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汉语网络语言及争议简析1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217347 上传时间:2017-11-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汉语网络语言及争议简析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当代汉语网络语言及争议简析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当代汉语网络语言及争议简析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当代汉语网络语言及争议简析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当代汉语网络语言及争议简析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当代汉语网络语言及争议简析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汉语网络语言及争议简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玉林师范学院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论文题目: 当代汉语网络语言及争议简析院 系 玉林师范学院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学 生 班 级 - -学 号 20111310427 姓 名 韦翌倩 指导教师单位 玉林师范学院 指导教师姓名 指导教师职称 当代汉语网络语言及争议简析【摘要】:随着网络的普及,不知不觉中。 “顶” “沙发” “打酱油” “杯具”等新生词汇就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甚至一些字母、数字、标点等特殊语汇:如“FT” 、 “ID”、 “94”、 “88”、 “:”)等,正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面对越来越多的新生词汇,很多人担心,汉语的纯洁性将会因此受影响,并认为它们是对传统语言的破坏、颠覆。不过

2、,也有很多专家认为,这些新生词语是汉语在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对传统汉语的丰富。 【关键词】:网络语言;词汇;争议 21 世纪是流行网络的时代,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网络交际的频繁,一些网络词汇应运而生,既而又发展为新兴的网络语言,其使用人群及范围的特殊性注定了这种语言有自己鲜明的特点。网络语言实质上也是一种特殊的词汇,作为语言的建筑材料,词汇足语言的一大要素,而当社会的发展直接影响语言演变的时候,词汇则往往是首当其冲地受到了社会发展的影响。 斯大林曾经明确地指出:“语言,主要是它的词汇,是处在差不多不断改变的状态中。工业和农业的不断发展,商业和运输业的不断发展,技术和科学的不断发展,就要求

3、语言用工作需要的新的词和新的语来充实它的词汇,语言也就直接反映这种需要,用新的词充实自己的词汇,并改进自己的文法构造。 ”而经常使用网络语言的人群中,青少年学生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因而,认识并合理地对待网络语言,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任务。 一、汉语网络语言的构成模式 1、缩略语 第一种是用拼音代替文字,如 MM妹妹、美眉;GG哥哥;DD弟弟;SJB神经病;PMP拍马屁;MPJ马屁精;PLMM漂亮美眉;XDJM兄弟姐妹;PFPF佩服佩服;BT变态;SL色狼;BL玻璃,不是指一种易碎品,而是同性恋;BC白痴;BD笨蛋;RY人妖;LM流氓;JJWW唧唧歪歪,指人说话的样子;蛋白质BD+BC+

4、SJB(神经病)。 第二种是用数字代替文字,如 4242是啊是啊;847别生气;987就不去,就不去;886/88再见;9494就是就是;74去死;771亲亲你;881抱抱你;7456死我了;55555哭。 现代人生活在一个从未有过的色彩斑斓而又节奏快捷的氛围里,紧张的工作、放松的期望使得人们不仅要求新奇的语言形式进行交际,而且要求交际的符号越简便、越省时、越省力越好。很多新词、新用法大多是对原词的缩略,因为这样能够减少击键的次数。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 2、谐音类 稀饭喜欢;果酱过奖;酱紫这样子;粉很,非常;表不要,比如表太好,就是“不要太好”的意思;新蚊连啵被无数蚊子咬了;FT分特(fain

5、t 的简称),晕倒;木油没有;爱老虎油I love U(我爱你);斑竹版主:楼猪楼主:偶我。 现代人的思想意识具有追新、追奇、追时尚和追个性的心理,甚至连饮食、服饰也要求与众不同,在这种心理支配下,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而全球化进程的加剧、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大势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活跃了人们的思想,过去那种循规蹈矩、千篇一律的状况被打破了。这种变化充分地反映到网络交际的过程当中。而谐音类网络语言则是这一反映的最好明证。 3、英语类 THX,3Xthanks,谢谢;sigh叹息;cool酷;gay同性恋;zip it闭嘴;leecher吸血鬼,指只知道索取不懂得分享回报的家伙,被严重鄙视的人;DL

6、down-load,下载;PUB网路上扫描到的 np,可以临时起上传下载功能,也指把文件传到 pubftp 上共享的行为:BRB Beright back,马上回来;TTYLTalk to you later,再见,下次回头再谈:BBLbe back later 过会回来;kick your ass打你屁屁:fans粉丝,崇拜者:faint晕倒;me2(me too) 我也是;u2(you too)你也是。中国加入 WTO 后,中国和西方国家的交流更加频繁,而网络的盛行,也为汉语和英语两种不同语言的交流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讲,不同的语言互相接触不管是个人之间的直接接触,还是通

7、过媒体的间接接触都有一个共同的结果,就是文化跨越了语言的地理疆界进行扩散。文化扩散的一个明显的表现是受惠语言里出现新的词汇项目。因此,汉语网络语言中也盛行英语。 4、论坛类 “顶”(支持)暗喻一个双手托起的动作。网络语言的简洁化决定了单字的流行,同样表达对某人某事的认可, “顶”字远比“支持”更有气势,且发音铿锵。 “沙发”(在论坛里的通常含义是指第一个回帖的人)是板凳的升极版、豪华版。表示不管帖子内容,先占个位子,强调的是速度, “汗或寒”有两个意思,敬佩和从头到脚的冷,也有害怕或敬畏的意思。这两个词很传神,出汗或颤抖,都是人受了触动后的反应。此外。 “汗”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即对他人的愚蠢表

8、示震惊。 “寒”也有可以表示失望。 “潜水”(表示在论坛只看帖不回复)“潜水”是不道德的,属于那种只看不说、不事生产的懒人,要是网民都潜水,论坛就没有存在的可能了,所以潜水受到严重的鄙视,那些专喜欢看别人灌水自己不灌水的家伙被叫做“潜水员” 。 “潜水”的反义词是“灌水” 。 “水桶” 、 “水鬼” 、 “水仙” 、 “水王” 、 “水母”指灌水狂人,水母特指女性。水手版中的芸芸众生。 “斑竹” 、 “板猪”版主,论坛版块的管理人员。 毫无疑问,网络论坛对网络语言的传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更在很大程度上丰富着网络语言。因而曾经语言专家指出:由于网络论坛传播模式的特殊性,网络论坛所使用的语汇更能

9、代表网络语言的特点,而并非目前社会上通常所认为的网络在线聊天时所使用的那些语言,原因在于网络聊天仍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日常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的共同性。5、合音新意类网民们会把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的音节合起来,如“表”可以既不是手表也不是表格,是“不要”的合音。在构词方法上与用“甭”来表示“不用”是相同的。6、合字新意类如“天才”是“天生的蠢材”的简称,具有嘲讽色彩,它在网络聊天室和论坛中经常被用来开玩笑当然有时也用来骂人。7、其他类 走召弓虽超强;恐龙长得难看的 MM;抓狂受不了刺激而行为失常:菜鸟、小虾、初哥就是初级水平的新人;老鸟,大虾高手;倒晕倒,厥倒;爆头游戏中引来的词汇,把某人打得脑袋开

10、花;拍砖提意见;恶搞缩写为 EG,始用于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 ,意为恶狠狠地搞、恶意地搞、恶劣地搞甚至恶毒地搞,恶搞的本质是偷梁换柱、使被搞者面目全非;房奴房价疯涨形势下的被征服者,精确解释是月供占家庭收入50以上的房贷族;纲丝后超女时代的粉丝团(按照该时代的命名逻辑,李宇春的粉丝团自称为玉米,何洁的粉丝团自称为盒饭, “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的粉丝团则自称为纲丝);换客始于“别针换别墅”事件,以物易物,通过互联网发布物品信息,见面交换,拒绝货币参与。 二、对网络语言的争议 目前社会上对网络语言大致有三种不同的态度。 第一种态度是肯定,以部分学者为代表。复旦大学顾晓明教授认为“网语是一种可以体现现

11、代人生存和思维状态的新语言,它的出现在语言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必将成为新世纪的语言方式” 。很多专家也认为,这些新生词语是汉语在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对传统汉语的丰富,它们犹如“润物春雨” ,让我们传统语言保持常青。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冯志伟就表示:对于网络语言,应当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进行科学的研究,它们是一种客观存在,不应简单否定;如果往前看的话就会发现,一些曾经陌生的网络语言现在已经非常熟悉,如“下载” 、 “链接” 、 “复制”等等。早已被人们接受。北京广播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研究员、教育部“新词新语规范基本原则”的第一负责人于根元教授表示,语汇系统如果只有基本词,永远稳稳

12、当当,语言就没有生命力可言。 第二种态度是反对,以大部分中小学教师、学生家长及部分学者为代表。网络语言的不规范性和某些明显带有低俗色彩网落语言的存在使得这些人认为网络语言会给汉语造成污染,破坏汉语的纯洁,进而严重影响了中小学生的语言习惯和语文学习,有百害而无一利。因而。这些人反对中小学生接受和使用网络语言,有些地方主管部门甚至明确禁止在媒体或某些场合使用网络语言。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理事钱玉趾先生就表示,所谓的“网络语言”只是网上流行的一种“符语” ,并不具备语言的特征,更不具备合法性、规范性及通行性。新浪网 2004 年 12 月 21 日刊登的题为专家对网络语言流行对汉语造成的影响感到担忧一

13、文中这样写道:“出生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网虫有着自己与众不同的网络词典,越来越多是新词汇正迅速蔓延。 ”另外,有些地方政府也出面限制网络语言,根据 2006 年 3 月 1 日起开始生效的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 ,国家机关公文、教科书和新闻报道中将不得用不符合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规范的网络语言,这也是国内首部将规范网络语言行为写入法律的地方性法规。第三种态度是认为不能全盘否定,但要正确引导,以大部分网民及多数学者为代表。 面对外界的争议,网民自己对网络词语的解释也常常争议不止。例如“汗或寒” ,尽管很多人都在频繁使用这个词,但事实上,大家对词义的理解各不相同。有人认为汙是

14、“晕”的意思,还有的认为是“汗颜” ,也有人用它表达的是“居然这样”的内涵。另外一个争议词汇是 PS。有人认为这是 photoshop 的简称,一部分网友承认这样使用过,但更多的人提出 PS 是 postscript 的缩写,意思是“附言、后记” ;游戏玩家则认为 PS 是 play station 的缩写,也就是索尼公司研发的一款游戏机。这种争议似乎印证了一个事实:网络语言的含义具有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 三、结论 网络语言是年轻人在虚拟世界的通行证。掌握了这套语言。甚至创造新的流行词汇,不仅能让他们在网络世界畅通无阻。同时还能建立自己的“江湖地位” ,赢得别人的崇拜和尊重,这也是网络新词层出

15、不穷的动力之一。生活给了每个人创造的源泉,而网络的相对自由平等也加速了新词汇的诞生。而网络词汇不断推陈出新,本身是由使用带动的,它给人们带来了简明、幽默、直接、鲜活的沟通方式。 不过语言专家认为,虽然由于网络传播的特殊性。网民创造的、适应网络传播表现特点的一些语汇将会长期使用下去,但整体上将呈衰减的趋势。因此是否规范网络语言等新生词汇并不是非常重要,关键是看它是否具有生命力。语言是活的、变化的、一直处于发展中的。新生词汇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生命力,例如,现在如果用“酷”来夸一个人,那他已经不觉得酷了。 “大虾” 、 “菜鸟”等平面媒体常用的词汇,在 BBS 常用词的前 30 位排名中已不见踪影。倒是“沙发”等后起之秀被大家纷纷使用。可见网络语言有相对短暂的生命周期,但是,那些充满活力的网络语言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约定俗成之后,就可以为人们所接受,毕竟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是这个网络时代的反映,同时,它们也丰富了中国的语言文字。【参考文献】【1】于根元主编网络语言概说 【M】 ,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