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龙市片区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240965 上传时间:2017-11-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7.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3月龙市片区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2年3月龙市片区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2年3月龙市片区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2年3月龙市片区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2年3月龙市片区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3月龙市片区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3月龙市片区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龙市片区 2012 年 3 月九年级联考语文试题(满分 150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命题人:龙市中学 胡红梅)说明: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一、基础知识及运用(31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3 分)A.妖娆(ro) 襁褓(qing) 一抔黄土(pu)B.静谧(m) 聒噪(gu) 成吉思汗(hn)C 分外(fn) 撬开(qio) 棱角分明(lng)D.抽噎( y ) 琅琅(lng) 细丝锭子(d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3 分)A、长年累月 随声附和 一筹莫展 栩栩如生B、雷励风行 侧隐之心 如法炮制 鬼鬼崇崇C、莫名其妙 肆无忌惮 浮想联

2、篇 刚愎自用D、卑弓蛇影 与日俱增 骇人听闻 惹事生非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3 分) A.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的学识渊博。B.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C.生活中,人们往往因立场和角度不同而对事物的看法有所不同乃至完全不同,这种情形是屡见不鲜的。D.人类在与大自然的较量中,最直接、最经常的对手是悄无声息的气候。4下面语段划线处都有语病,请根据提示加以改正。(4 分)近日,由 人民文学主办的首届全国高校文学作品评奖、征集和出版活动结束, 重庆理工大学学生杨康创造的诗歌我不喜欢有风的日子获一等奖,获得

3、万元奖金。 杨康的家 乡是来自陕西汉中西乡县沙河镇,他从高中开始进行课余写作,父爱是他诗歌中最常见的主题。 他的 诗歌充满真挚、恳切,有一种令人热泪盈眶的力量。 (1)第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 。(2)第处搭配不当,应将 改为 。(3)第处句式杂糅,应改为 。(4)第处成分残缺,应该在 后面补充 。 5根据要求填空。(3 分)(1)现代著名女作家 (作家名)在诗歌 纸船中,借一只只小小的纸船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思念与热爱之情。(2)威尼斯商人是英国著名文学家 (作家名)的代表作,戏剧刻画了一个吝啬鬼,他的名字是 。6根据语境,仿照划线句,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4 分)微笑是什么?有人说,微笑是春

4、雨,滋润干涸的心房;有人说,微笑是_,_;有人说,微笑是_,_;有人说,微笑是良药,疗治受创的心灵。是啊,微笑,一个多么简单的动作,只须将嘴角轻轻地上扬,就能让人从中获得无限的力量。7、综合性学习。(11 分)请从以下两则材料中提取两点反映房价、买房难的信息。(4 分)材料一近几周重庆主城区房地产市场成交走势:时间 2 月 8日14 日2 月 15日21 日2 月 22日28 日3 月 1 日7日成交金额 16.18 亿元 4.64 亿元 19.61 亿元 15.13 亿元成交面积 26.4 万 7.44 万 35.38 万 30.53 万均价 6236 元/ 5732 元/ 5541 元/

5、4955 元/材料二房价居高不下,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在今年的“”上,房价问题再一次被提上议事日程,各大城市对于中低收入者买房难的问题也制定了一些有效的措施,如重庆提出的建立廉租房、公租房和保障性住房的方案,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你提炼的信息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重庆市也加快了“五个重庆”(即森林重庆、宜居重庆、健康重庆、平安重庆、畅通重庆)的建设步伐,如果你班正开展一个与此有关的主题班会,下面是老师给的一段提示来表达对“五个重庆”的看法,请仿照前文,完成画线部分的内容。(3 分)森林重庆绿树长荫,宜居重庆景色怡人,健康重庆 ,平安重庆 ,畅通重庆 。为搞好“五个重庆”的宣传活动

6、,某中学准备编写一本宣传手册,请你为这本宣传手册拟定一个书名,并设计编写栏目(不得照抄示例)。(4 分)书名: (2 分)2密封线请你设计 2 个编写栏目。(2 分)栏目示例交通指南答: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 分)(一)古诗文积累。(10 分,每空 1 分)8 默写填空。(1)树木丛生, 。(曹操观沧海)(2) ,君子好逑。(诗经关雎)(3) ,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4) ,然后有千里马。(韩愈马说)(5)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6)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7) ,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8)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9)漫步古

7、诗苑,如同进入一座大观园。这里有哲理深沉的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着深刻的哲理;这里有绵绵不绝的思念:“夕阳西下 ,”这是马致远所刻画的羁旅漂泊人浪迹天涯时的无尽的愁思。(二)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 912 题(15 分)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

8、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9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字词:(4 分)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 上书谏寡人者( ) 王之蔽甚矣( ) 时时而间进( )10翻译下列句子。(4 分)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11齐国最后能取得“战胜于朝廷 ”的成就,根本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意,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3 分)12、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从语言运用的角度,邹忌的进谏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着怎样的启示?(4 分)

9、三、现代文阅读(39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317 题。(20 分)比文盲更可怕的是文化盲据最新统计资料表明,目前我国仍有 8000 多万人尚未脱离文盲,居世界文盲大国第二,这是个可虑的国情。诸不知,在有据可查的文盲之外,还有数不清无据可查的形形色色的文化盲,在影响着社会文明的进步。这无疑比文盲更加可怕,也更不容忽视。这得从前几天广州市人大代表曾德雄感叹的国人在美国自由女神像脚下写“XXX 到此一游”等几个中国文字说起。“XXX 到此一游”,这显然不是纯粹的文盲干的,而是肚子里并不缺一点“墨水”甚或有相当的文化程度者才干得出,因为纯粹的文盲连斗大字都不识一个,枉论在自由女神像下写出

10、“到此一游”几个汉字。况且有的字写的还并不赖。如果说在古迹的照壁或碑刻上,留下很多用刻刀或颜料笔刻划上的“xxx 到此一游”属一种文化盲的话,那么在电影 的结尾还未打出编剧、导演、演员名的时候就夺路而走,置编导者的匠心于不顾(电影的结尾,每能看到编导者的匠心),害得有人想看完也不能,显然是另一种文化盲。此外,诸如在会场上接听手机,在图书馆阅览室大声喧哗,在音乐会上乱拍巴掌,在医院等严禁吸烟的公共场所和场合吸烟等等,大概也属于一种文化盲的表现。鲁迅曾举出过一种文化盲,应该是典型的文化盲了。大意是:北京有些暴发的土财主,阔得不耐烦之后,也附庸风雅起来,于是高价购回好些汉鼎唐镜之类的古董,命仆人刮得

11、锃光贼亮,破坏了这些古董原有的本质,置陈于客厅供人“发思古之幽情”,这一来,反把好端端的文物给糟踏了,他的文化素养并没能随出土铜器的擦亮而擦亮。不禁又想起著名美术家韩美林在第三届“文化讲坛”演讲时举出的一例。说是一次有一位领导同志,带了很多厂家,灯泡厂、钢铁厂的厂长来找他,说要让科学和艺术的两个翅膀结合起来。他觉得这位领导同志的想法很好,很正确,可下一句话他就听不下去了,原来这位厂长说是韩美林画的猫头鹰,要是把两个眼睛挖了,放两个灯泡,他们不就结合了?这幅画的档次不就更高了吗?结果可想而知,自然是不欢而散。诸如此类,有感于此,韩美林总结道:大学毕业不一定有文化,文化是一种升华的东西,决不是那些

12、表面文章。看来,文化盲并非是指学历的高低,掌握知识的多少。不外乎是指胸有点墨或者五腹经伦,但思想感情上仍隔膜于文明,举止谈吐上仍未脱离浅陋,格调上仍沉缅于低极趣味。现在的问题是很多人不但对此视而不见,而且又都“自我感觉良好”,身在“盲”中不知“盲”,因而并无脱“文化盲”的愿望。这正3是文化盲比文盲的更加可怕之处。值得注意的是,文盲一般是误己而已,文化盲却每致损人,因为文化盲很易成为法盲或德盲。一些歌星的成败史就是例证。他们有一副好嗓子,可惜他们脑子里的文化素养与其唱技不配套,无非是个会唱歌的文化盲。诸多的文化盲不但没有传承文化,反而影响了文化的发展,落得个世人的耻笑。文盲的日子过得艰辛,文化盲

13、的日子过得荒唐,有斑斑见闻为证。13全文中心论点是什么?(3 分)14开头引用最新资料,有什么作用?(4 分)15说说文章第三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分析其作用。(4 分)16结合全文说说“文化盲比文盲更可怕”的原因。(4 分)17请你结合现实生活实际,谈谈我们怎样才能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文化素养的人?(5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822 题。(19 分)请你记得歌唱(1)因为一次医疗事故,他在四个月大时成了聋儿。在母亲竭尽全力的教导下,他终于理解了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名字,并慢慢学会开口说话,普通话说得比一般孩子还标准。(2)可是一进学校,他的助听器还是引起了其他孩子的好奇。有时,他听不清楚老师提的问题,答非所问,也会招来哄堂大笑。这一切都让他很沮丧,他恨不得把助听器摔烂,再也不去学校。(3)母亲去安慰他,他不听,哭着问:“ 为什么我和别人不一样? 母亲回答,他是医生一针给打聋的。他哭得更历害:“我恨他,我要找他报仇!” 母亲难过的别过头去:“ 找不到了,就是找到了,你的耳朵也是这样了。”(4)他只能接受现实,并比其他同学更努力。小学时的听写课,同学们只需记住单词,他还要记住单词次序,老师嘴动一下,他就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