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能力提升专项训练30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240803 上传时间:2017-11-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能力提升专项训练30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能力提升专项训练30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能力提升专项训练30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能力提升专项训练30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能力提升专项训练3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能力提升专项训练30(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项训练三十语言文字运用文学类文本阅读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A清末著名思想家严复在其代表作 原强中谈到的“民智者,富强之原”一句,可称得上至理名言,不刊之论。B为了破获这起恶劣的偷车案件,当地民警不辞辛劳,在案发现场守株待兔,终于擒获了企图再次作案的罪犯。C有德之人不会以权谋私,不会贪污受贿,虽然清贫点,但活得坦荡,没有东窗事发之虑,也无半夜敲门之惊。D小王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工厂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他已娴熟地掌握了专业技术,达到了目无全牛的境界。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他不仅是个小提琴爱好者,大家公认的演奏

2、能手,也是个文学爱好者,能写出很好的美妙诗篇。B中国经济节节高升与美国疲软经济复苏形成鲜明对比。随着两位数增长数据的公布,使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C2010 年参加研究生考试的 36 岁考生陈晓原,因为忘带身份证的原因,被监考老师拒于考场门外。她的两度下跪,也未能撼动考试规则。D自幼脑瘫、没上过一天学的湖北罗田县青年郑心意的事迹被拍成视频发到网上,感动了中国数以万计的网民,他也被誉为“中国阿甘”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翻开现代汉语词典, “幸福” 的词义是这样的:_。_。_;_。_。_?笔者认为,今天的幸福应该是生活得舒心、安心

3、、放心,对未来有信心。幸福又是主观的,它是对生活满足和满意的主观心理的体验与感知那么,今天的我们对幸福的含义应如何理解呢幸福是客观的,它源于人所需物质条件的满足和所处社会环境的和谐引申开来,幸福是指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等各个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心情舒畅地生活在和谐的社会环境中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国家和地域、不同的人群对幸福的理解、对幸福的获取方式各不相同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A BC D4根据语境和句式特点,在横线处仿写出合适的句子。(6 分)微笑变得越来越商业化了。他 对你微笑,并不表明他的善意,微笑只是金 钱的等价物;他对你微笑,_ ,_;他对你微笑,_,_;他对你微笑,并不证明他对你的友谊

4、,微笑只是麻痹你的一重帐幕二、名篇名句默写(6 分)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_,_,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2)_,_。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无题)(3)元嘉草草,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一起去看刘心武儿子九岁那年,父亲跟他说:“ 带你去看球!”儿子高兴得跳起来。到了看台,儿子只顾吃冰棍,吃了冰棍又扭着身子要喝汽水。父亲生气了:“你再这么磨人,下回不带你来了!”父亲 教给他如何看球,他知道了什么叫角球,什么叫点球。儿子十六岁了。父亲跟他说:“ 带你去看球?”儿子晃

5、晃肩膀出 门去了。母 亲就叹气:“他这阵子不知道怎么那么大气性。你总恶声恶语训他也不是个事儿。 ”父亲独自去了赛场,在门口把多余的票退了。球赛不怎么精彩,双方磨来磨去死不进球。有个年轻的球迷乱吹口哨,也不知是跟哪位球员教练员裁判 员生气。中 场休息,父亲去洗手间,半道忽然发现儿子,跟几个同学在一起喝可口可 乐,嘻哈议论倒也罢了,肢体一刻不停,手舞足蹈的,看着实在扎眼,本想过去吆喝几声,拼力强忍住了。父亲没等散场就回了家。母亲问谁输了让他脸那么黑。他大嚷: “我输了!”儿子很晚才回家,只叫声妈,就回自己那间屋了。还把门关得紧紧的。父亲要冲进去跟儿子算账,母亲拉住他:“人家自己去看个球怎么啦?”儿

6、子上大学了。暑假在家,有天跟父亲说:“爸,我有两张票,咱们一起去看球吧。 ”母亲就看着父亲,父亲想了想,唔了一声。母亲摆出一桌菜, 爷 儿俩喝啤酒。母 亲听爷儿俩侃球,开头客客气气,后来抬起了杠,再后来语速加快,互相打岔。母亲心里有点紧张。但是最后爷儿俩一起去看球,一起回了家,回了家又坐在沙发上喝啤酒,把球场上的角色刻薄了一个够。晚上母亲见儿子老晚了还在弄电脑,就先敲敲半掩的 门,儿子说:“妈,快来!”母亲过去,儿子让她看在电脑上画的画。 闲聊几句后,母 亲问:“你上中学 时候,为什么不跟你爸去看球,还老跟他顶牛?”儿子笑了:“妈,我那是反叛期啊!尤其要反叛老爸!您 记得他当时怎么造句的吗?带

7、你去看球!我觉得自己是大人了,他 还 把我当成个附属品,可以随随便便地把我带来带去其实那时候您跟老爸也没多大区别, 动不动就说把手洗干净! 怎么把衬衫领子竖起来了?就不懂得,第一,我不是上幼儿园的娃娃了;第二,我要有个性呀!”母亲笑了,母子肢体没有拥 抱,心是 拥抱得紧紧的了。儿子工作了。有天父亲打他手机: “咱俩一起去看球怎么样 ?”儿子问是哪场。父 亲告诉了他,儿子直言不讳:“他们 能赛出什么味道来?整个儿是 鸡肋!”父亲就乐呵呵地回应:“弃之可惜不是?”爷儿俩约定赛场门外不见不散。父亲年纪不算太老,却坐上了 轮椅,那天儿子回来看望。吃罢饭,儿子说:“爸,我 带你去看场球赛吧。 ”母亲好高

8、兴: “是呀, 让你爸再乐和乐和。看电视上的球赛,他总乐和不起来。 ”父亲却只是淡淡地唔了一声。那晚儿子开车去接父亲,母亲 告诉他:“我拦不住,他自己去了。他说他不要让人带去。他说他又不是件东西,凭什么 让人带来带去的?我说你不是不方便 吗?他说现在赛场的设计考虑到了坐轮椅的人士,他完全可以自己去看球赛。他揣着你留下的那张球票就自己驾着轮椅坐电梯下楼了,还死不让 我把他送上出租车。我后来从阳台朝下望,他顺利地从咱们楼门外的轮椅道上到了街边,拦 住的出租车司机照顾他坐进 了车, 轮椅放进了后备箱”儿子没听完就跑下楼,赶紧开车 奔往比赛场地。儿子在看台上找到了父亲。看台上有 为轮椅人士专设的空 间

9、。父子 俩都若无其事地微笑着打招呼。中场休息,儿子过去对父亲说 :“一起去洗手间吧。 ”父亲点 头。人们只见老的自己熟练地操纵着轮椅,少的在一旁同行,俩人分明对共同支持的球队的表现有所争议,你一句我一句地抬着杠6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这篇小说以“儿子”的成长为顺序,写出了一个孩子从幼年到成年人的成长历程,它揭示了每个人在成长中都无法逾越叛逆期的这一必然规律。B这篇小说的线索是“父与子的矛盾 ”,这对矛盾贯穿小说的始终,正是这对矛盾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父亲与儿子的性格特点越来越鲜明。C小说中的母亲是一位可有可无的人物,没有母亲,整个小说的故事情节也

10、是完整的,只是在小说情节的丰富性上,少了变化,少了陪衬人。D. 儿子说:“爸,我带你去看场球赛吧。 ”“父亲却只是淡淡地唔了一声。 ”这写出父亲的复杂心理,因为老迈坐轮椅,拖累儿子,怕伤了儿子的自尊。E小说开头是父亲带儿子看球赛,结尾是儿子到赛场照看父亲,儿子幼时叛逆,父亲老来也“叛逆” ,这在形式上形成闭合的环形结构,别具匠心。7结合原文概括分析儿子几个成长阶段的特点。(6 分)答:_8分析这篇小说体现了什么样的主旨。(6 分)答:_9请从“成长与叛逆”的角度来探究如何看待教育问题。(8 分)答:_专项训练三十1B【解析】 “守株待兔”指不主动努力,心存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此处褒贬误用

11、。2D【解析】 A “很好”与“美妙”重复,可删掉“很好” ;B.介词滥用,造成无主语,可删除“使中国”中的“使” ;C.“因为”与“的原因”语意重复。3C【解析】 是词典解释,是在本义上的引申扩展,并列解说,紧密相连,引出“笔者认为”句。4 【答案】 并不表明他的诚恳微笑只是恶战的前奏并不说明他想帮助你微笑只是一种谋略【解析】 作答这样的嵌入式仿写试题应注意: 一是上下文的语境;二是整体内容的一致;三是句式特点修辞等的一致。语境是“微笑变得越来越商业化了” ,要突现微笑的虚假性、目的性等,不是真正发自内心的。句式特点“并不表明,只是” ,注意意思要合理,不能牵强。对于字数没有太严格的限制。5

12、(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2)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3)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6 【答案】 答 E 给 3 分,答 B 给 2 分,答 A 给 1 分;答 C、D 不给分。【解析】 A 项“这一必然规律”不是很恰当;C 项“小说中的母亲是一位可有可无的人物”错误;D 项“因为老迈坐轮椅,拖累儿子,怕伤了儿子的自尊”错误,应是父亲觉得儿子没有尊重他。7 【答案】 儿子九岁时,看球赛是为了热闹好玩、能吃冰棍喝汽水;十六岁时,儿子宁愿和伙伴一起去看球赛,也不和父亲一起去,性格上表现得很叛逆;上大学时,儿子回家和老爸一起喝啤酒侃球,又一起看球,表现出能够与父亲平等地交流,对父亲的亲

13、切;工作后,和父亲相约看球赛,不见不散,对父亲充满理解和关爱。(答出一个要点1 分,答出两个要点 3 分,答出三个要点 4 分,答出四个要点 6 分。)【解析】 主要从儿子成长的几个阶段来进行概括:九岁时,看球就是为了吃冰棍喝汽水;十六岁时,性格很叛逆;上大学时,一起看球,儿子懂得和父亲平等交流;工作后,懂得尊重和理解父亲。8 【答案】 人是独立的个体,人与人交往要平等和相互尊重。(3 分) 不论年龄的大小还是辈分的高低,都应该尊重对方,使其因独立而感到有尊严,达到心灵间的沟通与默契,更好地享受亲情、友谊与幸福。(3 分)【解析】 从整个故事中,父亲带儿子,儿子不乐意;儿子带父亲,父亲不高兴。由此可以得出:人需要独立,需要平等对话和尊重;然后才能有心灵上的交流,来享受这种亲情带来的幸福。9 【答案】 个体的成长与进步离不开父母师长的关爱与教育,但当爱和教育的方式一旦表现为不平等与强制,就会引起青少年的叛逆行为,这应该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