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选读-1国学经典选读形考通用考试电大网考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275171 上传时间:2017-11-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3.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经典选读-1国学经典选读形考通用考试电大网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国学经典选读-1国学经典选读形考通用考试电大网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国学经典选读-1国学经典选读形考通用考试电大网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国学经典选读-1国学经典选读形考通用考试电大网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国学经典选读-1国学经典选读形考通用考试电大网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学经典选读-1国学经典选读形考通用考试电大网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经典选读-1国学经典选读形考通用考试电大网考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单选题 (共 10 题,共 6 分) 1. 子云,“吾不试,故艺。”此句的恰当之意是:( ) (0.6 分)A.孔子说过,我没有参加仕途考试,只是好古。 B.孔子说过,我(年轻时)没有做过官,所以热衷艺术。 C.孔子说过,我不喜欢考试,所以从事艺术工作。 D.孔子说过,我(年轻时)没有做过官,所以掌握了很多谋生的技能。 考生答案:D 考生得分:0.6 分 评语:2. 下列词类活用不同的一项是 (0.6 分)A.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B.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C.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 D.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 考生答案:C 考生得分:0.6 分 评语:3. 子曰:“饭疏食饮

2、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此句的恰当之意是:( ) (0.6 分)A.君子没有哪怕是一顿饭的工夫会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危急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去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困顿挫折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B.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发愤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C.穷困也乐,显达也乐,穷困显达像春夏秋冬,得道至这种境界,穷困显达都无所谓了。 D.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也是一种生活的乐趣。用不义手段而使自己大富大贵,这些对我来说,就如浮云般一般轻。 考生答案:D 考生得分:0.6 分

3、 评语:4. 下面哪句话不是出自论语? (0.6 分)A.四海之内皆兄弟 B.吾善养吾浩然之气C.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考生答案:B 考生得分:0.6 分 评语:5. 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一句中的 “畏”的恰当意思是( ) (0.6 分)A.畏惧 B.畏缩 C.敬畏 D.崇敬 考生答案:C 考生得分:0.6 分 评语:6.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的意思是( ) (0.6 分)A.那个仁厚的人就是自己想帮助别人树立起来,自己想帮助别人达成目标。能够就近舍远,由近及远地施行仁爱B.那个仁爱的人,就是

4、自己想要树立起来,也想帮助别人树立形象,自己想要达成目标,也想要帮助别人达成目标。能够接近取来就用的便利条件,可以说是仁德的方法了。 C.一个仁人,只要自己想自立,便也帮助别人自立;自己想要通达,便也帮助别人通达。能够就近以自己的心作比而推及别人,已经可以说是实行仁德的方法了。 D.夫子之仁德,就是自己欲立而且也要立人,自己欲通达,也要助人通达。能够就近取得帮助,可以说到处都能够表现出仁爱之心了。 考生答案:C 考生得分:0.6 分 评语:7.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此句的恰当之意是:( ) (0.6 分)A.孔子教授学生要精通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以及各种职业、技能、爱好等

5、。 B.言行要谨慎,为人要诚实守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并且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 C.立志高远,坚守德操,遵循仁义,精通六艺。 D.亲自积极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可以学习典籍、文章了。 考生答案:C 考生得分:0.6 分 评语:8. 4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此句的恰当之意是:( ) (0.6 分)A.别人不了解自己,却能够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品格吗?” B.学生不知道努力学习,教师也不要生气,要循循善诱,这不才是真君子吗?” C.别人不知道没有关系,自己了解自己就行,不是君子就要装君子。 D.别人不了解自己就马上生气,这哪里是君子所说的品格呢? 考生答案:A 考生得分:0.6 分 评

6、语:9. 12“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的意思是( ) (0.6 分)A.恭敬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会得到大众的拥护,诚实能得到他人的信任,勤敏则做事易见功效,慈惠则足以用人 B.恭侯客人时要有礼貌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地对待客人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信任别人就会得到他人的信任,敏捷地做事就会快速见效,给别人恩惠就会使人满足。 C.恭敬不如从命,过于宽松不会得到大众的拥护,信任别人还要任用别人,敏捷地做事使人有功,互惠才是使人满足的根本。 D.恭敬待人就是不要公开场合侮辱别人,人们都是喜欢宽大为怀的,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敏锐而且有效率地做事,恩惠足以使人感到欣慰。

7、考生答案:A 考生得分:0.6 分 评语:10. 子曰:“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此句的恰当之意是:( ) (0.6 分)A.孔子说:人在有关生死的关键时刻,才知以往建立的情谊的真假;在贫穷与富足的不同状态,才知世态人情的冷暖;在贵贱不同情形,才显现友情的真伪。 B.孔子说:君子相处和谐而不结党,小人结党而内部并不和谐。 C.孔子说:只有仁者真正懂得爱什么人,憎什么人,因为仁者有分辨善恶的标准,所以待人接物便能做到好恶分明。 D.孔子说:道德高尚的人,与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交往,不奉承讨好;与地位比自己低的人交往,不轻慢高傲。 考生答案:C 考生得分:0.6 分 评语:二. 判断题 (共 10 题

8、,共 6 分) 1.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 (0.6 分)错误 正确 考生答案:正确 考生得分:0.6 分 评语: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此句中的“说”:通“悦”,表示高兴、愉快的意思。 (0.6 分)错误 正确 考生答案:正确 考生得分:0.6 分 评语:3. 关于“敬鬼神而远之”,孔子的态度是对鬼神采取尊敬而不迷信的态度,要懂得死亡的真实性和承认生命的有限性,要以现实的人生为出发点,在有限的生命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0.6 分)错误 正确 考生答案:正确 考生得分:0.6 分 评语:

9、4.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诸也。”此句中“好古”:是指喜爱先哲的遗典、古代的典章等。(0.6 分)错误 正确 考生答案:正确 考生得分:0.6 分 评语:5. 孔子大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是说要启发学生,举一个例子不懂,就不要举三个例子使人更加迷惑了;对于举一不能反三的学生就不用回复他了。 (0.6 分)错误 正确 考生答案:错误 考生得分:0.6 分 评语:6.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此句是劝人把努力学习与思考未来前途结合起来之意。 (0.6 分)错误 正确 考生答案:错误 考生得分:0.6 分 评语:7. 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

10、,可谓知矣。”此句意思是:孔子答道: “把心力专一地放在使人民走向善与德的道义上,敬畏鬼神而保持高远的距离不随意亲昵,这样可以叫做知了。” (0.6 分)错误 正确 考生答案:正确 考生得分:0.6 分 评语:8.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此句中“愠”:生气、怨恨之意,指心中有烦厌、厌恶、怨恨之感。 (0.6 分)错误 正确 考生答案:正确 考生得分:0.6 分 评语:9.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自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化典籍。) (0.6 分)错误 正确 考生答案:正确 考生得分:0.6 分 评语:10. “志于道,据

11、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此句意思是:言行要谨慎,为人要诚实守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并且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 (0.6 分)错误 正确 考生答案:错误 考生得分:0.6 分 评语:三. 填空题 (共 10 题,共 8 分)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0.8 分)考生答案:1. 不亦君子乎; 考生得分:0.8 分 评语:2. 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 (0.8 分)考生答案:1. 其言也善; 考生得分:0.8 分 评语:3.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 (0.8 分)考生答案:1. 勿施于人; 考生得分:0.8 分

12、评语:4.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0.8 分)考生答案:1. 迁怒; 考生得分:0.8 分 评语:5.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 (0.8 分)考生答案:1. 昼夜; 考生得分:0.8 分 评语:6.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 “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而已矣。” (0.8 分)考生答案:1. 忠恕; 考生得分:0.8 分 评语:7. 子曰:“兴于诗,立于,成于乐。” (0.8 分) 考生答案:1. 礼; 考生得分:0.8 分 评语:8. 子曰:君子不 (0.8 分)考生答案:1. 器; 考生得分:0.8 分 评语:9.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0.8 分)考生答案:1. 三十而立; 考生得分:0.8 分 评语:10.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则殆。” (0.8 分)考生答案:1. 思而不学; 考生得分:0.8 分 评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