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北京燕山中考一《语文》模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241152 上传时间:2017-11-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0.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北京燕山中考一《语文》模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1年北京燕山中考一《语文》模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1年北京燕山中考一《语文》模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1年北京燕山中考一《语文》模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1年北京燕山中考一《语文》模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北京燕山中考一《语文》模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北京燕山中考一《语文》模试题及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东城区 20112012 学年第二学期初三综合练习(二)语文 试卷 2012.6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 8 页,共六道大题,23 道小题。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姓名和考号。3.所有试题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答题卡上,第一大题用 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5.考试结束,请将答题卡和试卷一并交回。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 12 分。每小题 2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

2、的一项是A.惬意(qi) 瞥见(pi) 广袤(mo) 高屋建瓴(ln)B.贮藏(zh) 履行(l) 哺育(b) 中流砥柱(d)C.蓓蕾(bi) 踱步(du) 翘首(qio) 随声附和(h)D.鸟瞰(kn) 邮购(yu) 阔绰(chu) 刚正不阿()2.依据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判断词语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豁达豁然开朗解释:“豁”有“开阔”“通达”的意思。判断:“豁达”指性格开朗、通达;“豁然开朗”指由狭隘昏暗一变为开阔敞亮。B.日益相得益彰解释:“益”有“更加”的意思。判断:“日益”指一天比一天更加;“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补充,更加显出好处。C.厚重厚此薄彼解释:“厚”有“重”“大”

3、的意思。判断:“厚重”指(利润或价值)大;“厚此薄彼”指一方利润大,另一方利润小。D.轩敞轩然大波解释:“轩”有“高”的意思。判断:“轩敞”指(房屋)高大宽敞;“轩然大波”指高高涌起的波涛,比喻大的纠纷或风潮。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鲁迅先生在小说故乡中塑造了杨二嫂这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B.景山公园里人潮如织,随波逐流,游客们尽情欣赏着园中的美景。C.老师祝愿学生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力争中考取得好成绩。D.曲不离口,拳不离手,这是文艺工作者常葆艺术青春的诀窍。4.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这两句诗把庐山瀑布雄伟壮观的景象

4、描写得极为生动。B.第 12 届北京车展中,跨国车企的首发车大多体现了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新能源和小型化。C.文化中国丛书包括中国人的思想历程、中国人的科学精神、中国艺术的特质等 12 册书。D.汝窑素雅温润,官窑精致莹澈,哥窑釉色独特,钧窑云蒸霞蔚,定窑如银似雪:中国的陶瓷艺术辉煌灿烂,卓越千古。5.结合语境,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处填写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当女主角以轻盈而矫健的步子走出场时,平静的人海陡然膨胀起来了,观众像触了电似地对她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她开始唱了。她圆润的歌喉在夜空中颤动,听起来似乎辽远而又逼近,似乎舒缓而又急促,似乎 。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优雅的“水袖”中,从

5、她婀娜的身段中, , 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A.柔和而又铿锵 一粒一粒地坠下来B.婉转而又悠扬 一粒一粒地坠下来C.柔和而又铿锵 一粒一粒地滚下来D.婉转而又悠扬 一粒一粒地滚下来6.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错误的一项是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着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

6、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A.选段中“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一句,运用拟人的手法表现了白杨树的特点。B.选段中“它是树中的伟丈夫”一句 ,运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对白杨树的赞美和敬意。C.选段中把“守卫家乡的哨兵”比喻成“傲然挺立的白杨树”,表现了他们的坚强不屈。D.选段中连用四个反问句组成排比句式,感情充沛,气势磅礴,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二、填空(共 8 分)7.默写(5 分)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

7、 分) ,何似 在人间。(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 分)隔篁竹,闻水声, ,心乐之。(柳宗元小石潭记)(1 分)王安石登飞来峰诗中表现作者高瞻远瞩,坚韧无畏的句子是: , 。(2 分)8.名著阅读(3 分)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 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 ,是各地的歌谣,我们学过的 就出自“秦风”。三、综合性学习(共 10 分)自 1997 年以来,本市已进行了八次“北京市公民科学素养调查”活动。学校就此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9.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两则材料。请你说说北京市公民在具备科学素养方

8、面呈现出哪三个特点。(3 分) 【材料一】 北京市公民具备科学素养基本情况调查表项 目 1839 岁 4054 岁 5569 岁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 14.3% 7.5% 3.6%最感兴趣的科技信息 计算机与网络 经济学与社会发展 医学与健康(数据来源:第八次公民科学素养抽样调查)【材料二】1997 年,北京市首次开展“全市公民科学素养调查”。1997 年,具备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仅有 4.0%,2002 年增至6.6%,2007 年达到 9.2%,最新一次调查又攀升至 10.0%,15 年间增加了 1.5 倍,年均增长率达到 7.3%。特点: 10.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进行了现场采访。下面是对初

9、中学生、在职人员、居家老人的采访记录。请你说出 这些记录分别说明了什么,从这些记录中可以得出一个怎样的结论。(5 分)初中学生:我最喜欢去北京海洋馆、北京植物园、北京科技馆等地方参观。不仅玩得开心,更重要的是学到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增长了见识。在职人员:我的科技信息和科学知识主要来自报纸和网络,看报纸和上网是我每天的固定“节目”。居家老人:我特爱看电视上的“养生堂”“生活与健康”“快乐健身一箩筐”节目,多看看这些,对怎么样科学地保养身体有帮助。说明: 结论: 11.这次社会实践活动需要完成一份研究报告,请你根据以上搜集到的材料和采访记录,给你的报告拟写一个题目。(2 分)题目: 四、文言文阅读(

10、共 10 分)阅读三峡,完成第 12-14 题。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不见曦月 曦: 沿溯阻绝 沿: 晴初霜旦 初: 属引凄异 引: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 分)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翻

11、译: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翻译: 14.作者从俯视的角度,描写了春冬之时三峡什么样的景物?(用原文语句回答)(2 分)答: 五、现代文阅读(共 30 分)(一)阅读一箱葡萄,完成第 15-17 题。(共 15 分)一箱葡萄金科正是新疆瓜果飘香的季节,在乌鲁木齐飞往北京的飞机上,很多乘客带了不少新疆的时鲜瓜果,像葡萄啊、哈密瓜什么的。这些东西虽说不上贵重,体积却很大,多是用纸箱子装着,很快就把飞机上的行李舱给塞得满满当当的了。一位高大年轻的巡查正忙不迭地帮着乘客整理着行李舱,以便多腾出点空来,好多放些行李。当他打开一个行李舱时,一箱葡萄猝不及防地落了下来。随即,旁边的一位中年女人站了起来,对

12、着巡查大声叫道:“你是怎么搞的!看把我的葡萄 都摔坏了!”巡查一边连声说着对不起,一边赶紧捡拾起散落的葡萄来,直到将那箱葡萄给捆扎好了之后,又重新将它放回到行李舱里。中年女人站在一旁,不动声色地看着巡查做着这些事情。当巡查收拾完毕,准备离开时,她却一把抓住巡查,又大声 叫了起来:“你把我的葡萄给摔坏了,你得赔我!”巡查一时显得很窘迫,急急地说道:“我一打开舱门,它就落下来了,大家都看见的,怎么能怪我呢?再说,你的葡萄也没有摔坏多少,我又帮你重新捆好了的,你怎么能让我赔呢?”中年女人却一声不吭,只是紧紧抓着他的衣服不松手,连对闻讯来劝说的空姐也不理不睬。这样僵持了一会儿之后,巡查沉吟了一下,只好

13、说道:“那我下去,看看能不能给你买一箱吧。”听了这话,中年女人既未答应,也未松手。周围的一些乘客见状,纷纷说起话来,而且全是一边倒的声音,都说中年女人不对。中年女人这才松了手,放了他。11 飞机快要起飞了,还不见大个子巡查的身影。中年女人气呼呼地站了起来,嘴里一边骂着“骗子”,一边不顾空姐的劝阻,硬是冲下飞机去了。12 已经到了起飞的时间了,还不见那中年女人回来,乘客们又说开了。有说巡查不守信用的;有说那女人真够厉害的,敢追着不放13 大家正说着,只见那中年女人满面怒容地回来了。一落座,她就一连声地高声骂了起来:“骗子!骗子!骗子!”14 周围的乘客又七嘴八舌地劝开了,算了,算了,一箱葡萄不值

14、得生这么大的气15 中年女人又一下站了起来:“刚才就是你们说要放了他的,这下好了,下去他就不见了。你们再说,我今天就让你们都走不成!”16 周围的乘客一听这话,就没人再吭声了。17 这时,隔着通道坐着一位带小孩的青年女子,大概不胜其烦吧,就对那中年女人说了句:“你究竟想要怎么样啊?”18 中年女人马上转过脸来,对着青年女子,狠狠地说道:“我要他赔钱!”19“赔多少?”青年女子问她。20“一百块!”中年女人回答得很干脆。21 青年女子不再言语,由随身携带的手提包里取出一只皮夹,从中抽出一张百元钞票,隔着通道,随手扔到了那中年女人的身上。22 中年女人一愣,脸一下子便红了起来,犹疑了片刻,就拿起那青年女子扔过来的钱,又给扔了回去。嘴里还说着:“谁要你的钱啊?”只是,那声音已经小了许多。23 又过了好一会儿,中年女人才悄悄地伸出手来,将那张百元钞票装进了自己的腰包。24 飞机上开始供应午餐了。大家正吃着的时候,机舱里响起了广播,有位乘客突然生病,希望是医生的乘客能够前来相助。25 青年女子一听,马上放下手中的饭盒,对她那大约五六岁的男孩交代了几句,就匆匆离座而去了。26 直到飞机降落了,青年女子还没有回来。这时,一位空姐来到小男孩的身边,告诉他,不要动,妈妈马上就会回来了,并且坐到了小男孩的身边。27 中年女人下飞机的时候,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