系时,认为其在构建公共领域方面有无与伦比的优势;彭兰分析了人民网强国论坛,将其理论意义归结为“公共话语空间” ,以区别于“公共领域”这一尚未成熟的机制;郭玉锦、王欢对哈氏提出的理想沟通情境的三条理性规则,提出网络参与机制的相应准则:第一,公平参与政府的公共事务讨论;第二,提出3和质疑任何主张,提出主张理由的自由;第三,没有言论检查的限制,可提

11、供开放、平等的沟通互动情境。此外,还有丁桃对博客中理性缺失的反思,李哲、邢知博对网络时政论坛建构公共领域的否定,静恩英、杨励轩对 BBS 论坛难以成为公共领域的分析,陈粟、陈冰对网络 BBS 上议程设置的探讨等等。总体来讲,这些探讨都非常有意义,并且以网络“公共领域”的具体形态来分析,或褒扬或反思,都对网络媒体建构“公共领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充分肯定博客、网络论坛、网络时评在建构网络“公共领域”的优势的基础上,下文将主要探讨三者的不足与缺憾之处。(一)、博客1、全民开讲与精英控制博客的出现确实为网民提供了畅所欲言的渠道,没有了传统媒体的“把关人” ,它使所有使用者(无论精英还是草根)

12、,理论上几乎获得了均等的发言便利与机会。从此种意义来讲,它具有比传统媒体更大的开放性与平等性。但是,开放性并不等于公开性,所谓的向“所有公民开放”也仅仅是原则上而已。细察当前拥有巨大影响和代表性的新浪博客,可以发现不仅新浪网主推名人博客,点击率之首也往往是名人博客,媒体和网民双方力量的相互作用导致了大部分普通博客名义上在“发声” ,实际上却“无声” ,技术上的平等掩盖了实质上的控制。在很多情况下,普通网民关心的大事远远不及名人博客里的日常琐事拥有更高的关注度,因此普通人的关注并没有形成公众讨论的公开话题,而只是在开放平等的名义下承受着被隐藏与受控制的压迫。2、情感宣泄与交流讨论博客的兴起堪称言

13、论(自由)权利的一次集体“释放” 。一时间广大网民以不吐不快的热烈情绪将自我的喜怒哀乐统统“倾泻”在个人博客里,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缓解和释放了民间积怨,为社会的紧张与压力提供了一个“排气阀”和“减压器” ,积极作用不可忽视。但以公共领域核心要素之一的交流讨论来看,与其说博客搭建了一个交流讨论的公共平台,毋宁说它为个人提供了一个情感宣泄的狂欢广场,言论“解禁”的快感僭越了理性批判的冷峻。细察普通人博客中的博文,大多关涉自我情感的吐露,而少有对公共事务的看法。并且,阅读量与评论量相差悬殊,也即是多数关注此博客的人只是充当了起哄的“看客” ,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与窥私欲,而极少有对同一问题的交流与讨论

14、。再者,博文关涉个人情感的特点也不能给关注者提供一个共同交流讨论的话题,个人的经历往往具有特殊性,而不具备普遍讨论的共同点。3、个人隐私与社会公益博客中的情感宣泄大多涉及私人领域,是多元化的个人利益的展示,而非对公共事件和社会公益的关注。 “公共领域变成了发布私人生活故事的领域,不论是所谓小人物的偶然命运,或者有计划地扶植起来的明星,赢得了公共性。 ” 对个人隐私的公开陈布挤占了对公共事件的讨论和对普遍11利益的关注,个人博客形成了一个原子式的孤岛空间,没有人真正进入,也没有与外部公共空间相连接。这不仅蚕食了博客这一公共话语平台所应有的公共讨论空间,同时对于个人隐私的关注也削弱了主体的批判能力

15、和反思性。网络媒体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可以言说和讨论的公共空间,而公众却把这一空间建设成私人的领地。在公共话语平台上发布私人信息(如艳照门事件等) ,导致了私人领域对公共领域的侵占,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开始融合,将直接腐蚀了公共领域的根基,极易导致国家和社会的彻底分崩离析。(二) 、网络论坛 11、自由开放与言论控制网络论坛较之于博客而言,似乎更像一个“公共领域” ,网民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地选择进出入不同类型的论坛,浏览或者发表意见,基本不受任何限制。然而事实上,网络论坛在宏观上受国家管制非常严格,一旦出现“不轨”言论,有关部门有权关闭论坛,这一方面早有先例。微观上,网络论坛自身也有一套比较严

16、格的层级管理系统,网管为论坛中的最高等级,有权删除帖子甚至封杀 ID;版主负责各个论坛板块言论秩序的直接管理和监督;资深网民是论坛中的“舆论权威” ,4掌握更大的话语权;普通网民则是处于论坛最底层的大多数人。 因此,层层的言论控制在实质上12限制了网民发表意见的自由。资深网民的发言实际上也设定了发言的等级限制。2、议题数量与讨论质量网络论坛上的议题数量浩如烟海,并且极为分散,不仅难以形成较为集中的讨论议题,并且其中相当一部分议题属于情绪宣泄一类,缺少明确的主题和引起讨论的兴趣点。频繁的发帖保证了论坛讨论的时效性,但是在更大程度上冲淡了论题的价值。不仅发布的议题大多缺少值得深入讨论之处,即使某些较有意义的话题,也缺少高质量的、深入而理性的讨论。由论坛引起的某些重大讨论话题,也是建立在议题的高点击率和各大论坛的相互转载之上,而在论坛内部进行深入而广泛的理性讨论者实为稀少。3、理性讨论与网络暴民网络论坛上的议题发布具有快速、简短的特点,并常常伴随着激烈的言辞与极端而不负责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