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考复习热点精粹——文学作品阅读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241193 上传时间:2017-11-26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30.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中考复习热点精粹——文学作品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12年中考复习热点精粹——文学作品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12年中考复习热点精粹——文学作品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2012年中考复习热点精粹——文学作品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2012年中考复习热点精粹——文学作品阅读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中考复习热点精粹——文学作品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中考复习热点精粹——文学作品阅读(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世纪教育网 21 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 世纪教育网2012 年中考复习热点精粹文学作品阅读【考点分析】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它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范文阅读篇目的 66%左右,而其中散文和小说又占绝大多数。各地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也都十分重视散文和小说阅读,往往把它们当作压轴题来进行考查。本文内容主要侧重中考散文和小说的阅读精粹。各地中考散文和小说的阅读,往往着重考查“整体感知作品,并概括主要内容及主题的能力;根据作品内容及主题,表达阅读感悟与体验的能力;根据文体特征,概括作品的写作特色并适当点评

2、的能力;对作品中传神的词语和精辟的句子进行赏析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及人物描写方法的能力;根据作品情境对事件发展、人物心理等进行合理推测和想象的能力”等知识点和能力。”在考查的题型方面,这类文章的考查与其他样式的现代文阅读考查一样,往往以简答题为主流题型,兼以选择题、填空题等常规题型。不过,近年来随着各地新课程渐次进入中考,开放性试题在这类文体考查中出现的频率明显增高,几乎每篇选文都要设计一两道这样的题目。通过谈阅读的感受,或述说阅读的体验,或发表阅读的见解,或作出阅读的评价等形式,着力考查同学们的语文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分值:12-20 分难度:中【热点题型】一、小说阅读考查(201

3、1 年,大连市中考,20-24)阅读回家去问妈妈,完成 20-24 题。(22 分)回家去问妈妈毕淑敏那一年游敦煌回来,兴奋地同妈妈谈起戈壁的黄沙和祁 连的雪峰。 说到丝绸之路上僻远的安西,哈密瓜汁甜得把嘴唇粘在一起一直安静听我 说话的妈妈,淡淡地插了一句:“在你不到半岁 的时候,我就抱着你走过安西。 ”我大吃一惊,从未听妈妈谈过这段往事。妈妈说 ,你生在新疆,长在北京。难道你是飞来的不成?以前我一说起带你赶路的事,你就嫌烦,说知道啦,别再-罗嗦 。我静静地 倾 听妈妈的描述,才知道我在幼年时曾带给母 亲那样的艰难。才知道 发生在安西的感动源远流长。突然意 识到,在我和最 亲的母亲之间 ,潜伏

4、着无数盲点。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世纪教育网 21 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 世纪教育网我们总觉 得已 经成人。母亲只是一间古老的旧房,她 给 我们的童年以遮避,但不会再提供新的风景。我们急切地投身外面的世界,寻找自我的价 值。全神贯注地倾听上司的评论,字斟句酌地印证众人的口碑,反复咀嚼朋友随口吐露的点滴印象,甚至会为恋人一颦一笑的涵意彻夜思索我们极其在意世人对我们的看法,恰恰忘了,当我们环视整个世界的时候,总有一双微微眯起的眼睛,始 终在背后凝视着我们。 母亲默默地关注,就像手艺精湛的老艺人,不厌其烦地打磨描绘她们 制造的精品。 于是我们

5、厌烦了,不客气地说,老提那些过去的事,烦不烦呀? 从此,母亲就真的噤了声。蓦然回首,才发现自己远远没有长大。我 们幼年的顽皮、成长的艰辛、与生俱来的弱点、异于常人的秉赋 从小到大最详尽的档案、每一次失败与成功的记录,都贮存在母亲宁静的眼中。我们曾经满 世界地寻找真诚,却不知最想要的真诚就在母亲那里。我们 像一本没有 结尾的书,每一个符号都是母 亲用血书 写。我 们还未曾读懂,著者已撒手而去。从此我们面对书中的无数 悬念和秘密,无以破 译 。我们流落世间,成为飘零的红叶。趁老 树虬曲的枝丫 还郁郁葱葱,让我们赶快跑回家,去问妈妈。一定要赶快啊! 生命给我们的允诺并不慷慨,两代人命运的云梯 衔接处

6、,时间只是窄窄的台阶。从我们明白人生的韵律,距父母还能明晰地谈论 以往,并肩而行的日子屈指可数。给母 亲一个机会,让她重温创造的喜悦;给儿女一个机会,让我们深刻洞察尘封的的记忆。(选文有删改)20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引发了作者的哪些感悟?(感悟答出两点即可)(4 分)21如何理解第段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3 分)2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4 分)23联系上下文,说说第段在文中的作用(4 分)24读了本文后,请你联想一次“问”的经历,写出独特的感悟。(不超出所给字格)(7 分)参考答案20(4 分)事件:我游敦煌回来,和母亲交谈,意外得知母亲曾抱着我走过安西的往事。(2

7、分)感悟:我们极其在意世人的看法,却忽视、厌烦了母亲。母亲是最了解我们的人,最想要的真诚就在母亲那里。趁母亲健在,抓紧时间和母亲沟通交流。(2 分,答出两点即可)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世纪教育网 21 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 世纪教育网21(3 分)曾经呵护我们的母亲已经落伍了(母亲只能在我们童年时给我们以呵护)(1 分),不能再给我们新的启迪和支持(1 分),这是我们对母亲的浅薄认识(这是我们急切地投身外面的世界,寻找自我价值的原因)(1 分)。22(4 分)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1 分),把母亲关注我们比喻成老艺人打磨描绘精品(把“母亲

8、 ”比喻成“老艺人 ,把“ 我们”比喻成“精品)( 1 分),生动形象地(1 分)写出了母亲对我们的耐心培育(1 分)。23(4 分)本段起过渡作用(1 分),承接上文的感悟,引出下文的劝告(1 分);紧扣文题(1 分),呼吁人们抓紧时间与父母交流(1 分)。24(7 分)要求:能联想“问 ”(沟通、交流)的经历,写出自己的感悟,有真情实感,表达流畅。试题解析:20.本题考查感知文章内容的能力。解题思路:首先要反复阅读文章,然后找到文中写到的事情并进行概括。引发作者的感悟也要从文中搜集相关信息进行概括。21.本题考查理解句子的能力。解题思路:首先从文中找到句子,然后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进行分析

9、。22.本题考查文章中重点句子的赏析。解题思路:首先从文中找到句子,然后判断其使用的修辞手法,再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分析其作用。23.考查点: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解题思路:首先找到第段文字,然后体会其内容与下文之间的关系,再概括出其在文中所起的作用。24.考查点:本题考查知识的拓展迁移能力。解题思路:首先要找到自己生活中“问”的经历,注意这个“ 问” 应有一定的含义,然后从中得出感悟,并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进行表达。二、散文阅读考查。(2011 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22-26)心灵百叶窗刘心武你的心灵小木屋,有与外界沟通的窗口,那心灵之窗,你安装百叶帘了吗?常常地,你为那从窗口满泻而入

10、的金光, 满心欢喜,无比自豪。是的,人生怎能没有光明,心灵怎能任其幽暗?心灵小木屋,必得有大千世界的光和热涌入,才会有生机,有生趣,才能酿出灵感,产生出创造的冲 动。 所谓幸福与欢乐,与心灵门窗的畅开程度,一般来说,是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世纪教育网 21 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 世纪教育网成正比的。但是,在生命历程的某些时段,外界所射入的光,未必都是 纯净的阳光。你取得了某些成绩,获得了某些收益,于是,捧场的光、阿 谀的光、嫉妒的光、怀疑的光,都可能灼热刺目地破窗涌入,或许令你兴奋 莫名、忘 记了自己的实际斤两;或 许令你顿生烦恼、不能

11、冷静自持。这时, 你的心灵之窗安装了操纵自如的百叶帘, ,你就可以灵活 调整那叶片的开合程度,使那些光线恰到好处地透射 进来你需要适度的鼓励之光,以滋润你那在奋进中也许有些疲惫的心灵;你也应该适度地容纳批评挑剔之光,以使自己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不过 ,当下的中国人,因成功发财而受到强光照射的,毕竟还是很小的一部分,中间状态的所谓“芸芸众生” ,多有“不如意事常八九”之叹;还没有走上社会的学生,学业的压力、考取高一级学校的压力、家长 “望子成龙”的压力、同学 间公开 竞争与隐性攀比的压力,都不小;从技校或大学毕业出来的青年人,求 职的压力、求到 职 后工作任务的压力、特别是人际交往间怎么也磨

12、合不好的压力,都会使心灵里蓄 满焦虑。在 这 种情况下,适当开大心灵的窗户,增加进光量,并扩展自己的视 野,可作 为第一步措施。但天有阴晴风雨,不能总是企盼外光来疗救自我心灵因焦虑而派生出的幽暗低沉;再说,了望外面那精彩的世界,这山望去那山高,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固然有激励自己在这以竞争为发展机制的社会中,胸怀抱负艰苦奋斗,以期能跻身“ 成功人士 ”行列的好的一面,但 过多地 “外望”,欲望膨胀,把心旌弄得 噼啪乱卷,也可能会生发出好高 骛远、不自量力的浮躁乃至非分之心。 这样,就必须采取第二步措施安装窗帘,使自己和窗外的光线与风景,保持以能变化的互动关系。在生命的某些时刻,不仅卷起百叶帘,

13、而且洞开窗扉, 让外界的阳光、气流,挟带着人间的复杂滋味,任其涌入,当然是必要的,也往往会给我们带来生命中最直接的快感。但是,在生命的更多时段, 还是以心灵之窗的百叶帘,把内心的光线与氛围调节在对自己最恰切的状态吧。如果外界泻入的光 线太强,就把百叶合拢一些,保持一派安谧平静;如果外界一时阴雨绵绵,就点燃你的心灯,把你的心灵小木屋照得和平时一样明亮。你那心灵小木屋的窗户还没有安装百叶帘么?莫迟疑,快动手,赶 紧把它装上!22.阅读全文,说说你对标题“心灵百叶窗”的理解。(4 分)23.联系上下文,填入第段空格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4 分)A.因为但是 B.即使那么 C.虽然但是 D.如果那

14、么24.第段中加点的“泻入的光线太强”“一时阴雨绵绵”分别指代什么内容?(4 分)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世纪教育网 21 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 世纪教育网泻入的光线太强:一时阴雨绵绵:26.结合你的一次经历,谈谈对“所谓幸福与欢乐,与心灵门窗的畅开程度,一般来说,是成正比的”这句话的认识。(3 分)参考答案:22.(4 分)“百叶窗”可以自如地调整叶片开合程度。“心灵百叶窗”是说人要善于调节自己的状态,面对外界是非风雨。23.(3 分)D24.(4 分)“泻入的光线太强”指代成功发财(取得成绩、获得收益)的时候;“一时阴雨绵绵”指代人生

15、因不如意而心灵蓄满焦虑时。25.(4 分)判断 1 分,理由 1 分。示例:名言一可以作为论据。(1 分)“胜不骄,败不馁”是说取得成绩的时候不骄傲自满,失败的时候不气馁,可以用来论述本文正确面对外物的得失这一观点。名言二不可以作为论据。“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是说“思”和“内省”是促进自己提高的方式,与本文论述的观点不符。26.(3 分)应围绕“外界对人的积极影响”谈。认识 2 分,结合实例 1 分。试题解析:2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标题含义的能力。解题思路理解标题的含义,先要看它使用了比喻还是象征的手法,找到喻体或象征体,把句子贯穿起来即可。还要关注标题对全文内容的统领作用,通过文章内容对标题进行总结。难点分析学生对标题理解的深度不容易达到要求,特别是语言的表述能力要求比较高,即使学生能理解,也不容易表述到这种程度。这就需要平时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23.考查点:本题考查学生运用关联词语的能力。解题思路: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A、B 两项明显搭配不当;C 项与题意不符。首先根据语境判断两句之间是什么关系,再进行选择。明显这两句之间是假设关系,所以选择 D 项。2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中语句的能力。解题思路:全文以百叶窗作比,贯穿始终,那么“阳光”“细雨 ”皆有所指,尤其在文章最后提出来,更要与前文对号入座。2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议论文中论据的能力。解题思路:判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