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与矫治对策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293224 上传时间:2017-11-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9.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与矫治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与矫治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与矫治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与矫治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与矫治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与矫治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与矫治对策(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与矫治对策摘 要:小学生厌学心理成因有学校、教师因素和家庭、社会因素等,探讨小学生的厌学行为,寻求矫治厌学的策略,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关注、大力支持和配合。关键词:厌学心理; 主要成因; 矫治策略厌学是学生对学校生活缺乏兴趣,产生厌学情绪,对学习持冷漠、敷衍态度等心理状态及其在行动中的不良表现方式。厌学作为一种心理状态,不是特定学生所有的,而是所有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共同潜在的问题,只是潜在的时间长短、程度不同而已。厌学心理严重的学生,既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又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很不利。我们发现厌学生与差生、流失生、辍学生是相互关联的。厌学生大多数是差

2、生,对学习不感兴趣,怕上学,成绩差。厌学生心智活动差,对课堂练习、家庭作业、课外阅读等学习活动处于被动消极状态。由于对学习失去信心,经常逃学,出没游戏房,甚至染上一些不良行为,如吸烟、赌博等。由厌学引起的学生流失弃学问题,令人担忧,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因此探讨小学生厌学心理成因及矫治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主要原因1.学校因素学校生活单调乏味,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少,学生自发组织的 愉快体育小组得不到支持,如有个班级七八个学生喜爱足球,班主任将他们玩的足球也没收。这种单一的文化学习,容易使学生形成厌烦情绪和疲倦心理,从而产生厌学行为。教师的素质是造成厌学生的重要原因。有的教师偏心教育,以貌取

3、人,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尤其对反应迟钝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尊重关爱不够,不能对学困生优先提问、优先辅导、优先评价,学困生很难攻克学习上的困难,感受不到成功了的喜悦,从而丧失信心。教师教学方法陈旧, “填鸭式”教学,不会因材施教,不会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学生一有过错,只会批评、责骂、冷嘲热讽,不会在学生学习困难时给予及时地辅导、诚心地鼓励。有的教师还歧视差生,简单粗暴,赶出教室,深深地伤害差生的自尊,师生关系紧张,情绪对立,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消极态度,失去学习兴趣、毅力和动力,成为厌学生。不可否认,在小学生厌学的趋势中,师生关系不和谐扮演了催化剂的角色。2.家庭

4、因素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但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有不良影响。具体表现如:一是粗暴型家庭,孩子稍不从或不合自己的要求就不问清红皂白地予以指责,甚至打骂体罚,严重损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种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大多缺乏礼貌,形成粗野、执拗的性格,智力发展也受 到压抑。二是过分溺爱型家庭,一些家长对孩子像小皇帝那样服侍,有求必应,百依百顺,孩子不用动手动脑。还有一些家长从安全方面考虑,怕孩子跑出去被人欺负,不让孩子与同伴玩耍交往,长此下去,导致孩子懒惰、依赖、怕苦、懦弱等不好的心理品质。三是期望值过高的家庭,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不恰当,不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孩子没有支配

5、时间的自由,一天到晚生活在书本中,还要参加社会上一个个教育辅导班,每次考试又提过高要求,使孩子望而生畏。这样就给孩子造成过大的心理压力,一旦期望落空,成就低于期望,孩子就会灰心丧气,自卑,产生厌学情绪。放任型家庭,家长疏于对孩子管教,只管自己赚钱,不管孩子学习,读书无用论还在滋生蔓延。3.自身因素厌学的学生在思想上不是把学习当成是求知的课堂,而是把它看成是一种烦恼、负担和精神压力,缺乏学习动机。他们学习心不在焉,不听老师讲课,注意力容易分散,不爱学习,一提学习就讨价还价;行为冲动,玩劲足,玩得满头大汗还不肯进教室。厌学者在行动上则是”懒惰”二字,老师布置的作业,他推诿和拖延,实在推诿不了的就敷

6、衍一下或抄袭别人的。做事总是无精打采、懒懒散散拖拖拉拉,即使是弯弯腰这样的动作也懒得去做。在学习上体验不到成功的快乐,导致学习无兴趣,成绩不理想。三、矫治策略 探讨小学生的厌学行为,寻求矫治厌学的策略,这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必须得到社会的大力支持和配合。现从以下几方面作一探讨,其目的是全面贯彻九年义务教育,让祖国花朵健康成长。1.学校应确立全面学生观确立全面学生观,首先应热爱全体学生, “以每一个学生为本” ,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 。尤其对反应迟钝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要关心关爱,要树立转化一个学困生与培养一个优秀生一样光荣的思想,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质,想尽办法

7、,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确立全面学生观,还应懂得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是多样的、多彩的、生动的,学文化,学科技,学体育,学音乐,学劳动与其它,不要以文化学习替代一切学习,不要增加过重的作业负担,反对以牺牲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代价获取分数,更反对以牺牲学生的健康快乐为代价获取分数。学校应组织适当的科技兴趣类集体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让学生在活动中互相学习、互相合作、互相交流、互相协作、互相配合。同学之间通过各种相互帮助而满足自己影响别人的需要,同时又通过互相关心而满足了归属的需要。人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倾听同伴的建议,大家协力配合,合作融洽,收获多,进步快,在充满情趣和友爱的合作活动中,

8、彼此接纳欣赏、取长补短、学会沟通、学会交际、学会 帮助、学会尊重。这既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又激发交流求知的欲望,积极探索,天天向上。2.教师要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成功教学新理念美国教育家爱默森说的:“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 ” 苏霍姆林斯基也强调要“把劳动的欢乐、学习上取得成功的欢乐给予儿童,在儿童的心里激起自豪感和自尊感这是教育的第一信条” 。对小学生包括学困生,教师要始终坚持“三个相信”的教育理念,即“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追求成功的愿望,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争取成功的潜能,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老师的帮助下获得成功” 。对学困生应确立适宜的学习目标,让其获得成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9、。适宜的目标既是调动积极性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尝试成功教学的关键。所订目标要适宜,不切实际的目标学生压力大,心理负担重,肯定没有积极性。要求过高,老是失败,老受挫折,就不会体验到“学会了”的高兴、 “提高了”的欣慰、 “成功了”的欢乐、 “获胜了”的自豪。新课程理念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生理、心理及基础,确立以人为本的最适合学生实际的个性化学习目标。当学生通过努力,使学习获得某种成功时,就会有强烈的学习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决心。因此,学困生遇到困难泄气自卑之时,教师应给予及时的鼓动、点拨、诱导,使他们“跳一下也能摘到果子” 。第一次成功的愉悦,又往往能推动第二次成功, 形成“成功-愉悦-再成功

10、-再愉悦”的良性循环。学困生每一次作业、考试或是成长过程中表现有进步时,都应表扬激励,要经常运用鼓励性语言:“你真行” 、 “你不错” 、 “你真棒” 。让学困生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克服自卑感,建立自信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只有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厌学问题。3.要努力创造一个宽容的家庭环境首先,父母对子女学习状态的估计要客观,期望要合理。要经常帮助子女恰如其分地作出估计,既不要盲目乐观,也不要低估。这样,才能使子女处于自信而不自满,自尊而不自负,自善而不自弃的心理状态。不要一味地为子女买参考书,不要到处托人逼子女参加校外名目繁多的教学辅导班、提高班,也不要求每次考试每

11、门功课一定要考多少分,排第几名,要降压、松绑,让子女不厌学、畏学,而是要学、想学。其次,孩子是多么需要一个宁静、温馨、得到关心理解、鼓励、支持的家庭啊!因此,家长不要在孩子面前为孩子的学习和对家庭教育意见的分歧争吵,不要一天到晚千叮咛、万嘱咐,让子女感到烦!烦!烦!想做作业也静不下来。有的家长喜欢看电视,声音大,还有的家长喜欢约朋友在家里打麻将,这都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为了孩子应克制,让孩子学习时一定要保持安静。最好家长应有良好的读书、学习的习惯,孩子就能耳濡目染。父母 可以针对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孩子一块制订一份适合又有针对性的学习、休息与活动作息时间表,经常督促检查鼓励,养成好习惯。

12、4.全社会必须高度关注,积极防治小学生厌学现象防治小学生厌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要充分发挥社区的教育力量,全方位、全过程、校内外结合以形成合力,营造良好的育人大环境。学校和家长对社会上的网吧、游戏房有担心,有些小学生厌学与此关系极大。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制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 ”来保障儿童的绿色上网。加强少年儿童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力度,网络上那些参差不齐的网络信息资源要加以整理、开发和利用,使他们能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少年儿童。要努力建设一批健康、文明,对少年儿童能起正确导向作用并富有吸引力的网站,力求内容广泛、生动、形象、有趣、科学性和知识性强,在功能上应考虑符

13、合心理特点少年儿童。有关部门和网吧老板应严格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游戏房,网监部门要经常巡视网站,及时设立防火墙,对不健康的内容进行阻隔,避免孩子看到不良信息。关工委和社区也可以聘请义务网吧监督员,加大对少年儿童上网的指导和监管。各级媒体与学校也应加大力度宣传网瘾对少年儿童的危害,引导学生自觉做到正确上网,集中精力顽强刻苦地学习,为实现人生目标而不懈努力。 总之,防治小学生厌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形成合力,进行综合治理。对于厌学的学生,教师与家长要密切配合,认真分析,找出原因,对症下药,把尊重与爱撒给每一个学生,切实解决好他们的厌学心理问题,才能让每一个学生跟上新时代教育步伐,和谐发展健康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