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216779 上传时间:2017-11-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77.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语文试卷第 页(共 10 页)1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考试时间 120 分钟 满分 150 分)一 二 三 总分(一) (二) (三) (四)得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35 分)1、选择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相同的一项( ) (3 分)A、炽烈 卷帙 B、刹那 大厦 C、矢志 舐干 D、同僚 寥寥2、请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4分)离经判道 坦荡如砥 洗耳躬听 无欲则钢安分守纪 强聒不舍 优柔寡断 以身殉职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 要善于抓住机遇,经过拼搏,才能取得成功,否则,一旦失去机遇,便会一失足成千古恨

2、。B、 画家以酣畅淋漓的笔墨,描绘出江南的一片新绿,真使人有妙手回春之感。C、 敢于仗义执言的人,即使有些缺点,也不可与那些少说为佳、明哲保身的好好先生同日而语。D、历史上不少忠臣义士,尽忠进谏,结果却是或被挖心,或被放逐,比干、屈原悲惨的故事千古流芳。4、默写(每句 1 分错、漏、添一字,该句不给分) (7 分) ,小桥流水人家。 (天静沙 秋思 ) ,相伴过年华。 (迎燕 )浊酒一杯家万里, 。 (渔家傲 ) ,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不以千里称也。 (马说 )其为人也, ,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论语 )得分 评卷人错别字改正 语文试卷第 页

3、(共 10 页)2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有的人 )5、选择下列对课文描述有错误的一项( ) (3 分)A、 白杨礼赞 ,是现代作家茅盾的作品,文章以象征的手法,讴歌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北方抗日军民,以及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B、 马说 、 陋室铭 送东阳马生序 ,文体即题目所说的“说” “铭” “序” ,它们的作者分别是唐朝的韩愈、宋朝的刘禹锡、明朝的宋濂。C、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是一篇科学小品文,文章由现象到本质,诠释了“魔鬼的海”和鸣沙原理;蒲松龄的山市则着重表现了山市空虚缥缈、瞬息万变的特点。D、 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讲演 ,作者郭沫若采用了正反对比的手法,论证了“年轻的精神”的特征,褒贬

4、分明,爱憎强烈,并勉励青年为未来的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6、名著阅读题:(6 分)茅盾曾经对水浒中一些人物作过深刻的评价:“对于 甲 ,我们 可怜其遭遇, 鄙薄其为人;对于 乙 ,我们 寄以满腔的同情, 深惜其认识不够;对于 丙 ,我们却除了赞叹,别无可言。 ”(1)根据你的理解,甲是_ 乙是_ 丙是_(3 分)(备选答案:宋江、林冲、李逵、杨志、鲁达、时迁)(2)下面各组词语中,填入划线处最恰当的是( )(3 分)A、虽 但 即 又 B、既 又 虽 却C、虽 却 既 又 D、即 却 虽 又7、揣摩文意,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文字,使其扩展成完整的语段。 (4 分)古人对牡丹和荔枝有这样的评

5、论:“花之艳为牡丹,然而不实;果之绝为荔枝,然花不艳。 ”语中贬大于褒,学习了课文多一些宽容以后,我们可以用宽厚的态度去看待事物,不妨把古人的评论改为_ , _。8、根据所给的内容,补写中间的句子,注意前后文连接要自然、紧密。 (3 分)自己把自己说服了,是一种理智的胜利; , ; ,。大凡说服了、感动了、征服了自己的人,就有力量征服一切挫折、痛苦和不幸。 语文试卷第 页(共 10 页)39、下面是某超市对顾客的承诺及部分规章,其中有的表意模糊或不当,有的根据实际情况属于多余,请将有问题的语句的序号填在有关横线上。 (3 分)本店无假 货 ,购买请放心, 如果购到假货,假一罚十。 本店开架售货

6、,选好商品后请到收银台付款, 商品擅自带出, 违者必究。 一般商品购后发现问题,可在10 天内凭发票前来更换或退货,食品类商品发现问题时 如已超过保质期,概不退 换。(1)表意模糊或不当的语句是 (2)没有必要的语句有 、 。 10、今年 5 月,中国科考队登上珠穆朗玛峰,重新测定其高度,预计在八月份公布结果,而几年前劳动报曾刊登了下面一则消息:劳动报 美国地理学会上周四宣布,他 们一个七人登山 队在今年 5 月 5 日登上珠峰山巅后,以两套全球卫星定位系 统作了五十分钟的测量,科 罗 拉多大学的科学家就测量所得,计算出更准确的新高度:珠穆朗玛峰离海平面的实际高度是 8850 米。目前通用的世

7、界地图上关于珠峰 8848 .13 米的高度是 1954 年由印度地质学家测量出来的。请问:你从“五十分钟的测量”和“预计在八月份公布结果”中发现了什么,或者有什么感想,请用 50 字左右写出来。 (3 分)二、阅读理解(55 分)(一)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4 分)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 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11 (1)请选择下面对此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 (2 分)A、诗歌为了突出“数点红” ,先从“重重新绿”写起,使海棠花蕾更加显得明丽动人。B、诗歌刻画桃李、春风的形象是为了与绿叶、红蕾营造早春的氛围,赞美勃发的生机。C、

8、诗歌中“芳心”原指年轻女子的心,这得分 评卷人 语文试卷第 页(共 10 页)4里语含双关,既指海棠的花心,也指儿辈之心。D、诗人元好问是金朝鲜卑族文学家,由诗歌标题可以知道,他是在“借花教子” 。 (2)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叶专题,除了上面的诗,你最喜欢哪首诗中的“叶” ,请自选一句赏析(也可以选择课外的诗句) 。 (2 分)最喜欢的诗句:赏析:(二)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 1215 题。(16 分)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 稍之供,父母 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 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 录,假

9、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 辈甚称其贤。余朝京 师 ,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 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 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 以告之。 12、解释下列加点字词在句中的意思。(4 分) 县官日有廪稍之供( )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假诸人而后见也( ) 生以乡人子谒余( )13、下面各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3 分)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流辈甚称其贤何陋之有(陋室铭) 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是可谓善学者矣 撰长书以为贽 京中有善

10、口技者(口技 ) 一儿以日初远(两小儿辩日 )1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句子。 (4 分)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15、阅读了上文,联系自己的实际,你想必会有所感悟,请自选角度,写一段 100 字左右的短文。 (5 分)得分 评卷人A BC D 语文试卷第 页(共 10 页)5(三)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 1618 题。(13 分)甲 “嗯!不错”奥楚蔑洛夫严厉地说,咳了一声,拧起眉头,“不错 这是 谁家的狗?我绝不轻易放过这件事!我要拿点颜色出来给那些放出狗来到处乱跑的人看看。那些老爷 既然不愿意遵守法令, 现在就得管管他 们。

11、等到他,那个混蛋,受了罚,拿出钱来,他才会知道放出 这种狗来,放出这种野畜生来,会有什么下场。我要好好地教训他一顿!叶尔德林, ”警官对巡警说,“去调查 一下, 这是谁的狗,打个报告上来!这条狗呢,把它弄死好了。 马上去办, 别拖!这多半是条疯狗请问,这到底是谁家的狗?”“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 ”人群里有人说。“席加洛夫将军?哦!叶尔德林,帮我把大衣脱下来真要命,天 这么热,看样子多半要下雨了只是有一件事我还不懂:它怎么会咬着你的?”奥楚蔑洛夫对赫留金说,“难道它 够得着你的手指 头?它是那么小;你呢,却长得这么魁梧!你那手指头一定是给小钉子弄破的,后来却异想天开,想得到一笔什么赔偿费

12、了。你这种人啊是出了名的!我可知道你们这些鬼东西是什么玩意儿!”乙文艺评论家和部长部长:“您看施普罗塔新创作的小说怎么样?”评论家:“我认为是好的。 ”部长摇了摇头。评论家:“我是说,从某种意 义上讲是好的。 ”部长又摇了摇头。“我说的某种意义上讲是针对咖啡馆里那些庸俗的知识分子。得分 评卷人 语文试卷第 页(共 10 页)6部长再次摇头。“确切地说,部长先生,这是一部坏小说。”部长还是摇头。“当然,也不能全盘否定。”部长又摇了摇头说:“这衣服领子真难受。 ”16、根据甲文内容答题:(5 分 )文中使故事情节发生转折的一个句子是“ ”2 分文章中奥楚蔑洛夫脱军大衣的真正原因是什么?(3 分)_

13、17、根据乙文内容答题:(5 分)文中起线索作用的一个句子是“ ”2 分课文窗的结局令人赞叹,本文可谓异曲同工,请简要谈谈乙文结尾的艺术效果。(3 分)18、上面两个文段所刻画的主要人物的性格同中有异。请简要分析。 (3 分)(四)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 1922 题。(12 分)行路与读书相比,我是偏重于前者的。因 为我觉得行路更具生命的快意。孔夫子周游列国,倡导“ 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陆放翁远行之后深深感叹:“纸上得来终觉浅。” 大思想家培根 认为:“ 对于年轻人,旅游是一种学习的方式。而 对于成年人,旅游则构成一种经验。 ”人在旅途,非但增长见识,而且由此也容易引发出人生的感慨。比方曹操步出夏门而作观沧海;王之涣登鹳鹊楼而吟“欲穷千里目”;李白出荆门感叹“蜀道难”;杜甫登高展望“不尽长江滚滚 来” 一个人的思维空间会由此而变得开阔,生命会由此而变得充实,生活会由此而更加富有情趣和味道。走过北京环城大街,才会觉得自己居室前小路的狭窄;漫步上海外滩眺望,才会有现 代文明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