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语文考点专题检测15古典诗歌鉴赏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240824 上传时间:2017-11-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3.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考语文考点专题检测15古典诗歌鉴赏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2届高考语文考点专题检测15古典诗歌鉴赏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2届高考语文考点专题检测15古典诗歌鉴赏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2届高考语文考点专题检测15古典诗歌鉴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高考语文考点专题检测15古典诗歌鉴赏(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天星教育网,因你而精彩!版权所有,侵权必究!考点专题检测( 十五)古典诗歌鉴赏( 二)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自苏州至望亭驿有作李嘉祐自苏台至望亭驿,人家尽空,春物增思,怅然有作,因寄从弟纾。南浦菰蒲 覆白 ,东吴黎庶逐黄巾。艹 频野棠自发空流水,江燕初归不见人。远岫依依如送客,平田渺渺独伤春。那堪回首长洲苑 ,烽火年年 报虏尘。注:菰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 长在水中,俗称 “茭白” 。长洲苑:古苏州的一大胜境,始建于吴,可与西汉的上林苑并 论,屡遭 战火劫难。(1)清代赵臣瑗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评此诗云:“此舟行纪事之作,通篇只写得不见人三字。 ”请对此作具体说明。答:_(2)这

2、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答:_答案:(1)“不见人”三字贯串于本诗的前三联写景之中:水路全被菰蒲、白 覆盖,艹 频少有舟行;东吴的百姓都去打仗了,野外的棠花孤独地盛开,无人欣赏;江燕归来屋中无人;客人经过不见有人送迎;田野荒芜不见有人耕种。(2)作者通过对眼前满目惨淡之景的描写,表达了对战争带给老百姓的深重灾难的忧虑之情。2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中吕喜春来 金华客舍张可久落红小雨苍苔径,飞絮东风细 柳营。可怜客里 过清明。不待听,昨夜杜鹃声。(1)前两句在小令中起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答:_(2)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意象进行分析。答:_答

3、案:(1)前两句描写春天的景象:落红轻飘,细雨濛濛,苔径苍苍;飞絮袅袅,柳丝摇曳,东风阵阵送暖,这是一幅充满生机的春天画面。用反衬手法(以乐景写哀情) ,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2)“清明”时分,本来应在家乡与亲朋好友共度,但诗人却成了他乡异客,不免增添了悲愁。杜鹃声声,有“催归”之意,思归之情与伤春之情交织,抒发了作者深切的思乡之情。3阅读下面一首明代散曲,然后回答问题。前调阊门 夜泊陈所闻 天星教育网,因你而精彩!版权所有,侵权必究!风雨萧然,寒入姑苏夜泊船。市喧才寂,潮汐还生, 钟韵俄传。乌啼不管旅愁牵,梦回偏怪家山 远。 摇落江天,喜的是蓬窗曙色,透来一线。注: 阊门:苏 州城西北

4、的城门。(1)作者在曲中营造了怎样的氛围?表达了怎样的感情?_(2)这首散曲写夜泊,写钟声,写乌啼,意境与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有相似之处。试比较此曲与张继诗的内容和手法方面的不同。答:_答案:(1)这首曲借风雨夜泊、潮汐钟韵、乌鸦哀啼营造了萧索、清寒、冷寂的氛围。诗人表达的感情是:羁旅之愁及行人见到曙色的喜悦之情。(2)内容上:张继诗写的是半夜不眠;这首曲写的是从人定到拂晓,似乎都难以入眠,时间跨度长。手法上:张继诗纯写羁旅愁怀,融情于景,情随景生;此曲结尾以喜悦反衬夜里的愁闷孤寂,有振起全篇之势。4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长相思李煜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菊花开,菊花

5、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1)词中“相思枫叶丹”与杜牧的山行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都写了枫叶,两者表达的情感是否一样?为什么?_(2)词的下片“菊花开,菊花残”两句对表现主题有哪些作用?_答案:(1)不一样。前者通过“枫叶丹”来写秋之深,从而表现相思之苦;后者以春天的“二月花”来比枫叶,一扫常见的秋诗之凄凉黯淡,透露出豪爽向上的精神。(2)点明时令是秋季,从花开到花落的时间长,说明相思之久;用“残”字渲染出萧瑟冷清的气氛,衬托出愁苦的心情。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落日怅望马戴孤云与归鸟 ,千里片时间。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

6、,恐惊平昔颜!(1)本诗以“落日怅望”为题,从全诗内容看,作者惆怅的原因是什么?_(2)请从表达技巧方面(选一个角度 ),写一段 50 字左右的鉴赏文字。_答案:(1)客中久滞,思乡情切;年华渐老,感时伤逝。(2)角度一:见景生情。由“孤云” “归鸟”自由疾速飞去,想到自己久滞客乡不归;由夕阳落山,想到自己年华老去,不敢临流照影。联想自然,抒情真切。角度二:对比。以“千里”与“片时”作强烈比照,写出云、鸟的自由无碍和飞行之速,与自己留滞之久形成对比,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的思念。角度三:比兴。首联、颈联既兴且比, “孤云” “归鸟”既引起乡情又是自比;由夕阳引出年老,又是以夕阳自比,反映了离家的孤寂与老去的伤感。(只答比喻也可以)角度四:情景分写,层次鲜明。先是落日前云去鸟飞的景象勾起乡“念” ,继而是夕阳 天星教育网,因你而精彩!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下山、回光返照的情景唤起迟暮之“惊” ,显示出情绪的发展、深化,有曲达其意之妙。天星教育网 天星教育 Tesoon t.e.s.o.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