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考适应性练习语文试题(霞浦质检卷)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239044 上传时间:2017-11-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8.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中考适应性练习语文试题(霞浦质检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0年中考适应性练习语文试题(霞浦质检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0年中考适应性练习语文试题(霞浦质检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0年中考适应性练习语文试题(霞浦质检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0年中考适应性练习语文试题(霞浦质检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中考适应性练习语文试题(霞浦质检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中考适应性练习语文试题(霞浦质检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试题 第 1 页 共 9 页2010 年中考适应性练习语文试题(霞浦质检卷)(答卷时间:120 分钟 满分:150 分)注意:1.选择题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选择题的答题区域内填涂。2.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各题指定的答题区域内书写。3.在本卷上做答无效。选择题(10 分,共 5 题,每题 2 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A. 干涸(h)忏(chn)悔 地壳(k) 杳(y o)无音讯B. 褴褛(l) 纤( xin)细 游弋(y) 姗(shn)姗来迟C. 沮(j)丧 慰藉(j) 执拗(ni) 长吁(x)短叹D. 馈(ku)赠嗤(x)笑 牟(mu)

2、取 人声鼎沸(fi)2下列成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A、恪尽职守 骇人听闻 别出心裁 不可思义 B、叹为观止 兴高采烈 相提并论 因地制宜 C、锋芒必露 不言而喻 水泄不通 正经危坐D、相形见拙 忍劳忍怨 刻不容缓 郑重其事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A. 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里,陈列着各种奇珍异宝、古玩文物,真是沁人心脾。B. 这位摄影大师极善于捕风捉影 ,从普通百姓的日常小事中发现劳动之乐、生活之趣和人性之美。C. 在猝不及防的灾难面前,更需要心与心的关怀和交融。D. 他们原来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毕业后各自回到故乡,从此便分道扬镳了。4.水浒传中

3、有三个巾帼不让须眉的女英雄,她们是( ) (2 分) A. 孙二娘 张青 扈三娘 B. 阎婆惜 孙二娘 扈三娘 C. 顾大嫂 孙二娘 扈三娘 D. 张青 孙二娘 顾大嫂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 分)A. 我班的外语基础是全校最好的一个班级。B. 我们看到了“奥运之星”灿烂的笑容和欢乐的歌声。C. 这张面孔对洪老师很熟悉,但是他记不起对方的名字。D. 交警战士经常深入校园,为同学们讲解交通安全知识。非选择题(140 分)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2 分)6. 填空。 (11 分)(1)万里赴戎机, 。 (木兰诗 ) (1 分)(2)但愿人长久,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

4、1 分)(3)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1 分)(4)江山如此多娇, 。 (毛泽东沁园春雪 ) (1 分)语文试题 第 2 页 共 9 页(5)李商隐所作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被认为是一首爱情诗,诗中“ ”一句使用双关手法,表达无尽的思念,现常用来歌颂无私奉献的精神。 (1 分)(6)在默写古诗词名句时,有的同学不能正确区别“雁”与“燕”而出现误写。其实,这两种形象在古诗词中表达的情感是不同的。 “雁”一般与思乡有关,如(A) 。而“燕”一般则与报春有关,如(B) 。 (2 分)(7)即将毕业,同学之间都给对方写毕业寄语,请你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 , ”送给你

5、的好友。 (2 分)(8) 出师表中写先汉兴隆原因的两句是_,_(2 分) 7名著阅读(5 分)(1) 繁星 、 春水诗集表现了:_、童真、_三大主题,这三大主题构筑了冰心思想内核-“_” 。(2)读到西游记第 60 回,我们知道孙悟空向铁扇公主二借芭蕉扇采用了 方法。 8语文综合性学习。(6 分)国家旅游局将 2009 年确定为“中国生态旅游年”,并明确主题年口号为“走进绿色旅游,感受生态文明” 。生态旅游是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采取生态友好方式,开展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生态认知并获得身心愉快的旅游方式。请结合本市的生态旅游资源,回答下列问题:(1)请你以主人翁的姿态向

6、来宾推荐一个本地的旅游好去处。(1 分)_(2)为你所推荐的旅游胜地拟一条不少于 50 字的电话彩铃文字(可以从家乡的文化、历史、人物、景物等内容入手,仿照示例编写)。(2 分) 示例:您好!欢迎您致电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雁荡山,这里有“一景多变,移步换形”的奇峰异石,各具情态的飞瀑流泉,曲折迂回的茂林幽谷,欢迎您畅游在中国“东南第一山”之称的雁荡山。 (3)目前,生态环境在不知不觉中被破坏,你认为我们市 (县)哪里的生态环境急需保护,请说明理由。(3 分) 保护地:_理由:_二、阅读(58 分) (一)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 913 题(15 分)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

7、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 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 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 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 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 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 饰”,余以 为妙绝。9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2 分)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8、( ) 余以为妙绝( )语文试题 第 3 页 共 9 页10 古汉语词典对“鲜”字有以下几种解释。请根据语境,选出对“陶后鲜有闻”中“鲜”字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2 分)( )A读 xin,活鱼。 B读 xin,新鲜。 C读 xin,鲜艳。 D读 xin,少。11请用“/”给下列一句话划分停顿。(2 分)晋 陶 渊 明 独 爱 菊 1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 13读文赏荷。(5 分)(1)赏荷,可观其形美。乙段描绘雨中荷花的语句是“ ”,描绘雨后荷花的语句是“ ”。(用原文填空)(2 分)(2)赏荷,可品其神美。甲段称莲为“花之

9、君子”,乙段赞荷为“花中仙子”。你更喜欢哪一种赞誉之辞?请联系文段内容谈谈你的看法。(3 分)_(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417 题。(16 分)选择阳光那一天,我去城里拜访一位朋友。在下午回返时,乘上一辆驶往乡下的大巴。汽车只行出几站,便上来一位盲人,看上去他有 60 多岁。因为我距离车门较近,便帮助他将背包放好。他嘴里一边说着谢谢,一边在我身 边的座位上坐下。 然后,他微笑着问我家住哪里。当我告诉他住在海西时,他竟兴奋地说:“你们那里,我可去过很多次。在你们村子 东南不 远就是大海,村前有一条小路,路旁有一座龙王庙” 尽管这已是很多年前的情景,但老人说得很准确。我瞅了瞅他失明的双目,感到

10、有些诧异,在犹豫了一会儿之后,仍忍不住问:“ 老伯,你这眼怎么会知道我们村子以前的情景呢?” 老人毫不在意地微笑着说:“你怀疑我说瞎话?年轻的 时候,我 这两只眼并没有瞎。我还当过兵哩,在青海开过车。复员后,我被分配到一家化工厂里工作。后来,因为工伤,我这两只眼睛才不行了。” 在说这些话的时候,老人脸上的神情非常轻松。 我继续问:“城里的道路这么复杂,你出来不担心会迷路吗?” 听了,老人笑了起来,说: “如果没有胆量迈出一步,那我只能一直呆在家里了。现在,我每个星期都要从乡下到城里往返两趟,一点都不担心会迷路。” 说到这儿时,老人的话题一转, 说:“刚开始,我也很绝望,感觉自己就像一下子从这个

11、世界上消失了似的。但后来,我就想已经这样了,再怎么后悔也无济于事了。于是,我就对自己说,走出去吧,只要抓准目标,走一步就近一步, 这有什么好担心和害怕的呢?” 此时,我被老人的话语深深地打动了。我又问他:“老伯,你到城里来做什么呢? ” 他颇有些自豪地说:“是一家大医院,聘我 给病人做推拿 ” 语文试题 第 4 页 共 9 页我惊讶地问:“你还会做推拿?”老人平静地说:“ 是呀,既然活着,就应该学习一门手艺,我研究推拿已经几十年了。” 到站后,在我起身下车的时候,聊兴正浓的老人看上去有些不舍,竟然关切地对我说:“走好啊” 很长时间以来,那位双目失明老人的乐观和坦然的神情,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之中

12、。一个人,陡然间从光明的生活跌入一个黑暗的世界, 这是一种多么巨大的打 击和痛苦啊!但是,那一位失明的老者却用坚强 的信念和勇气,坦然地面 对 所有痛苦,并将这一份痛苦融化成一种更大的信念,使自己活得更有尊严。 (青年博览 )14阅读文章,说说题目“选择阳光”的含义。 (4 分)15根据文章概括老人的生活经历。 (4 分)_16给文章补个结尾,要求:上下连贯,点题,不超过 30 字。(4 分)17老人身上的哪一点打动了你?如果你遇到了这位老人,你会对他说些什么?(4 分)(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821 题。(13 分)极端天气频繁出现是大自然敲响警钟最近,素来高温炎热的沙特阿拉伯 经历了前

13、所未有的寒冬,在首都利雅得早晚气温降至零摄氏度左右,北部的拉夫哈、泰布克等地区最低气温达到零下 7 摄氏度,并出现了当地罕见的霜冻、降雪和树挂等 现象。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也下了百年来的第一场雪。在全年平均气温 25 摄氏度左右的科威特,最低气温竟降到零下 3 摄氏度。近年来, 诸如暴风雪、寒流、暴雨、 热浪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在全球发生的频率增加,强度也加大,气候问题愈来愈成 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全球性 问题。 1 月 21 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指出,人类深受气候 变化影响,尽管气候 变 化是逐步的、渐进的,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影响却可以是突然的、急剧的。气候 变化是全球公共健康面 临的一个主要威胁,人类社会必须采取紧急行 动, 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所谓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是指与 历史同期相比出现较少的小概率天气气候事件。造成极端天气频繁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全球变暖。尽管海湾地区遭受了罕见的寒流袭击,与全球变暖之说似乎相悖,但实际 上全球变暖和局部严寒并不矛盾。全球变暖只是指全球气温呈总体上升趋势,并不排除局部地方 发生严寒。“暖冬”曾于 2006 年入冬后在世界上流行。在北美洲地区,隆冬气温堪比夏季:美国纽约到当年年底前片雪未下,最高气温达 22 摄氏度;加拿大 历来被称为“冰与枫的国度”,但其北部特有的冬季风情日渐消失,以全球最 长滑冰场而闻 名的丽都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