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道路的绿化景观设计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269680 上传时间:2017-11-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城市道路的绿化景观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城市道路的绿化景观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城市道路的绿化景观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城市道路的绿化景观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城市道路的绿化景观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城市道路的绿化景观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城市道路的绿化景观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城市道路的绿化景观设计金鹤鸣2011 年 8 月摘要:一种风格定义一种态度,一种态度决定一种生活,道路绿化像是一种带着镣铐一样的舞蹈,在这个带有局限性的酒店空间设计里发挥设计的想象力,一成不变的生活在乏味中平淡,心态在平淡中丧失感动,很久很久,这样的这样,昨天今天明天,就这样重复。随着城市的发展、经济的繁荣,交通量的增加,道路绿化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道路交通需求与供给也在不断的增加。道路绿化不断创新,不拘于旧的观点,通过功能的使用,美学的装饰,赋予景观以新的形象,新的灵魂就非常重要了。如何协调好城市发展、道路交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世界各大城市在城市规

2、划建设与管理,特别是道路建设和交通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城市道路绿化的目的要求,针对目前道路绿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道路绿化应适时适地,合理规划,科学配置。关键词:城市;道路绿化;协调;合理规划;科学配置;引言城市道路是景观功能与装饰的灵魂,是装饰与功能的剧中之本,要想景观能从高层次的内涵与境界使生活更愉悦,看上去舒服,使用起来便当,城市道路绿化就更重要了,而我们平时的许多城市道路绿化,看来更加重视装饰的文化、内涵、内化,俗话说“文如其人”而我们也可以做到“景如其人” 。让我们的城市道路绿化能够体现景观的文化。城市道路绿化讲究实用但更讲个性,具体的环境不同,文化背景品味追求的风俗与习惯不同,

3、就可能产生不同的效果。道路绿化的概念指的是在道路两旁及分隔带内栽植树木、花草以及护路林等。经过科学、合理、艺术的设计,在各种不同性质、等级和类别道路的绿地上栽植植物,达到改善环境、辅助交通组织、美化环境景观、创造宜人活动空间的目的,发挥道路的综合功能的活动。道路绿化是道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园林系统的重要组成要素,它直接形成城市的面貌、道路空间的性格、市民的交往环境,为居民日常生活体验提供长期的视觉形态审美客体,乃至成为城市文化的组成部分。道路景观的构成道路景观的构成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内在因素,主要指道路红线以内的东西,按其功能,大致可分三类:1、 实用性:路栅、路灯、路钟、坐椅,电

4、话亭、邮筒、垃圾筒、地下道口、人行天桥等;2、 审美性的:街道树、花坛、喷泉、地面艺术铺装等;3、 视觉传达性的:交通标志、路标、路牌、地面标志等。二是外在因素,主要是指背景建筑,建筑是形成道路空间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道路两侧建筑的构成形式、物质功能、视觉印象以及社会职能,决定着道路的空间特点。道路绿化的植物选择适路适树,因地制宜地带性植物与引进植物相结合近期效果与长期效益相结合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一、乔木的选择乔木在街道绿化中,主要作为行道树,作用主要是夏季为行人遮荫、美化街景,因此选择品种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1) 株形整齐,观赏价值较高(或花型、叶型、果实奇特,或花色鲜艳、花期长),最

5、好叶秋季变色,冬季可观树形、赏枝干;(2) 生命力强健,病虫害少,便于管理,管理费用低,花、果、枝叶无不良气味;(3) 树木发芽早、落叶晚,适合本地区正常生长,晚秋落叶期在短时间内树叶即能落光,便于集中清扫;(4) 行道树树冠整齐,主枝伸张、叶片 紧密,有浓荫;(5) 繁殖容易,移植后易于成活和恢复生长,适宜大树移植;(6) 有一定耐污染、抗烟尘的能力;(7) 树木寿命较长,生长速度不太缓慢。二、灌木的选择 灌木多应用于分车带或人行道绿带(车行道的边缘与建筑红线之间的绿化带) ,可遮挡视线、减弱噪声等,选择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1) 枝叶丰满、株形完美,花期长,花多而显露,防止过多萌孽枝过长妨

6、碍交通;(2) 植株无刺或少刺,叶色有变,耐修剪,在一定年限内人工修剪可控制它的树形和高矮;(3) 繁殖容易,易于管理,能耐灰尘和路面辐射三、地被植物的选择根据气候、温度、湿度、土壤等条件选择适宜的草坪草种至关重要,低矮花灌木均可作地被应用道路绿化中存在的几个常见问题:道路绿化设计是一个在不断前进、不断发展、不断更新的东西,尤其是近些年,由最初的绿化到现在的景观,由整齐、均衡的绿化带到现在的“自然、亲和、健康” ,设计思想在逐步地完善,更多地考虑到人的需要和自然生态美感,于是,之前做的绿化总在时间的打磨下被后来的人察觉出或这或那的纰漏。道路绿化的设计思路新颖,但经受时间的检验,也有欠缺的地方,

7、如以前流行的整齐划一,现在看起来就单调乏味,或绿量太少,或没有空间层次。1、缺乏整体规划,指导思想不明确绿化设计缺乏系统性、整体性、整个道路绿化景观缺乏地狱特色,缺少变化。许多道路绿化品种雷同,一些分车带绿化设计对行人列和车辆行驶安全考虑欠周,由此造成的安全隐患较多,另外,也普遍存在与周边建筑和环境不够协调的问题2、绿化树种比较单调,地域标识性不足在植物树种的选择上,植物种类较少,缺乏生物多样性,植物季相变化不够充分,缺乏生物多样性,缺乏地域特色,缺少春色叶树、观花树种等比较具有季节特色的树种。3、绿化形式单一,趋同性较严重道路景观绿化,层次结构过于简单,缺少在形式和季相上的变化,在植物选择上

8、对乔木和灌木两个层次考虑的较多,而对于中间层次的植物考虑较少,对常绿化树种考虑较多,对落叶树种考虑较少,所以很难形成多元的复层植物景观4、种植土壤条件较差,养护成本较高道路绿化普遍存在种植土质差,土层薄,肥力不足的现象,部分行道树明显生长不良,一些主要道路上行道树生长缓慢,虽然种植多年,但难以形成较多的遮阴面积。5、修剪程度太大,影响景观效果,也不利于树木恢复6、部分品种退化严重,缺少及时更新一些树木由于周边环境的改变表现出不适应种植条件的,生长势受到较大影响,一些品种因为病虫害方面的原因,景观效果受到影响,养护成本过高。道路绿化中的一些建议和想法:一、完善道路绿化带建设规划,逐步提高景观效果

9、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必须对一部分绿化带进行改造、提高,以完善城市绿化景观,因此,因根据各条道路的具体改造计划,再按规划分期分批进行改造提高,以达到逐步提高绿化景观效果。二、加强乔木,灌木,草地的研究,努力挖掘和开发新品种,立足本土特色品种,引进优良品种,丰富园林植物景观。三、增种行道树品种,乔木形成高低错落,整齐而自然的景观,总体形成四季有景可赏的景观。四、努力提高全民绿化意识,减少人为破坏。五、加强对道路绿化施工的监督,提高对道路绿化种植的要求绿化养护好坏,关键在于种植质量的好坏,道路绿化施工时,特别要抓好土壤质量、苗木质量、种植质量,要严格要求土壤厚度,选用有机质含量较多的土,要选用生长健壮

10、,无病虫害的苗木。六、及时更换退化较严重和影响行人和车辆出行的树种,一些通过正常养护不能恢复景观的树种应及时更换。道路绿化景观的营造1、改善环境,完善绿地系统: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尽情地享受到现代化带来的各种文明,与此同时也导致了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的密集、人工设施的充斥、机动车辆的增长、自然环境的污染。1、满足城市道路主要功能原则:城市道路绿化主要功能是庇荫,滤尘、减弱噪声,改善道路沿线的环境质量和美化城市,在设计道路时,须充分考虑行车,行人的进度和视觉特点,不同速度,不同栽植方式,将路线作为视觉线,提高视觉,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中,在具体设计中,应以不遮挡视线为

11、标准同时又能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2、道路绿化的生态原则,生态是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协调关系,是景观的灵魂,在各路段的设计中,注重这一生态景观的体现。植物配置讲求层次美、季相美从而达到最佳的滞尘、降温、增加湿度、净化空气,吸收噪音、美化环境的作用3、科学性与艺术原则。既要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习性上的统一,又要通过艺术的构图原理体现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即符合绘画艺术和造园艺术的统一、调和、均衡和韵律。道路绿化设计要求花纹简洁明快,层次分明,作为街景它更要求色彩丰富,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4、美化道路,装点城市景观:有良好绿化美化的园林环境和赏心悦目的道路景观,也是现代化城市道路不可或缺的功能之一。5、

12、表现特色,标示空间变化:道路是城市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空间环境,在大部分的城市中,道路的面积约占所有土地面积的四分之一,是提供人们生活、工作、休息、相互往来与货物流通的通道。结语:随着都市化进程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所居住的城市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以人为本,创造一个适应人类生活起居的有个性、有魅力的城市空间正是我们努力奋斗的目标,加快道路绿地建设已成为必然趋势。优美的城市环境,宜人的道路绿化是人们对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第一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绿化也直接关系到一个城市的精神内涵,作为绿化人,我们一直在努力寻求更多更好的养护方式,力使我们的道路绿化更加丰富多样,更加自由生动。我们期待着越来越多的道路绿化在我们身边出现,让我们的城市功能更完善,让我们的城市品味更独特,让我们的生活过的更有情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