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教师资格心理学A考试考前密押试卷2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273249 上传时间:2017-11-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0.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教师资格心理学A考试考前密押试卷2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四川省教师资格心理学A考试考前密押试卷2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四川省教师资格心理学A考试考前密押试卷2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四川省教师资格心理学A考试考前密押试卷2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四川省教师资格心理学A考试考前密押试卷2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教师资格心理学A考试考前密押试卷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教师资格心理学A考试考前密押试卷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考前密押试卷心理学(A 级) ( 二)(考试时间 150 分钟)第 I 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一般认为,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是从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著教育心理学开始的,该书出版的年份是() A1913 B1903C1923 D18792一个争强好胜的学生和另一个个性软弱的学生在一起很可能感到更自在。这在非正式学生群体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中属于() A空间因素B类似性因素 C需要的互补性D仪表 3教师对学生的

2、期望可以起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有助于学生学习的进步。教师期望的这种效应是() A格式塔效应B艾宾浩斯效应 C马斯洛效应D罗森塔尔效应 4根据布鲁纳的教育目标观,发展学生们运用“思想”解答问题的信心属于学校教育的第几个目标() A一B二 C三D四 5根据布鲁纳的教育目标观,“发展理智上的忠诚”是教育的第几个目标() A二B三 C四D五 6儿童向父母坚持老师的提议或规定,“先写数学后写作文”,不肯改变,此时的儿童处于() A感觉运动阶段B思维准备阶段 C思维阶段D抽象思维阶段 7根据柯尔柏格的道德发展分期理论,“惩罚与服从的定向”属于() A第一期B第二期 C第三期D第四期 8根据柯尔柏格的道

3、德发展分期理论,“人际关系与补同的定向”属于() A第一期B第二期 C第三期D第四期 9未经强化而条件反射自动重现的现象被称为() A消退B恢复 C类化D分化 10下列哪位的学习理论是第一个系统的教育心理学理论() A桑代克B皮亚杰 C布鲁姆D布鲁纳 11在记忆领域的心理学研究中,正迁移又叫做() A前摄易化B原则迁移 C前摄抑制D倒摄抑制 12奥苏贝尔认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是() A机械学习B认知发现学习 C有意义接受学习D掌握学习 13学习后间隔一定时间测得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得的保持量还高的现象是() A记忆强化B记忆恢复 C记忆歪曲D记忆量变 14动机遗忘理论的提出者是() A桑代

4、克B皮亚杰 C弗洛伊德D马斯洛 15从动机的动力来源来划分,学习动机可以分为() A外来动机和内在动机B正确的动机与错误的动机 C间接动机和长远动机D直接动机和短近动机 16发散项目的范围和维度是指发散思维中的哪项特征() A变通性B独创性 C流畅性D独立性 17下列因材施教策略中,不分年级、不同年龄学生在同一课堂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能力分班B跳级 C复式教学D程序教学 18在充实制教学策略中,以增加难度较深的教材或作业为特点的是() A水平充实B垂直充实 C原则充实D内容充实 19下列哪一项不是学习测量和评定的功能() A诊断功能B管理功能 C教育心理功能D导向功能 20有效测验的必

5、要条件中,测量的前后一致性程度是() A效度B信度 C难度D区分度 第部分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5 空,每空 1 分,共 15 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的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21一个 30 人的班级中,学生在一次物理考试时通过第 3 题的人数为 21 人,该题的难度系数为_0.7_。22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_(P92-95)遗传与环境 成熟与学习 社会环境因素 学校教育因素 主观能动因素_、_、_、_及_。23一般而言,学生的成就动机来源于三种需要,即一、_(P326-327)认知需要 学生自我提高的需要 学习过程派生的附属需要 _、_和_。24与创造性思维关系最密切

6、的是_(P303) 发散思维 _。25认为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心理类型,即_(P416) 荣格 内倾 外倾 _和_的心理类型。26智商(IQ) 表示儿童_与_之间的关系。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27课28起点行为29智力技能30智能不足儿童31禀赋优异儿童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32教师学习学校教育心理学有何意义?33简述教学目标的选择标准。34简述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35简述有意义学习的条件。36简述课堂管理的原则。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37试述可教性智能不足学生的教学目

7、标和原则。38试述教师应具备的测量与评定的知识和能力。一、单项选择题 2解析 学生双方的需要及对方的期望构成互补关系时,较易组织在一起。 3解析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研究探讨了教师的期望作用,提出了“罗森塔尔效应”,也叫“ 皮格马利翁效应” 。 4解析 学校教育的第一个目标是鼓励学生发现他们自己的猜测的价值和改进的可能性,第三个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我推进力,第四个目标是培养“经济地使用思想” 5解析 学校教育的第二个目标是发展学生们运用“思想”解答问题的信心,第三个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我推进力,第四个目标是培养“经济地使用思想”,第五个目标是发展理智上的忠诚。 6解析 处于思维阶段的儿童

8、,虽然能了解原则或规则,但在应用原则时经常“咬文嚼字”。7解析 前习俗阶段中的第一期为惩罚与服从的定向;第二期为操作与关系倾向。 8解析“人际关系与补同的定向 ”属于习俗阶段的第三期。 11解析 在记忆领域的心理学研究中,正迁移又叫做前摄易化或倒摄易化,负迁移又叫做前摄抑制或倒摄抑制。 12解析 奥苏贝尔提出了有意义接受学习的理论,认为有意义接受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主挚形式。 14解析 弗洛伊德提出了动机遗忘的理论,他称之为压抑理论。弗洛伊德认为,动机性遗忘是与不快、不安和内疚相关的遗忘,其实质是一种压抑。 15解析B 项是从学习动机内容的性质划分的类别, c、 D 两项是根据动机的远近和起作用的

9、久暂划分的类别。 16解析 发散性思维有下列三项特征:(1)变通性。指发散项目的范围或维度。(2)独创性。指发散的项目不为一般人所具有。(3)流畅性。指单位时间内发散项目的数量 o18解析 充实制教学策略可通过水平充实和垂直充实两种方式进行,垂直充实的特点是增加难度较深的教材或作业,水平充实的特点是扩增教材或作业的分量而不增加难度。 19解析 学习测量和评定的主要功能有:诊断功能、反馈与鞭策功能、管理功能、教育心理功能。 二、填空题 21(P481)0.722(P92-95)遗传与环境 成熟与学习 社会环境因素 学校教育因素 主观能动因素 23(P326-327) 认知需要 学生自我提高的需要

10、 学习过程派生的附属需要 24(P303)发散思维 25(P416)荣格 内倾 外倾 2 第 4 页:答案: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三名词解释题 27(P23)课:是教学的一个基本单位,指在一定的时间内,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达到教学目的。它包括三个要素,即一段时间、教师和学生及师生相互作用。 28(P282)起点行为:指学习者学习技能开始前的状况 (准备状况 )。 29(P281)智力技能:是以抽象思维主导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它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 30(P398)智能不足儿童:是指具有在心智发展期间所显著表现的低于平均的心智功能与缺陷性的适应行为的儿童 31(P395)禀赋优异

11、儿童:凡智力测验获得智商 140 分以上者,或在特殊性向测验有突出表现者,或在创造性能力测验中得分超群者等,均可被认为是禀赋优异的儿童。 四、简答题 32(P6-7)(1)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 (2)学校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教师的专业基础。 (3)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4)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 33(P75-76)教学目标选择的一般标准主要有以下几条: (1)价值性标准。 (2)可能性标准。 (3)低耗性标准。 (4)丰富性标准。 (5)就高性标准。 34(P218-219)(1)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2)学习材料的性质。 (3)学习

12、活动的多样性。 (4)原学习的熟练和理解程度。 (5)年龄特征。 (6)智力水平。 35(P170-171)(1)学习材料必须具备逻辑意义。 (2)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备适当的知识基础。 (3)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36(P374-375)(1)课堂管理应以积极指导而不是消极防范为主。 (2)教育在先,奖惩在后,多奖少罚,反对“不教而诛”,多做细致的思想工作。 (3)师生共同确定应当遵守的课堂规范。 (4)实行课堂民主管理,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态度。 (5)教师要掌握处理不良课堂行为的技巧。 (6)要尽量消除校内校外的不良影响因素。 五、论述题 37(P385)可教性智能不足学生应

13、有以下特殊的教学目标: (1)习得社交技能。 (2)习得赖以谋生的职业技能。 (3)学会独立、安逸的情绪反应。 (4)形成清洁卫生和保健习惯。 (5)学习基本课程,掌握读、写、算基本技能,以掌握必要的工具。 (6)学会正当娱乐,以利用闲暇。 (7)学会适应家庭生活,以扮演适当的家庭角色。 (8)形成起码的集体活动能力。 在针对可教性智能不足学生教学时,应遵循以下特殊原则: (1)不能再使学生遭受失败。 (2)尽量即时强化。 (3)规定能完成的任务。 (4)有系统地揭示教材。 (5)小步子教学,必要时采用过度学习。 (6)注意提供个别指导。 38(P477)教育工作者应具备最起码的,为教学所必需

14、的评价的知识和能力: (1)理解与清楚地表述教学和管理目标,懂得怎样通过教学和管理活动达到目标,全面了解测量与评定的含义及评定对教学及管理的意义。 (2)理解有效测量和评定条件;明确自己在编制、选择和使用测量工具时所扮演的角色。 (3)能自行编制日常教学使用的测验,能适当地主持测验并有效地使用测验的结果,以便改进教学和管理之用;能选择适当的标准化测验。 (4)能编制、选择与使用非测验式的测验工具。 (5)能综合解释测验的分数和非测验式测量的结果,作出评定。明确各种测验的用途及限制。(6)能根据评定的结果,改进自己的教学和管理工作。 此外,对参与评价的人来说,还应有高尚的人格,应当使自己参与的评定工作合乎道德规范,不应使学生或教师感到高度焦虑,损伤他们的自尊心或引起恶性竞争。6(P491)智力年龄 实际年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