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2014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附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308239 上传时间:2017-11-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48.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湛江市2014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广东省湛江市2014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广东省湛江市2014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广东省湛江市2014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广东省湛江市2014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湛江市2014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湛江市2014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附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AD.阅读状况,既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更是一个民族文明传承发展的重要基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湛江市2014年普通高考测试题(二)语文注意事项:1.全卷共12页,18页为试题部分,9-12页为答题卡;全卷六 大题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选择题时,请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时,请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书写,答案必须填入9至12页的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否则无效。3.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本人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

2、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挟制/狡黠 芳菲/绯闻 伺候/伺机而动B.庇护/譬 如 醇正/敦厚 模具/模棱两可c.刹那/宅异 苛刻 /呵斥 纤绳 /纤细如发D.诘责/矍铄 抚慰/妩媚 似乎/ 似是而非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这个由不同科研单位借调人员组成的研发团队,成员各有所长,形成互补;更重要的是大家殊途同归,齐心协力。经过短短几周的磨合,研发团队很快就形成了默契和合力。由于业余时间都特别爱下围棋,年近花甲的秦工程师和不到30岁的海归刘博士还成了忘年交。A.各有所长 B.殊途同归 C.磨合 D.忘年交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截止2月13日,由甄子丹、郭富城等明星主

3、演的电影大闹天宫内地票房已经达到8.7亿,预计最高票房必定超过10亿B.教育部部长袁仁贵表示,今 后的高考录取要以统一考试科目成绩为基础,同时参考考生的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和综合素质方面的表现。湖南卫视热播节目我是歌手第十期中,备受关注的韩磊、邓紫棋四冠之争,邓紫棋凭借一首falling 再次回到榜首,成为唯一的夺得四次冠军的歌手。础;为了振兴阅读,国家应该通过立法来保障和促进民族阅读意象,即心象,是诗化了的感觉。 , , 。在诗歌创作中,它既不是单纯的外在描摹,也不是直抒胸臆的感情喷发,而是因情造景,寓意于象的单体形象。意象在诗中的运用, , , ,并从而增强诗的内蕴张力。C.口甚江市2014年

4、普通高考测试题(二) 语文第1页共8页1_B它是诗人在某-瞬间表现出来的理性和感性的复合体 具有具体的坚实的质感它暗示着诗人的内心图景 便于诗人获得心灵创造的自由更好地抒发他复杂、流动、多变的生命体验 有利于打破生活原型的束缚和局限A. B. C. D. 一、本大题7小题,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赵上交,涿州范阳人。本名远,字上交,避汉祖讳,遂以字称。上交身长七尺,黑色美风仪,善谈论,素刚正,负才任气,为乡里所推后唐同光中,尝诣中山干王都。有和少微者亦在都门下,忌之,颇毁訾(z,z )上交,都遂不为礼。上交不得志,乃南游洛阳, 秦王从荣开府兼判军卫,以上交为虞部员外郎,充六

5、军诸卫推官。从荣素豪迈,不遵礼法,好昵群小。上交从容言曰:“王位尊崇,当修令德以慰民望王忍为此,独不见恭世子、戾太子之事乎?从荣怒出之,历泾、秦二镇州节度判官。从荣及祸,僚属皆坐斥。上交由是知名。晋初,废翰林学士,以上交为中书舍人、刑部侍郎。尝上言:伏睹长兴中诏书:州县官在任详谳(yn,定罪,定案)刑狱、昭雪人命者,不限 岁 月赴选,随给优牒,庶绝欺罔,以存激劝。 诏止言州县,未该内外职司。乞自今但能雪活冤狱,不限中外官,并加旌赏。诏从之。俄迁户部侍郎,拜御史中丞,弹举无所阿避。周广顺初,拜礼部侍郎。会将试贡士,上交申明条制,颇为精密,擢扈载甲科,及取梁周翰、董淳之流,时称得士。转户部侍郎。明

6、年再知举,谤议纷然。时枢密使王峻用事,常荐童子,上交拒之。峻怒,奏上交选士失实,贬商州司马,朝议以为太重,会峻贬乃止,但坐所取士李观、侯璨赋落韵事,改太子詹事。显德初,迁宾客。二年,拜吏部侍郎,多请告不朝,时出游别墅。世宗因问陶毂g 曰:上交岂衰老乎?毂 对曰: 上交昔知 贡举,放鬻市家子李观及第,受 所献名园,多植花卉,优游自适。世宗怒 ,乃免其官.宋初起为尚书右丞建隆二年正月卒年六七当上交所莅官以干闻当时称有公辅器。尤好吟咏,有集二十卷,张昭为序。(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一,有删改)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颇毁訾上交毁:诋毁 B.僚属皆坐斥坐:受牵连,获罪c.明年再知

7、举知: 掌管,主持 D.多植花卉,优游自适 适:去,往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 组是A.避汉祖讳,遂以字称 庶 绝欺罔,以存激劝B.负才任气,为乡里所推 王忍为此c.乃南游洛阳 乃免其言D.独不见恭世子、戾太子之事乎? 及取梁周翰、董淳之流1湛江市2014年普通高考测试题(二)语文第2页共8页1CC.宋初起/为尚书右丞/建隆二年正月卒/ 年六十七/上交所莅官/以于闻当时/称有公辅器.B.宋初/起为尚书右丞/建隆二年正月/ 卒年六十七/上交所莅官/以于闻当时/称有公辅器.A.宋初/起为尚书右丞/建隆二年正月/ 卒/ 年六十七/上交所莅官以于闻/当时称有公辅器C.后周广顺初

8、年,赵上交担任礼部侍郎,负责朝廷科举考试,他订明了有关条例,使科B.后唐时,赵上交曾经到洛阳投奔秦王,但秦王听不进他的谏言而听信门下小人的谗言A.赵上交是涿州范阳人。本名是远,他风度仪表俊美,善于谈论写文章,为人刚正但又曾在金朝为善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D.宋初起/为尚书右丞/建隆二年正月/ 卒年六十七/ 上交所莅官以于闻/当时称有公辅器。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很自负。把他逐出幕府。举能公正进行。D.赵上交担任吏部侍郎时,由于年老体衰而经常告假不上朝,加上又被同僚陶毂诬陷,因此被世宗免了官。9.根据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

9、语。(7分)王位尊崇,当修令德以慰民望。(3分)乞自今但能雪活冤狱,不限中外官,并加旌赏。(4分)(2)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赵上交刚正的两个具体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10.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秋怀(元)元好问凉叶萧萧散雨声,虚堂淅淅掩霜清。黄华自与西风约,白发先从远客生吟似候虫秋更苦,梦和寒鹊夜频惊。何时石岭关山路,一望家山眼暂明?注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宋金末元初诗人,曾在金朝为官,金亡不仕。本诗为寓居异乡时做。(1)简析诗歌首联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3分)(2)简要分析诗后两联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4分)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

10、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 分)(1)子目:“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 ;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2) , ;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3)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 。( 陶渊明归园田居)(4)莫所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谁怕? 。( 苏轼定风波)湛江市2014年普通高考测试题(二)语文第3页共8页D大差异。诗经中的山水自然风景常常是赋比兴的渲染手段,诸子作品中自然景物也止于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 “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一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中国古代隐逸文化与

11、文学的自然情结陈邵明白先秦以来,隐逸行为不断为不同时代封建文人士大夫所效法,逐渐由一种个体行为发展为颇具传承性的文化现象,成为中华文化史上的独特风景。隐逸不仅表明每个生命个体对人生价值的抉择,同时也渗透着特定历史时期的民族文化背景、哲学观念、行为方式及审美趣味。隐逸文化的发展历程中也不乏对各层面文化的吸收,然其最重要的根旨在于对老庄哲学的实践。老子的自守自重的重生观、自然无为朴拙真率的审美追求,庄子所标举的自由精神,迎合了封建文人士大夫的隐逸心理,并成为他们精神世界的一部分,对他们的创作产生一种深藏于心的内驱力而影响着他们的创作走向。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隐逸文化为古代文学创作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它转

12、换了文学视野,开拓了文学创作的崭新领域。而另一方面,古代封建政体种种弊端的严酷性,使封建文人士大夫他们深感在这无法自主的时代里,兼济天下的路不但艰难,而且也很危险,而这些人,处在封建时代的知识群,所谓士大夫阶层,或是附合当权者,明哲保身,或是鄙视俗世,超然物外,特立独行,把自然作为虚托自我的对象。寄情自然,投身自然,把自然当作观照自身的对象物,隐逸主体与自然的这种亲近和谐的关系,为发现和表达自然美提供了前提条件。山水田园在文学中出现并非从隐逸文化的意义上开始的,但对山水的表现方式却存在很山水比德 式人格化比衬。随着隐逸文人对白然的真实切入,山水自 然逐渐上升为一种纯粹独立的审美对象,不再仅仅是

13、一种陪衬或象征。因此,刘勰以为庄老告退,山水方滋正表明了隐逸文人对自然审美的独特视角。在隐逸文人中,陶渊明和谢灵这堪称集大成者。一个是隐逸文人之宗”,一个被誉为见游山水诗以康乐为最。他们的作品集中体现了隐逸文人的审美 追求。沈德潜古诗源评道,陶诗合下自然,不可及处 ,在真 。陶渊明这种真的隐逸文人观照自然、审视自然美独具匠心的崭新视角,把文学的审美视野伸展到世俗作家无可企及的地方,也达到了此前山水田园诗难以企及的高度真,构成了隐逸文人表现自然的审美核心。真,指自然而不失本性。隐逸文人对白然的真实切入与真情投入,使自然成了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是世俗人生中无法体察到的。在陶渊明诗中,荒墟

14、草屋、乡村田园、桑麻豆苗、榆柳桃李及乡村民间淳朴和谐的气氛构成了最平凡又最真切的自然景致。陶诗将山水田园中触动心扉的情景事意融为一体,以真为主线贯穿其中,对于审美客体客观的表现,形象准确再现了人与自然的精神与真实风貌。其实,隐逸文人创作时遵循的这种真 的核心,就是一种脱落世故 、超然物外的审美主体本色精神,与道家所倡言的道法自 然 是一贯的。道家认为,在 天下无道时,个体生命要得到充分的保障与发展,就必须把人世一切得失置之度外,过一种纯任自然,不为功利得失而苦心劳神的生活,摆脱外物对人的奴役达到精神上的绝对自由。隐逸文人的这种创作心境与真实介入并感受自然的方式,为文学创作题材的转型提供了契机.

15、总之,隐逸令文人以崭新的视角审视自然,以特有的心境表现自然。表现自然题材的文学作品在隐逸文化的影响下逐步走向全面与成熟。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原文有改动)湛江市2014年普通高考测试题(二)语文第4页共8页1EA.隐逸行为由封建文人士大夫的个体行为发展成一种文化现象,是中华文化史独特和独D.山水田园在文学作品中出现要早于隐逸文化的形成时代,但山水自然的人格化和成为B.隐逸反映了隐逸者对人生价值的抉择,而特定历史时期的民族文化背景、哲学观念及C.在古代隐逸文化的发展历程中,老子庄子的哲学和实践的影响是最大的,甚至可以说E.真 ,作为隐逸文人表现自然的审 美核心追求,也是陶渊明田园 诗超越前人的一个重要B.诗经 中的山水风 景常常是 赋比兴的渲染手段,譬如 氓中的桑之落矣,其黄A.隐逸行为渗透着特定历史时期的哲学观念,老庄的哲学在东晋就特别受推崇。D.真,是隐逸文人表现自然的核心审美追求,也应该是一般文学创作的核心审美追求。14.真作为隐逸文人表现自然的审美核心,在创作中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15.陶渊明为何要弃官归田,为什么能写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天然佳句,12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审美趣味对隐逸者的选择也起到决定性影响。是隐逸文化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